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合与意合在古文英译中的应用
——以《出师表》为例
2023-10-09王天
王 天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一、 引言
《出师表》初见于蜀汉宰相诸葛亮奏表于后主刘禅的一份劝谏书。 原文在形式上以议论为主,兼具记叙和抒情的语言表现手法,阐述了三国时期(227 年)蜀汉丞相“千古智圣”——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北定中原之前用委婉的言辞勉励后主刘禅所上书的表文。 文中诸葛亮用针砭时弊的言语分析蜀国的政局,力劝后主刘禅要广纳谏言、赏罚分明、重贤远佞,以此完成“兴复汉室”的伟业;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忠贞报国的坚毅品格[1]。 此篇表文中多用四字格短句、对仗句,在语言结构上符合古文的简短凝练特点,在音韵上也朗朗上口。 虽为一篇表文,作者却寓情于理,用饱含真情的话语言明继承先帝遗志的重要性。 四字短句和对仗句前后衔接流畅、自然,鲜明地体现了汉语重意合、句式简练的特点。 通过对原文语篇中语言结构的深入剖析,该篇表文文辞简练、结构清晰,因此,阐释和探究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翻译方法则能让古汉语更好地传达文义,以期让国外读者易于接受,传播中国文化。
二、 形合与意合概念界定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受不同语系间差异的影响,其显著差异体现为“形合”和“意合”[2]。 国内外众多学者就形合和意合这两个概念做出了界定。 连淑能指出,“形合”(hypotaxis)是借助语言形式(逻辑连接词、形态变化等)显性连接词语与分句,而意合(parataxis)则是凭借词语和分句间的隐性衔接关系体现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3]。 刘宓庆指出,“合”即为组合,是语言符号从“散”(个别词)到“集”(词组)的基本线性连接手段[4]。 黄乐平将形合和意合概述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频繁使用连接手段保持语言形式的对等,而汉语则通过词语与句子间的强烈逻辑关系联系文义[5]。
通过上述总结分析可知,形合与意合的概念界定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形合与意合表现为词语与句子间的不同联系关系,而广义上的形合表现为通过词组、句子(主、谓、宾)及语法(数、格、时、体、语态等)多种显性手段表达一定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注重将词语连接成句、短语连接成句、分句连接成句;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完整。 例如,英语中常见的连接词有and, but, however, when,because,常见的介词有for, about, in, with, between等。 广义上的意合则体现为行文语义间按逻辑事理顺序联系的隐性连贯,从而实现以意役形[6]。 例如,谚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不进”是条件,而“则退”是满足前者条件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英汉两种语言受东西方思维方式影响所产生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则为形合与意合。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在进行转换时,应充分考虑英语的严谨繁复及汉语的形散神聚,从目的语语言出发,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力求文能达意[7]。
三、 《出师表》文体特点分析
纽马克指出,“原则上,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源语文本进行文体分析是翻译过程的第一阶段”[8]。 对原文进行文体分析利于掌握原文的写作风格、语言的表述方式,准确传递原文的内涵。 通过对《出师表》原文的分析,原文中词汇多用四字格短语(例如“陟罚臧否” “妄自菲薄” 等)、虚词(“之”);句子短小精悍且多为对仗句(“亲贤臣,远小人”),也存在一些无主句和被动句;借代修辞的使用(“布衣”,代指平民百姓)。 “翻译的任务不仅限于传达原意,而应该通过对原文用词倾向、表意方式等反复钻研”[9],深入分析,以求译文从源语向目的语转换时在词、句、篇、修辞等多个方面贴近原文内容。
四、 意合与形合与《出师表》英译探析
语言学家Jakobson 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将翻译类型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10]。 自述《出师表》是一篇劝谏后主刘禅广纳进谏的劝谏书。 原文语言形式为文言文,在此类古文的英译时需注意从源语向译语的语际转换,而文言文的英译首先需要实现从古文向白话文的语内转换,依次再进行白话文向英文的转换,从而完成语际翻译转换。 下面就以文言文《出师表》的英译为研究案例,深入剖析源语与译语中意合与形合的不同表现形式,并提供恰当的翻译方法。
(一)显化连接词与关系词
显化(explicitness/explicitation) 即明晰化,指“译语文本增添明显的连接词和解释性词语等突出源语的内在逻辑性”[11]。 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看,汉语为达到行文的流畅与自然经常使用隐性连贯,而英语常增加连接词及关系词从而显化表现语句间的内在逻辑。 英语中常见的连接词包括and, but, so...that 等,关系词包括how, why,that, whose 等,此类词语往往在英译时充当重要的连接手段,将汉语中短小、精悍的小句化简为繁,构成一个英语长句,让译文地道可读,也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1. 显化连接词
例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汉译:现如今,天下分为三国,蜀汉地区国力薄弱,处境艰难,这正是国家危急的时刻啊。
英译:Now, the empi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countries, and Yizhou is threatened. It is a critical time.
