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的建构逻辑
2023-02-25师嘉唯
师嘉唯, 成 龙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从西方的“理想国”“太阳城”“乌托邦”到中国的“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人民群众亘古不变的愿景。而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紧密相连,两者内在逻辑相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美好生活首先是富裕的,不是物质资料贫乏的。《史记》中早有记载,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礼记·礼运》所描绘的“小康”和“大同”亦是一种丰沃富足的理想状态。美好生活是共同的,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孔子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矢志不渝地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亦随之步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这表明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党的工作重心,成为国家建设的根本前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追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主义终极理想的重要依据。
一、扎实的物质资料生产是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社会结构、社会面貌,决定它的社会思想、政治观点、理论和相应的制度的力量,不是这些或那些思想、观点和理论,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全面跨越,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美好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02万亿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全新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已不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面临着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繁重等问题,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1〕这是一条高质优效、公平安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始终将创新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等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同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协调成为持续发展的内生特点,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让绿色成为健康发展的普遍形态,经济发展必须坚守绿色底色,培育绿色生产消费模式,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开放成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又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立足于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开放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让共享成为共同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稳步前进。
(二)把握新科技革命浪潮
现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技术竞争。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人类历史上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而当今时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到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量子信息、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推动社会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形态数字化发展,极大程度提升全社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日益拓展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在此背景下,世界上主要国家纷纷开始将科技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例如在一些前沿领域、关键领域,美国加设众多壁垒,借助人才战、信息战、贸易战、科技战等手段对中国发展进行遏制。在以创新为国家发展全面引领、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而重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我国若能敏锐地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准确观察和理解时代变化,识变、应变、求变,就能锻造发展和竞争新优势。
首先,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自力更生始终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十年来,我国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无论是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还是在航母、导弹、高超音速武器等国防科技领域获得的创新性成果,都离不开自主创新。这要求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补齐技术短板,把握发展主动权,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其次,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无论是基础技术、非对称技术还是前沿技术都必须深入攻关,要牢牢将其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国之所以面临诸多“卡脖子”问题,根源在于部分基础理论研究还没跟上,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并注重问题导向,从国家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最紧急、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当中提炼科学问题,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变,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最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国发展进步的优厚资源,我国完全有条件将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制度优势三者有机整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领我国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使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占据主动地位,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三)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往往依赖于国内循环,进出口占比较小。但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国融入国际大循环,逐步形成了“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于迅速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世界经济面临增长乏力和通胀高企困境。国际上,英国脱欧、美国频繁“退群”,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全球收缩、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政策,逆全球化势力不断抬头,国际政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传统国际经济循环受阻;国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不高消费力不足,叠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很难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此外,国内市场供给存在明显短板和缺陷,优质供给不足。在这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如何巧妙将“变局”“困局”转化为“新局”“好局”显得至关重要。
要立足国内大循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遭遇过多次外部风险冲击,但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情,将发展的基点放在国内。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又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这些都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因此,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用好新时代我国更为健全的经济制度和更加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高效的消费需要,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信心,进一步规范国内市场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着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形成需求侧和供给侧相互促进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不断满足美好生活中人民日趋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门搞封闭,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更好地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问题。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一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优势来弥补国内市场的短板和缺陷,改善国内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增强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二是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携手世界各国,加大“一带一路”建设力度,将全球市场这个蛋糕做大、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更好地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繁荣增添中国智慧。三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国际的有效衔接、彼此联通、双向互促。
二、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是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命题中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治理探索中,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具体实际,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下,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稳步迈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优化党的执政体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诸多显著优势中居于首要地位,明确了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这一方面要求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确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始终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另一方面,党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旺衰败。《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应当不断提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不断优化党的执政体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既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般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传统和优势。改革开放后,党内存在不少贯彻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出现了以“七个有之”为代表的管党不力、治党不严等问题,“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等奢靡之风问题。党的二十大强调:“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1〕新时代,伴随着中共反腐进入新常态,必须将“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以高度自觉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从严处要求,从实处发力,使党的建设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首先,坚持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政治脱不了干系。“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5〕要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保证全党政令统一、团结一致。此外,党的制度建设常态化要紧抓。“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6〕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截至2022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3718部。新时代,要继续贯彻落实和完善中央巡视制度,将监督重点聚焦“一把手”,确保党委政策落地生根,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同时发力,促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全面提升。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员干部是关键少数,也是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1〕。因此,在干部选任方面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培育忠诚担当、公道正派的高素质干部,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党性锤炼,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拒绝做“老好人”“两面人”“圆滑官”“太平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全面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和服务群众本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高效运转。
(二)完善政府治理体系
