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桃换旧符
——漫话春联
2023-10-07邹宗德
⊙ 邹宗德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桃符”,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的一类。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贴春联和贴门神。贴春联是中华民族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临近之时,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一副对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楹联很早就已经超越了文学的疆界,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习俗。所以,在2006 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楹联习俗名列其中,编号为X-6。这就意味着对联这门艺术,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特别是其他文学艺术不同,它具有习俗的维度。习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社会群体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从这个角度说,楹联就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而应当是包含楹联的创作、享用和传承等因素在内的生活文化。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不同的位置,有的地方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同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一、春联起源于桃符
春联起源于桃符,这是已经形成的共识。桃符是经过桃木、桃人、桃板演变而来的,功能是驱鬼辟邪。古人认为“桃,西方之木,味辛气恶,物或恶之”,“桃者,五行之精,厌(压)服邪气,制百鬼”。《淮南子》云:“羿死于桃棓。”东汉许慎《淮南子注·诠言篇》提到:“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于门左右地而钉之。”羿,或者称后羿,在古代的传说中有多位同名者。从“死于桃棓”之羿可知,关于鬼畏惧桃木杖的说法由来已久。于是,桃木也就被称之为“仙木”,如北齐人杜台卿著《玉烛宝典》曰:“元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据说立桃人是从周代开始的,最初的桃人是在新年时立于门前。先秦时期,用桃木制作的木偶人称为“桃梗”,如《战国策》中“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等。桃梗除了具有桃木的驱鬼辟邪功能之外,还含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云:“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先秦时立单桃人,到六朝开始立双桃人。在这之后桃板开始取代桃人。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 :“正月一日……贴画鸡,或斫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按庄周云,有挂鸡于户,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于旁,百鬼畏之。”这些画着画像或者不画画像的桃板,于新年之际挂于门上。但南宋王观国《学林》中却说桃梗就是桃符:“今人正月旦以桃木为版,书神荼、郁垒于版,而置于门,谓之桃符,即桃梗也。”此之桃符可能是广义的表述。到了魏晋时期,开始出现狭义上的桃符。这与道教有关,符是道教用来驱鬼辟邪的压胜之物,更能满足人们驱鬼辟邪的心理需求,因而得以流传下来。桃符上经常写着驱邪降福的吉祥词句,设立于门的两侧,这也是春联分左右的形式起源。早在周秦时代,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用以驱鬼除邪。《后汉书·礼仪志》云:“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 这就是关于桃符的最早记载。东汉以来,民间又出现了在“桃符”上直接书写“元亨利贞”等表示吉祥如意词句的形式,名曰“题桃符”。“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神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的画像当作门神。相传,有一次唐太宗病了,隐闻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在门外站岗,第二天夜里就宁静了。后来,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二、第一副春联的诞生
