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师学习和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调查和研究

2023-10-07翟晓磊吴艳玲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课程研究中心100029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学校

翟晓磊 吴艳玲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课程研究中心 100029)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022年4 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落实,本文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情况”“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如何解决实施中的困难”等方面予以研究。

一、调研设计

1.数据来源

从课程标准落实入手,调研关注对课程目标的理解、课程内容的把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研培训等方面,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现场调研的研究方法,进行三角互证,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通过线上调研问卷的方式,抽取23所学校,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392份,授课年级、年龄和职称上分布均匀。通过焦点小组和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访谈39名教师,在问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解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影响新课标实施的因素。通过现场听取并录制18堂课进行课堂观察,收集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计划等文本材料,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2.研究框架

项目组立足课程标准的特点,根据崔允漷教授提出的“教师从对课程标准的接触—认知—理解,到对课程标准的实践,最后对实施课程标准的反思,构建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完整过程”,由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还未修订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课程标准实施模型进行调整,设计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模型。(见图1)

图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模型

(1)“接触—认知—理解课程标准”维度,分为“接触课程标准”“认知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三个二级指标。接触课程标准是旨在考查教师对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认知课程标准是旨在了解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感知程度;理解课程标准旨在调查教师对课程标准内容的熟悉程度。

(2) “实践课程标准”维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评价”四个二级指标。教学目标旨在反映教师是否基于课程标准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旨在反映教师是否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旨在考查教师是否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活动;学习评价旨在调查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价值判断并促进学习的活动。

(3)“反思课程标准”维度,分为“课程反思”“条件保障”“专业发展”三个二级指标,课程反思旨在了解教师所反思内容和反思形式;条件保障旨在反映学校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的资源和保障;专业发展旨在了解教师实施课程标准中专业成长情况。

二、调研结果

1.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同感强,但教学面临挑战

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热情很高。98%以上的教师配备了人手一本课标,56.13%的教师已经对课程标准进行系统学习,80.3%的教师会经常查阅课程标准,并会通过视频、网络等方式开展学习;教师课程标准认知程度高。超过95%的教师表示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的各个部分比较了解。教师对课程标准认同程度高。对课程标准约90%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的颁布有利于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能为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取向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教学建议”部分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调研结果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存在问题,一是有52%的教师认为课程标准的颁布增加了教学任务量,50%的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任务难度,这反映出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二是受长期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深,教师对五个一级主题重要程度的认识还存在问题,体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依次是基本运动技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

2.教师积极实践课程标准,但亮点也是难点

调研结果显示,教学目标方面,73.61%的教师重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教师逐渐从关注“育体”到关注“育人”,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内容方面,90%的监测课堂贯彻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求,如每堂课专项运动项目都有体能练习,每堂课要有比赛,运动负荷要达到相应的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等;教学方式方面,76.95%的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67.29%的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将教师动作示范、重点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评价方面,85.13%的教师能认识到过程性评价的价值,63.57%的教师能结合学生的课内学练态度和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进行评价。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中发生的几个变化成为教师实践中的难点。一是重大主题融入。83.74%的教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效果最好,但是59.35%的教师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实施最有挑战性。二是跨学科主题学习。79.55%的教师只能参考课程标准中的实例,甚至17.84%的教师暂时未进行跨学科教学。三是教学方法。分别有60.97%和49.07%教师认为问题驱动教学和真实情境创设成为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课程标准面临的主要困难。

3.教师专注课堂教学反思,但专业发展满意度低

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反思上,98%的教师认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42.01%的教师会定期撰写体育教学工作总结,以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的形式梳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优势和劣势,53.49%的教师知道如何运用反思结果去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支持方面,超过90%的学校领导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100%的学校能够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超过70%的教师认为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设施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学校对教师支持情况总体良好;专业发展方面,81.41%的教师在近一年内,参与过课程标准方面的教学研究,75.8%的教师能够以线下课程、在线课程和集体备课等多种方式接受课程标准的培训。

