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及纾困策略

2023-10-07陈少宇黄燕娥麦乐乐

体育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教育人融合

陈少宇,黄燕娥,麦乐乐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2.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公共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07)

2020 年8 月31 日出台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改革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重要决策部署和顶层设计,是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积极响应,体现党和国家解决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表层结合,学校体育地位高、落实虚等问题,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探求后备人才培养科学体系的强大决心和意志,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由于国家围绕学校体育的政策密集发布并不断演进,政策的价值取向也逐步由增强体质向健康第一、以体育人转变,而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在高校各项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形成、意志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培育等等。因此,基于体教融合视域,找寻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现实问题和解决之道,以期为高校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健康发展助力。

1 体教融合阐释

1.1 体教融合的内涵

民国初年,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提出过“完善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理念。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清华大学马约翰也都强调了体育在办学中的突出地位,更是留下了“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经典话语以及“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激励口号。可见,体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先驱追求的“梦想”。

传统体教结合是为了解决“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体育系统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中的痛点,重点是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并为其退役就业做准备,初衷是借用教育资源来促进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可以理解为是国家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安排;而体教融合旨在从目标、内容、动力等多方位对体教结合进行深化和创新[1],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理念引领、机制融合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融合要求,要解决的不单是竞技体育的体教结合和破除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间的藩篱壁垒,而且基于新时代学校体育在体教融合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地位,要求学校体育应在惯性思维和既有路径等方面自我“破题”,从多元共治视野探索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思路,发挥学校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全方位作用,助推我国新时代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实现。

对于学校体育来说,体教融合是有效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切实提高育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遵循,是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为价值统领,突显“促进全体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首要目标,强化体育与教育在功能和培养目标上的充分融合,实践“以体育人”并实现普遍意义上的“全人”教育;同时聚焦“体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人的一种方法”,诠释体育育人价值,发挥学校体育在知识、技术、技能学习和品格精神培育等方面的多重功能,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并优化评价体系等,提升育人成效。此外,基于新时代体教融合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特别是竞技人才的培养将进一步融合到国民教育体系、学校体育将成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要战场的新趋势,需进一步优化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努力构建青少年体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和新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克服体育与教育部门之间因利益“分离”导致目标理念“分化”和资源“空转”等弊端。按照《意见》的要求破除部门间“壁垒”,从体制层面倡导开放合作、精准对接和多元融合,让体教融合政策真正落实落地,推进教育和体育部门在价值、功能、目标上的充分融合与资源共建共享等,保障双方的可持续科学发展,真正形成“育才”合力。

1.2 体教融合对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意义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能够提高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而培养具有强健体魄、身心健康、良好适应和顽强拼搏精神、坚韧不拔意志品质的大学生,是大学体育的本责和应有之举,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学校存在重智轻体,重传授、轻培养的现象,体育学科边缘化情况普遍存在。

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强调了学校体育的教育本位回归和教育价值的激发,让学校体育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为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改革提供动力,指导督促校方推进自我革新,以解决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价值定位、课堂理念、教学进程和功能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还要促进大学生知识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以发挥体育的特殊育人价值,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体教融合强调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也将逐步改善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封闭、分离状态,有助于学校从体育系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为学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提供一个良好氛围和资源空间,提升育人效果,达成体育教育目标,更为校园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激励和引导校园体育迭代升级。

2 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2.1 教学理念有待优化

我国高校治理普遍为行政主导模式,特别是基于高校评价制度导向,如综合实力评价和教师业绩评价导致重要利益相关方教师和学生普遍追捧的多元共治模式难以推行,出现了教师侧重科研业绩、学生的主体地位虚化弱化等现象。而随“西风东渐”而来的先进教学理念在高校以“知识本位”的模式不断实践,更多时候是为学术而学术,教师的“对象”意识不强,也未能注重价值多元和平等对待学生这一利益相关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全人”定位存在明显短板。多年来教育界不断提出各种新理念,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主体性、个性化等,但由于校方对公共体育价值追求、拓展校园体育新空间、培养“全人”和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等普遍重视不足,缺乏顶层设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理念并不断优化。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因普遍担任大量教学任务,教学班级规模较大,而且选项班级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且易于教师组织管理,使得加强技术教学、“跟着感觉走”成为常态,难以走出应试教育桎梏,在贯彻教学相长、激发学生潜能和提升教学效益等理念方面主动理解不足,也制约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导致部分学生对公共体育教学失去信心和自觉,既不利于终身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弱化了体育的育人价值,对体质健康提升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更不容乐观。

