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2023-10-09李洲海

名师在线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数教师应生活化

文/李洲海

引 言

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生活化教学。教师应及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数学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解题相结合,让学生突破传统的数学学习思维定式,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运用相结合,突出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取数学概念结构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把数学概念融入生活应用之中,以激活其数学学习兴趣。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把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教学的价值

(一)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从数学概念结构化层面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同时,针对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其从自身角度出发,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1]。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周长、面积”相关知识时,不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教师把周长与面积公式融入实际生活中,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公式的具体应用场景。同时,教师应深入探索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所具有的数学思维,通过生活化数学案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周长=2×(长+宽)”这一公式让学生搜寻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测量数学课本的周长,让其理解“周长”即物体一周的长度,而长方形一周是由两个长和两个宽构成,进而把握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特点。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凸显数学知识的工具作用与人文特点

小学数学知识不仅是让学生记忆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趣味式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深度思考、灵活互动沟通的方法。而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之中,能够拉近学生与抽象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有效提升学生探索知识、深度思考的意识[2]。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同样体现着数学学科的人文特点。数学知识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人们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素养提升有重要的意义[3]。例如,在“鸡兔同笼”问题上,我国古代数学家运用换元思维进行快速解题。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索前人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把鸡兔同笼问题转化为实践探索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探索进行创新学习。同时,教师也应把列表法、替代法及假设法等数学解题思维,以案例导图、情境创设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化的视角出发,把数学解题思维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下把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教学方法存在的难点

(一)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小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需要借助自身的感性认知,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习惯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4]。这样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感受脱节,无法让学生快速融入生活数学的学习环境中。例如,教师在讲述“集合”这一概念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包含”与“交叉共有”的区别。此时,教师就需要结合生活化案例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用教材案例给学生讲解,这给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理解“集合”概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教师并没有真正把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而学生也仍旧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理解数学概念,思维始终被束缚在数学教材中。固化式的数学学习思维难以让学生转变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教师要把数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还需要学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并联想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久而久之,学生才能逐步转变自身的学习思维。

(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忽视学生作业练习与课堂学习间的联系

把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及课后习题巩固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生活化教学体系。但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习惯于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没有把数学课后作业练习与课堂所学知识融为一体。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数学作业产生抵触心理,形成机械重复式练习模式,这不利于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5]。

(三)缺少科学的数学评价体系,难以快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构建生活数学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面同向发力,携手打造互动互信式的数学教学评价新模式。但在实际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针对数学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脱节。其具体表现为教师难以通过量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对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如有的学生在完成开放性数学任务时,能够创新性融入生活化案例,但其自身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计算错误或者其他低级错误。此时,教师仍以分数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数学生活化学习评价与其实际学习情况的不匹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案中,应系统、全面地分析学生在应用生活化元素理解数学知识方面的情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6]。

三、核心素养下将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教学的方法

(一)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案,促使学生相互之间深入交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应鼓励学生立足教材知识,合作探索数学课外知识。而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以自身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互动性强、知识网全面以及生活特色鲜明的特点,教师需要整合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设高效、生动、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7]。例如,教师在讲解“观察物体”相关内容时,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象地观察物体。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课外教学活动,并为学生设计微课式导学案以帮助学生系统理解相关的内容。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通过多媒体观看“直射式物体影子”,让学生理解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会出现怎样不同的结果。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生活中选取不同的物体,观看其在不同位置的图形。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制魔方,设计趣味观察物体活动,强化学生的理解。

又如,教师在讲解“可能性”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设计趣味式实验游戏。如教师根据学生在商店里买东西经常遇到的“抽奖”小游戏,为学生设计“魔力转盘”竞猜游戏,让学生理解可能性概念的本质。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经常参与的“抓阄”“掷硬币”游戏,为学生设计别开生面的数学教学课堂。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融入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如“小明和小华进行抛硬币游戏,已知小明前三次抛硬币都是正面朝上。则小华进行第4 次抛硬币时,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很多学生会被题目误导不进行详细思考,便直接回答100%。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抛硬币实践,让学生根据实践结果进行理性判断。最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观看在经过足够多次的硬币抛掷之后,其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大致相同的。

