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分析及发展路径探索
2023-10-07吴冰瑕吴茸茸范路平
于 洋, 吴冰瑕, 吴茸茸, 范路平, 严 杰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类型,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密切相关。这导致此类城市普遍发展粗放且高度依赖资源产业,易造成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波动大、人居环境恶化、后期转型困难等问题,进而影响城市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为此,201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类〔2〕,从政策层面分类引导,提出各类城市特色发展的方向及任务。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再次强调资源型城市高质量、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性。
针对资源型城市的现实发展问题及国家政策要求,学者们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目前的研究已从经济产业领域向空间优化、社会发展等领域扩展。经济产业方面主要包括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3~4〕、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5~6〕、经济发展模式探索〔7~8〕等;空间优化方面主要包括空间增长管理〔9~10〕、空间结构优化〔11~12〕、土地利用优化〔13~14〕等;社会发展方面主要包括社会空间结构演化〔15~16〕、就业问题与环境规制〔17~18〕、城市人口问题与对策〔19~20〕等。但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系统内部的经济、空间或社会等单个子系统,尚缺乏对相互联动的多个子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而且,当前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转型需求更为迫切的衰退型资源城市,对成熟型和成长型资源城市的研究十分缺乏。然而,随着可开采资源量的逐步减少,成熟和成长型资源城市也将先后进入衰退型阶段,若不尽早明晰其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并加以调控和干预,这些城市也会走上“矿竭城衰”的老路。因此,准确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厘清主要子系统间的作用关系和协调水平,探索特色化的城市发展路径,是避免成熟型和成长型资源城市陷入“资源诅咒”,并达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资源赋存丰富,是成熟和成长型资源城市集中的区域。过去由于运输不便,除经管道东运的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资源开发很不充分,但随着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建设区,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资源型城市的矿产业正加速发展。因此,亟需针对这些城市展开专门研究,使其在成熟和成长期就克服资源依赖,避开产业失调和转型艰难的歧途,走上可持续、高质量、特色化发展的新路。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用地—人口协调发展机制
城市系统是复杂的巨系统,包含经济、空间、社会等众多子系统。发展不良的资源型城市系统主要存在产业单一、用地错配、人口失调等问题。可见,产业子系统、用地子系统、人口子系统是资源型城市系统发展演化中需重点关注的主要子系统,可用产业结构、用地结构、人口结构分别描述并细化研究,三者间的复杂作用主导着资源型城市系统的整体演化(见图1)。
图1 产业—用地—人口结构的互动作用关系
首先,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是用地结构形成的基础条件,资源型产业粗放、大规模的属性易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功能混乱无序。而产业的转型升级又必然要求良性的、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用地结构〔21〕,两者相互引领、互为支撑。其次,人口结构是城市产业结构的直接表现,人口结构还通过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相互适应,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22〕。最后,人口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3〕。因此,合理分析并调控城市系统中产业、用地、人口三种结构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协调发展,成为资源型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概况
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资源型城市的识别与分类,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本文以新疆矿产资源分布区中人口、经济集中的资源型城市为对象,选取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和田市、哈密市(1)2016年哈密地区撤销地区建制,设立地级市。为统一研究范围,本文以2016年后的哈密市为对象,综合选取2016年前哈密地区数据与2016年后哈密市数据进行计算。和阜康市为案例开展研究。前三座为成熟型城市,后两座为成长型城市,覆盖了新疆各类资源型城市,可以准确反映新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的规律、特征及问题。
五座城市的区位如图2所示。其中,克拉玛依市因油建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库尔勒市是塔里木天然气田勘探开发指挥部所在地,且石油、煤炭资源丰富;和田市的矿产种类繁多,主要有和田玉、稀有金属、锑矿、金矿及汞矿等;哈密市的交通区位条件最好,目前以煤炭和石油开采为主;阜康市境内矿产上百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石最为丰富。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新S(2021)047号的标准地图绘制,底图边界无修改。图2 新疆五座资源型城市的区位
