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行知教育思想夯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之基

2023-10-09朱成红

名师在线 2023年10期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园游戏

文/朱成红

引 言

幼儿正处于活泼爱玩的年纪,充满游戏元素的课程能有效调动儿童的参与兴趣,加深幼儿对幼儿园活动的喜爱。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应当是活的教育”。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当更加关注课程的“活”性,只有将课程面向生活,才能使幼儿在游戏探索中感受到教育的价值所在。因此,建立在生活之上的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

一、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意义

(一)提高幼儿认知能力

生活化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教育理论围绕生活教育思想展开。针对幼儿活泼好动的特性,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融入生活教育思想,会促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熟悉感,并主动关联生活经验,由此在无形中助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渗透生活思想,会使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丰富多元的游戏活动能够驱动幼儿的情感愿望,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与课程内容自然交融,由此有效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使幼儿在课程游戏化中获得全面发展[1]。

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夯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之基

(一)理念篇:吸收陶行知思想精髓

1.更新教学观念,把握课程主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这其中明确指出了让幼儿在美好童年中获得良性发展的思想。同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制订游戏化课程内容时需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幼儿园课程活动更加贴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研读生活思想,优化教师定位

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与教育相互依存。生活内容与幼儿园游戏化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教师在课程活动中需要作为儿童感知生活的引导者,为幼儿创设生活环境,使幼儿在生活与游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多方面能力,从而加深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促进幼儿今后的和谐发展[2]。

(二)实践篇:妙联陶行知思想主体

1.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

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在选择游戏化课程内容时应当围绕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内容展开。从幼儿早晨入园到下午离园,所有活动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将一日活动制订为游戏化课程内容,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展开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突出生活与课程游戏化的联系。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吃饭、午睡、学习等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吃饭环节展开游戏活动。比如,在吃饭前,教师拿出一条脏脏的毛巾,为毛巾进行拟人配音,发出“呜呜”的哭声。这时,幼儿开始猜测“毛巾怎么啦”。在大家发问后,教师继续配音:“昨天有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用我擦手,我现在这么脏就是因为那个小朋友,呜呜呜……”接着顺势拿出干净的毛巾,引出游戏规则:“接下来,在大家洗手时,干净的毛巾都会盯着大家,谁没洗干净手的话毛巾就会哭哦。”拟人的游戏互动促使每个幼儿都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了手。

2.社会即学校——资源利用最大化

Bin 128:是来自凉爽气候Coonawarra产区的西拉,始于1962年。1980年起,酒庄以法国橡木桶取代了美国橡木桶,风格走向更优雅。

生活教育不单单是指幼儿在园内的生活,还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园对幼儿来说就是一个“小”的学校,社会则是“大”的实践学校。教师在设计游戏化课程内容时,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将认知与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前后,教师可以把握节日契机,利用社会中的一些公共场所,组织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劳动的意义。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的敬老院进行慰问,到烈士陵园扫墓,在安全的街道清扫垃圾……在每个地点的特定活动中,教师都会为表现最佳的幼儿颁发“劳动勋章”。这样的游戏激励不仅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促使幼儿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深入理解了劳动的意义。

3.教学做合一——实践方能出真知

趣味化生活内容能够帮助好动的幼儿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引导他们深刻感悟游戏化课程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创设趣味化生活实践的环境,引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有效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例如,在生态农场的户外游戏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种植植物。教师要求幼儿保护自己种植的植物,幼儿主动思考如何帮助植物更好地生长。由此,幼儿在这场种植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一段时间后,教师组织幼儿参与到植物的采摘中,使幼儿充分感受实践的乐趣。总之,教、学、做三者是一体的,核心是“做”,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化课程时需要以引导者的角色指引幼儿,促使幼儿在“做”中发展自我[3]。

