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跟进督导式功能性体能锻炼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康复活动依从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3-10-07沙洁
沙 洁
(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山东 平原 253100 )
退行性膝关节炎属于骨科常见、多发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在该类人群中发生率约30% ~40%,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变形、肿胀等,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影响[1-2]。 对本病患者,临床多予口服镇痛药物、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等方式治疗,并要求患者在居家生活中积极进行复健运动,以控制病情,改善其预后[3]。但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一旦离开医院,与医院契约关系就已经终结,后续仅进行简单随访及门诊复诊等,缺乏长期、持续性的护理干预,且随访指导内容随意性强,不利于患者长期进行训练[4]。 而近年来研究指出,为改善老年膝关节患者预后,应从肌力、屈膝、柔软度等方面设计功能性体力训练方案,以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5-6]。 考虑患者长期居家生活中,对疾病关注度下降,正向激励不足,则需要由护士强化居家跟进督导,将护理干预工作延伸至院外,以提高其依从性,改善康复训练效果。 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 年1—12 月收治的老年膝关节炎患者80 例,通过随机对照,探讨了居家跟进督导式功能性体能锻炼方案的应用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 年1—12 月收治的老年膝关节炎患者80 例。 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 对照组男18 例,女22 例;年龄60 ~74(67.22 ±3.24)岁;病程2—14(5.72 ±1.18)年;运动习惯:有17 例,无23 例。 观察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60 ~75(67.36±3.18)岁;病程2—15(5.80 ±1.22)年;运动习惯:有16 例,无24 例。 2 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已申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满足膝关节炎诊断标准;年龄60 岁以上;均予保守治疗;无运动禁忌证;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既往下肢手术史者;合并脊髓损伤或周围神经病变者;认知障碍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长期使用镇痛药物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膝关节炎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期效果,纠正其错误认知。 (2)心理疏导。 患者因疼痛、活动受限等影响,多存在负性情绪,护士应该多关心关爱患者,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耐心进行疏导,解除其思想顾虑。 (3)病情护理。 指导患者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注意膝周保暖,在局部治疗时,减少过多暴露。 在进行腔内注射或其他有创操作后,应该加强监护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向医师汇报。 (4)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来院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并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避免非睡眠时间卧床,进行适量锻炼以及娱乐活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适当进行负重锻炼,通常每天1 ~2 次,每次30 分钟,让患者根据自身耐受能力灵活调整运动方案以及时间。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居家跟进督导式功能性体能锻炼方案干预。 功能性体能锻炼方案由1 名骨科医师以及3 名骨科护士讨论设计,具体内容包括:(1)肌力训练。 让患者坐在床边,双足自然悬垂,在足踝位置以绑带绑好约1 kg 的沙袋,而后进行抬腿,伸直膝关节,双腿同时进行。 每天1 次,每次15—30 分钟。 (2)屈膝训练。患者体位取平卧位,尽可能使膝关节伸直,而后再尽可能弯曲膝关节。 双腿轮流进行训练,以减轻患者训练劳累程度。 每天1 次,每次15—20 分钟。 (3)柔软度训练。 患者坐在床垫之上,双腿分开,与肩部同宽,膝关节维持伸直,足间向上,双手在肚脐位置相叠,手指交叉,自然缓慢向前伸展。 每天1 次,每次15—20 分钟。 另需注意:为避免患者拉伤,在每次运动前应该进行10 分钟的静态伸展活动,平躺在床上伸展上下肢,而后再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肩部、臂腕部等的舒缓运动。 在制定功性体能训练方案后,采用居家跟进督导方案督促患者在出院后按计划进行锻炼。 具体内容包括:(1)出院前指导。 向患者介绍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意义,发放训练处方。 播放训练视频,让患者了解如何操作,而后辅助患者完成1 次练习,让患者能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熟悉操作流程,确保其在居家期间能顺利完成训练内容。 (2)发放记录表格。 表格中包括日期、训练项目(肌力、屈膝、柔软度)、训练时间等内容,让患者每天根据自身锻炼情况进行填写,做好训练情况的记录,而后在随访时或复诊时,将该记录表格提供给医务人员。 (3)院外随访。 为保障患者依从性,在其出院后第1 周进行家庭入户方式,评估患者开展现状以及效果,再次向患者强调积极进行训练的价值,并了解患者在训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积极予以解决。 出院第2 周开始,每周一通过电话进行训练提醒,每周三通过视频观察训练情况,每周五则询问疑难问题并提供解决的建议,每周日患者上传记录表格,由护理人员进行评价。 (4)组建交流群。 为患者组建患者交流微信群,鼓励患者分享自身康复锻炼日常生活或经验,介绍自身康复效果等。 另定期邀请康复良好的病例现身说法,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为患者树立长期康复训练的信心。 2 组均干预12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如下:(1)2 组功能性体力比较。 于干预前后采用功能性体力测量表(Functional Fitness Scale,FFS)评估,包括:肌力3 个条目,屈膝3 个条目,柔软度4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无法完成至无需辅助即可完成分别计1 ~5 分,每个维度均取每个条目均值进行对比,即每个维度均计1 ~5 分,分值越高功能性体力越好。 (2)2 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采用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估,疼痛5 个条目,僵硬2 个条目,日常生活17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计0 ~4 分,疼痛0 ~20 分,僵硬0 ~10 分,日常生活0 ~68 分,分值越低关节功能越好。 (3)2 组康复活动依从性比较。 采用自制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分值0 ~100 分,90 分以上为完全依从,80 ~89 分为基本依从,79 分及以下为不依从。 依从性=完成依从率+基本依从率。 该次发放依从性调查问卷共80 分,均顺利回收,且为有效问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 组功能性体力比较
干预前2 组FFS 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FFS 在肌力、屈膝、柔软度3 方面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功能性体力比较(,分,n=40)