关于第一副春联的诞生,普遍源于梁章钜引纪昀及《蜀梼杌》之说。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载:“蜀未亡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昶命笔自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后人多以为确论。梁章钜《楹联丛话》又云:“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梁章钜转述纪昀的这段话,可以在《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找到原文。纪晓岚云:“门联,唐末已有之,蜀辛寅逊为孟昶题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二语是也。但今以朱笺书之为异耳。”可见,纪晓岚说春联是辛寅逊为孟昶所题。然而,古代其他文献如《鉴戒录》《洛中纪异录》《茅亭客话》《谈苑》等又有“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天降余庆,圣祚长春”等诸多版本,如秦再思《洛中纪异录》载:“孟蜀于宫城近侧,置一策勋府,时昶之子喆尝居之。昶以岁末自书桃符云:‘天降余庆,圣祚长春’。喆拜受,置于寝门之左右。及蜀平,诏参政吕余庆权知府事,以内外曹署俱不便于公私,至策勋府,公曰:此处甚便,欣然下马。至寝门,公或睹桃符字,乃曰:吾不得不至于此,遂迁而居之。乃知天降是国家之命吕公入蜀也,圣祚长春又是主上圣节之号,则皇运未可测也。”《洛中纪异录》成书于宋太祖开宝年间,秦氏记联语为“天降余庆,圣祚长春”,作者孟昶。与秦再思同时代的人黄休复《茅亭客话》载:“时伪太子善书札,选本宫策勋府桃符亲自题曰:‘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字,以为词翰之美也。”黄氏记联语为“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作者为孟玄喆。南宋初官员江少虞所编《事实类苑》卷四十九《蜀中桃符》条引已经失传的《杨文公谈苑》说辛寅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书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 :“新年纳余庆,佳节契长春。”宋代孔平仲《谈苑》载 :“辛夤逊仕伪蜀孟昶为学士。王师将致讨之前岁除,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夤逊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明年蜀亡,吕余庆以参知政事知益州,长春乃太祖诞圣节名也。”辛夤逊的“夤”字并非“寅”字了。对联与《楹联丛话》一致。梁章钜《楹联丛话》一说可能是梁章钜经过综合权衡做出的判断。
三、春联的发展
宋代的楹联得到了发展。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记载:“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然如苏文忠、真文忠及朱文公撰语,尚有存者,则大贤无不措意于此矣。”但是,宋代的春联习俗已经相当普遍了。宋人直接把春联称为桃符,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写桃板》条引宋吕原明《皇朝岁时杂记》云:“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王安石《元日》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描绘了当时家家户户挂春联的盛况。据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东坡在黄州,而王文甫家东湖,公每乘兴必访之。一日逼岁除,至其家,见方治桃符,公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苏东坡写的就是春联。
到了南宋,春联习俗更加普遍。南宋人吴自牧著有一本描写南宋都城临安市情风物的书,名曰《梦粱录》,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锺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
到了元代,关于春联的记载也有很多。元代钱塘人杨瑀《山居新话》载 :“元统间,余为奎章阁属官,题所寓春帖云:‘光依东壁图书府;心在西湖山水间。’时余嵕山为江浙儒学提举,写春帖于山居曰:‘官居东壁图书府;家住西湖山水间。’偶尔相符,亦可喜也。”由这个记载可以看出称谓的变化,“桃符”换成了“春帖”。最早的春联一词见于明代戴冠《濯缨亭笔记》,其卷六云:“元时,淮人赵氏,富而好文章,尝以诗赋私试士……其家有明月楼,以金壶及杯盘饷赵子昂求书春联。子昂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当时以为绝唱……”笔者以为,“春联”一词应该在元代已经出现,只是《濯缨亭笔记》的作者是明代人,还不能下定论,但至少在明代已经出现。
