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项目“全要素课程化”研修模式实践探究
2023-10-07王冬梅李晓菊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100073
王冬梅 李晓菊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100073)
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师〔2022〕6号),尤其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系统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和教育教学方法变革,持续实施特级教师工作室等项目,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支持服务体系,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为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一、“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内涵
丰台区“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是本区域培育高层次教育人才的举措之一。本项目为丰台区特级教师向市区名师乃至全国名师的进阶发展(培养)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成长平台,并通过特级教师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引领,持续为丰台区教育系统培育优秀教师,带动全区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课程建设是确保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基础,名师工作室项目区别于一般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特征是,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成员,以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下开展的长周期、持续性的研修活动。各工作室主持人既是本项目的参训主体,同时也是各工作室运行的管理者、研修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项目课程质量和实施运行效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从2017年启动至今,在6年项目实施经验的归纳总结中,项目组发现,各工作室主持人虽有较高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但在带领工作室成员系统开展长周期研修方面(教学主张/思想凝练、工作室发展规划制定、研修活动组织、成果实践转化、示范辐射引领、项目绩效评估等),还存在突出短板,不能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室研修活动并有序规范实施,制约了“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的高效运行。
项目组将名师工作室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要素课程化,让各工作室主持人在项目组的引导下,通过参与体验项目组的培训课程,经历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持续提升思想引领能力和研修指导能力;把在项目组培训课程中学习掌握的全过程课程化方法策略,迁移运用到本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使工作室研修活动课程化且有序开展;注重项目设计、实施、评价的一致性,把项目评价课程纳入学员学习范畴,探索评价环节的课程化,发挥项目评价对设计、实施环节的导向改进功能。
二、“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探索历程
“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从2017年启动至今,历时6年3期(每两年1期)的努力探索,逐步加强了内涵建设,完善了“全要素课程化”研修模式,提高了运行质量。
研修模式尝试期:2017~2019 年,在实施第一期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过程中(零散),项目组尝试建立区域统筹的管理团队和相关制度,以各工作室主持人为领衔人,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自主研修,本阶段课程意识薄弱。
研修模式探索期:2019~2021 年,在实施第二期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过程中,项目组意识到优化运行机制、系统开发课程对名师工作室项目推进的重要意义。探索“区域统筹管理+各工作室自主研修”的运行机制,并主导开发了“科研指导、‘订单式’研讨、高品质工作室观摩以及拓展活动”四大课程模块,涉及名师工作室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初步搭建名师工作室的课程体系。
研修模式完善期:2021~2023 年,在总结前两期项目运行经验并学习借鉴其他省市优秀做法的基础上,项目组继续完善研修机制,将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估三大过程性核心要素进行课程化开发建设,优化研修内容,破解丰台区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运行中的实践挑战,初步形成了“全要素课程化”研修模式。
三、“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全要素课程化”研修模式探析
1.核心概念说明
理解“全要素课程化”研修模式,需要理解全要素和课程化两个概念。
全要素:在本项目中,全要素是指名师工作室项目的环节(过程性要素),根据教师培训理论及春晖计划的项目实践,我们将名师工作室项目的过程性要素分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三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呈现出并列型、递进型、顺承型等不同样态。
课程化:把项目所有的过程性要素按课程的逻辑,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四个维度来设计安排。
“全要素课程化”研修模式,是将项目设计、实施、评估的过程性全要素按照课程的逻辑设计安排的研修模式。以“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为例,即把项目设计(团队组建、训前调研、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员选拔、项目启动、规划制定、活动组织)、项目评估(前期评估、中期评估、终期评估)的过程性全要素进行课程化的研修模式,整体图示如下:
2.课程体系介绍
项目组依据教师成人学习的理论,对标丰台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理念及框架,从项目过程全要素出发,整体构建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课程体系。
在项目设计环节,项目组通过团队组建和需求调研等课程的设计实施,让各位特级教师体验团队建设和需求诊断的全过程,掌握科学的方法策略,凝聚团队发展共识,提高工作室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项目实施环节,项目组通过“项目启动、规划发展、策略指导、教学研修、课题研究、异地访学、特色展示、公益帮扶、自主提升”等类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以专题指导、活动示范、交流研讨等方式,帮助各工作室主持人体验观摩工作室研修的重要环节,助力其系统设计本工作室的发展规划,合理安排系统有序地组织开展研修活动,提升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研修指导能力,并全程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其提高工作室自主研修质量。
在项目评价环节,项目组通过“总结评估和结业表彰”等环节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帮助各工作室主持人体验项目绩效评估的全过程,帮助其掌握在培训全过程实施多元评价的策略方法,并全程提供支持工具服务,助力其提高评价能力。
四、“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课程案例
项目组以“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绩效评估”和“工作室自主研修”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维度,对“全要素课程化”研修模式进行说明。
1.“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的课程化
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是名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展示工作室研修成果的重要机会。项目组设计“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系列课程,以“示范课例分享、教学思想汇报、专家点评指导和现场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内容,通过“研磨成果-方案申报-方案审核-活动组织”等环节的课程实施和“问卷调研、现场访谈”等形式的课程评价,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工作室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优质资源的融通共享,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校校本研修,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特级教师进校园”的课程化
