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澄与苏州
2023-10-07
笑笑,苏州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业余关注吴地人文古迹,爱好摄影、访古。
何澄,188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原名何厚倜,是两渡何家第十五世孙,字亚农,初号两渡村人,后又号灌木楼主人、真山、真山老人等。
两渡何家是清代延誉百年的科举世族,自何澄高祖何思钧首中进士以后,科甲鼎盛,是历史上鲜有的“五世翰林”之家,在清廷中枢衙门供职者达六十余人。有趣的是,何澄竟成了这个科举世族的“叛逆者”,他是清末山西自费留学日本第一人,也是山西剪掉辫子第一人,是孙中山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何澄的身份很多,一生经历的也很多,本文仅说说他与苏州的渊源。
首先,何澄是苏州的女婿。他的夫人王季山是苏州东山明代大学士王鏊第十四世孙女,岳父是清光绪御史王颂蔚,岳母是苏州振华女校创办人王谢长达。王季山有王季烈、王季同、王季点、王季绪四个哥哥和王季昭、王季茝、王季玉三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王季常,个个有头有脸。
王季山家住苏州十全街怀厚堂,在家排行第八,何澄是族内“厚”字辈大排行第八,或许“厚”是他俩注定的缘分,“八”是他俩的幸运数字。何澄与王季山的结合,是何氏和王氏两大家族的强强联手,可谓门当户对。婚后两人情投意合,养育了何怡贞、何泽明、何泽慧、何泽涌、何泽瑛、何泽源、何泽诚和何泽庆五子三女,刚好八个,也注定八个(中间有个何泽平夭折了),且全部是科学界精英,其中何泽慧是著名物理学家,有“中国居里夫人”之誉。凑巧的是,王季山的四位姐妹,或逃婚,或未婚,或未育,竟然无一生产,敢情都被她一人承包了。当然,这也归功于何澄,他俩真是能生能养的高产高质夫妇。
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王季山比何澄小七岁,在家相夫教子,是个优秀的家庭主妇,何澄就是那个成功的男人。1910年何澄娶王季山时,婚礼是在苏州怀厚堂举办的,婚房是在北京租的,1913年何澄就在怀厚堂东购地始建灵石何寓,先后建了两渡书屋、灌木楼和东斋、西斋两栋洋房,其间还在苏州兴办益亚织布厂,并任振华女校校董。1940年,他更是从张锡銮之子张师黄手中购得荒废多年的网师园,费时三年全面整修,并将家具、古玩、字画等布置其中,成为了网师园最后一任主人。
何澄还是苏州正社的社长。正社即正社书画研究会,1933年由何澄、吴湖帆、张善孖、张大千和王季迁等发起成立。何澄博学多闻,精于鉴赏,是民国时期享誉华夏的大鉴藏家,其鉴藏种类广且杂,涵盖了书画、文玩、印章、古墨、铜器和瓷器等,尤以书画、文玩、印章为最。除了祖藏和己财搜购以外,与正社成员间的交往馈赠也是其藏品的重要来源。
遗憾的是,何澄因脑溢血只活了六十七岁,不算短命但也算不上长寿,并且死在了北京而不是苏州。更遗憾的是,王季山被杀死在了自己家的灌木楼中,仅活了六十三岁,只比何澄晚走三年。奇怪的是,何家王家的势力都不小,何况他俩的子女也已成名,王季山莫名其妙被杀,居然没有人站出来要求捉拿真凶,或者说没有抓到凶手就不了了之罢休了。呜呼!可惜夫妻双双匆匆而去,留下一堆身外之物没有来得及交待。
1950年何澄子女将网师园包括家具、古玩、字画在内一起捐献给了国家,1956年何澄子女将被南园宾馆工作人员发现的何澄珍藏于灌木楼天花板内的20来箱计1374件文物和642册图书全部捐赠给了苏州博物馆,1990年何澄子女带人将何澄深埋在灌木楼前土山内的一瓷罐田黄、鸡血等印章印材计70余方掘出后全部捐赠给了南京博物院。
今灌木楼位于十全街南园宾馆内,已为私人所有,网师园内仅存何澄的一块“真意”砖刻。走进南园宾馆和网师园,都已找不到一点有关何澄的标识和介绍,用正社画馆江野的话说,苏州欠何澄一个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