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逻辑、困境与路径
2023-12-15冯振伟曾雨赵金巍陈召田丰肖艳秋
冯振伟,曾雨,赵金巍,陈召,田丰,肖艳秋
(1.郑州轻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 郑州 450001)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1]。新文科建设以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任务,进而推动新时代文科教育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中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作为新文科教育的组成部分,涉及体育学科、体育专业、体育课程、专业教师等多个方面,必然面临着一系列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恰贯穿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各个方面,成为变革的重要构成。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通过体育院校的所有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对体育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新文科背景之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呈现出新特点、新思维、新趋势以及新的实践路径。
1 新文科作用于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机理
1.1 新文科引领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方向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在体育院校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话语和体育文化的系统工程[2]。体育院校课程思政不仅具备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共性特征,而且承担着培养体育人才思想意识、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的育人任务。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和专业承担了高校绝大多数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其价值塑造的范围和对象非常广泛。中国的新文科建设作为一种科学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是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回应,具有鲜明的思政内涵。第一,新文科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重新将“人”置于论域的思考中心,把人的认识构成了教育教学的起点,体育人才培养亦要回归到“人”的本源认识。第二,新文科强调对工具理性的价值认同,为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思想引领和价值遵循,有利于技能型、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第三,新文科倡导文科中国化,注重中国现实、将文科从西方话语体系转化成中国的话语,这为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根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现实的体育知识体系指明方向,进而彰显中国体育文化自信。第四,新文科重塑了文科新使命,培育学生人文理性、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文科人才培育体系的重塑,必然也影响到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全局,有利于提高体育人才培养中的理性、思辨性和创造性。因此,新文科不仅包含课程思政、价值重塑、话语中国化,而且倡导知识融合和确立新使命,让“科学”与“价值”在新的融合方式中实现“新价值”,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重塑拓展了场域与深度,体育院校课程思政亦为新文科的价值塑造提供了传播平台与检验途径。
1.2 新文科助推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科发展
专业教育是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实施的教学过程。在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包括体育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对象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必然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内容随之革新,以回应和解释广泛存在的观念思想、精神价值与社会现象。从根源上讲,新文科的核心特质就是探索自然科学中得出的新知识中关乎人的存在与社会发展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说,伴随对物质的探索已经转化为人的生活形态,有关人的社会现象与精神世界的探索就要对此进行回应,以形成新思想、新知识、新功用。新文科旨在进一步探索当下社会并把握人类发展中的跨界思维与专业生态重塑[3]。这一探索路径正是在回应知识生产体系变迁与学术研究范式转换。新文科所倡导的整体性、复杂性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及文科内各学科融合的视域,促进了体育学科话语体系、体育知识范式的更新,为体育院校课程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是体育院校教育方式方法创新的前提。在体育专业教育中,传授体育专业知识是体育学科、学术建设的重要归旨。体育专业教育不仅是教师对知识体系的传递,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沟通与感悟的交互过程。新文科提倡的学科、知识、科技等融合必然体现在体育院校课程教学的模式再造和教学方法创新之中,也必然映射在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方法的转变与提升中。体育院校教育过程是新文科理念、内容与方法的践行过程,两者在知识体系上互通,在发展过程中,新文科与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构成一种互动式协同关系。
1.3 新文科构成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路径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在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培养模式的不同层面,辩证统一、互惠共生,具备理念融通、要素贯通、方法互通的应然逻辑和现实可能。第一,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共同推动知识的“生产传递再生产”。就体育科学的知识而言,依据具有共同意义的标准化规则得出的体育专业知识,通常都具有人文价值负载,并与社会情境与实践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新文科对体育知识和学术范式的革新以及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整合、价值融入和观念重塑,都需要贯穿符合体育社会需求的知识组织与设计,以及知识传递者、学习者、实践者联结与互动的这条主线。第二,新文科和课程思政以及专业教育都归结为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要寓价值观于体育院校教育和能力培养[4]。因此,正是从方法途径的角度,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带动了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在内的全方面改革。在社会变革潮流下,要保证和提升体育院校教育的有效性,必然要重构体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这必然要推进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第三,新文科、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皆助推专业培养模式的变革。新文科要求消解专业壁垒,促进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体育院校思政建设要结合专业特色分类推进,体育院校教育依赖于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课堂模式的变革,这些都关系到体育培养目标、专业结构、体育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与评价方式等多方创新。
2 新文科背景下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不够清晰
