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赋能博物馆红色文化在特殊人群中教育价值认同的实践路径研究
——以听障人群为例

2023-10-07满越

创意设计源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物人群博物馆

满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凝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产物[1]。革命文物是共产党人永葆青春的鲜红密码,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又体现了共产党人对民族历史的尊重。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一直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人们通过参观博物馆中的红色文物,重温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悟革命道路的艰辛,以及来之不易的幸福。但听障人群在参观博物馆时有着诸多限制,难以很好地感受红色文物所传递的爱国情感。

数字技术以视频、图文、图像建模、虚拟视觉体验等形式进行综合性表达。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红色文物的数字化赋能应当与时俱进,在展示过程中可以满足听障人群的观展需求,为其提供便捷的观看方式和优质的观展服务。

一、博物馆红色文化在听障人群中开展的意义和教育目标

(一)博物馆红色文化在听障人群中开展的意义

截至 2018年7月31日,我国已登记的革命旧址和遗址有 33 315 处,与近现代历史革命战役直接相关的可移动文物有 49 万件(套),革命专题博物馆和纪念馆有 808 家,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文物大多以实物的形式陈列在博物馆中,再辅以人工讲解,让前来参观的人知晓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一形式虽符合传统博物馆的展陈特点,但对听障人群来说,显得不够友好。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机构,也是全纳教育①(Inclusive Education)的重要体现。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目前提倡的全纳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反对任何排斥和歧视学生的行为[2]。博物馆不仅是听障人群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而且是听障人群参加社交活动的重要空间,让他们自如地、放松地、平等地、快乐地获取博物馆资源,充实精神世界是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这同样符合全纳教育的定义。

笔者采访了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 41 名听障大学生,他们均表示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通过博物馆获取知识,其中,仅有 1 名学生在高中时期参观过革命题材的博物馆。调研结果不仅反映了听障人群由于自身缺陷,较少参与社会教育活动,而且反映了我国博物馆在初建时缺乏公共设施人性化建设的考虑。笔者认为,博物馆针对听障人群的红色价值观传播,应结合听障人群的需求,集趣味性、知识性、交互性于一体进行多维度传播。

特殊教育学是一门独立于传统教育学之外的学科,与传统的基础教育有着本质区别,其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皆与传统教育不同[3]。笔者认为,博物馆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场所,应与听障人群的思政教育培养目标相融合,使听障人群无障碍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夯实红色文化基础,了解红色文化历史,明确政治方向。

(二)博物馆红色文化在特殊人群中开展的现状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仅听力残疾患者就超 2 054 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博物馆面向听障人群开展教育是必然趋势,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然而我国博物馆面向听障人群的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一些博物馆会在有关听障人群的节日里策划相关的展览或活动,但总体来说,针对听障人群的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还很少。

在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中,成都博物馆和成都市聋人协会携手,以“有爱无碍,手说历史”为主题开展博物馆无障碍导览服务。2022年8月,深圳博物馆与福田区残疾人文学社联合举办了“寻古探今”——残障人士走进博物馆专场活动,并让参加活动的特殊人群体验了雕刻雕版技艺,了解了印刷的相关知识,进而感受传统文化和古籍之美。2019年,上海博物馆联合上海市残联、黄浦区残联举办了一系列面向残障人士的特展无障碍课程,并将数字技术运用在无障碍课程中,使每位残障人士获得了良好的博物馆参观体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馆藏文物“物华号百子大礼轿”的手语导览,通过“视频+ 文字解说+ 手语翻译”的形式,为听障人群了解“物华号百子大礼轿”提供了方便。

综上可知,较大型博物馆在面向听障人群的教育展览和活动中发挥了博物馆应有的价值。一些中小型博物馆虽开始有意识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但在内容信息传播和教育教学无障碍方面还存在覆盖率低、活动频率低、影响力低,以及质量欠佳且未形成常态化项目等问题。