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不可或缺的一环。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提出要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7〕。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段已经取得优异成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后半段的主要历史任务是为我国发展提供一套更为稳定、更加可靠、更加成熟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趋近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充分彰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推进必然伴随中国之“制”的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涉及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地区治理、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等多个层次,各层次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不同层次政府治理的重心和策略各有侧重。政府治理既离不开国家治理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等,也离不开微观层面的具体制度,相关制度之间必须合理安排和协调配置,形成与新时代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相适应的一套完备高效管理国家事务的治理体系。这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设计,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创新行政方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提供可靠途径,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分工、优化基层政府组织结构、规范基层政府运行机制,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办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糟心事、烦心事过程中有效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推进政府简政放权、精简机构,落实一套行之有效、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实现政府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更深厚的制度实力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人民美好生活实现。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法治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中华法系的典范《唐律疏议》,均在所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新时代,我国发展整体态势向好,但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人民内部各类矛盾等,很大一部分与我国当前法治建设道路上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司法不公、违法不究等现象相关。因而,针对上述情形必须严肃问责、依法惩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首先,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宪法的崇高地位决定了其在整个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8〕。党的二十大报告尤其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作用。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确保宪法权威,建立健全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具体情况的监督,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其次,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者协同发展。健全党领导立法体制机制,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着力补齐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民生领域和涉外领域的法律建设短板,加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法治保障等顶层设计,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柔性执法,让行政执法有温度、有法度、有力度,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保驾护航。最后,坚持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依法治国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美好。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民的合理诉求通过法律途径就能得到解决,让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捍卫和保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三、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根本立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9〕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为绝大多数人谋求利益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显著特征,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当代发展,更是新时代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人的实践主体地位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自成立以来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始终秉持“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执政理念〔10〕。无论是延安红色政权的建立、双堆集战役的胜利、“枫桥经验”的摸索、小岗村的创新性改革,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塞罕坝的奇迹;无论是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较量,与日本侵略者的殊死对抗,还是独立自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始终都是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但人民主体论绝不是玄奥抽象的概念,不是高高在上的宣传标语,而要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要将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看人民群众是否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生活质量是否得以改善,基本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收入增长是否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国民受教育程度是否得到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是否更加完善,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其二,激发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11〕。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改革亦步入攻坚期,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人民的伟大实践作为党增长执政智慧、增强执政本领的源泉,全面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才能把十四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其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成长。共产主义社会是追求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向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趣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内在是高度统一的,两者相互促进、彼此依存。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蕴涵着人的能力、个性以及社会关系自由全面发展。
(二)擦亮奋斗的时代底色
深刻理解美好生活是持续劳动的生活,勤劳创新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12〕马克思饱经颠沛流离,毕生都在为实现人类解放而不懈奋斗;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是他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一生的缩影,他谈到,在梁家河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13〕。
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虽然强调全体人们一起富裕,但绝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崇尚劳动、勇于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古人的历史经验无不印证着勤能治国、俭可富家的道理。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4〕如今,我国社会却存在着这样一批以“一人独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为生活常态的空巢青年,大喊“躺平”“摆烂”而不愿奋斗的毒鸡汤在网络空间弥漫不断。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共同,是机会和可能性的共同,绝不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共同,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凭空产生的美好生活。中国由近代以来的落后挨打到今天的强大富裕,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就是奋斗。新时代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场全员接力赛,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面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类困难挑战,每一个人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不能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超越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盲目“冒进”,好高骛远。十四亿中国人民只有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将发展的蛋糕做大做好,人人参与,各尽所能,聚力于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鼓励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不断擦亮奋斗的时代底色,才能让共产主义所描绘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大地上熠熠生辉。
(三)树立正确美好生活观
准确把握美好生活是物质、精神双重富足的生活,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们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5〕。一个人最终能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既与现存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有关,又与内在的精神生活相联系。马克思主义虽然提倡唯物主义,以物质为出发点,但并未忽视精神世界的构建与文化底蕴的提升,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更不是社会主义。
正所谓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底蕴深厚,小到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大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其实现是一个离不开全社会道德水平提升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加强人的素质锤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坚决摒弃“物质利益至上”“唯金钱论”“娱乐至死”等虚假和错误观念,自觉树立符合历史发展阶段、时代发展要求、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美好生活观,注重精神世界与文化内涵的提升,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用好红色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强化“四史”学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唱响爱党爱国的社会主旋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注重促进共同富裕的舆论引领和氛围引导,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最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社会效益为首,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向着构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四、普惠优质的社会保障是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
发展的实质是增进民生之福祉,多谋民生之福利。优良的社会保障是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这是从古至今与人们关联最为密切的方面。同时,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党事业的成败和国家命运的兴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大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解决好民生问题、将人民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是新时代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民生本义为“人民的生计”。民生在勤,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安危冷暖,解决好人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行更多便民宜民政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实事。