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按《簪云楼杂说》所载,朱元璋在某年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一时间,文人们苦费心思,敲词琢句,好不用心。所以,当朱元璋微服私访士大夫家时,所见皆精彩之作。逛完了读书人的府邸,朱元璋又来到民间视察春联悬挂情况。当朱元璋来到一户骟猪匠的家里时,却发现这户人家门前什么也没挂,问其缘由,主人家说自己不识字,如果请人写,这个职业也不好属句。朱元璋于是亲自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过了不久,朱元璋回访,却发现骟猪匠还是没挂春联,朱元璋又问他缘由,骟猪匠道: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
明清两代在过年时更是普遍张贴春联,从上层到市井,春联得到广泛的认可,春联的内容开始关注到普通人的生活上,各家各户的春联内容更加多样,祈福纳祥、家训励志、戏谑调侃,均可表达。发展到清代,春联习俗更为流行,正如袁枚《随园诗话》中所记载的那样:“沿途听爆竹,逐驿读春联。”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而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以来,封建帝制一朝崩塌,政治体制几度更迭。新文化运动之后,崇尚科学、民主,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对联文化的传承。不过,对联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语言也趋向通俗。“万年有道,四海同春”“福同春满,学与时新”“中华全盛日,世界大同春”,这些出现在民国元年的春联,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是民族资本家张謇作于民国元年的一副春联,短短十字,即将“民国元年正月夏时汉运”,变化着构句成联,是极为工巧之作。当时19 岁的郭沫若共撰二三十副春联。
“三阳启泰;五族共和。”这是民国时期侨乡民居流传下来的柚木板春联。“五族共和”强调在中国的五大族群汉、满、蒙、回、藏和谐相处,它源于清末立宪运动时提出的“五族大同”,是曰民族之统一。战争时期的春联和和平时期的春联也是不一样的,在湖南武冈市档案馆,保存着26 副抗战时期的春联,每一副春联都紧扣抗战主题,且文字表达慷慨激昂、奋发向上,有着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如其中一副是这样写的:“贤妻应劝夫入伍;良母须送子当兵。”
1949 年元旦,重庆解放在即,被囚禁在渣滓洞的革命志士,欢欣鼓舞,于是题联寄托感慨:“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联文化渐渐衰落,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对联也成了“四旧”。虽然对联习俗还没有完全禁绝,形式还偶尔被运用,但几乎无艺术性可言。2021 年,友人杨运焰先生送给我一本湖南省隆回第二中学革命委员会1969年油印的《革命联语》。这是一个袖珍小册子,分为九类,其中也有“春节”一类,即所谓春联,如“革命形势无限好,红色江山万年春”,“东风万里,三面红旗引来大胜利;春光一片,六亿人民喜迎新高潮”。这些春联,虽然没有什么艺术性,但它是楹联文化在一个时代打下的烙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文化复苏,对联文化再度兴盛,以1984 年中国楹联学会在北京成立为重要标志。在将近40 年的时间里,对联发展十分迅猛,对联创作水平日新月异,最为火爆的就是春联的征集活动。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楹联文化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撰写春联,这样才能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有个性的春联。2020 年春节,在央视网和中国楹联学会开展的春联征集活动中,获得十佳的其中一副:
小村微信群,互晒农家喜事;
大地丰收网,遍传田野佳音。
这副对联描写的是当时农村的美好生活,融入了时代的主题。
四、春联的民俗特点
红色是中国的喜庆色,大红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贴春联也有很多禁忌,家中守丧,晚辈家三年不贴春联,有的地方不贴红春联,而用白、绿、黄三色,分别用于第一、二、三年的书纸颜色,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丁忧联”,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有的地方在守制三年分别贴黄、蓝、绿春联;有的地方第一年不贴春联,第二、三年分别贴黄、紫春联。孝联内容也和大红春联不同,通常表达追怀思远之类,如“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克勤克俭亲世泽,太初太素旧家风”“亲恩未报难还礼,孝服无除免贺年”。春节普天同庆,在农村地区除了各家大门、房门等要贴春联外,其他地方也要贴春联,堂屋贴“万事如意”或“百无禁忌”之句,粮仓贴“五谷丰登”之语,厨房有灶王爷春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神龛有土地爷春联:“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还有天地爷春联:“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家禽家畜是农民的宝贝,少数地方的农村猪圈、鸡鸭棚等处也贴春联,或者是用红纸写的一句吉祥话,一般是“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之类。个别农家院里有树木的,树木上要贴上“树大根深”之语;有外墙的,墙面上贴“春光明媚”;甚至厕所也要贴上“饭饱来朝”之类的话,正可谓天地之间一片红。