以第三期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为例,2023 年6月14日,在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组织的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英语学科专场)活动,开启了“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进校园”系列课程的序幕。本次活动聚焦义务教育课标下的七年级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主题,以四位教龄不超过三年的青年教师为主体,进行了现场课堂教学展示,受到线上线下近500名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项目组还组织各工作室走进丽泽中学、丰师附小等丰台区中小学,开展了系列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
2.特级教师工作室绩效评估的课程化
项目评估是名师工作室项目培训过程的重要一环,对项目设计和实施等环节起着导向、诊断、调节、激励、管理、发展等重要作用。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设计的绩效评估课程是特级工作室项目自我诊断、优化研修过程的创新课程,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全员问卷调研、骨干成员访谈、教学抽样视导”等形式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明确评估流程-组建评估团队-设计评估方案-准备档案材料-组织专家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反馈评估结果-优化培训工作”等课程实施流程,帮助各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了解评估的相关理论,掌握评价策略与方法,开发并合理运用评价工具,对工作室研修效果进行多元化、多维度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特级教师工作室“绩效评估”的课程化(以中期评估为例)
以骨干成员访谈评价课程为例,项目组组织各工作室主持人,带领2~3名骨干成员,与专家进行面对面访谈,一方面帮助主持人了解访谈评价的流程与方法,另一方面与主持人共同对前后访谈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他们在教学主张凝练、工作室工作研修过程以及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给予专业的策略指导。
3.工作室自主研修的课程化
自主研修是名师工作室活动的主要方式,但因主持人专业水平各异,各工作室的自主研修水平差异很大,为提高工作室自主研修的整体质量,项目组对各工作室的自主研修活动进行课程化指导,建议各工作室从“课例研修、教学研究、实践反思、自主提升、成果展示、公益帮扶”等形式设计安排自主研修课程。各工作室在项目组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特色各异的课程模式。以罗琳特级教师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以“实践反思”为特色,探索出“读书分享-教学实践-教学反思-讲座指导-总结提炼”的自主研修课程模式。
工作室自主研修的课程化
五、“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保障机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围绕“一个模式研修”(全链条课程化研修模式),提供“两种资源助力”(专家团队+平台专区),从“三个阶段推进”(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开展“四级协同管理”(丰台教委+丰台分院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室主持人+基地校),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六、“春晖计划”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成效
1.构建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的全要素课程体系
项目组依据教师成人学习的理论,对标丰台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理念及框架,基于特级教师及其成员群体整体素质高、学术水平高、自我发展意识强、教学能力突出等鲜明特征,从项目实施全过程要素出发,帮助各工作室成员更新课程观念,提升开发能力,整体构建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全要素研修课程体系。
2.形成工作室研修不同发展样态
在项目组、各工作室主持人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各工作室的研修实践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项目组梳理归纳如下。
第一类是主张鲜明,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此类工作室的典型特征是作为主持人的特级教师,关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工作本身,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稳定的教学主张,是在用教育家独一无二的人格形象(学术形象、管理形象、资源方法等)来影响工作室成员,能系统设计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并以此推进和带动区域学科的发展。第二类是理念清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此类工作室的典型特征是作为主持人的特级教师,对于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成体系的理论思考,教学理念方向清晰,教学主张基本成型,能在本工作室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较为明确地规划安排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对区域学科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学生成长发展等,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第三类是主题聚焦,深入研究,改进实践。此类工作室的典型特征是作为主持人的特级教师,对于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和专注的研究领域,在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中,主要围绕自己所聚焦的研究主题,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讨、论文写作等方式,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深入的研究,以达到提升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的目的。第四类是任务驱动,搭建平台,共同提升。此类工作室的典型特征是任务驱动,从具体的工作任务出发,通过多种途径为工作室成员搭建公开课展示、理论学习、实践交流等各级各类专业发展平台,既重视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输入,又重视教师的成果表达与输出,最终达到工作室成员的共同提升。
3.培育一支区域高层次人才队伍
以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第二期)为例,本期成员共晋升特级教师1 人、市级骨干教师8 人、区级骨干教师57人、区级新秀13人;共有6 人获得正高级教师职称、22人获得高级职称、43人获得一级职称;重点影响丰台区基地校20余所,辐射丰台区中小学校90余所,带动区域内教师成长,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4.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研修成果
以特级教师工作室项目(第二期)为例,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教学主张明确,全体成员共发表论文936篇,其中国家级奖156篇、市级奖251篇、区级奖209篇;共完成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各级别课题154项,参与论著79部;完成并获奖757节公开课,其中国家级奖104节、市级奖200节、区级奖282节;共实施公益帮扶活动15次、大型研讨活动70次、工作室常规活动441次。
5.带动一批京内外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在项目实施期间,各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团队成员在学科教学上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先进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落地,涌现出一批可喜成果,通过“特级教师进校园”等活动,深入各名师工作室基地学校,开展研课磨课、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送教活动,示范课堂教学,展示研修成效,助力校本研修。并通过“心系荆楚,名师驰援”——特级教师助力湖北公益送教活动、“一带一路”基础教育名家嘉峪关论坛、特级教师工作室访学南通等机会,开展区外公益送教、经验分享、访学交流活动,与全国同行共研课程改革难题,展示了丰台名师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