在教育领域,聚焦教育公平,增加惠普性学位、完善双减政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新职业、融合“互联网+教育”、推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探索产教结合、校企合办的办学模式等,让更多人享有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让更多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在养老领域,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加快研发各类适老化APP,实施“智慧助老”活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展“银领行动”,挂牌成立国家老年大学,为全国老年人提供教育资源、教育指导和公共服务,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同老有所养相结合,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行动,通过膳食管理、体重管理和心脑血管疾病检查等方式延缓失能失智发展进程,进一步减轻社会照护负担和经济负担,修建完善社区医院、社区食堂等基础养老设施,提供高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医疗领域,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大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保谈判,缩减中间环节,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努力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农村医保报销比例,进一步缓和医患矛盾、化解医患纠纷;在就业领域,稳步推进就业优先战略,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为目标,加强针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健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机制;高校毕业生是有望步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探索构建用人单位与高校沟通协作新机制,优化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挖掘各类岗位资源。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16〕党的二十大报告亦强调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之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可见,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党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问题。
从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讲,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我国绝不允许在富人和穷人间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绝不允许“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由于贫富分化所导致的社会撕裂、政治极化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美欧日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助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试图纾困解难,反而致使财富愈来愈向“金字塔”顶部汇聚,社会矛盾进一步被激化。这些经验教训都无不说明在我国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重要性。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17〕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正是合理的分配制度。因此,在做大做好经济发展这块蛋糕的基础上,将这块蛋糕分好,推动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两者关系,完善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回报社会,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形分配结构,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从社会层面上讲,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各类资源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促进教育区域的均衡发展,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困难群众提升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畅通他们通过个人努力、知识学习、多渠道就业等改变命运的道路,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健全人才向上流动机制,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完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竭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衡化,注重城乡发展的公平正义和机会平等,克服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让更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进而迈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础。正所谓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新时代必须走好乡村振兴“最初一公里”。第一,真正做到“四个不摘”。落实脱贫工作的责任监管、政策扶持,保证现有的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对潜在返贫风险要有前瞻性判断,及时预警、提前帮扶,持续向重点村庄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对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特别是就业帮扶,促进落后地区稳定脱贫;第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盘活农村资产,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让乡村旅游有特色玩头、文化讲头、再来念头,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让村民在集约发展中受益;第三,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改变村民以往的“等靠要”思想,正所谓“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从上级推着村子走到村子主动往前跑的转变。一方面培育新型农民,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出台促进返乡下乡创业措施,推广“万企兴万村”示范点,吸引社会各类优秀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第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拆三清”、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行动,共同建设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中国乡村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使美丽都市和美丽农村彼此映衬,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朝着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稳步前进。
五、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内在蕴含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们渴望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清水绿岸。为此,必须着力破解突出的环境问题,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多方携手共同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一)着力破解突出环境问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生态环境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频发,强霾天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等无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我国生态系统日渐退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开始下降。如何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绝不能走欧美国家单纯谋求快速发展的老路,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不能只讲发展不讲保护。要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一,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治污。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立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解决日趋严峻的雾霾、沙尘暴、酸雨等问题,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进一步修复生态环境。其二,大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按照十四五规划关于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鼓励生态功能区人口有序转移,支持生态功能区充分发挥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功能,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其三,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讲话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使地球充满生机。因此,要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合作,携手各国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问题,将雄心化为行动,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好生活。
(二)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严格的制度保障是关键。十八大以来,我国修订通过了一系列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等。只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首先,全面贯彻生态环境法治理念,推动党中央生态相关决策部署生根见效。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执行机制,化解制约环境保护制度落实的阻碍因素,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巩固提升水污染治理成果、加快修复河湖水生态环境、严格河湖水生物资源保护,实现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的转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其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竭力控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防止“一刀切”“喊口号”“抢风头”的运动式减碳,最大限度地克制“生存和发展”碳排放,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补贴,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最后,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党的二十大尤其强调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的重要性,以制度力量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处理、过程监管到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要实现全覆盖,健全生态环境的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方参与的监管考核体系,建立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多场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等,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落实各级生态保护职责以及监管污染排放的行政执法职责,积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之后再来解决生态问题。在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积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增强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长久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将建设美丽中国内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首先,要破除部分公民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予以敬畏之心、尊重之意、保护之行,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恩格斯曾谈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8〕伤害大自然最终还是会伤及人类自身,譬如上世纪的伦敦烟雾事件,这是历史的教训,必须谨记。当今,一部分公民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欠缺,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总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此,要完善生态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拓展宣传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视频宣传、漫画宣传等多种方式来宣扬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促进公民从他律转向自律,使之内化为自我规范,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义务。其次,应引导公民培养绿色消费、节约资源的意识,倡导全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避免铺张浪费,使消费回归理性、回归健康。无论人民的衣食住行还是娱乐休闲都应当坚持绿色环保的观念,譬如地铁公交自行车上下班、无纸化办公、新能源汽车推广等,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蓝天保卫战、农村厕所革命等绿色低碳环保活动,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早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企业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追求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不断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和消费革命,促进节能降耗,构建清洁低碳、环保卫生、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只有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才能在绿水青山中体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真正造福人类子孙后代。
六、结语
现在,我国已经步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作为新时代的重大使命,构建全国十四亿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是一项持续推进的长期工作,也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15〕。在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既要只争朝夕,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能在中华大地上擘画一幅全域一体、全面提升、全民幸福、全体富裕的壮美蓝图,推动我国朝着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稳步迈进,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