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窦内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2023-10-08皮力东库亚西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7期
关键词:耳鼻喉鼻窦鼻窦炎

皮力东·库亚西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耳鼻喉病变是指耳鼻喉部位的疾病,包括耳部疾病、鼻部疾病和喉部疾病。治疗耳鼻喉病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等。同时,预防耳鼻喉病变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烟、注意饮食卫生等[1]。鼻窦内镜是一种常用的耳鼻喉科检查工具,它可以通过鼻腔进入鼻窦,观察鼻窦内部情况。在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鼻窦内镜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鼻窦内镜可以帮助医师准确地诊断鼻窦炎、鼻息肉、鼻窦肿瘤等疾病。通过内镜观察,医师可以清晰地看到鼻窦内部的情况,包括炎症程度、息肉大小、肿瘤位置等,从而制订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2-3]。其次,鼻窦内镜还可以在手术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鼻窦疾病,如鼻息肉、鼻窦炎等,内镜可以帮助医师更加精准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鼻窦内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师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4]。鼻窦内镜是一种常用的耳鼻喉科检查工具,它采用微型摄像头和灯光设备,能够直接进入鼻腔、鼻窦等部位进行内镜检查。这种检查方式不仅具有高效快捷、非常准确的特点,还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率。在耳鼻喉科医师的日常工作中,鼻窦内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检查工具,也是治疗鼻腔、鼻窦等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进步,该技术已经更加成熟和完善,成为目前诊治上不可或缺的先进技术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耳鼻喉病变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为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X线检查:①患者需要去除头部的金属饰品和其他物品,以免影响检查结果。②患者需要坐在X线检查设备前,医师会让患者将头部放置在一个支架上,以保持头部稳定。③医师会调整X线机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能够拍摄到鼻窦区域的清晰图像。④患者需要保持呼吸不动,医师会触发X线机进行拍摄。⑤拍摄完成后,医师会对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以确定是否存在鼻窦炎等疾病[5-6]。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鼻窦内镜检查:鼻窦内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耳鼻喉科检查方法,可以用于检查鼻腔、鼻窦、喉部和喉下部的病变。具体方法如下:①患者需要坐在检查床上,医师会让患者倾斜头部并向后仰。②医师会在患者的鼻孔中插入一根细长的内镜,通过内镜观察鼻腔和鼻窦的情况。③在检查过程中,医师可能会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如鼻窦冲洗器、鼻窦钳等,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处理病变。④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鼻塞、流泪等,但通常不会很痛苦。⑤检查结束后,医师会根据检查结果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7-8]。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效果、检验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检验准确度、检验条件、检验精确度、量表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以例数、率[n(%)]形式表示,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比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比治疗有效率[n(%)]

2.2 两组对比检验质量评分 观察组检验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比检验质量评分(分,)

表2 两组对比检验质量评分(分,)

2.3 两组SF-36评分 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分,)

表3 两组SF-36评分(分,)

3 讨论

耳鼻喉病变是指耳鼻喉部位的疾病,包括耳部疾病、鼻部疾病和喉部疾病。常见的耳部疾病有中耳炎、外耳炎、耳鸣等;鼻部疾病有鼻窦炎、鼻炎、鼻息肉等;喉部疾病有喉炎、声带息肉等。治疗耳鼻喉病变的方法因病情而异。对于轻度的耳鼻喉病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如对于鼻窦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和鼻用药物来治疗。对于喉炎,可以使用消炎药、止咳药和保护喉部的药物来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耳鼻喉病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对于声带息肉,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对于鼻息肉,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来治疗。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还有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耳鼻喉病变的症状。如对于鼻窦炎,可以进行鼻腔冲洗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对于喉炎,可以进行喉部保湿和声带保护来缓解症状。治疗耳鼻喉病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制订治疗方案。

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鼻窦炎,但其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提供足够的细节信息,以便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此外,X线检查还可能无法检测到轻微的病变,因为它只能显示骨骼和软组织的密度差异。因此,对于鼻窦炎的确诊和评估,医师通常会使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扫描或MRI。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便医师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鼻窦炎[9]。