当然,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贴春联的时间多是选在除夕日的上午;春联字数应是单数,一般字数以五个字或七个字为宜。“福”字不可随意贴,老百姓家的正大门可贴“福”,但得正着贴;若倒贴了,那家里的福就被“倒光光”了;家里的单扇门、窗户的横梁上也可正贴“福”。诸如米缸、水缸、酒坛之类的,则可倒贴“福”字,寓意把缸里的福倒出来。闽南人家有丧事的当年不能贴春联。再如,有的地方喜欢在家里单贴“春”字,在闽南,则不提倡。
春联、门神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的反映,春联也能体现出职业、身份等个性,彰显民族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生活智慧。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而贴春联的习俗承载着人们驱邪敬神、寄托希望、宣泄情绪、陶冶情操、标榜宣示和记载历史的作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怀,展现了人们的价值理念,能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表达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楹联习俗主要是指春联习俗,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美好向往的民族风俗,值得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五、春联创作要点
贴春联的习俗一年又一年地延续着,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纽带,成为人们传承、亲近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其所反映的追求幸福生活、祈盼人寿年丰、祝愿国泰民安等思想,具有积极向上的基调。现在,春联创作除了要注意一般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外,重点要注意“七姓”:
(一)春联要姓“春”
春联,顾名思义,即为迎春而作。春联中或蕴涵春光之明媚,或体现春日之祥和,或点染春节之气氛,或寄寓春天之希望,让人们从春联中感受到春意,享受到春光,欣赏到春色,体悟到春之大美,这是写春联的主体格调。虽然历史上有些春联并没有体现“春”的元素,但现代春联,一般要姓“春”。在表达春的主题时,或直接点明春的主题,或直接描绘春天景象,或以生肖代入。如传统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此联就是直接点明春的主题。一副春联,只要让人读后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春意,就是一副成功之作。也有的春联,尽管联语表面未着一个“春”字,但从中足以嗅到春天的气息,如:“门前流水声声碧;岭上桃花点点红。”这副春联以描写春天的景物来展现春的气象。现在,嵌字也成为对联创作的一种时尚,春联嵌字就是在春联中镶嵌有特定或特殊意义的字,以示表情达意。譬如嵌干支联,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为我国一种古老的纪时法,以纪年最为常用,嵌入当年干支的春联,其特指性极强,如:
甲第闬闳,云蒸霞蔚;
子孙蕃茂,桂馥兰馨。
联语鹤顶嵌“甲子”二字,显然是甲子年春联。由于天干地支的22 个字所能组成的常用词较少,干支联还难做到自然流畅,更难以出彩,不宜提倡。倒是以生肖入联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其中有直接嵌入生肖的,也有间接嵌入生肖的,间接嵌入生肖的更有韵味:
梅柳渡江,乾坤增色;
骅骝开道,岁月更新。
此联把两句唐诗化用得非常巧妙,“梅柳渡江”,隐去一个“春”字,但回春景象没有弱化。“骅骝开道”中的“骅骝”就是马,暗指新年就是马年。马年春联不见“马”,更显妙趣。
虽说春联是民间习俗,但写春联也是文学创作,还是应该力求文辞典雅。古人喜欢用“竹叶”“梅花”作为鸡年、狗年的春联创作意象,因为“竹叶”“梅花”像鸡、狗踏在雪地上的足印。如:“犬守平安日;梅开如意春。”在此,“梅花”的含义就更加丰富了。又如:“鹿衔长寿草;犬踏报春花。”此联中,报春之花应该就是梅花,从一个“踏”字就可以看出玄机,联语更加有了嚼头。
(二)春联要姓“喜”
春节是特定的传统节日,春联是春节特有的文化标识,它写满迎春与祝福、团圆与烂漫、吉祥与平安、欢乐与纳祥,春联自然姓“喜”,充满喜庆的色彩,让老百姓对来年有一个美好的寄托和展望,这是从桃符开始就有的原始功能,故写春联必不可少吉祥语。
“一番春雨群山翠;万户桃符中国红。”中国红就是喜庆的色彩,春节的喜庆就是通过春联跃然纸上的: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
抬头见喜,喜事盈门。
