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PRL、睾酮水平的影响

2023-10-08王静傅启伟梁丁方周小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丁螺环阿立哌唑精神病

王静 傅启伟 梁丁方 周小焕

(海南省安宁医院药剂科,海南 海口 5701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其特征为以下5个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异常:妄想、思维紊乱、严重紊乱或异常的运动行为、幻觉和阴性症状〔1〕。在世界范围内,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约为0.5%,其特征性症状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2,3〕。最近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负担继续增加,并导致个人、社会和职业功能几个方面的重要残疾,导致这种残疾的因素包括高复发率等因素〔4,5〕。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过早死亡的风险很高,可能与自杀或合并躯体疾病有关〔6〕。阿立哌唑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如妄想、幻觉)和阴性症状(如情感迟钝、痛感、逃避和快感缺乏)有效〔7〕。此外,研究表明阿立哌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8〕。另一方面,阿立哌唑被认为是一种保留催乳素的抗精神病药,研究报道阿立哌唑治疗期间催乳素浓度低于其他抗精神病药治疗期间〔9〕。阿立哌唑在所有剂量下显著降低血清催乳素浓度〔10〕。阿立哌唑对垂体前叶细胞有直接促分泌作用,5-羟色胺(HT)以下丘脑为主要作用部位,是一种间接调节催乳素分泌的物质。有研究表明,患者使用阿立哌唑后,双侧海马体积明显增加,提示阿立哌唑对认知障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1〕。丁螺环酮是一种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突触前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刺激大脑前额叶皮质活化脑皮质通路末端,并增加多巴胺的释放〔12,13〕。本研究旨在探究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与分组 选取2019年6月至 2022年6月海南省安宁医院收治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服用阿立哌唑治疗;研究组服用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纳排标准:年龄>60岁,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4〕。患者接受阿立哌唑或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且均给予书面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患者在进入研究前1 w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研究前至少2个月未服用长效抗精神病药物。排除有临床显著的器质性和神经性疾病,精神分裂症以外的严重精神病性疾病,使用任何被确定为阿立哌唑、丁螺环酮禁忌的药物及目前被诊断为严重情绪障碍或药物滥用者。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指标比较

1.2观察指标 (1)精神状态: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量患者精神状态。该量表对患者的30种不同症状进行评估,每项1~7分。这30项中的每一项都有一个特定的定义和详细的评级标准。在30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代表正量表,7项代表负量表,其余16项为一般精神病理项,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2)疗效评价:显效:PANSS 评分降低>50%,临床症状消失;有效:PANSS 评分降低25%~50%,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PANSS 评分降低<25%,临床症状未见减轻,甚至进一步加重。(3)认知功能:在治疗前后,用简易智能精神检查(MMSE)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4)血清PRL、T水平:在治疗前后,于患者清晨空腹,抽取血液5 ml,用离心机分离血清、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RL、T水平。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精神状态比较 治疗前,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精神状态比较分,n=61)

2.2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有效率82.0%;观察组显效40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93.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5,P=0.049)。

2.3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MMSE评分〔(20.46±3.63)、(20.75±3.25)分〕无统计学差异(t=0.090,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t=-9.894、4.974,均P<0.001),且研究组〔(27.64±4.35)分〕高于对照组〔(24.41±4.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1,P<0.001)。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RL、T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PR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显著下调,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RL、T水平比较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通常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目前在老年患者中也较为常见。虽然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已被认识多年,但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征尚不完全清楚。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主要包括情感迟钝、冷漠、思想或语言贫乏、语无连贯、联想松散、思想闭塞和社交能力减弱〔15〕。阴性症状对患者的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和长期结局有不利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也很困难,因为没有一种现有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持续且可靠有效控制阴性症状。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约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涉及注意、工作记忆、陈述性记忆、动机表现和执行功能〔16〕。认知症状对患者的功能状态有不利影响,是病程中最稳定的症状,即使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约80%的患者仍会出现持续性认知障碍,导致其无法独立生活、工作和学习〔17〕。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开发在减轻阳性和阴性症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并没有改变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症状。宋高峰等〔18〕研究表明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安全可靠。Ghaleiha等〔19〕研究发现,丁螺环酮组在阴性症状、阳性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总得分方面有更大改善。每天60 mg丁螺环酮的治疗耐受性良好,没有观察到临床重要的不良反应。结果说明,丁螺环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特别是阴性症状的一种潜在的辅助治疗策略。丁螺环酮具有5-HT1A部分激动剂活性及具有D3R/D4R拮抗剂活性,与多巴胺D2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比D3R低5倍。现有证据表明,D3R是治疗几种神经精神疾病(包括帕金森病、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一个新的有效药理靶点〔20〕。因此,丁螺环酮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挥作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障碍的阳性、阴性和认知症状的疗效及其耐受性,可能是由于其在D2、D3和5-HT1A受体上的部分激动剂活性,在5-HT2A受体上的拮抗剂活性及与其他受体(组胺、毒菌碱)的中度结合亲和力。Stip等〔21〕研究发现,阿立哌唑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碍的阳性、阴性和认知症状有效且耐受性良好。上述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阿立哌唑联合丁螺环酮联合治疗对减轻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更加可观有效。

猜你喜欢

丁螺环阿立哌唑精神病
焦虑症应用安定片联合盐酸丁螺环酮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都有精神病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丁螺环酮在精神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