2.2 教学模式过于守旧

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按一定的教学原则设计而成的一种教学形式,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特点,也针对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建立起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2]。可以说,教学模式就是关于教学的方法、程序和结构。长期以来,基于认知和形成规律,传统教学模式非常注重教师的主导和中心地位,教学过程大致由感知、理解、掌握和应用等阶段组成,包含示范讲解、练习与帮助等环节,并依靠课堂纪律约束由教师把控教学过程的各环节。

教学模式的选用是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怎么教”和“怎么学”两个方面,两者分别对应教学中的二元主体:教师和学生。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仅以教师为主体,缺乏个性化与人本化的问题,师资队伍也因以“体”育人的意识不强,使得体育在强人格、强意志和强精神等方面的“介质”功能与育人价值发挥欠佳,与“体育教育”全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与教育行业前辈经过不断实践探索,课程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包括三基型、并列型、俱乐部型、开放型、课内外一体化型等,但总体来说,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模式基本仍以技术教学为主、理论知识讲授为辅,技术教学方法多为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习过程相对被动,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意愿,课堂“教会”与课外“勤练”目标打折扣,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最佳。

2.3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是将知识、技术、技能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课程教学实施中教师过度依赖现有课程计划和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需求。不少教师在体育课堂中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即“讲解示范+重复训练”。这样的教学方法下,教学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因人而异,很容易因为学生先天性和既有习惯、能力而有所不同。从另一层面看,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和固化,还意味着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采用的频率较低。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心理素质相对稳定、知识体系有所固化、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依然让他们遵循单向性、接受性的统一学习模式,显然忽视了学生对体育兴趣、健康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反馈也不及时不通畅。从教学进程看,虽然机械重复练习的方式有可能对学生的入门和项目的导入较为有利,但一旦课程进展到战术打法等突出应用能力的环节,这些较为适合简单机械运动训练的方法就难以适应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内容。

2.4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也会左右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体育课程评价考核方式是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一个重点审核评估指标,但在目前基于“增值评价”的探索、科学设置评价考核的定性、定量指标还处于理论探究和多方博弈的阶段。长期形成的传统课程考核评价虽已包含了出勤率、素质测试和技能得分等要素,但评价是以统一指标体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基本只关注结果、淡化过程,教师也基本是课程评价的唯一主体,造成的后果就是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被弱化,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导向功能发挥欠佳。

体育技能的掌握并不单纯依靠脑力记忆,其对肌肉记忆效应的联系更为明显。因此,学生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身体练习来实现某种技能的培育和某项有挑战性技术的掌握,这就更需要以过程性评价带动学生的渐进式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稳健走入一条迭代提升体能体质和能力的可行之路。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非制度评价要素对学生学习兴趣、认知引导和情感知觉的激励价值。比如在游戏式教学中的奖惩机制、任务式教学中对学生的督促、鼓励和赞许,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非制度评价要素。这些富有情绪色彩的非制度化教学模式能够发挥人际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功能,适时应用有利于以情化人,为目标-过程-结果的有机统一提供新思路。

3 体教融合视域下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纾困策略

体教融合将学校体育放在首要位置,是自上而下强调需求和资源整合的指导性变革。然而,“要素驱动”式的国家体育政策虽直面问题,针对性强,但在以行政为主导的定向、单向管理过程中,学校决策层的态度和诉求往往决定着体育政策的执行路径和执行效力。为此,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纾困需要学校以融合共治、优势资源互用的理念完善主体间的平等协商机制,统筹资源配置,结合大学师生具备较高的“参政议政”能力为师生赋能授权,做好建设高质量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顶层设计,让学校体育成为教育载体和抓手并充分为教育服务,引导授课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训赛一体化”为路径,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激励手段,以达成综合育人目标(见图1)。

图1 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纾困策略

3.1 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发展需求

教学理念的选择与使用是教学改革措施落实的基础,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育策略和教育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3]的全面要求和动员令,学校体育要改变只注重增强体质的局限思维,要把系统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合作、责任意识、遵守规则和顽强拼搏等优良品质也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为此,结合《意见》明确体育回归教育的指引和体育健康促进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重点目标任务,教师首先要树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意识,以课程教学为抓手,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意识,强壮体魄,掌握终身体育能力,并通过课内外运动竞赛培育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发挥好“竞技体育”特殊的育人功能,使学生获得运动乐趣、提升意志品质,积极应答提升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进民族复兴的时代命题[4]。其次,教师要以“教会、勤练、常赛”为工作指导思想和着力点,勇于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提升教学实效,善于组织引导课内外训练竞赛并发现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努力让体育教学成为培养青少年学生身体素养、体育精神的主战场和体育后备人才成长成才的主阵地。此外,走出应试教育桎梏,克服以考试为中心组织教学,扭转重技术和体能训练、轻能力和精神培养的倾向,最大程度成就学生发展需求,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的实施过程和功能价值,以免误导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知,发挥好体育考核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督促激励价值。

