APP下载

目的论指导下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英译策略研究

2023-10-09孟繁旭王晓宇

现代英语 2023年4期
关键词:音译意译目的论

孟繁旭 王晓宇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 年5 月31 日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广西人民的发展密不可分。 加强对“壮族三月三”文化的对外宣传,展示鲜明的广西形象,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文化外宣建设,为建设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 “壮族三月三”文化

“三月三”是壮族特有的民族节日,因其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而得名“三月三”。 关于“三月三”的由来有着众多的历史传说,但在其长久的发展与传承中逐渐形成了固有的节庆习俗及庆祝体系。 如赶歌圩,举办歌会,相传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圩节。 青年男女也会在这一天通过对歌、抛绣球、碰彩蛋来互通心意、结为连理。[1]

“三月三”自古以来就是壮族人民的节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但在壮族人民深厚的信仰以及不屈的坚持下得以保留至今。 20 世纪80 年代初,武鸣县(今南宁市武鸣区)率先在县城开始大规模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 如今,“壮族三月三”已经成为广西人的文化盛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她正在跨越壮族、广西乃至中国的界线,走向世界。[1]随着2014 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广西法定节假日,“壮族三月三”不仅成为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成为将壮族乃至广西民族文化推向全国和国际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三、 “壮族三月三”文化翻译现状及翻译难点

(一)翻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文学的涌入使国人的目光大多转向国外文化,译者也忙于外国文学的翻译从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广西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但在国际传播上却缺少关注度。 在一些社交软件中,以YouTube 为例,我们仅能看到数十个介绍“壮族三月三”文化的相关宣传报道,浏览量也仅为几十万次。 此外,与之相关的文化著作译本较少、对其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翻译研究较少。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罗天霞、罗红云(2014)的译著《中国节庆文化:三月三》,该作品从历史传承、地区分布、风俗习惯以及特色节庆地方面对三月三进行了介绍。[6]傅治夷(2017)在其论文中从“三月三”文化对外宣传英译存在的问题方面以及应对政策方面进行了阐述。[2]

(二)翻译难点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类型多样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很多难以用他国语言翻译出来。 我国对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研究也仍处于发展阶段,因而译者需要克服诸多的困难,不仅要对发展现状、问题分析进行研究,还需找到切实的解决方法。在对“壮族三月三”文化的翻译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其中主要是受历史人文因素影响以及特定词汇与西方词汇的对应缺失。

首先,历史与人文因素翻译难点。 “壮族三月三”文化的形成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一旦脱离广西农耕地区的文化语境,对其中的大量民俗内容进行翻译时,则会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认知差异,而带来多方面的翻译难点及不可译问题,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会流失。 在“三月三”的相关传说中提到了“三月三”与西王母之间的联系。西王母源于上古神话,在中国文化中先将其等同于《西游记》中的“王母娘娘”,“王母”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的《大荒西经》,因所居昆仑丘(昆仑山),位于中原西部,故称西王母。 而在对外翻译中将其简单翻译为“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则不能体现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由于西方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的不了解也会造成对这个词的理解偏差等。 所以对这些专有名词的翻译,可能会由于名词所存在的历史传承,或者名词本身具有的复杂意蕴,而导致翻译时的词不达意及理解错误问题。[3]

其次,特定词汇与西方词汇的对应缺失。 在“三月三”文化中有许多独有的习俗词汇,这些词汇反映了壮族人民独特的生活及习俗,但在西方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英语词汇来准确地表达出它的意思。 如在先秦时,“三月三”就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就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 而“祓禊”一词在英文中并没有对应的专有词汇,只能音译为“Fu Xi”,受众由于文化底蕴的不同难以直观理解,只能通过批注等方式阐述其内涵。

四、 目的论指导下的“壮族三月三”文化英译策略

(一)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译者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在继承和发展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的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目的论强调译者应以译文的预期目的为主,并依据此目的采用符合实际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但无论是什么方法和策略都是由翻译所服务的目的而定。 翻译目的论有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去实现连贯、忠实,最终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目的论突出了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扩大了翻译的范畴,提升了译者的参与度。 而中国民俗文化相关资料极具地方特色,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这些民俗文化的精髓应该得以理解和传播,因此采用目的论指导民俗文化的翻译是正确的。[4]而在对“壮族三月三”文化的翻译中,以文化外宣为目的,尽可能将译文靠近受众所能理解的词汇,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对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进行翻译。

