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冲十三味丸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3-10-08张贻新王恩行云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7期
关键词:味丸麻木传导

张贻新 王恩行 云冰

(三亚市中医院老年科,海南 三亚 572000)

由代谢紊乱引起的2型糖尿病(T2DM)通常与长期并发症有关,并对眼睛、肾脏、心脏和神经产生不良影响。2019年全球4.63亿20~79岁糖尿病患者中,约90%患有T2DM〔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T2DM患者中最常见和致残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感觉丧失、刺痛和身体虚弱等〔2〕。此外,DPN显著增加了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的发病率,这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痛苦,而且成为身体独立性和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目前,控制血糖和缓解症状是DPN患者治疗的关键。尽管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作用于钙通道的抗惊厥药被推荐作为一线治疗,但其治疗管理仍具有挑战性〔3〕,不良反应(疲劳、嗜睡、头晕等)不可避免。有研究表明,虽然单纯注射甲钴胺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但对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没有效果,而神经传导速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4〕。中西医结合医学已逐渐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主要方法。中成药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作为中草药的衍生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扎冲十三味丸由草乌、麝香、肉豆蔻和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祛风通窍、舒筋活血之功〔5〕。本研究旨在探究扎冲十三味丸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功能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三亚市中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32例,平均年龄(70.13±1.41)岁。对照组男38例,女26例,平均年龄(69.56±1.34)岁。两组均无其他基础病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0~80岁且患有糖尿病者;(2)两组1 w之内均未使用与神经相关的药物,如镇痛药等;(3)有T2DM病史且符合DPN的诊断标准;(4)两组均有DPN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需要在五项检查(压力感知、振动感知、温度感知、疼痛和踝关节反射)中出现一项或多项异常;在没有DPN临床症状的患者中,有必要在五项检查(压力感知、振动感知、温度感知、疼痛和踝关节反射)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出现异常,且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必须排除。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损伤或吸毒史,如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下肢血管疾病(足背动脉波动消失或减弱、静脉曲张等);下肢外伤或手术史;有长春新碱、苯妥英钠等药物使用史;重金属中毒史;(2)最近1年内有酗酒、滥用药物或营养不良史;(3)既往有颈椎病、神经根病史;(4)脚部水肿;(5)严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6)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手术或药物不能耐受;(7)依从性差;(8)风湿及类风湿疾病;(9)参加其他临床试验。

1.3治疗方法 两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和治疗,且在治疗期间均采用控制饮食、适度运动、稳定血糖、控制血压血脂、对症治疗除中药颗粒外的合并疾病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被禁止在试验期间使用其他草药或中成药。其中观察组给予扎冲十三味丸(生产厂家:阜新蒙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1020364;规格:每10粒重2 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9粒(2 g/10粒),10~20粒(1 g/10粒),配合甲钴胺进行服用,1次/d,晚间临睡前服)和甲钴胺〔生产厂家: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43107;规格:每片 0.5 mg(薄膜衣片);用法用量:每日 3 次口服,每次 0.5 mg〕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方法同上。

1.4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比较神经症状、神经反射和感觉功能。(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CHD)、三酰甘油(TG)、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治疗前后面色不华、肢体麻木、潮热盗汗、体形消瘦临床表现按4等级进行评估,0分表示患者无症状,2分表示患者症状较轻,4分表示患者症状严重,6分表示患者症状特别严重。(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两组患者运用肌电图,采用表面电极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观察两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传导速度。(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两组分别使用三诺3NOD公司生产的安稳血糖仪检测患者空腹血糖,检测时间每天早上清晨6∶00~8∶00进行空腹采血一次并检测指标。于餐后2 h再采血一次检测指标。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TCSS评分〔(13.33±3.35)、(13.21±3.49)分〕无统计学差异(t=0.198,P>0.05)。治疗后,观察组〔(3.08±0.99)分〕低于对照组〔(8.53±2.08)分〕,有统计学差异(t=18.927,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比较 治疗前,两组LDL、CHO、TG、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4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2.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指标和2 h餐后血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3 讨 论

DPN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可发生坏疽、溃疡,甚至截肢〔6〕。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7〕。根据目前研究,10%~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生DPN〔8〕。甲钴胺是一种辅酶形式(活性形式)维生素,其对神经组织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可以改善神经系统,临床用于治疗任何类型的神经病变〔9〕。研究认为,甲钴胺注射液可以缓解DPN相关症状,促进肢体神经再生〔10〕。扎冲十三味丸用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腰腿不利、言语不清、筋骨疼痛、神经麻痹、风湿、关节疼痛〔11,12〕。这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所展现出的下肢麻木(呈进行性发展,先是足趾麻木,然后足部麻木,最后导致双下肢麻木)、口齿不伶俐等临床症状相吻合〔13~15〕。本研究联合扎冲十三味丸和甲钴胺来治疗老年DPN患者效果显著。本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年龄>80岁或<60岁者不包括在本研究中,事实上,80岁以上者更容易发展成更严重的DPN。排除这一人群的原因是在正常衰老过程中,周围神经功能下降。此外,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可能因健忘而降低。因此,高龄患者不能纳入本研究,否则失访率过高。

猜你喜欢

味丸麻木传导
麻木
神奇的骨传导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HPLC-DAD法测定云香十五味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浮生一记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无题(2)
蒙药嘎如迪-15味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的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