3.2 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训赛一体化”

信息技术革新和智慧教育发展为教学模式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撑。当前,体育课堂教学应当积极探索信息化资源和信息化手段的融合运用,以丰富的线上资源提供课堂教学所需知识、技术、技能等数字资源,提升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现,对比借鉴提升动作质量和技战术意识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进阶需求;线下教学则要通过“激发兴趣—学案导学—探究交流—迁移应用”等环节,由师生通力合作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教师成为“促进者”,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行为自觉,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技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

体教融合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体育、教育两大领域做出的战略布局,强调体育回归教育本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培育等同步回归学校体育,是解决学校体育低水平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培养萎缩等青少年体育发展痛点,把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统一起来的制度设计,期望能够构建起新型学校体育与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为此,学校体育要对教学、训练、竞赛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实施,通过竞赛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效应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视力不良与肥胖率上升、群众体育参与度偏低等困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落实好“教会、勤练、常赛”,不局限于教好技术,而要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竞赛获得更深刻的全人教育,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顺利掌握体育知识与基本技能、调动专项兴趣的基础上,加强课堂竞赛的组织,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稳固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同时推动校园竞赛蓬勃发展,构建新型的校园体育竞赛品牌文化,以体育人、以文化人,拓展延伸课堂竞赛时空,特别是要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社团、俱乐部、各级代表队等团体的训练竞赛,力争“周周有比赛”,提高学生参训参赛机会和比例,满足更大范围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与专项发展需求,实现“教训赛一体化”,不断提升学生竞技实力并在竞赛中获得自信、乐趣和成就感,实现水平提升、人格健全和锤炼意志的育人目标,也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和技能储备,更为竞技体育人才发掘和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3.3 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体教融合的体育教学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生活体育打下坚实基础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善于借鉴和运用专业队伍训练方法手段改进和丰富自身教学方法,在教学法层面上要更加重视“学法”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特征,熟练掌握传统语言法、直观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错法、游戏法、比赛法等,也要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程序教学法、翻转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表象教学法、领会教学法、掌握教学法等,以坚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教学路径并依据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功能、适应范围和使用场景等合理运用,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学、思、练相结合,实现师生良性互动,也实现从只教知识技术向“传授方法、探寻未知、培养创新”和全面培育身心转化,让学生学习不局限于单向地获取知识,而是掌握学习方法和练习手段,有助于延伸公共体育课学习场景和情景,助推学生“下课不停练”。同时,由于学生在身体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要远大于智力差异[5],而“尊重共性”并做出“统一要求”是教师在班级人数普遍较多、基础和能力不均的情况下保障大部分学生利益并实现教育形式平等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学生都表现出对于小组学习法具有更高的热情,特别是自组织的学练更加有利于激发小群体相互间学习交流和监督促进。为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分层教学、小组互助、自组织学练等组织形式,满足学生交往需要并培育合作意识,提升体育课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依靠针对性课内外个别指导,合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间的矛盾,化解“个性化教学”不足引发的高水平学生“失望”或低水平学生“受挫”的困境,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3.4 健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考核评价是决定教育实践及其方向的指挥棒”[6]。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提升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制约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青少年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同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学校体育的价值所在,也是个人成功和家庭幸福的基础。为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健全多元化和科学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客观准确体现学生体育素养情况。一方面在课堂考核过程中要探索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专项理论知识、身体素质、专项运动的技战术、实战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且在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习惯、运动能力等方面评定也有所体现,以最大程度上对学生“学、练、赛”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另一方面要“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有机结合。目前的评价虽普遍强调了综合性多元评价,但由于同校学生身体技能差异远大于智力差异,仅“横向评价”(基于与同类人群横向比较的结果)还不够全面,应适度考量“纵向评价”(即个体在既定时间段内进步的情况),以进一步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激励功能,提升学生主动健康意识并付诸行动,提升体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落实体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效果是保障学校体育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设计和价值取向,也是大学公共体育应有的行动自觉。在《意见》指引下,要有机融合体育、教育部门各自优势,共享共治,始终以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努力提升学校体育治理水平,并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健全综合评价体系等,达到课程育人、评价赋能的积极成效,更好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育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行为自觉,推动大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同发展,全面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推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的实现,更为体育后备人才成长赋能、为体育强国建设助力,为健康中国进程助威。

猜你喜欢

体教育人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