(二)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文献调查法初选指标,结合对新疆资源型城市的实地调研,从数据的代表性、可获得性和可量化分析的角度,筛选出产业、用地、人口三种结构共16项指标(见表1)。其中,产业类指标以三次产业产值占比反映城市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合理度分析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用地类指标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反映整体空间扩展情况,以公共服务类用地占比、居住用地占比、人均道路交通及绿地面积指标反映城市生活和生态空间演化,以工业用地占比、仓储用地占比反映城市生产空间发展;人口类指标则主要从规模与就业两方面表征城市社会发展情况。
表1 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以及五座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时段选取2002—2019年,以2002年作为研究起点的原因是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释放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潜力,同时,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与意见也逐步落实,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新疆城市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三)研究方法
研究结合运用全局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衡量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的协调发展程度。其中,全局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用于分析产业、用地、人口单一结构的发展水平,以熵值综合度为判断因子;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全局熵值法综合评价计算结果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间的协调发展水平。
1.全局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
传统熵值法评价模型广泛用于评价各类系统的发展水平〔24〕,熵值综合度越高,表明系统发展水平越好。在城市研究中,传统熵值法采用横截面数据,多针对同地区不同时期或同时期不同地区展开分析。为了从时空变化的角度进行多地区、多年份动态分析,本文采用全局熵值法〔25〕进行权重计算及综合评价。其思路是将立体时序数据表按时间顺序转换成二维表,再按传统熵值法进行计算。以人口结构综合度(P)为例,步骤如下:
如果对t年内m个城市的n个指标进行评价,可通过数据整合得到t张截面数据表Xt=(Xij)m×n,将t张截面数据表按时间顺序自上而下排列,得出一个mt×n的全局评价矩阵,记为:
(1)
将原始矩阵(Xij)mt×n进行标准化处理:
(2)
为消除负数与极端值的影响,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平移处理:
(3)
计算第j项指标下,i城市占该指标比重(Pij):
(4)
计算第j项指标熵值(ej)及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
(5)
gj=1-ej
(6)
对差异系数归一化,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7)
计算该城市的人口结构熵值综合度(P):
(8)
2.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能描述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间相互作用的程度〔26〕。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存在耦合度使用效度不足,且过于强调系统自身发展而弱化系统协调度的问题。本文根据王淑佳等学者的思路〔27〕构建三结构的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设U1、U2、U3为三结构的熵值综合度,Umax=U3,计算公式为:
(9)
T=(αU1+βU2+γU3)
(10)
(11)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取值范围为〔10,1〕;C为耦合度,表示三结构间的耦合程度;T为综合发展指数,α、β、γ为权重,表示三种结构的重要程度,即三个子系统对城市总系统的重要性,α+β+γ=1。本文认为产业、用地、人口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同等重要,故取α=β=γ=1/3。此外,结合本文研究目的及协调等级划分方法〔28〕把协调度分为10级(见表2),以更好地描述三结构间的耦合协调状态。
表2 耦合协调阶段划分标准
三、新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实证分析
(一)产业、用地、人口单结构演化分析
根据全局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五座城市各年度的产业、用地及人口结构熵值综合度,以对比分析成熟和成长型资源城市中三结构的演化优良程度及规律。
1.产业结构
由图3(a)可知,两类城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化明显,且与政策影响契合。2002—2005年,西部大开发的推动和加入WTO打破了新疆资源型城市原有产业结构的稳定性。以石油为主的能源进口大幅增加,对成熟型资源城市克拉玛依市和库尔勒市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冲击,而具有玉石、锑、萤石等优势资源且各产业比较均衡的和田市发展趋势尚好。此时成长型资源城市处于资源产业投资建设起步阶段,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小,综合度水平高于成熟型;2005年后,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开采业受各类管控政策影响较大,而其他产业又接续不上,五座城市的产业结构综合度值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2008年后,随着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规划与修建,国家开始考虑疆煤外运问题〔29〕,新疆也从储备煤炭基地正式被确立为我国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其后各方资源涌入,五座城市的综合度值开始逐步上升。而且,在2013年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类型细分、分类引导之后,成熟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综合度值的增速逐渐超过成长型;2017年后,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五座城市也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且外部经济形势多变,综合度值波动明显。