自《纲要》颁布以来,全国各地体育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尽快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标新文科建设所提出的“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科人才”的育人要求,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有待进一步澄清。第一,育人价值目标方面,囿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惯性与长期影响,体育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起步较晚,往往还不到位,倚重于体育院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传授和育人功效,容易忽视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的价值引导和塑造。有学者对某所体育院校42 名篮球课教师调查,有37 名教师未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其中22 人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思政意识不足[5]。第二,育人知识目标方面,由于体育学科及专业的持续分化与细化,教师的教书育人使命正在不断地被割裂开来,体育人才培养是所有教师的应尽职责,但课程思政的育人往往被狭义地视为思政教师的专属职责,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存在脱节现象。第三,育人能力目标方面,传统体育人才培养以“书斋式”“技能式”为主,人才在能力方面相对单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体育人才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等培养不足[6],与“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2.2 体育院校课程设计与思政融合不够深入
《宣言》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文科建设倡导课程设计与思政深度融合的理念。由于体育院校的课程是基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而选择和设定的,不同课程都具有自身的教学环节、学术价值、教学大纲和知识结构,开展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环节、具体内容等情况,通过内在思政元素挖掘、外在思政元素嵌入等方式来实现。然而,体育院校课程设计与思政融合存在以下困境:第一,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忽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视角出发来挖掘不同环节课程中蕴藏的思政价值与元素[7],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将思政教育目标中简单罗列在人才培养目标之中,思政教育目标缺失与不同教学环节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第二,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不足,一些思政资源和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结构和学术价值等关系不够密切,强行植入导致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过于牵强。第三,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缺乏融合关系。一部分教师往往从体育专业知识的教学思路出发开展课程教学,缺乏站在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目的的认知高度,对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又有部分教师甚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把体育院校课堂上成“思政课堂”,将思政内容以“贴标签”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8]。这就违背了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融合创新的理念要求。
2.3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宣言》指出:“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基于这一理念倡导,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将获得新科技的技术赋能。这就要求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教师单向度开展“思政+课程”的教育过程,而是师生间有机互动的主体性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的手段,调动学生主动融入课程教与学之中,达成教与学的融合。而当前问题在于:第一,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课堂讲授通过显性和隐性方法,巧妙地把思政教育目标有机嵌入课堂之中。但一些教师仅仅靠“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授课,难以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可视化、生动、沉浸式地展现课程思政的全貌[9]。尚未通过定量化的数据准确把握、洞察、分析学生的学习时间、过程等情况。第二,在传统教学手段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单向度的接受”,学习资源主要是教材与教辅材料,学习过程被限定在某一时间、空间之中,学习成效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课程考试。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以被动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不高,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教学成效提升。第三,当前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热衷于图示呈现、短视频传播。直观化、动态化、生动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致使他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易于接受形象化、碎片化的教学内容。然而,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习惯于按部就班,教学设计单一,精神灵魂缺失,这难以迎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造成课堂吸引力不强[10]。
2.4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协同机制不够健全
《宣言》明确提出,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开展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等系列大讲堂,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协同育人、全链条育人成为新文科教育的重要理念,然而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悖于这一理念要求,仍处于分化状态。具体呈现为:第一,校内分化。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学校党委宣传、教务、科研、人事、财务、思政等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目前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之中,一些体育院校的领导者、实施者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及系统性认识不够充分,未能从专业课程思政全局角度强化顶层设计[11]。部门间的分工不清,协同不强,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甚至出现了越位、缺位、错位、虚设等现象。第二,校际分化。当前,各体育院校间的经验交流尚不充分,尚未健全资源与成果共享机制,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课程思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阻碍了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与经验的推广应用。第三,校社分化。体育政府部门、体育营利性机构、体育社会组织等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素材来源,由于校社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校外课程思政资源利用不足。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校外兼职教师承担着重要角色和任务,但校外兼职教师的责权利界定不够明确,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在课程思政方案制订、资源开发、实践教学等环节存在缺位的现象[12]。
3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置于新文科理念之中,基于新文科建设彰显的新趋势、新思路、新特征解析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不仅是新文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亦是高校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
