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对车祸伤病人情绪与满意度评分的影响
2023-10-07王媛媛
王媛媛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1 )
随着我国交通业不断发展,车祸发生率也在随之上升,车祸伤患者病情往往十分严重,致死率较高,对急救的时效性要求很高。 车祸伤患者的护理任务重、难度大、细节点多,常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其需求,不能有效提升抢救效率和抢救效果,如何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工作还是一个临床难题[1-2]。优质护理是一项更为先进的护理方法,目前已在多科室得到推广应用,其护理效果得到众多患者及家属好评,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提升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转变其护理态度,切实为患者服务。 近些年来诸多临床实践表明对车祸伤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取得很好的护理效果,对于保障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中我院将其引入到车祸伤患者护理中。 现对其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 年1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68 例车祸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 例)与对照组(34 例)。 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19 例、15 例;年龄18 ~71 岁,平均年龄为(43.35 ±3.97)岁;车祸至入院时间1—6 小时,均值为(3.02 ±1.00)小时;损伤部位:胸部损伤6 例,颅脑损伤9 例,脊柱骨盆损伤5 例,四肢关节损伤6 例,复合伤8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8 例,初中及中专10 例,大专及以上16 例。 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17 例、17 例;年龄20 ~74 岁,平均年龄为(43.49 ±3.99)岁;车祸至入院时间1—8 小时,均值为(3.07 ±1.01)小时;损伤部位:胸部损伤7 例,颅脑损伤8 例,脊柱骨盆损伤6 例,四肢关节损伤6 例,复合伤7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7 例,初中及中专9 例,大专及以上18 例。2 组患者以上基础资料对比,P>0.05,差异不明显,证实本研究可行。 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纳入标准:入选病例均确诊为车祸伤;患者或家属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心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疾病护理、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常规口头宣教等干预措施。 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 (1)心理疏导:车祸伤为突发性伤害,患者多无心理准备,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并会影响到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 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安抚,加强语言安抚,还可配合肢体抚触的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需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心理暗示等方法进行自我放松,在抢救的同时要高度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加强对其心理状态的监护。 要告知患者及家属抢救方法、预后情况,嘱咐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家属也要保持冷静,以免负面情绪影响到患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救治时不得窃窃私语议论患者病情,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要给予积极的心理引导。 进行心理疏导时要结合患者病情、性格特点等要素,要实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措施。 (2)疼痛护理:车祸伤患者一般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护理人员要注意评估其疼痛程度,可采取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如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其生命体征会出现大幅波动,治疗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而护理人员要重视疼痛护理。 (3)应急处理:对于存在大血管破裂的患者,应在近心端进行包扎,并适度抬升肢体,定时放松止血带,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肢体坏死。 对肢体骨折患者进行搬运时应由多人同时参与,以免对患者造成2 次伤害。 对于组织开放性损伤或内脏暴露的患者,应以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并将患者立即送医救治。 要做好输血、输液等准备工作,对输注液体要提前加温,要了解患者病史和过敏史。 (4)开通绿色通道:车祸伤患者大多病情严重,对抢救的时效性有着很高要求,护理人员要为其开放绿色通道,以及时对其进行救治,要尽可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开通绿色通道能在患者入院后第1 时间对其进行治疗,能缩短等待时间,为其争取到最佳治疗窗口,同时还有助于稳定患者和家属情绪,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开通绿色通道能实现先治疗、后办手续,能简化入院流程,使患者快速得到救治,在抢救车祸伤患者中非常有必要。 (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车祸伤的应急处理方法、护理过程中注意事项等,同时还要注意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使其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要规范护理人员用语、行为、着装,注意提升其沟通能力,在培训结束后还需进行考核。 以往的培训主要是专业知识培训,而忽略了形象建设、沟通能力提升,此次培训中要重点把握这两点。 管理层要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要尽可能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护理质量,要定期组织召开护理工作会议,阶段性回顾、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奖惩制度、排班制度、出诊制度、医疗器械使用制度等,并确保各项制度得以实施。 (6)营造舒适的急救环境:急救车内物品需摆放整齐,车内要干净、卫生,调控好车内温湿度,可开窗透气,确保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接收救治。 在患者入院后也要为其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和休息环境,尽可能满足其正当要求。 病房可加以布置,使其更加温馨、舒适,可在病房内摆放各类生活用品和文娱用品,供患者及家属使用。 要做好防滑、防坠床、防烫伤等风险事件的预防工作,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切实保障其生命安全。 (7)安全防护:要注意提升护理人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情绪不稳定者可在床边加设护栏,以免坠床,要做好防滑、防烫伤等安全防护工作。 (8)并发症护理:车祸伤患者发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取相关措施规避并发症的发生。 要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尤其要做好伤口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保持其皮肤干燥,对于病情允许者可给予肢体按摩。 