存在问题包括:一是教学反思内容方面忽视与课程标准对接。只有23.4%的教师会反思教学设计会联系对标课程标准。二是教师对自己专业能力认同度低,25.65%的教师反馈不知道学生在课堂上有什么收获,53.53%的教师认为参加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学研究遇到的困难是专业理论基础不牢固,4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通识类知识掌握得还不够。三是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低。只有28.25%的教师会利用社会体育人员、社区医生等参与指导课内外体育与健康活动,39.78%的教师会主动开发和利用校内的场地和设施资源辅助教学,40.15%的教师会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创编新的体育运动项目。

三、影响因素

结合之前学者对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项目组将影响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影响因素分为课程标准、学校、教师三个方面。

1.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和指导性

第一,课程标准作为重要的课程政策文本,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价值趋向和政策理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本课程或者书面课程,是以文本的形式规定的范围和序列,包括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科书等。”课程标准是教师了解和认识课程的基础,能够指导教师教学实践。教师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师理解并阐释课程标准的过程。课程标准出现的很多新变化和新概念对教师来说是全新和陌生的,尤其在发布初期,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走上了新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将这些内容理解消化后转为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适应期。第二,制定者和使用者的站位和角度不同,制定者所认为的教师需要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制定者的理论素养与教师教学实践之间也存在差异,各个地区和学校的区情、校情、学情也不相同,因此,教师面临的情况各不相同,课程标准要建立在抽象概况文本基础上进行调试性实施。第三,课程标准不仅要告诉教师“为什么教”和“教什么”,还要强化“怎么教”。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并且出版了相关的课程标准的解读,对于教师有很大的帮助。但调研发现,对教师来说,更希望与专家进行对话或者操作性指南,如跨学科主题学习等,能够获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实质性的帮助。

2.学校的认识和保障

第一,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定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应试导向使得体育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第二,学校具体的课程落实方案。学校作为国家课程政策的基层责任落实主体,应该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省级课程实施办法,立足学校办学理念,分析现有资源条件,对学校课程实施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校级方案,形成固化、落地系统。第三,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重要的保障功能。教育教学条件配备完善的程度与利用效率的高低既影响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教师的动机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学者研究证明教师自身的意愿、知识、能力、情感等都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项目组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教师动机和能力。第一,教师动机。有学者提出要让教师真正地实施课程改革,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要关注教师与课程改革之间的情感互动,激发教师实施课改的强烈愿望和情感因素。教师提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每个老师日常所要承担的课时太多,每日疲于奔命,没有办法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第二,教师能力。教师会利用自身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解释课程标准,但是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就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有的教师会把原本具有实践和探索的教学活动沦为保守陈旧的教学过程,将培养核心素养变成知识的记忆。任课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透彻理解课程标准。

四、启示与建议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实现学段、学科、课程标准、人员以及环境等五个方面的统筹,从多维构建全面的教育体系。项目组经过调研,针对教师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的困难,提出了如下建议。

1.紧跟国家政策,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就目前课程标准实施的现状来看,教师积极性和认同感都很高,但是与之前课程标准相比,2022版课程标准理论性和创新性增强,变动较大,提出了很多新概念、新名词,如“核心素养”“体育道德”“跨学科学习”“课程内容结构化”等,给教师带来难度和挑战。这些名词代表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对教师来说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搞清楚新概念提出的基础是什么? 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针对目前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改善? 同时,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仅仅要集中在“是什么”——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更应该关注“为什么”——与课程变革相关的研制背景,要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等文件认真研读,从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2.塑造学习共同体,重视教师实践知识的培养

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和定位,为课程标准的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成为课程标准实施的前提条件。崔允漷教授提出学校的课程实施需要促进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同时,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该依靠专业人员,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标准研制、教材研究、教研员之间形成深度合作。但这些外在因素只有转化教师自身能力和素养,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尤其随着课程标准实施的深入,教师需要专家重点指导,来解决现实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教师在理论知识支撑之下,需要在课程真实情境进行应用和检验,通过真正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是教师借助教育理论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性知识。基于课程标准的培训,不仅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还要专家深入课堂,诊断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对他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来帮助教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建构初步的实践性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

3.激发内在驱动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一脉相承,标志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初步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关键角色,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新时代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师要实现从“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的转变,着力提升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具体到个体层面来看,教师除要积极学习课程课程标准,主动实践课程标准,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及时反思课程标准,形成课程实施的闭环,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工具理性回归价值理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方法是否有利于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新手教师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体育学校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