(二)目的论指导的“壮族三月三”文化英译策略

1. 音译法

音译法即利用源语词语的读音翻译特色词汇。换言之,音译法就是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英语中去。[5]音译法通常适用于翻译那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词语。

在由罗天霞、罗红云(2014)翻译的《中国节庆文化》丛书中,《三月三》篇对壮族“三月三”文化的历史传承、区域分布、风俗文化以及特色节庆地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翻译,而在此作的翻译中,也有大量的语句值得读者分析学习。

例1:“出迎时的簇拥队伍多为善男,他们不论老少皆穿礼服,俗称‘洒衣’的长衫。”

译为:“The attending team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devout men when meeting, all of them wear the formal attire, which is the gown named ‘Sayi’.”[6]

在此句中,“洒衣”一词直接音译为“sayi”,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其对应的名词,如根据其字面意思直译恐造成误解。 而原文包含了大量像“洒衣”这样的壮族词汇,这些词汇只有在自己的语言环境中才有意义。 因此为了在翻译过程中让外国人体验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达到功能的预期,翻译过程中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色,译文采用音译保持了中国的词汇特征,还保留了地方色彩的原汁原味,体现了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

2. 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 在“三月三”文化的翻译中,大量的特有词汇可以通过意译来更好地表达其深层意义。

例2:“其中主要的是发动商民‘彩花街’和发动信男信女组织锣鼓队伍。”

译为:“They urge businessmen and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decorating the Colorful Flower Street, and launch devout men and women to organize the gong a and drum group.”[6]

在本句中,“发动商民‘彩花街’”如果直译的话缺少动词,阅读时容易引起歧义,因此,根据对段落的理解,译者将其进行意译,即“将街道用花进行装饰”,译为“decorating the Colorful Flower Street”,很好地表达了原文的主要思想,不仅可以确保读者阅读时的连贯性,也便于国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3. 音译、意译混合译法

为了更好地传达源语意思,我们可以采用音译与意译混合译法,这样不仅可以直观体现中文的意义,也可以减少由于直译带来的语义缺失。

例3:“以前,从三月初一开始,人们就会从就城西10 余里处的小稍直口福寿宫举办庆祝活动,连续三天都要举办斋醮活动。”

译为:“In the past, people came to Small Shaozhikou Eternity Palace to hold celebration activities at over ten li in the west of the old city,and Zhaijiao religious activities for three days consecutively.”[6]

在此句中,地点“稍直口”音译为“Shaozhikou”,直白地写明了地点所在;“斋醮活动”译为“Zhaijiao religious activities”,采用了音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保留了中文独特的名称“斋醮”,同时也指出这是一项“religious activities”帮助国外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4. 省译

在部分语句的翻译中,将其内容全部翻译出来会显得冗余,而借助省译法省略重复性词语,可以使译文更为简单,有助于读者了解原文意思。

例4:“有一天晚上,媳妇刚要躺下睡觉,就听门外有扑通、扑通的声音直响,她吓得赶忙摸火镰,打火石。”

译为:“ When his wife was going to lie down and sleep one evening,s she heard that there were plops outside the door, she was so scared that she made a fire with a flint.”[6]

本句描述了主人公因害怕而进行的一系列动作,本句较长,主要想突出的是主人公夜里听到不明声响感到害怕,“摸火镰、打火石”为辅助描写,为了与下文举灯查看连贯,而这一动作的主要目的点灯,因此在译文中,对“摸”“打”动作进行了省译,合译为“made a fire with a flint”。 汉语喜用动词,有些句子往往连用两个或者更多的动词,而英语则不然。 对目标语句进行省译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国外读者阅读时也更为流畅。

五、 结语

近年来,随着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愿景,加大力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广西传统民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进行翻译、宣传。 而“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代表性文化,需要我们拓宽对其民族特色的挖掘及宣传。 目的论作为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重要指导理论,对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目的论大方向下,译者在翻译中要充分考虑中英的翻译差距和跨文化的影响,采取包括音译、意译、混合译法及省译等翻译策略,将含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准确地表达出来。

猜你喜欢

音译意译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