要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切实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要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观察,详细记录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遇意外情况及时救治。 (9)人性化排班:要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进行搭配,做到新老搭配,并严格划分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实施ANP 弹性排班模式,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防止交接班时出现安全隐患。 排班时要注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在白班多安排护理人员,夜班可适度减少护理人员数量,要安排护理人员定期休假,以做到劳逸结合,还要定期组织文娱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 管理层要耐心听取基层护理人员的意见,及时改进规章制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如下:(1)比较2 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析2 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焦虑、抑郁程度,满分均为80 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重[3-4]。 (2)比较2 组患者入院3 天后疼痛程度。在入院3 天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患者疼痛程度以VAS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进行评价,满分10 分,得分0 分、1 ~4 分、5 ~6 分、7 ~10 分依次评价为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无痛,疼痛缓解率= (轻度疼痛例数+ 无痛例数)/总例数×100%[5-6]。 (3)比较2 组患者治疗效果(逐步康复率、转入专科率)。 (4)对比2 组患者急救情况。 采取我院自制量表评价患者急救情况,包括及时出诊、救护措施、转运护理3 个维度,每项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以高者为佳。 (5)对比2 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患者生活质量采取SF -36 量表分析,包括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8 个维度,每项总分均为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7—8]。 (6)对比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患者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拟量表评价,满分100,得分≥85 分、60 ~84 分、 <60 分依次评价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2 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疼痛缓解率等各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别以卡方(χ2)检验、t检验分析同类计数资料(n,%) 与计量资料()的差异性,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2 组患者入院时SAS、SDS 评分比较,P>0.05,差异不明显;出院时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n=34)
表1 2 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n=34)
组别SAS 评分SDS 评分入院时出院时入院时出院时观察组 56.62±3.99 35.21±2.92 55.54±3.67 36.67±3.02对照组 57.02±4.05 50.77±3.78 55.12±3.60 50.02±3.66 t0.41018.9950.47616.405 P0.6830.0000.6350.000
2.2 2 组患者入院3 天后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入院3 天后疼痛缓解率为5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9%,组间比较,P<0.05。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入院3 天后疼痛程度对比(n,%,n=34)
2.3 2 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逐步康复率为73.53%和转入专科率为91.1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70.59%,组间比较,P<0.05。 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4 2 组患者急救情况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及时出诊、救护措施、转运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急救情况评分对比(,分)
表4 2 组患者急救情况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及时出诊救护措施转运护理观察组 34 95.28 ±4.04 97.23 ±2.27 98.65 ±1.50对照组 34 89.23 ±4.56 91.88 ±3.07 93.55 ±2.57 t 5.7918.1709.994 P 0.0000.0000.000
2.5 2 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8 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 见表5。
表5 2 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n=34)
表5 2 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n=34)
组别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观察组 86.22 ±3.78 85.27 ±3.89 84.46 ±3.77 85.36 ±3.90 86.00 ±4.02 86.12 ±4.23 85.52 ±4.19 85.32 ±4.08对照组 76.68 ±3.89 75.56 ±3.79 76.63 ±3.84 76.65 ±3.87 78.02 ±5.11 76.68 ±4.29 76.69 ±4.35 76.00 ±3.99 t10.25610.4258.4849.2447.1579.1368.5259.523 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6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 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达到97.06%,P<0.05。 见表6。
表6 2 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车祸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类患者身心状态不佳,往往合并多脏器损伤,肢体活动能力严重受限,情绪波动极大,需立即进行治疗,而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中要注意提升护理服务质量[9-11]。 车祸伤患者大多病情危重,需及时救治,而护理质量对救治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临床中要予以重视,要给予患者全面、系统、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常规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局限性明显,常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不能照顾到患者个人护理需求,无法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和负面情绪,不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因而正逐步被其他护理模式所取代[12-13]。 