例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汉译:然而,宫中的侍卫和大臣们勤勤恳恳,不敢有一丝懈怠;战场上忠君爱国的将士也奋不顾身地战斗,大概是(因为)他们感念先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陛下。
英译: Yet still the officials at court and the soldiers remain loyal to you. Because they bear in mind the late Emperor, and they wish to repay it to Your Majesty.
分析:在例1 中,原文提到蜀汉地区国力薄弱、人民处境多艰,与后文中的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二者之间在内部逻辑上存在并列关系。 此处英译时将逻辑连接词“and”进行显化增补,符合汉语重内部逻辑事理顺序的表现手法,也突出了英语语言的行文结构。 例2 中,“然……不懈于内”这一句中“然”在汉语中意为“不过,然而”,逻辑内部存在语义的转折,这里英译时显化了转折连词“yet”,而“盖追……陛下也”此句与上文的内容叙述上是因果关系的陈列。 前后文用叙述的手法逐一叙述原文情节,原文中的文将在朝兢兢业业、武将在战场奋勇杀敌的结果则是感念陛下的知遇之恩,英译此句时显化“because”,更能突出前后逻辑因果的联系,后文的连词“and”则是将两件事进行并列叙述,符合英语重语言表现形式这一特点。
2. 显化关系词
例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汉译:自从临危接受先帝的托付以来,我日夜忧愁,食寝不安,害怕未能完成先帝的嘱托,损害了先帝的贤明。 因此,我于五月渡过泸水,去了荒芜之地。
英译:Since then, I have been tormented day and night by the fear that I might betray Majesty's trust.That is why I crossed the Lu river in May, and entered the barren district.
例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汉译:这些是我用来报答先帝,为先帝尽忠职守的职责。
英译:This is the way (that)I repay the late Emperor and fulfill my duty to you.
分析:在上述两句中,原文按意群划分将符合语义关系的小句通过特定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承接前后的主句与从句。 例3 中,“恐托付……先帝之明”这里英译时,“the fear”也是前句“torment”的施动者,重组内部逻辑关系将源语中的松散句组成英语的紧缩句。 “故”译为“因为”,蜀相在盛夏渡过泸水进入人烟稀少的地方的主要原因则是害怕让先帝失望。 此处英译时转换为表语从句,显化了汉语中连接词“故”的含义,也连接了前后主句与从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4 中,译文采用同位语从句的方式显化解释了前文“卧龙先生”报答先帝的方式,方便读者阅读。
综上所述,汉语“意合”向英语“形合”的翻译转换时,显化或增补连接词和关系词有助于提高译语文本的流畅性、可读性,符合英语语言形式上体现内在逻辑的语言特点。
(二)使用非谓语结构
非谓语由句子中其他不充当谓语成分的动词组成,包括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汉英两种语言从意合向形合转变时,常借助非谓语结构说明源语的次要信息以突出主干内容。 不定式可搭配动词表目的,现在分词表示伴随和进行的动作,而过去分词则用以指完成的动作。 此类动词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英语句子结构错乱,语言松散零碎的问题,而恰当使用非谓语结构可以将汉语中的简单句及松散句整合成各种从句、后置定语等,使其译文读起来更加地道。 下面从《出师表》一文来看非谓语动词在转换中的应用。
1. 不定式
例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汉译:你(陛下)真的应该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传承先帝的美德,鼓励有志之士切莫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错失忠言。
英译:It is the moment to listen widely to your counselors, to carry on the virtues of the late emperor and to strengthen the morale of people of noble aspiration. It is not the time to turn a deaf ear to the suggestions of loyal people.
分析:在上述例子中,原文提及诸葛亮让后主听取大臣的意见、发扬先帝的美德,并且要鼓励官员和将士们的士气,这一系列的动作用多个不定式结构进行了并列;从形式上更为对称,阅读时朗朗上口。 “不宜……忠谏之路也”一句采用不定式结构突出真正的主语,代词“it”从形式上符合英语多用物称主语的特点,使其在表达上更为客观。
2. 现在分词
例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汉译:我本是平民,在南阳耕种务农,想要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奢求能加官晋爵。
英译:I began as a common people, farmingin Nanyang, doing what I could to survive in times of chaos. I never had no intention of seeking fame and position.
分析:在此句的英译中,“躬耕”“苟全性命”和“闻达”这三个动作分别选用“farming”“doing”和“seeking”三个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三者与文中的逻辑主语“I”是主动关系,真正的谓语为“began”,将次要信息整合用现在分词进行陈列符合英语句子形态多变,以形驭神的语言特点。
3. 过去分词
例7:“臣不胜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汉译:我对(陛下)感激不尽。 今天将向陛下辞行,面对这份奏表,我仍然止不住热泪,不知该说些什么。
英译:I embark on a long expedition. And I will be forever grateful if you follow my advice. Blinded by my own tears, I don't know what to write.