(三)探索篇:寻求陶行知思想亮点

1.寓教于乐,解放儿童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一个游戏的世界。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到,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到教育。自主游戏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增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之间主动进行交流合作,有助于幼儿发挥创造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融入生活元素,使儿童的思想在游戏中得以解放。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搭积木的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提出接下来的主题——“家”。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到材料区领取积木,并选择与“家”相关的物品。“家”会让很多幼儿想到房子,在幼儿搭建了房屋后,教师继续引入家庭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模仿父母做家务。生动而真实的模拟互动将会促使幼儿感受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同时也会帮助幼儿在娱乐中掌握生活技能。除此之外,幼儿在搭建房屋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这对其空间知觉和创造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化教育思想,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有着很大的启示。在这种启示之下,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生活化思想,对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做出优化。教师首先要扮演好引导者角色,接着在引导过程中充当幼儿朋友的角色,最后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和幼儿一起参与生活化游戏,引导幼儿从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在传统节日“元旦”时组织幼儿参与水果贺卡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味道、颜色、触感等,大家在心里默默记忆这些信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向幼儿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在大家都在贺卡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后,教师将这些卡片收集起来。然后,每个幼儿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并猜猜卡片的主人。最快猜出且猜对的幼儿会获得一朵小红花。这个游戏连接了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并且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效发挥了游戏化课程的价值。

(四)扩展篇:丰富陶行知思想指导

1.连接生活底蕴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了游戏与生活的独有价值。民俗文化在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游戏化课程中可以融入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课下求助父母帮自己收集一些关于民间游戏的资料,了解一些民间游戏。幼儿在了解这些资料的过程中,自然会对民间游戏产生兴趣。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在课堂上一起交流收集到的资料。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进行“翻花绳”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工具仅需要毛线或绳子,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所以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而且能提升他们了解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2.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学习能够使学习者更好地投入其中,并且能加深学习者在情境中对周遭事物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游戏化课程中可以融入生活情境,以现实生活元素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幼儿在游戏化课程的学习中达到理想效果。

例如,在童谣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的儿歌。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向幼儿范唱一遍《小白兔》的内容,然后告诉幼儿接下来教师将扮演陌生人的角色去敲门。在活动中,教师观察每个幼儿是否会为“陌生人”开门,为“陌生人”开门的小朋友将会受到小小的惩罚。之后,教师继续带领大家在新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童谣,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将会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五)教学篇:架构陶行知思想关键

1.音乐与生活

音乐本身属于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幼儿在演唱中需要对音乐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设计游戏化音乐课程。同时,教师可以在音乐中搭建一些生活化的情境,促使幼儿在学习音乐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感知音乐的能力。

例如,在开展“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展开游戏情境化教学。这一音乐内容具有强烈的生活故事情节,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自身代入情节中才能准确理解音乐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游戏,组织幼儿完成一场简单的音乐剧表演。在角色扮演中,每个幼儿都会梳理自身在情节中的身份和情感,从而进行深入表演。

2.语言与生活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在经历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语言教学应是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游戏化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可以在游戏化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围绕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语言能力创设语言类游戏,促使幼儿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在语言课程活动中可以创建“我是小小传话筒”的游戏,将一些小动物的名称融入其中。首先,教师将幼儿两两分组,接着,第一个小朋友面朝教师,第二个小朋友背对教师。然后,教师向第一个小朋友出示一幅动物图片,让其在规定时间内向同伴用语言描述这个动物,直到同伴猜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游戏增加了幼儿的词汇量,并且激发了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同时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了合作意识。

3.美术与生活

幼儿园的教育本质是启蒙教育,其中美术活动对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将美术游戏化课程与生活内容相结合,把幼儿当作活动主体,使幼儿在游戏氛围中对美术产生兴趣,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

在美术游戏化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喷洒农药与施肥”的情节,游戏规则如下:幼儿人手一个喷洒颜料的喷瓶与一张白纸,先在白纸上绘制出大树的形状,接着用手里的喷瓶为大树喷上颜色。茁壮成长的大树也会遇到害虫叮咬——教师举起手中的水枪射向一幅作品,上面的颜料随之掉色,所以幼儿需要盯紧“害虫”,及时给自己的大树喷上象征“农药”的颜料。游戏结束之后,幼儿会发现自己的大树变成了一棵五颜六色的树。这样的游戏过程使幼儿的天性被挖掘,让幼儿认识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同时也提升了幼儿对美术的喜爱。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学习陶行知思想和《指南》《纲要》等文件,在丰富自身教学素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并围绕前人的优秀理念建立以儿童为本的游戏化课程,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猜你喜欢

陶行知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