车祸伤患者的护理一直都是一个临床难题,临床中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优质护理近些年来在临床各科室均得到广泛应用,患者对此认可度较高,此护理方法以“患者”为中心,不但重视对疾病的干预,还重视患者个人需求,能充分保障其心理健康,提升其舒适度[14-15]。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车祸伤患者护理中,可对其实施心理疏导、疼痛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服务,可取得很好的护理效果,能针对性安抚其负面情绪,减轻其疼痛感,提升救治效率,切实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此干预方式的应用得到众多患者认可。 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充分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高要求,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对于改善其病情、缓解其心理负担具有积极作用,此护理模式能规避常规护理的缺陷,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车祸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首先可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监护,并采取语言安抚、转移注意力、自我情绪调节等方法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确保抢救工作顺利完成,心理干预的应用能充分满足患者心理需求,而常规护理模式则只重视对疾病本身的干预;同时还能对患者实行疼痛护理,疼痛护理的应用能迅速减轻患者疼痛症状,防止生命体征出现大幅波动,还有助于提升其治疗配合度;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则能在第1 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减轻对身体的伤害,对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也极为有利;在急救过程中开通绿色通道能使患者迅速得到救治,能为其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利于保障其生命安全,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有助于提升其专业水平,还能转变其服务态度,提升其工作主动性,使患者享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好培训工作还能满足护理人员对个人发展的需求;通过营造舒适的急救环境能提升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而常规护理模式则忽略了环境护理;做好安全防护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规避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利于保障患者个人安全;实行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能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并采取恰当的措施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能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2 次伤害,加速其病情的康复;实行人性化排班制度能做到新老搭配,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还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 优质护理模式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其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较高,将其应用于车祸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也得到众多患者肯定,是一项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模式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1)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关怀。 常规护理模式只注重对疾病的干预,而优质护理能把握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联,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后,其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会受到积极影响;(2)护理措施更加细致。 车祸伤患者病情复杂,护理细节点多、护理难度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而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措施比较细致、具体,护理差错较少;(3)护理措施更加人性化。 优质护理模式模式比较关注患者的护理需求,而常规护理只是流程式操作;(4)更加注重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显著缩短救治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简化各项手续,护理质量的提升则有助于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李霞[16]等的研究认为对车祸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其护理措施非常人性化,且注重细节,能针对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疼痛症状,最大限度保障其身心健康,对于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此护理模式相比于常规护理更具优势,更适合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其疼痛缓解率显著提升,逐步康复率超过7 成,转入专科率超过9 成,充分印证了这一护理模式的优点。 陆文相[17]的研究认为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车祸伤患者身心状态,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法,将其应用车祸伤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其疼痛症状,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其预后,此干预方式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更具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车祸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其SAS、SDS 评分明显降低,入院3 天后疼痛缓解率达58.82%,逐步康复率达73.53%,转入专科率达91.18%,及时出诊、救护措施、转运护理评分较高,出院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达97.06%,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者(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差异显著),樊晓红[18]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 从上述分析可见,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能显著改善车祸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其疼痛症状,提升逐步康复率和转入专科率,提升出诊质量,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营造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 本次研究结论与以往诸多研究结论有着相似之处,充分证实了此次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不过本研究所取样本数量有限,时间跨度较短,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服务对车祸伤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建议将此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