(a) 产业结构综合度演化 (b)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c) 产业类指标权重占比图3 五城市产业结构演化情况
结合三次产业GDP占比(见图3(b))与产业类指标熵值赋权结果(见图3(c))可以看出,第三产业(0.398)是影响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五座城市中,成熟型资源城市和田市的三产基础最好,三次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存在第二产业不足的风险。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阜康市正逐步“退二进三”,但目前仍存在第三产业占比低、增长慢、发展不均的问题。成长型资源城市哈密市仍处于大力发展资源产业的阶段,这虽能为城市系统带来外部负熵的快速流入,促进城市发展。但长此以往,易使城市对资源产业过度依赖,走上“矿竭城衰”的歧路。
2.用地结构
由图4(a)可知,用地的阶段性开发使五座城市的用地结构综合度呈阶梯状变化。成熟型城市起点更高,演化趋势相似;成长型城市差异较大,哈密市的综合度最优而阜康市在振荡中停滞不前。结合图4(b)分析,城市用地结构演化除受城市规模影响外,与土地扩张速率变化亦有较强的相关性。用地扩张速率高易引起用地结构综合度的突变,但并非完全为正向提升。例如波动较大的阜康市,2007年用地结构综合度的增长得益于建设用地的快速补充,2011年的突降主要由于工业仓储类用地拆旧与建新不匹配导致的结构突变与建成区面积减少,2013年的突降则是由于绿地与广场用地大幅扩张产生的整体用地结构不平衡。可见,用地扩张速率应与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相协调,与各类用地结构比例相适应。整体而言,成长型资源城市产业发展初期需要相应空间支撑,过低的土地扩张速率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而成熟型资源城市的子系统相互关系已相对稳定,用地规模增长过快则可能造成功能结构无序与土地浪费。
(a) 用地结构综合度演化 (b) 建设用地规模与速率变化 (c) 用地类指标权重占比图4 五城市用地结构演化情况
根据用地类指标的熵值赋权占比(见图4(c)),可知权重最大的三项指标为公共服务类用地(0.161)、工业用地(0.156)、人均道路广场用地(0.153)。可见,虽然资源型城市需要工业用地为资源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但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提供保障的公共服务类用地对城市用地结构演进更加重要。此外,居住用地权重最低,反映了目前新疆资源型城市多为资源开采与农牧生产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散式多点布局模式。居住用地开发与生产建设发展不匹配,将使城市在后期发展中逐渐累积生产与生活的矛盾,降低城市活力,阻碍城市各子系统间的协调。
3.人口结构
根据图5(a)和图5(b)所示,五座城市人口结构综合度在2002—2019年间呈波动上升态势。前期成熟型城市起点较高,发展平缓;成长型城市城镇化效果显著,人口结构综合度提升明显。2012年以后,兰新第二双线、南疆铁路库阿二线、吐库二线等铁路以及一批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的陆续开通及改造,进一步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之2014年国家改革户籍制度,放宽了户口迁移政策,人口流动趋势加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就业结构的改变,使五座城市人口结构综合度产生较大波动。但受益于城市经济增长、产业转型以及国家政策扶持带来的城镇化发展与就业机遇,五座城市人口结构综合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期末,成熟型资源城市克拉玛依市、库尔勒市、和田市的人口结构综合度增势放缓,表明其产业转型带来的就业岗位不足;成长型资源城市哈密市、阜康市的就业带动力强,发展趋势向好。城市人口类指标熵值赋权结果(见图5(c))显示,权重最大的指标为第二、三产就业人数占比(0.319),可见产业转型与人口转型的相互促进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良好的关键。另一方面,五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较高而指标权重最低(0.129),对提升人口结构综合度贡献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方面有优待政策,以及资源型城市对合同工、流动人口等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不完善,提高了人口出生率,而且社会保障与医疗进步也降低了死亡率。结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便加剧了城市养老负担和单一产业劳动力过剩问题,影响了人口结构向优良演化。
(a) 人口结构综合度演化 (b) 五城市年末总人口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城镇人口占比城镇失业率年末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权重 (c) 人口类指标权重占比图5 五城市人口结构演化情况
(二)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协调发展评析
根据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研究期内五座城市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的协调度数值(见表3),趋势如图6所示。通过分析五座城市三结构间的两两协调关系(图7),可找出三结构耦合协调演化的主导因素,进而定量评价演化结果。综合来看,五座城市三结构的协调演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表3 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耦合协调度