(三)博物馆红色文化在听障人群中开展的教育目标

笔者通过对 41 名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的听障大学生进行采访,发现这些大学生思维敏捷、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同时自我意识极强,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学校和家长之外,网络媒体成为他们“社交”的主要渠道。此外,这些听障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革命故事缺乏了解,难以形成高度的价值认同。因此,笔者认为,博物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听障人群进行红色文化基因教育。

第一,通过博物馆的红色艺术作品深挖红色精神,夯实红色信仰。红色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对历史发展各阶段的高度总结与升华。比如,张文源的《红海过草地》、刘国枢的《飞夺泸定桥》等作品无不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惊险、壮烈的革命场景,以及战士的英雄气概。听障人群获取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以目代耳”,他们通过观看展览,了解红色艺术作品的基本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内心语言”。由此可知,听障人群通过博物馆馆藏艺术作品,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从而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心。

第二,通过数字技术虚拟还原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最美丽、最动人、最激励人心的教材。博物馆可以通过沉浸式展览,将党史教育中的家国情怀、民族大团结精神根植于听障人群心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激励听障人群勇担时代责任。

二、数字化赋能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播的趋势与挑战

(一)建立数字博物馆,保护红色遗迹

博物馆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弥补传统博物馆展陈方式的不足,并采用多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图像、互动娱乐、传感交互等数字技术,融合视频、动画、音频、装置等手段,将馆内的革命文物、历史遗迹,以及历史人物进行虚拟还原,使听障人群沉浸式地参观展览,共享历史记忆,塑造历史场景,再现历史征程,从体验中激发听障人群的爱国情怀,进而赓续红色血脉。比如,广东省博物馆“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中采用的多面高清屏幕,还原了中共三大会议上重要人物多方会谈的场景,让观众通过触摸屏幕,身临其境地了解会议内容。再比如,梁家河数字博物馆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采用数字化实景等技术重现当年梁家河村的实景空间及物品,在数字空间内全方位地呈现场馆(场景)、文物、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对梁家河村空间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的数字空间表达,引导观众从外部的数字空间走向内部的数字空间,重温梁家河村知青的生活。

综上可知,相较于博物馆的传统展陈,博物馆的数字展陈不仅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听障人群省去出行麻烦,让他们随时随地获取革命文物资源,而且能使听障人群多维度地欣赏数字化的展陈,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枯燥乏味的观展体验,让静态文物“活”起来。

(二)新媒体传播助力,以沉浸式观展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现代博物馆的传播路径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博物馆红色文化的传播也不例外。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听障人群也能通过自媒体平台,感受到红色文化被赋予新的活力。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维度传播链,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也提升了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听障人群的需求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明晰,不再局限“看到什么”,而是注重“怎么看”“怎么懂”“想看什么”。满足听障人群的个性化需求是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展馆内的馆藏文物、公共教育活动等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抓手,每一段革命历史,每一件革命文物都铭刻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这些珍贵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人物、经典故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听障人群打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空间。通过数字技术重现革命场景,不但能丰富场馆内容,而且能满足听障人群的观展需求,进而使爱国主义在听障人群中得到广泛传播。

(三)以“听障人群”为中心的多样性跨界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分内的责任,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博物馆应尊重听障人群的个性特点,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积极探索跨媒介传播是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只有通过不同媒介、不同内容的融合创新,发扬红色经典,创新传播方法和传播途径,才能普惠听障人群。2021年5月,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红色展馆正式上线,通过革命遗址、纪念馆、革命文物等网上联展,采用语音解说、文字介绍、图片说明、视频联播等形式进行多媒介拓展,使听障人群无障碍地学习党史知识。

跨媒介传播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听障人群借助移动互联网、VR(虚拟现实)设备等,可以在虚拟网络中沉浸式、交互式、全景式地自由参观。在跨媒介传播中,为配合不同媒介的不同传播特质,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和接受能力,博物馆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应主动降低信息难度,采用通俗的语言和富含趣味的元素设计新的传播内容,以便让听障人群接受并参与其中。