3.1 以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担当体育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使命
《宣言》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总体设定,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与此同时,《宣言》提出“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等。这些表述,明确了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支撑,而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理应在达成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1)通过价值观目标引领,发挥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功能。
新文科理念在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科人才,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把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文科人才[13]。正是源于此,《宣言》将强化价值引领确立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第一任务。因此,体育院校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关键在于彰显价值塑造人、培养人的作用。对于具备知识性和价值性的体育人才培养而言,学生在进行体育院校各门课程的习得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古今中外不同体育学术流派的体育思想观点、体育价值观念,一些体育思想和当前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吻合,但西方所倡导一些体育价值观念和我们差距较大甚至相悖,如西方国家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因此,关注体育院校教学中的价值引领问题显得非常必要。体育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以课程教学为载体,充分发挥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并批判性地认识和引导不同的价值观,帮助体育院校学生认识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价值观自信理念。
2)通过知识目标引领,发挥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知识涵养功能。
基于知识目标的视角,知识结构的综合化、个性化与差异化和知识内容的时代化、中国化与国际化是新文科教育对文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尤其是知识内容的中国化,是新文科教育成为文科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14]。体育知识的中国化是指,体育知识要蕴含中国立场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的实践规律和中国话语权的表达等。这就要求新文科背景下体育知识创作要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消解对西方体育学术体系的依赖,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际需要,加强自主学科研究,构建具有系统性、原创性、继承性、民族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基于新文科知识供给的增加,更新重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并在体育教材和课堂中融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虽然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核心任务是对体育价值观的引领,但体育价值观的引领需要以课程教育为依托。如果没有课程教育的支撑,体育价值观教育将陷于表面化的说教。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体育课程内容,不仅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文科教育的最新要求。
3)通过能力目标引领,发挥体育院校课程思政的能力培育功能。
基于能力目标的视角,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是新文科教育对文科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力培养较为重要。传统文科“书斋式”培养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能力目标培养要求,这就要求能力培养要消解学校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走向生产实践一线,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让学生所学知识契合社会现实需要,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专业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新文科背景下的体育院校课程设计更要紧密结合体育社会现实、迎合体育机构需求,增加体育实践教育环节。通过实践教育培养人是体育院校课程秉承的重要理念,因此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要把思政课堂融入体育社会课堂,将体育热点融合专业课堂,将学生植入体育实践中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教导学生把人生理想落实到体育实践中来,把学习目标同国家复兴的宏远目标相结合。不仅如此,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能够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平衡,理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发现体育社会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形成科学而严谨的思维判断能力。
3.2 以新文科融合创新为动能,推动思政与体育院校课程深度融合
融合创新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表现,新文科走融合创新之路是人文社会科学适应社会发展、彰显自身价值的自我革命。伴随新技术与新产业快速发展,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等工作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思维深入人心,正改变者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15]。因此,消解体育学科发展困境,理应打破原来的学科壁垒,直面体育现实问题,以学科融合为抓手,以新技术为支撑,在体育学科融合中创新知识,在与新技术融合中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在与现实实践融合中提高人才的社会契合度。
1)推进思政与公共基础课程深度融合。
倘若将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看作一个金字塔,那么公共基础课程便是金字塔的塔基。公共基础课奠定体育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健康素养等。新文科建设要推进体育院校才培养模式变革,必将对现有体育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升级,以提升公共基础课程对于体育院校学生的育人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新文科对于思政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语文等课程教学的支撑力;另一方面要迎合新时代要求、区域资源和学校特色,开设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人文素养课程。在具体策略上,推进思政与公共基础课程深度融合,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型区别化推进。对于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等课程,要打破工具性载体的认识误区,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思政政治教育元素同时,融入一些新时代的思政元素,提升其课程的思政价值意蕴。对于新开设的特色课程,基于新文科融合创新的特征,明确课程的思政意识,以学生生活的现实问题为导向,跨学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站在思政高位并接地气地开展公共基础课程教育。
2)推进思政与专业理论课程深度融合。