表1 2 组功能性体力比较(,分,n=40)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
组别肌力屈膝柔软度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3.28 ±0.573.68 ±0.55*3.44 ±0.503.75 ±0.48*3.32 ±0.473.62 ±0.44*观察组3.32 ±0.534.19 ±0.46*3.40 ±0.474.25 ±0.44*3.25 ±0.494.10 ±0.45*t 0.3254.4990.3694.8560.6524.824 P 0.7460.0000.7130.0000.5160.000
2.2 2 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干预前2 组WOMAC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 组WOMAC 在疼痛、僵硬、日常生活3 个维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分,n=40)
表2 2 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分,n=40)
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5。
组别疼痛僵硬日常生活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8.12 ±1.335.76 ±1.25*3.95 ±0.272.54 ±0.20*35.17 ±5.4223.15 ±4.33*观察组8.06 ±1.274.51 ±1.10*3.89 ±0.261.99 ±0.17*35.42 ±5.5615.61 ±3.07*t 0.2064.7481.01213.2520.2048.984 P 0.8370.0000.3150.0000.8390.000
2.3 2 组康复活动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康复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 组康复活动依从性比较(n,%,n=40)
3 讨论
膝关节炎属于老年人群常见、多发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威胁,而本病所导致的疼痛为慢性、循环性,可造成患者长期处在慢性疼痛中,且伴随活动受限,容易损伤患者自尊,不愿与人交流互动,可能引发社交隔离与依赖[7-8]。 且本病也会引发关节源性肌肉抑制,可造成股四头肌衰弱,可能加快患者失能。 对本病患者,在口服镇痛药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方案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改善下肢膝屈肌、伸肌的肌力,可提高关节功能稳定性,有利于遏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病情[9]。 但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出院后仅进行简单随访,多让患者根据出院指导进行自行训练,训练强度、时间等难以把控,且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可逐渐降低,难以保障康复训练效果,故而有必要探讨更为理想的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规范性以及依从性,保障训练效果。
居家功能性体能训练属于低强度运动训练,合理设计训练方案,能让患者有计划的进行居家运动,可强化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结构,提高关节弹性以及活动范围,有利于增强患者体力,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具体来看,通过肌力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附近肌肉的肌力,能让患侧关节得到充足的肌肉力量支撑、保护;屈膝训练的开展则能提高膝关节活动性,减少软组织损伤;配合柔软度训练,则可提高肢体柔韧性,改善其活动能力[10-11]。 而通过下肢训练,也有利于刺激机体感受器,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分泌,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性介质的吸收,故而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出院后长期进行居家功能性体能训练后,肌力为(4.19 ±0.46)分、屈膝为(4.25 ±0.44)分、柔软度为(4.10 ±0.4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的实施能够促进患者功能性体能的提升。 朱晓莉[12]等研究中,观察组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在居家期间进行规律性的功能性体能锻炼后,肌力评分为(4.07 ±0.73)分、屈膝评分为(4.18 ± 0.79)分、柔软度评分为(4.00 ±0.91)分,评分结果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本次研究基本一致,佐证了该训练方案对改善老年退行性膝关节患者功能性体能的作用。 而在膝关节功能上,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估结果:疼痛为(4.51 ±1.10)分、僵硬为(1.99 ±0.17)分、日常生活为(15.61 ±3.0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则说明该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提升。 张慧青[13]研究中,观察组在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强化出院后管理,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后,骨关节炎指数量表疼痛评分为(4.67 ±0.52)分、僵硬评分为(1.94 ±0.26)分、躯体功能为(14.24 ±3.51)分,均<对照组(P<0.05),也佐证了本次方案对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作用。 虽然功能性体能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预后,但训练效果与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密切相关,依从性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转归。 膝关节炎患者普遍年龄偏大,对疾病认知不佳,康复训练内容掌握程度不理想,并且出院后早期依从性相对较好,随着时间推移,对疾病的关注度下降,很难长期维持训练[14]。 而个体的行为转变属于持续变化、循环反复的过程,对此,为了提高患者进行康复活动的依从性,则应当开展长期、持续的干预,以促使患者行为产生积极转变,并实现长期维持。 而就本次研究所采用居家跟进督导式护理干预方案来看,在出院前向患者介绍开展体能训练的意义,发放相应处方,能让患者做好开展长期训练的心理准备。 而进行训练内容指导,可使其较好掌握训练的方法,能为其后期居家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发放记录表格,一方面能督促患者自行控制自身训练情况,另一方面也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可信度较高的反馈信息,进而便于医务人员进行督导干预。 强化院外随访,则能够及时了解患者训练情况,督促其进行训练,并切实解决影响患者积极训练的因素。 再通过病友间的相互交流,可为其提供有效社交,了解他人训练情况,并以训练良好的案例为榜样,优化自身行为,且该方法有利于辅助患者重构心理平衡,树立起长期维持训练的信心。 而该类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依从性,保障患者功能体能训练效果有明显价值。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康复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5.00%vs77.50%),说明该方案能改善患者康复活动的依从性。 王艳清[15]等研究中,观察组在进行持续性的护理指导与督导干预后,依从性评分为(12.6 ± 1.5) 分,高于对照组的(7.5 ±0.6)分,也佐证了本次方案对改善患者康复依从性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居家跟进督导式功能性体能锻炼方案干预能提高患者功能性体能,有利于改善其膝关节功能,且可提高患者康复活动依从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