图6 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耦合协调演化情况
图7 产业、用地、人口结构两两协调演化情况
第一阶段为失调期(2002—2007年),期间成熟型城市协调水平整体高于成长型,差异明显,但五座城市均处于失调状态,且主要来自人口结构的滞后发展(见图7)。新世纪初期的西部大开发为五座城市提供了发展动力,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效果还未显现,人才引进与培育速度落后于资金、资源等的注入速度,导致人口结构发展滞后于产业、用地结构,协调水平较低。
第二阶段是波动发展期(2008—2014年),两类资源型城市协调水平均在失调状态与协调状态之间振荡。这一时期,随着内地省市援疆工作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发力,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新疆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建设区,五座城市开始进入经济、社会、空间等全方位快速发展阶段。但这一阶段受外部政策、经济等因素影响,发展不稳定且速度不一,协调水平波动明显。在此阶段,和田市人口结构问题突出,哈密市用地结构演化不良,而阜康市从人口结构滞后向用地结构滞后演化(见图7)。
第三阶段是协调进入期(2015—2019年),期间新疆成熟型与成长型资源城市基本达到协调状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建设区,新疆就“一带一路”倡议展开全面实施。同时,为顺应《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要求,5座城市得到产业升级与转型政策的扶持,交通基础设施与商贸物流等快速发展,土地开发与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人口结构也同步得到优化,五座城市三结构综合度值进入协调水平,虽各系统演化态势不一但整体水平波动向好。
综上所述,研究期内五座城市三结构的协调水平整体向好。但五座城市之间以及两类城市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演化态势不一。成熟型资源城市起点较高但分化明显,和田市的协调水平最高,库尔勒市和克拉玛依市则提升缓慢且波动明显;成长型资源城市哈密市与阜康市提升幅度最大但发展不稳定,近年来有所下降。
四、新疆资源型城市特色发展路径建议
(一)产业发展建议
产业方面,研究期末五座城市产业结构综合度分布在0.45~0.7之间,整体低于用地与人口结构综合度,在协调演化中略有滞后之势。究其原因,新疆资源型城市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呈现非均衡性特征。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有效转化资源优势为经济动能,并解决就业问题。但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过度依赖资源产业将使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的风险。因此,各城市应根据自身条件,及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延伸产业链,培育接续、替代及复合产业。
成熟型资源城市处于转型最佳时期,可依托矿产繁荣期的经济实力,根据自身特色拓展产业发展方向,走“原生+外引”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来促进结构调整,为城市系统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如克拉玛依市的“缘矿建城”(2)“缘矿建城”模式,指城市因资源开采而建设与发展,如克拉玛依市、大庆市、攀枝花市等。发展模式缺乏转型基础,第一、三产业发展困难,建议其在资源产业优化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接续产业,同时依托其工业遗存、丝路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和田市三结构耦合协调度的演化整体最优,但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根据城市现有基础,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矿产资源开发业、服饰地毯加工业、特色文化旅游业等,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成长型资源城市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迅速但产业结构尚未固定,产业结构滞后趋势明显。考虑到此阶段资源型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建议其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特色优势,走资源产业链延伸的路径,在强化资源型产业支柱作用的同时,逐步开展第三产业转型探索和第一产业现代化发展。如哈密市三结构耦合协调度提升幅度最大,但在用地、人口结构逐步上升的同时,产业结构发展偏慢,建议哈密在强化其资源型产业主体地位的同时未雨绸缪,一方面通过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以交通区位优势促进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阜康市的产业发展问题同样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较慢,建议阜康市同步发展二、三产业,一方面加大资源勘测力度,着力发展资源型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动能,另一方面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天山天池核心景点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二)用地发展建议