鼻窦内镜是一种现代医疗设备,主要用于耳鼻喉科的临床诊治中。它可以由过鼻腔进入鼻窦,通过内镜观察鼻窦内部的情况,以便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相比传统的手术方式,鼻窦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学者研究可知,采用鼻窦内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鼻窦内镜检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耳鼻喉病变诊断方法,它具有以下优势:①高精度:鼻窦内镜检验可以直接观察到鼻腔、鼻窦、喉部和喉咙等部位的病变情况,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诊断结果。②无创伤:相比传统的手术检查方法,鼻窦内镜检验不需要进行切开或穿刺等操作,对患者的身体没有任何伤害。③易操作:鼻窦内镜检验操作简单,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检查。④可视化:鼻窦内镜检验可以将检查过程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医师和患者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检查结果,有助于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鼻窦内镜检验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耳鼻喉病变诊断方法,它可以提供高精度、无创伤、易操作和可视化的优势,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有帮助。内镜医学影像学系统在诊断耳鼻喉病变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鼻腔和喉咙疾病的诊断中,医师可以使用内镜来观察黏膜的颜色、形态和血管分布等情况,以判断病变的类型和程度。鼻窦内镜是一种用于检查鼻窦病变的工具,它可以通过鼻腔进入鼻窦,观察鼻窦内部的情况。在耳鼻喉科临床诊治中,鼻窦内镜广泛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鼻咽癌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鼻窦内镜检查,医师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鼻窦内部的情况,包括炎症、息肉、分泌物等,从而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在治疗方面,鼻窦内镜可以用于鼻窦内部的手术,如鼻窦炎手术、鼻息肉切除等,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需要注意的是,鼻窦内镜检查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检查前需要遵守医师的指示,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鼻窦内镜检查可能会引起一定的不适和疼痛,但通常是可以忍受的[10]。

在使用鼻窦内镜进行诊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检查前需要进行鼻腔准备,包括清洁鼻腔和麻醉鼻腔。清洁鼻腔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鼻腔清洁剂,麻醉鼻腔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物。②检查时需要使用专业的鼻窦内镜,操作者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③检查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刺激鼻腔和鼻窦,以免引起出血或其他不适症状。④检查后需要对鼻腔进行清洁和护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鼻窦内镜进行诊治时,需要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鼻窦内镜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鼻窦内镜能够对鼻腔、鼻窦及喉部病变进行全面、精准的观察与诊断。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到狭窄、增生、息肉等病变,精确定位病变所在部位,为临床设置切口、取样、手术治疗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次,鼻窦内镜能够实现微创操作,减轻了患者痛苦和创伤。传统的鼻窦手术一般需要进行开颅或开鼻手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无论是手术操作还是术后疼痛等都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而鼻窦内镜技术能够通过口腔或鼻腔内的小孔进行操作,无须切开皮肤,术后痛苦和恢复时间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此外,鼻窦内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内镜能够提供清晰的放大图像,使医师能够对病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减少手术操作中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总之,鼻窦内镜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为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精准、安全、有效的方法。未来,鼻窦内镜技术将会更加普及和成熟,同时也会更加便携和高效。这将使得更多的医师能够使用这种技术,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鼻窦内镜技术也有望与这些技术结合,实现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耳鼻喉病变患者经鼻窦内镜诊疗之后的注意事项如下:①严格按照医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②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病变部位。③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会刺激呼吸道和喉咙,加重病情。④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空气污染和过敏原。⑤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避免口腔感染引起喉炎。⑥避免过度使用喉咙,如大声喊叫、长时间说话等,以免刺激喉咙[11]。⑦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病情反复。⑧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变,应该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医师进行手术治疗[12-14]。

以下是鼻窦内镜未来发展趋势:①高清晰度成像技术:随着高清晰度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鼻窦内镜的成像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高清晰度成像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鼻窦内部的情况,帮助医师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②激光技术:激光技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治疗鼻窦炎等疾病。激光技术可以精确地切割组织,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期。③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作个性化的手术器械和植入物,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④机器人辅助技术:机器人辅助技术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期。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窦内镜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精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15-16]。使用鼻窦内镜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鼻窦的病变情况,有助于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应用鼻窦内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完整建立临床治疗体系,且治疗效果较好。然而,本次试验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试验样本数量的大小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样本数量太少,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偏差和不确定性,从而影响试验的可靠性和推广性。增加样本数量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可以通过扩大试验范围、增加试验时间、招募更多的试验对象等方式来增加样本数量。优化试验设计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可以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控制试验变量、随机分组等方式来优化试验设计。结合其他研究结果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猜你喜欢

耳鼻喉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