中国的老百姓都喜欢图个吉利,我们的春联宜迎合老百姓的胃口。
民国时襟霞阁主人著《对联作法》一书说:“要注意避开不吉利的字眼,因为有许多字为平常所用惯的,不知不觉把它使用了,还有和‘死’字、‘败’字的音相同的字,也要避讳。”
“几段视频宽母念;一杯年酒慰乡愁。”这本来是一副艺术水平比较高的春联,但是因为联语中有一个“愁”字,恐怕一般的老百姓都不喜欢贴在自己的家门口,除非是在海外的华侨。
“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随爆竹来。”某进士候补知县十年无任,自题春联。由此衍生出一个故事:相传左宗棠除夕时微服出行,匆匆路过一户人家,只见这户人家正在贴春联,因为左宗棠急匆匆往家赶,只看到上联,没看到下联。心想这春联够“冷”的。回衙门后,总想知道它的下联是怎么切春切喜的,于是又派人查看,当知道下联是“一夜春随爆竹来”时,不由得击节赞叹作者的“逆挽”手法,春节气氛一下子给找回来了。于是,这位候补知县得到了左宗棠的重视,派了差使。
(三)春联要姓“新”
在文化的传承中,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的融合是必然发展的趋势,春联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推陈出新的结果。春联“有意无意间成为当代人亲近传统文化的纽带”,旧瓶装新酒,春联需要去陈腐,出新意,与时俱进。必须适应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要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及时反映流行的社会元素,突出新时代特征,这是春联自身的必然要求。唯其新才可以使春联有时代气息,贴近人们生活而不落俗套。在2022 年央视网会同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春联征集活动中,笔者的作品“大道春风绿码;小康虎略蓝图。”获得“十佳春联奖”,此联将时事和疫情都写入了春联之中,融入了时代特色。其次,在创作手法上也要创新。春联无论遣词、造境上要突出一个新字,新春自有新意趣。如联友曹文献撰的狗年春联:
犬印梅花,向春天投稿;
燕衔福字,给中国拜年。
此联把一些传统的春联元素,用新的动词连接起来,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立马鲜活起来,立意新颖,想象丰富,春韵悠悠。由此可见,春联创作要想有新突破,构思角度是否新颖,至关重要。尤其是一些短联,如果没有出人预料的新角度、新视觉,是很容易落入前人俗套的。下面这副春联就是以新颖而出彩的:“千祥排队迎新岁;万福组团唱早春。”“千祥”“万福”“迎新岁”“唱早春”是一般春联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词汇。就因为作者用“排队”“组团”两个非特定春联词汇连接于春联词汇之中,春联顿时就有了新意。
当然,春联中所要表达的除旧迎新的“新”意就更不用说了。
(四)春联要姓“这”
春联虽然是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民俗文化,彰显民族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生活智慧,但它也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的反映。更贴切一点,则要反映出春联张贴这户人家的特点,包括城乡、地域、职业、身份等个性特点,真正能够体现出“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农民喜欢贴“牛马成群丰裕户,猪羊满圈小康家”之类的春联;酒馆爱贴“李白问道谁家好,刘伶回言此处高”之类的春联;商家店铺钟情于“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之类的春联;家庭居户更愿意贴“和顺一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之类的春联。
春联彰显个性,古人更是如此,虽然内容因人而异,但也能见其联就可猜测到这户人家的主人的身份特点。“圣代即今多雨露,人文从此焕星辰”,可能是官宦人家;“春来也鱼龙变化,时至矣桃李芳菲”,可能是教师之家;“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可能是理发店;“东山丝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一定是谢姓人家;“萱庭日暖,兰室春和”,可能主人家母亲健在;“梅竹平安春意满,椿萱并茂寿源长”,主人家肯定双亲俱健在;“人过新年二上八下,我除旧岁九外一中”,可能是穷困人家,有自我解嘲之意,“二上八下”,是包饺子时十个手指的位置,“九外一中”,是十指捏窝头的动作。
古今通用的春联还是不少的,现代很多人还喜欢选用比较经典的古代春联。不过,在选用时务必慎重,一定要把古联理解透彻,不能食古不化。现在我们有很多人都喜欢将郑板桥的“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拿来用,觉得这副联写得很雅致,比拟手法相当精到,文学性比较强,而且是大师手笔,是无可置疑的妙联,但因为不能理解这副对联中的“微妙”而闹出笑话。其实,这是郑燮为青楼题写的春联。“寻花问柳”“花柳病”这些词的蕴涵众所周知,“花”“柳”就自然成了妓院春联的意象。否则郑联中为何要用“放胆”和“瞒人”呢?您仔细体会一下之后,还敢贴吗?