新文科建设强调要打破学科壁垒与专业壁垒,通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来建设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这就要求体育院校人才培养走出原先较为封闭、脱离实际、学科主导的专业化建设思路,走开放融合创新之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因此,新文科背景下体育院校教育课程将更加凸显时代性、人文性、现实性与融合性。推进思政与体育理论课程深度融合,就是要充分发挥体育院校理论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建立具有价值导向的课程体系。在设计体育理论课程目标时,以“体育价值观、体育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整体目标为引领,结合体育院校的社会需求领域,具体化为可以操作和评价的目标体系。在构建和选择体育理论课程内容时,充分考量体育理论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的关系,体育理论课程内容不仅要符合体育学科知识演进的逻辑,而且要融入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场景,彰显中国价值立场。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开设的《奥林匹克运动》理论课程中,讲解中国奥林匹克历程时利用“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突破重围参加比赛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体育人的家国情怀[16]。
3)推进思政与专业实践课程大融合。
《宣言》明确指出,鼓励支持高校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通融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新文科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育实践课程的作用得以进一步显现。当前体育院校的实践课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与实习实训类课程,这类课程往往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训练和教学技法的练习,如专项篮球课程的运动技能学习、体能实操训练、专业实习等。二是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该类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未来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如体育创新创业大赛。三是社会实践类课程,该类课程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如暑期三下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等。针对专业技能与实习实训类课程,应充分挖掘专业技能所对应的体育行业或社会需求领域所蕴藏的思政教育资源,把思政与体育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深度融合,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例如,在武术课中讲解礼仪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发掘礼仪文化、传统美德元素,教育学生知传统、讲礼仪;练习时要求学生以竞赛规则约束自己,形成有原则、有规矩的行事风格[17]。针对体育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引导学生把体育创新创业与国家体育战略结合起来,以国家的体育发展需求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方向。针对社会实践类课程,以体育特色为抓手,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支教、健身指导等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增强专业技能。
3.3 以新文科教育技术为手段,激发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活力
《宣言》指出:“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这必然要求,体育院校课堂教学要通过教育技术赋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教学重要的构成要素,三者的效能与互动结果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教育技术赋能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将为体育课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活力。
1)技术赋能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体育院校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能否将价值教育融入体育院校知识教育和能力培育之中,能否实现教书育人职责,关键在于教师的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意识是前提,课程思政能力是关键。这一能力是体育教师依托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区别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能力,该能力是基于思政元素与体育院校学科知识及其价值融合,对学生施加影响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识别能力,二是对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呈现能力。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不仅需要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升,还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赋能。对于前者,信息技术能够收集、识别、洞察学习者学习时间、学习过程的相关数据,定量化展现学习成效,通过收集的海量数据,进而对学习者精准化呈现“画像”,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干预与行为优化[18]。教师正是运用这一信息技术手段识别和掌握课程的思政教育情况。对于后者,大数据、云计算、VR 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课程思政元素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呈现提供技术赋能,教师通过这一技术,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专业的内容数据化,构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数据库,挖掘专业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并数字化、生动化呈现出来。
2)技术赋能学生提升课程思政学习能力。
学生是否学到了教学要求的内容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和成效的核心指标。这不仅与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有关,也与学生的知识习得有关。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提升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价值与意义毋容置疑。学生课程学习能力与个体潜在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学习方式的重要影响。伴随新文科建设的发展,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将广泛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赋能学生自主学习成效提升。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师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将网络资源、教材资料等充分整合,实现处处可学,时时可学[19]。借助网络联结不仅可以和老师进行实时沟通解惑,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尤其是在智能设备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实现人机交互,通过智能设备对学习相关数据管理、反馈和定量评价,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例如,用生动直观的体育图片和视频等多样化形式,以色彩鲜艳、动态变化、声像俱全的展现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听觉与视觉等感官系统形成刺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大脑中不同功能区域的活动,能够使体育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升课堂思政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了解课程思政内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与理解。
3)技术赋能教学内容以提升课堂吸引力。
