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超声参数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3-10-08叶珊珊陆炜李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7期
关键词:阿托细胞因子心绞痛

叶珊珊 陆炜 李莹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特检科,浙江 杭州 310007)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对氧的需求量增高及冠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急剧、短时间缺氧、缺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1,2〕。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工作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龄化加剧,冠心病患病率呈增长趋势,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心绞痛是冠心病重要的一个分型,而短暂的冠脉阻塞是导致心绞痛的主要因素,若不采取及时有效治疗可发展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造成心脏不可逆的损害〔4,5〕。目前,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尚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仅以尽可能缓解胸痛、减少心绞痛发作时等症状,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原则〔6〕。阿司匹林是常用的一种抑制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生成,抑制环氧化酶的产生,能够有效预防血栓形成〔7〕。曲美他嗪可通过保护细胞在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用于心血管疾病获得良好疗效〔8〕。本研究旨在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超声参数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5~78岁,平均(71.52±4.42)岁;病程3~16年,平均(10.27±2.15)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5~79岁,平均(72.32±4.91)岁;病程3~15年,平均(10.43±2.74)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依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9〕关于冠心病心绞痛标准;(2)年龄≥65岁;(3)近期未进行冠心病心绞痛相关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期有严重外伤史、手术史者;(2)合并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者;(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4)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5)精神疾病者;(6)依从性差者;(7)过敏体质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7片/盒)20 mg/次,1次/d,按照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80 mg/d;治疗组:在阿托伐他汀钙片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片(厂家: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g×30片/盒)20 mg/次,3次/d。两组治疗疗程8 w。

1.3疗效标准 经8 w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显效:患者心绞痛等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心绞痛等症状好转;无效:患者心绞痛等症状无改善。

经8 w治疗后,对患者心电图疗效判定,显效:心电图达到正常或恢复至大致正常;有效: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至正常水平,且主要导联波倒置T波改变变浅;无效:无改善。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参数变化,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QTc间期和QRS时限值;(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参数变化,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排血量(CO)、E峰流速/A峰流速(E/A)和心脏指数(CI)变化;(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离心8 min,收集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水平;(5)记录两组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其中显效31例、有效7例、无效2例)高于对照组(80.00%;其中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8例),差异显著(χ2=5.165,P=0.023)。

2.2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2.50%;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3例)高于对照组(75.00%;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

2.3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

2.4两组心电图参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QTc间期和QRS时限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参数比较

2.5两组超声指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CO、E/A和C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3。

表3 两组超声指数比较

2.6两组细胞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后IL-6、IL-18和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4。

表4 两组细胞因子比较

2.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5% vs 10%;其中胃肠道反应2 vs 1例,乏力1 vs 1例、嗜睡2 vs 1例、头晕1 vs 1例)无显著差异(χ2=0.457,P=0.499)。

3 讨 论

冠心病常见于老年人,发病后期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其中心绞痛是冠心病发病时的急性心脏事件,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健康〔10,11〕。冠心病心绞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吸烟等,若不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12〕。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选择性抑制药物,可抑制HMG-CoA转化为甲羟戊酸,以此干扰胆固醇合成,且可保护心肌功能,具有良好的降脂和抗炎作用〔13,14〕。然而,单独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仍无法使部分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效改善,从而造成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故而,临床上联合用药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提高的有效途径,并具有重要意义。曲美他嗪具有增加冠脉和循环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促进心肌能量及代谢的产生;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降低心肌耗氧量,且能够增强对强心苷的耐受性〔15,16〕。同时,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症状,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以此发挥保护心肌细胞作用〔17〕。本研究表明,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减轻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提高CO、E/A和CI水平。

炎性因子参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发展。炎症造成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在该过程中黏附分子发挥重要作用。黏附分子参与细胞伸展、细胞信号转化、细胞生长与分化等病理生理过程。ICAM-1是重要的一种黏附分子,其水平变化与炎症因子刺激有关,在肿瘤转移、炎症等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ICAM-1水平异常升高与冠心病血管重塑发生、发展关系紧密〔18〕。IL-6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从而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加重〔19〕。IL-8作为促炎因子,具有诱导冠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作用〔20〕。本研究表明,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电图参数和超声参数,显著减轻患者细胞炎性反应。

猜你喜欢

阿托细胞因子心绞痛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