(二)利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把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中需要学生积极配合。问题导学式教学方式更注重数学知识的逐层递进式讲解,旨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综合数学概念内涵、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数学知识应用特点。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把数学知识与趣味式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问题导学式教学方式可以将生活中的趣味数学知识通过案例导入课堂,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路程、速度与时间”相关知识时,可以依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创设生动的教案,并通过数形结合、思维导图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抓住题目的关键点。如教师可以把“时分秒”与学生上学时的路程、速度相结合,设计差异化数学生活式教学案例,快速激活学生的探索兴趣。另外,教师还应注意生活化数学问题与学生学习个性之间的匹配性,避免出现曲高和寡的教学情况。

此外,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应当与学生的学习基础相适应,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综合考量问题导学中问题的难度,既要确保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又不能让问题过于单一、简单。对此,教师需要深挖教材内容,并综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深入调研,设计出学生乐见、易于沟通的导学问题。仍以“路程、速度与时间”知识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已知小彤每天早晨从家走到学校的路程为960 米,其行走的速度为3.6 公里/小时。如果学校规定最晚到校时间为8:15,则小彤从家出发的最晚时间是几点几分?”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灵活变化其上学距离、行走速度以及到校时间。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改编数学例题,并与同学进行深入探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掌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技巧。

(三)科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意识

小学合作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并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把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案例融合到小组学习中。小组学习模式与学生集体学习有着共通之处,其在数学教学课堂尤其是教学活动开展中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微课式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对生活中的小数进行初步探索。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预习情况,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确保学习小组成员可以互补,并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来明确组员分工,如让学生结合小数特点,积极探索生活中用到的小数内容,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案例,并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分析探索小数知识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学生已学的“认识时间”“认识人民币”知识与小数知识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小数,为学生设计趣味式数学教学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组内探索、组间交流实现从不同角度理解小数。如人们在描述时间时常说的半个小时即代表着0.5 小时,让学生思考去超市买菜时售货员说的“10 元4 千克”怎样用小数表达每千克是几元,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入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趣味式课后实践学习任务,如“观察并记录超市中涉及小数的3种物品,并利用元角分知识创编简单的小数应用题”,鼓励不同的学习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并通过自身的创新思考创编趣味十足的数学例题。同时,教师应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与学生保持在线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把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场景相结合,并规范学生的小数书写,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构建科学的数学评价方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科学的数学评价方案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要避免采取刚性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客观探索错误产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相关知识时,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需要从“最小公倍数计算、通分、分子加减以及约分”这几个步骤中寻找学生出错的原因,并结合错误类型为学生制订科学的训练方案。同时,针对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实际生活的特点,教师应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另外,教师应与学生家长保持深入沟通,转变家长的教育思维,为学生创设开放、趣味式数学学习环境,并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评价元素。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并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学会全面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可以采取“数学小组长评价”的方式,实施组长轮换式管理方式,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评价中。教师可以把线上交流与线下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并根据生活化评价原则,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学习经验、思维方式进行互动式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敢于质疑课本教材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秉持生本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趣味评价。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变传统的“题山试海”式的强化训练模式,并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过程,以发展、鼓励的理念去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五)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灵活设计多元化作业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我们的校园生活”主题活动。例如,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带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看看校园里面都有些什么,数一数都有多少房间、多少树木,问一问学生操场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描述。根据学生描述的内容,教师可以再补充,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变得生活化,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实践化。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多样化的数学作业能使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模式,不但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课堂学习效率变得更高。比如,在教学“方程”“分数”等抽象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框架,并设计单元整体数学作业,助力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分数加减法”相关知识时,习惯采用“题海战术”。机械单调的数学计算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降低学习兴趣,并不利于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技巧。对此,教师可以把分数加减法融入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趣味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掌握不同类型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技巧。而教师则可以顺势把分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难点进行拆分,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结 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思维方式转变入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应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并坚持鼓励、赞扬式的评价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生活化教学方式,并掌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数学知识学习技巧。

猜你喜欢

小数教师应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