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经济报道如何讲好故事

2023-10-07文_夏

传媒评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规上利润机床

文_夏 丹

工业经济,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因其块头大、分量重,专业性强的特性,使得工业经济报道,除了各级经济主管部门、专业人士外,与普通读者的距离相对较远。

如何让工业经济报道好看,缩短与普通读者的距离,笔者在日常报道工作中作了如下尝试。

让数据背后的“人”讲故事

工业经济新闻中,硬邦邦的经济数据偏多。其实,经济数据是经济活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换言之,数据背后其实是人。数据是冰冷的,但数据背后的“人”的故事是火热的、鲜活的。跳出数据本身,讲好数据背后“人”的故事,可以让硬新闻可亲可感。

今年上半年,浙江日报、潮新闻刊发的《企业家牢骚之外 真正在忙什么》,便是这样一篇聚焦数据背后的“人”的报道。

这篇文章是一组产业观察中的一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就性报道,展现行业的发展成绩,鼓舞信心。但文章关注的机床产业当前成就性数据不多,甚至可以说并不乐观。于是,笔者在前期采访过程中,及时调整思路,从找亮点数据,转到聚焦机床企业负责人们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思路一变天地宽,笔者发现,在谈到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时,这些长年专注机床的负责人们“胸中有火眼里有光”。

比如他们正在纷纷备战世界四大机床名展之一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有的机床企业主打“全国产化”机床,有的争取到了历年最大的展位面积,有的趁着展会去拜访北京的高校寻求技术合作等等。

除了跑展会抢订单,在面向未来的长跑中,他们也是各显神通。比如他们有的招兵买马,今年年初一口气引进六位行业人才;有的打算前往行业殿堂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有的准备带上得意的产品,前往德国汉诺威机床展与欧洲同行一较高下。

整个采写过程中,笔者特别在如下两方面倾注了更多精力:

采访中,注重挖掘生动的故事和戏剧性的细节。

比如采访过程中笔者得知,前不久温岭当地曾有一场婚礼,本地和行业内的机床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但美酒佳肴面前,他们因为投入地聊机床那些事儿,竟然一口酒没喝。这一细节画面感十足,且富含戏剧性。

再如,笔者在一处濒海山坳里的工厂中,与一身厂服的企业负责人聊天时,他动情地袒露了自己的夙愿——当公司年产值达到6 亿元时,到欧洲设立研发中心。尤其是谈到自己的梦想时,他略显羞涩而眼神坚定的模样,令人动容。

行文时,通过文字处理让细节充满张力。

前面捕捉到的细节,如何为文章添色?在具体行文中,笔者将“人”的故事、精彩细节放大处理、突出处理。比如前文提到的那场婚宴,成了文章的开头:

3月底的一天晚上,浙江温岭一场盛大婚宴上,省内多位机床装备企业掌门人难得坐到了一桌。

都是一辈子干机床的老行家,招呼过后,直入正题:“订单多么?”“价格呢?”“出口怎么样?”“跑了哪几场展会?”聊着聊着,竟忘了佳肴,不闻酒香,整场婚宴下来,“大家一滴酒都没喝”,事后一位掌门人感慨。

……不过一番攀谈下来,大家普遍感觉暖意不够明显。正如初春,乍暖还寒。

从一场婚宴上的“牢骚”,笔锋一转,写到“不能只听企业家的‘牢骚’,更要看看他们牢骚之外在忙什么,才能感知‘春江’真正的温度”。于是,一篇有血有肉的产业观察报道《企业家牢骚之外 真正在忙什么》就有了鲜明的立意。

文章另辟蹊径,绕到数据背后,聚焦人的故事。既没有回避当下企业面临的巨大困难,又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既让企业家们的焦虑充分释放,不被宏观数据所掩盖,又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由于文章故事性强,读者阅读起来也不费劲。

在对比反差中讲故事

经济数据是政府引导预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工业经济新闻中,围绕工业数据的报道一向是重中之重,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如何让数据新闻可读?在对比反差中讲故事也是一种思路。

如今年例行公开的1-2月经济数据,由于是中国疫情政策放开后首次公开的经济运行数据,因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当得知前两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体现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为0%时,笔者预判这个颇具戏剧性的数据“会火”。因为防疫政策全面放开后,浙江火力全开抢订单拼经济,怎么会拼了个0呢?多少年来的“开门红”不红了?当感性认知与实际数据形成巨大反差,背后必然有广大读者关心的“料”。

类似的数据新闻,还有今年上半年一篇“10 万+”文章《企业吐槽无利微利,利润去哪儿了?》,文章聚焦的是企业利润这一备受关注的数据。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一向以盈利能力强著称,可是今年前四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降幅甚至高于全国平均,也是一个对比反差。

首先,找准读者的好奇点。

具体到0%,读者的好奇点不外乎,为什么会是0%?0%是不是意味着浙江工业经济不行了?接下来浙江工业会怎么样?谈及企业利润,读者会关注,为什么会大幅下降?企业日子难过吗?负增长还会持续多久?