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设计,不仅要融入教师的教学智慧,还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需要与教学场景。当前专业体育理论课堂氛围沉闷、互动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创新精神,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不仅有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技能原因,也有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方式的原因、评价机制与教学环境的原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学生思维和认知方式的转变。因此,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传授方式只有迎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因此,技术赋能教学内容,将体育教学图片、短视频、虚拟技术等应用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传播之中,使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起来、具体起来,把抽象化的文本素材图示化、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体悟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身体体验,提高课堂的吸引力。例如: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刘翔、苏炳添等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向学生展现这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向学生传达坚韧不拔、勇敢坚强的精神品质[20]。也可以向学生播放这些优秀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视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优秀表现离不开刻苦训练,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艰苦、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
3.4 以新文科管理体制变革为保障,构建全链条式育人格局
《宣言》明确要求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因此,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理应按照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获得多元主体的协同力量支持。
1)校内协同,以激活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
体育院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主体,教师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实施者。显然,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是课程与教师的责任,学校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同样承担着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学校统筹做好协调,激活各责任主体参与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一,统筹好各门专业课程教师间的协同工作,要求二级学院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统筹设计,按课程、专业、年级,分明别类推进融入与挖掘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元素,避免简单重复教学。第二,统筹好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间的协同工作,构建互学互助的沟通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思政课堂研讨、思政课程教师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团队,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打造“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第三,统筹专业教师与学生辅导员间的协同工作,为专业教师通过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创造渠道和条件,挖掘学生身边的育人素材。同时,鼓励辅导员要把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同专业课程思政相结合,及时向专业教师反馈信息。第四,统筹好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支持。
2)校校协同,以打造互助共享的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平台。
当下,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院校正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各个体育院校的历史文化、学科类别、专业方向、师资队伍等不尽相同,在推进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所能够利用的资源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师范类院校,因教育学母学科的优势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引领,更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一些偏理工的专业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在学科基础和人文传统上底蕴相对不足,但这些学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研发与运用上有相对优势,能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另外,不同体育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活动也存在时间、水平上的差别,一些发达区域的体育院校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较早,率先推出一些示范性的课程,积累相对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而多数体育院校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实验探索中。因此,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依赖一个高校、区域性高校或行业高校的力量是不够充分的,需要各体育院校间互助互惠,共享资源,着重构建互助共享平台:第一,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平台,把各体育院校的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方案、素材、视频等进行整合共享。第二,构建学习交流平台,在教育管理部门统筹下,构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共同体,体育院校之间定期分享建设成果,学习交流建设心得。第三,构建互助帮扶平台,通过互派师资、专家讲座等方式,课程思政建设资源丰富且具有先进经验的高校点对点帮扶建设相对落后的高校,以实现建设水平共同提高。
3)校社协同,以构建政学研企一体化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与“学”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如果脱离社会生活,其教学实践必然是空洞乏味的[21]。无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资金、政策、技术,还是课程内容的挖掘和提炼、育人场景模拟等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这些社会支持源于三大核心主体:一是政府主体,政府主体不仅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倡导者、支持者,亦是参与者。政府主体不仅能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和资源支持,而且能够从体育行政活动中为体育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丰富的素材,一些体育官员能够给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行业素材,这也契合了文科建设中推行社会大讲堂模式的主张。二是体育社会科研机构,不同于体育院校中的科研机构,体育社会研究机构更加贴近体育问题现实,其相关研究成果应用性、针对性强,能够服务专业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增进学生奉献社会的责任感。三是体育营利性机构,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细胞”,能够在参与到体育经济中,把握体育经济发展实时形态,对体育院校人才需求更为了解。当体育营利性机构参与到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能够为体育理论教学提供一线教学素材,同时为体育实践类课程提供平台。构建政学研企一体化育人格局,一方面,体育院校邀请体育政府官员、校外体育学者和体育企业家进入学校,共同协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从体育实践中升华体育理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另一方面,体育院校组织教师走出校园,到体育管理、体育研究、体育经营的一线实践中,挖掘教学素材,丰富体育思政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