(四)借助数字技术,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听障人群中的青年一代似乎更加青睐数字技术,他们对互联网和高科技产品有较好的掌握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参与VR、AR 等技术的建设,以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和更强的黏性。一般来说,当听障人群走出博物馆时,身份就从传播客体转化为传播主体。线下,博物馆要吸引听障人群实地参观,还要吸引其持续参观;线上,博物馆要吸引听障人群持久关注,还要通过一系列策略和营销手段,扩大红色文化在听障人群中的传播范围。

红色文物的数字化建设有助于博物馆之间、博物馆和听障人群之间、听障人群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流通,满足其情感需求和知识传播的需要。以此为基石,博物馆的红色题材应提升数字化进程,让听障人群在数字技术中获取知识,夯实博物馆的红色教育属性,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未来,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持下,定会产生空间更丰满、数据更流畅、交互感更强的智能设备供听障人群感知红色文化。博物馆的红色文物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也会为听障人群带来更多的惊喜,潜移默化地完成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命。

三、博物馆红色文化在听障人群中教育价值认同的实践路径

(一)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牢铸信仰根基

红色文化体现了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先进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红色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挥着时代赋予的内涵和意义,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充实和丰富,鲜明地体现出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国家理想的有机统一[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先烈们的浴血奋战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下,实现了中国人民逐渐自信、国家逐渐富强,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为人民谋福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听障人群应利用博物馆资源积极主动地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牢固思想建设,明确组织方向,牢铸信仰根基,坚定不移地听党、信党和爱党。

听障人群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阶层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这是由听障人群的特殊性决定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听障人群的制度化保障。因此,在听障人群中进行革命宣传教育,不仅是对党革命理想的深刻认知和解读,而且是对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现实体现。

(二)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增强民族团结信念

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紧密关联的红色文物,承载着斗争年代革命烈士艰苦卓绝的献身精神,体现着党在艰苦岁月中的胆识与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听障人群中的青年一代难以通过具体的实物形态感知革命战争的残酷,难以深刻地感受革命烈士的精神与情怀。因此,借助数字技术,复原红色文物与革命烈士所处的时代,并通过沉浸式体验,加深听障人群对革命战争的感受与认知,是感知红色文化基因的一种可行性路径。

(三)认同博物馆红色文化教育,勇担时代重任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悠悠岁月,有磨难、有坎坷、有考验、有成功,正是这些点滴汇聚成今天博物馆的红色题材。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屈的生命力,听障人群通过继承我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学习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眼界,脚踏实地做党的接班人;学习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磨难来历练自己,发挥共产党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越挫越勇,肩负重任行胜于言;学习共产党人扎实肯干的优良传统,实事求是地干一番事业。

四、结语

博物馆在红色教育中承担着传承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承担着红色教育的职能,是弘扬革命文化、传播意识形态、加强人民价值认同的重要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时曾指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革命文物凝结了历史印记,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也是使命与精神的见证。

博物馆不只承担着文物保护的重任,更承担着红色文化基因世代传承的责任。未来,博物馆面向听障人群的教育工作必将蓬勃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红色文化应持续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构建信息平台和展示平台,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用好红色资源,积极拓展传播路径,以数字技术助力听障人群尽快成为社会参与的坚实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注释

① 全纳教育,指让全体公民都有机会、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帮助和鼓励他们和谐并有尊严地共同生活的教育实践活动。这种教育不会因为年龄、性别、民族、语言、残障、地域、贫穷或由于冲突、流离失所等受到排斥,尤其是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教育公平,指所有学习者都平等享有参与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不应受到收入水平、居住地、性别、民族、残障、语言等因素或是任何其他社会、经济、人口或文化方面差异的限制。全纳教育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参见: 孙刚成, 张擎. 全纳与公平视域下的成人学习与教育进展:基于GRALE IV 的分析[J]. 成人教育, 2022(3):1-7.

猜你喜欢

文物人群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在逃犯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