《都这么拼了,为什么还是0%——前两个月浙江规上工业观察》一文开篇就直接点出“火力全开拼经济,增速却为0%”,接下来就顺着这个“疑惑”层层解剖。

第一层意思,“0%”意味着什么。“从统计学上讲,同比增速0%,指的是与去年同期持平。去年同期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达10.7%,列全国第一。在去年超高基数平台上,能实现同比持平,实非易事。”有了与去年列全国第一的同期增速持平这一数据支撑,给0%做了有理有据的注解,顺势给0%定调,“实非易事”立得住脚。

第二层意思,怎么看“0%”。虽然来之不易,但到底为什么会是0%呢?文章从全球范围内需求收缩对产业结构以终端消费品为主的浙江的影响、内需市场没有太多新的增长点、产业链加速转移等三个角度,对0%增速进行回应,并得出“0%的增速背后,是浙江工业企业在内外交困巨大压力下的逆势拼搏”这一结论。

第三层意思,展望后势鼓舞信心。一方面,引用李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有关“困难”的论述;另一方面,展现疫情期间浙江工业挑大梁的实践;同时,表明用电数据等关键先期指标的转好。通过三个层次有理有据地鼓舞信心——困难一定会过去,浙江经济充满韧性。

在企业利润稿中,笔者有意插入数据走势,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数据,而不是单个数据。比如今年1-2月规上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8%,1-3 月同比下降34.8%,1-4月同比下降27%,虽然都是同比下降,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降幅在明显收窄,表明浙江企业的盈利情况在改善。

比如文中还提到,“虽然当前利润增速下滑,但其实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绝对值已经回到2019年水平,也就是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且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层层剥笋般,让数据可感可理解可认知。

其次,行文用词用语力求贴切。

仍以《都这么拼了,为什么还是0%——前两个月浙江规上工业观察》稿为例。今年经济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尤其这种形势下的企业,日子普遍不好过。如果行文调子起得太高,显然会与企业的实际感受背离。

因此,在全文的表述中,一方面,尽可能用事实(数据)说话,力求客观理性。比如“就好像今年春节期间,浙江1127 家企业‘不停产’,持续平稳生产,在浙江工业开局稳过程中发挥了顶梁柱作用”“虽然今年1 至2 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但比2022 年12 月回升4.7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5.2%,高于全国的两年平均增速。”

另一方面,尽可能把握用语分寸。比如文中提到“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如何稳增长是一个考验”“当下,哪怕只是与去年同期持平,背后也是千千万万浙江企业奋力一搏的不易之果”。不回避当前的困难,对困难形势下企业的努力给予肯定,既符合客观事实,又给予企业信心。

事实上,文章刊发后全网传播量达到780 多万次,并受到省内知名专家认可。如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刘亭专门撰文写道:“当下我们主流媒体报道的导向就是积极向上,这本身没错。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报喜不报忧’,回避困难和问题。‘为什么还是0%’一文,敢于直面惨淡的数据,却又层层剥笋,客观地分析了缘由,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结论,全文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因此阅读量也比较可观。”

其三,以辩证思考提高文章立意。

经济活动是复杂的,表现为经济数据也不是单一的。因此,在解读经济数据的时候,需要用心观察数据之间的关联,用辩证思维方式多维度“看”数据。比如利润稿,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利润增速大幅下滑的另一面,是企业愈发主动加大研发投入。事实上,这也是企业利润的去处之一。于是行文时,笔者点出“同期浙江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增速远高于销售收入”。研发投入的大幅正增长,与企业利润增速的大幅下滑两相对应,使得后者看起来变得“可以理解”,并鼓舞信心。

猜你喜欢

规上利润机床
我国消费品工业规上企业增至18万家
机床展会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今年前11月全省规上工业累计增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