分析:“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句传达了诸葛亮向后主呈上奏表的心情,“blind”一词原意为“眼泪”,这里以拟人化的方式采用被动句式生动说明了眼泪的状态,译文中动作的承接方是眼睛中的泪水,而逻辑主语与动作之间是发出者和承接者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被动关系,巧用过去分词构成分句结构,注重了英语的句法结构和“逻辑时序”[12]。同时被动式也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绪,迎合了英语表达需要。
(三)省略
王东风在《连贯与翻译》一书中指出,“省略是用某个句法单位或小句来预设相应句法单位所对应的语言”,也是一种“零替代”[13]。 汉语中多用重复来强调某个主体对象,而英语中为保持句法的多样性则往往会省去句子的部分成分,从而简明扼要地表达文义。
例8:“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汉译:我十分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英译:Grateful for his regards, I promised to his appeal and served him.
例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汉译:希望陛下能将伐魏、兴汉的职责托付于我。 如果托付的任务未取得成效,就惩治我的罪过,用以告慰先帝。
英译:My only wish is to expel the traitors and restore the Han. If I let you down, punish my crime to comfort to the spirit of the late Emperor.
分析:省略和指代一样,都是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的一种常用手段。 在英语的并列结构中,当逻辑主语统领前后两个谓语动词时,常常省略了文本中不重要的次要信息以期达到文本在语篇上的连贯。 例8 中“答应”和“奔走效劳”两个动作的发出者均为逻辑主语“I”。 例9 在英译时先省略了“restore”前的介词“to”,在形式上促成了整齐的结构,后文中又省去了“I”,此处理方法符合英语行文的表达方式,而恰当使用省略手段也可以使行文流畅,符合交际传播的需要。
(四)句式重组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言上存在较大差异,从文体上突出表现为原句中常出现为无主句、被动句等,汉语常借助词序的改变用逻辑事理顺序依次展开叙述,而英语则是由“短句向长句叙述,先表态后叙事”。 英译古汉语时先要理清句子的主体结构,依次将各成分嵌套于主句,形成一个灵活排列“包孕式”的英语长句。
例10:“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汉译:谈到能处理朝政,思考得失问题,毫无保留向陛下进谏忠言则是郭攸之、费祎和董允的责任。
英译:It is Guo Youzhi, Fei Yi, and Dong Yun who should put forward deci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分析:在上例中,原文先说明了事件的结果,即“斟酌损益”,然后依次叙述逻辑主语,此处英译将原句中的主体部分和宾语所产生的结论进行句式重组,最后利用定语从句将主语的修饰成分进行后置修饰,使得译文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符合译语重形合的表达习惯。
例1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行赏”。
汉译:如果有违法乱纪,或忠君值守的人,因一律交由主管部门对其进行惩罚或奖赏。
英译:Those who are loyal to the emperor must obtain what they deserve, but so must the evildoers who violate the law.
分析:原文语义间的逻辑关系体现为假设关系,译文在处理源语时将此假设关系“if”并未译出,而是将句子的各成分进行了拆分重组,将“作奸犯科”和“忠善者”作为核心主语翻译,而后文又用“so”替代了相似部分,在丰富英语句式的基础上避免了重复。
五、 形合与意合对古文翻译的启示
古文因其特有的语言特点向世人传递灿烂的中华文化,从古文向英文的翻译转化过程则是通过语际翻译这一转换媒介用一种语言流畅、忠实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活动。 在古文英译时首先理清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间的差异,领悟原文的“意”,然后用英文中合适的翻译方法联系主谓,再将其余结构逐一铺陈为短小的分句或附属结构。 通过运用显化连接词和关系词、使用非谓语结构、增译与省译,以及句式重组等手段自然、行云流水般地输出译文,使其摒弃严重的翻译腔及欧化汉语等,力求与原文在风格上如出一辙。
六、 结语
形合与意合作为英汉语言间差异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对古文及各类典籍文本的英译产生了巨大影响,二者也在英汉语篇中频繁出现。 但是无论是英语中的“形合”还是汉语中的“意合”,两者都是对立统一且相辅相成的,孤立地寻求两种语言间特定的对应规律而忽视了从语篇这一宏观维度的语境差异,则会导致源语语义上的缺失。 与此同时,片面单一地忽视语言的语用意义则会导致翻译研究绝对化,因此,翻译研究不应亦步亦趋地完全按照原文形式转换,而是要走出语言的桎梏,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打破差异,深入剖析,读懂原文的内涵。
综上所述,形合与意合之间的差异只是客观体现,两者相互转换也要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出发。 基于英语语言中的形合和汉语语言中的意合,先将古文在语内进行转换,再进行语际转换时,必须要考虑英汉语言中的差异,力求语篇在词法、句法、衔接手段和逻辑连贯性上均保持一致。 通过对文言文《出师表》中的汉语意合和英语译文的形合文本进行深入剖析,文章总结出想要实现语篇的衔接流畅和内容的对等,必须从多个视角对语言进行辩证分析,注重形意互换,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向世界传递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