(五)春联要姓“正”
春联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怀,展现了人们的价值理念,能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比如“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传家有训唯存厚,行事无奇但守真”等。这些流传下来的春联不仅是我们民族物质生活的写照,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载体,弘扬了民族文化。例如这副古春联就很特别:“里有仁何须木铎;思无邪不用桃符。”住的地方,邻里之间以仁为标准,就不需要礼教的制约;如果思想没有邪念,就不用挂桃符在门口辟邪。再通俗一点,就是说真正的仁德,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约束它,真正的正气,也不需用辟邪之类的东西来保护它。这副春联正好体现了春联姓“正”的特点。我们弘扬春联习俗,就是要通过春联大力弘扬正能量,让春联的教化作用发扬光大。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功能,根植社会,兼容并包,是春联文化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文化的演变历史说明,一种文化只有承载的社会功能越多,才越不会被世人所遗忘。只有这样,春联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才能得到强化,才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六)春联要姓“俗”
春联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美好向往的民族风俗。毫无疑问,春联承载的是民俗,自然是要姓“俗”的。写春联要特别注意当地的风俗,切不可为了创新而写入有违风俗习惯的词语或句子。
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使用不吉利的字、词,且尽量不要使用与不吉利的字同音、谐音的字,特别注意不要用与不祥谐音的一些词汇,比如说:绝、死、厥、亡、故、没等一些不吉利的字是春联所忌讳的。但更要综合考量到家人、访客、路人的观赏与心情,不要搞怪使用一些现成的网络用语以及浮夸、搞笑、套话、空话、大话、低俗之类的词汇。对联的字数也有讲究,一般每边用象征吉祥的单数,与供奉神明数目相同,单数1、3、5 为阳;偶数2、4、6 为阴,如用双数容易招阴。但是不要只是在门口贴一个“春”字,在古代,只有音色俱佳的地方,如怡红院、藏花阁、百花楼,才会在门上贴上“春”字。按玄学观点,在家门口单贴“春”字,容易吸引腐烂的桃花。有些语句虽然饱含哲理,但作为春联,老百姓恐怕也不会喜欢,如:“身有一能需报国;心无百姓莫为官。”这副对联颇有正能量,是一副很好的廉政对联,但不适于春节张贴,尤其是对于政界人物来说,“莫为官”三字是有些碍眼的。
“俗”的另一层意思就是通俗。春联是大众文化,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创作高雅的春联,切忌联语生涩难懂,趋异猎奇,追求高大上而不接地气。应合理运用大众化的语言,创作老百姓喜闻乐道的春联,但是,通俗并非直白的语言和标语口号式的语言,而是雅俗共赏,力求多样化、形象化、诗意化,让人读来饶有韵味、余味的语言。
春联的传承还需要培养下一代对春联的感情。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受年文化的熏陶,心灵深处喜欢春联,能够鉴赏春联,培养春联文化传承的接班人。让春联文化走进家庭、走进学校,通过春节贴春联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仪式感,通过春联进校园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民俗文化,让春联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七)春联要姓“书”
一副好春联,是集思想、书法、文学为一体的艺术作品,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观赏春联作品,不仅可以沉浸在词义营造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中国书法是造型艺术,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书法通过线条美,使春联如虎添翼!书法是春联的载体,用优美的书法将内涵深厚的春联表现出来,心灵的律动与视觉的冲击力完美结合,珠联璧合,至真至美,给人以唯美的享受。春联需要书法来表现,以增添美感、扩大交流,赏心悦目的书法艺术令春联春光洋溢、春情荡漾。
不过,书写春联的书法与通常的书法创作是有所不同的。写春联的字体大多以行书、隶书和楷书为主,因为这三种字体工整端庄,雅俗共赏,与对联的对称审美比较协调,而不宜用草书、篆书和甲骨文等。另外还有魏碑、瘦金体也不宜使用,主要是有些人忌讳这个。在一副对联中,字体也要规范,行书、草书和楷书不能混杂,有的书家喜欢用自己擅长的个别书体来增强视觉冲击力,却犯了春联写法的忌讳。在章法要求上,在同一幅字当中,正文的字体大小要相差无几,字体写多大,字与字之间的间距留白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