用地方面,综合度演化的分化较为明显。对于用地结构欠佳的资源型城市,主要问题在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散式布局,以及土地无序扩张造成的结构失衡。故首先建议各城市在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基础上提升土地收益,逐步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其次,顺应产业转型需要,因地制宜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加强用地调控、控制开发速率、优化用地结构。最后,推进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协同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促进干旱区土地绿洲化,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成熟型资源城市产业发展已成体系,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较成熟,但土地开发无序问题突出,应着力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化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人居环境吸引度,实现紧凑发展。如克拉玛依市,建设初期的用地扩张与人口聚集多围绕资源开发活动进行,较少考虑人群需求与环境建设,在协调演化研究期内经历了较长的用地结构滞后时期。因此,未来其用地布局调整可在顺应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同时加强市区与各矿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紧凑集约发展。
成长型资源城市尚有发展潜力,可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土地开发速率,并提高绿地、公共服务类用地配比,以优化提升社会、文化、环境效益。如哈密市研究期末用地增长幅度较大,但人口流失明显,存在“人口减少、土地扩张”的背离现象,未来需控制扩张速度,由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发展。阜康市用地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波动较大,用地空间与产业发展不匹配,基于其资源型产业开发潜力,可适当扩展第二业产用地规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三)人口发展建议
人口方面,五座城市在研究期初的人口结构滞后问题逐渐改善,城镇化水平与就业率均有提升。但人口结构优化过程中,人口结构敏感性高、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人才匮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其中,就业问题的解决多依靠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以及资金技术的投入,而部分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对劳动力专业技能方面有一定要求。因此,各城市需积极引进人才,同时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展技能培训及技术推广,促进产业与人口结构的协调发展。
成熟型资源城市的人口问题已逐渐显现,且根据城市自身基础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如库尔勒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协调关系稳定,但两者与人口结构的协同均有明显波动。研究期内,库尔勒市人口结构总体经历了“规模增长、综合度上升”“规模增长、综合度下降”“规模下降、综合度上升”的过程。近年,由于库尔勒市以农村人口向本地和外地城镇转移为特征的人口流出增多,促进本市人口城镇化率与就业率的提高,人口结构得到优化。因此,建议库尔勒市顺应城市综合发展情况,采取精明收缩为主的适应性发展策略,以持续引进人才来优化人口结构,促进工业转型与新产业发展,达成提质增效。而和田市的人口问题主要在于其多民族聚居属性,目前少数民族生育率高但教育水平低、技能不足,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且受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限制,难以转移就业。建议和田市一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开展并普及对当地居民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优化城市人口结构。
成长型资源城市则应重点以人才引进为出发点,以人居环境的优化、就业岗位的提供、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来增强城市人口吸引力,助力三结构协调发展。如哈密市人口发展与库尔勒市相似,研究后期出现人口减少,但城市人口结构较为合理,综合度演化结果较佳。考虑其产业发展的不足,建议人口结构配合三产步伐协同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引入高新及新兴产业人才持续优化人口结构,进一步反哺当地高新及新兴产业,实现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促进。
五、结语
通过对新疆五座城市产业、用地、人口三个子系统演化情况及协调状态展开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产业结构综合度受政策投资影响较大,两类资源型城市呈“此消彼长”的趋势演化,且波动明显;(2)用地结构综合度呈阶梯状上升,成熟型资源城市较为稳定,成长型资源城市存在两极分化;(3)人口结构综合度发展向好,成熟型资源城市起点高但波动大,成长型资源城市提升较快且稳定;(4)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间协调水平实现了由失调向协调阶段的跨越,成熟型资源城市基础较好但增长慢、波动大,成长型资源城市提升明显但持续性动力不足,存在下降趋势。
因此,本研究从产业、用地、人口三结构的视角提出了新疆资源型城市特色发展路径。建议成熟型资源城市以产业升级转型、用地集约发展、人口素质提升为主要任务,成长型资源城市在强化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要控制用地开发速率,注重人才引进。最终实现产业转型与人口转型相互促进,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相互适应,用地调整与人口优化相互支撑,从而推动新疆资源型城市三个主要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向优质协调发展。
由于城市系统的强复杂性,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未来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视角,例如纳入对新疆资源型城市特殊交通区位、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考虑,在城市系统内外部共同协调演化的方向上深入研究,助力城市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