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方法
2023-10-07□肖励
□肖 励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融合即兴创作、即兴表演于一体的艺术,侧重于无须伴奏谱,仅通过乐曲谱即为乐曲弹伴奏,进一步实现对乐曲的有效烘托。本文从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分类及其特征入手,分析了当前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与训练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演奏者钢琴基础较为薄弱,和声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想象力等,提出了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与训练方法,包括革新传统钢琴即兴伴奏观念,加强钢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和声理论知识学习,加大对演奏者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力度等。
在钢琴艺术领域,钢琴即兴伴奏不仅是一项实用性技能,还是钢琴演奏者所应必备的一项音乐素养,表现出显著的即兴性、创作性、实用性等特征。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未知前提下,临时选择与主旋律相符合的多样和声、音型,要求演奏者一边开展创作,一边通过钢琴伴奏,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这不仅能提升演奏者的创造力,还可实现对乐曲的有效烘托,进一步提升钢琴演奏的审美价值及艺术表现力。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与训练中,演奏者应明确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特征,结合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的培养、训练方法,进一步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相关概述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
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指的是演奏者无须伴奏谱,就能够弹奏出与歌曲情绪相契合的伴奏。钢琴即兴伴奏讲究“快”“准”“好”,其中,“快”指的是训练时间短;“准”指的是对歌曲情绪把握准确到位;“好”指的是伴奏效果理想。基于此,钢琴演奏者要凭借自身所掌握的和声、乐理基础知识及钢琴技术,有效了解乐曲,“快”“准”“好”地进行即兴伴奏,由此实现对乐曲的有效烘托。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分类
钢琴即兴伴奏鉴于其综合性,不仅要求钢琴演奏者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悟力。依据织体、音型特征不同,可将钢琴即兴伴奏划分成下述几种类型:一是带旋律伴奏。该种类型的钢琴即兴伴奏,也可理解成一边弹奏旋律,一边演奏音型。其要求演奏者具备一定的视奏能力,即便是面对陌生的旋律,也可做到即兴伴奏。二是不带旋律伴奏。该种类型的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涉及低音弹奏、伴奏音型,在实际演奏中是无需带旋律的。该种伴奏尤其适用于音区较广、色彩充足的作品,加之相对容易弹奏,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三是综合型伴奏。该种钢琴即兴伴奏可基于多种不同作品,开展多样化的伴奏,既可以是不带旋律的,也可以是带旋律的,通过结合作品实际采用不同的伴奏类型,以此有效提升伴奏层次感,一方面弥补无旋律伴奏的不足,另一方面还可提升带旋律作品演奏的表现力,由此得到了广大演奏者的一致青睐。
(三)钢琴即兴伴奏的特征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征主要包括即兴性、艺术性、创作性及实用性等。首先,即兴性。就钢琴即兴伴奏而言,即兴性主要指的是演奏者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即兴创作的方式对符合相关环境条件的钢琴作品进行演奏。同时,因为钢琴即兴伴奏没有提前排练,所以演奏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鉴于此,演奏者要把握好即兴伴奏的度,在开展自由创作的同时,切忌太过随意,应秉承相应的音乐规范要求,如此方可让即兴伴奏更好地赢得受众的内心共鸣,实现良好的钢琴演奏效果。其次,艺术性。对于钢琴艺术而言,钢琴即兴伴奏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也具有艺术性特征。高水准的钢琴即兴伴奏通常可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艺术体验。再次,创作性。有别于其他的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要求演奏者在对旋律的认知及分析基础上,实现对和声、织体的调控,继而完成演奏。鉴于其突出的音乐表演属性,其具有一定的创作性特征。最后,实用性。钢琴即兴伴奏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还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不论练声曲还是伴奏,都可通过钢琴进行即兴伴奏。也正是由于钢琴即兴伴奏具有极高的实用性,让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总之,钢琴即兴伴奏的这些特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二、当前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与训练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演奏者钢琴基础较为薄弱
一些演奏者钢琴基础较为薄弱,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不足,缺乏对相关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掌握,无法保证钢琴即兴演奏的顺利进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演奏者学习钢琴的时间较短,学习基础薄弱,未接受过科学系统、循序渐进的钢琴训练。特别是对于相关较为复杂的伴奏织体,无法适应。比如,部分演奏者在学习钢琴专业知识时,不够专心细致,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乐曲作品,无法有效掌握,由此使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不足。
(二)和声理论知识不足
钢琴即兴伴奏主要分为带旋律伴奏、不带旋律伴奏及综合型伴奏。基于此,在钢琴即兴伴奏表演过程中,演奏者掌握全面系统的和声基础理论知识至关重要。并且,演奏者对和声的应用水平、应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即兴伴奏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比如,在钢琴教材中,和声有着固定的规则、规律,并有着极高的灵活性,而一些教学人员缺乏对和声的科学设计,调性存在相应问题,伴奏方面局限于跟八度旋律进行。由于演奏者和声理论知识不足,其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缺乏想象力
钢琴即兴伴奏有着极高的灵活性,因而对演奏者想象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钢琴即兴伴奏表演过程中,演奏者要切实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由于一些演奏者缺乏想象力,在钢琴即兴伴奏表演中,无法对自身思想情感进行有效表达,无法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曲目风格,很难赢得受众的情感共鸣,也很难有效发挥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价值。
三、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与训练方法
(一)革新传统钢琴即兴伴奏观念
不论钢琴教学人员还是演奏者都应革新传统钢琴即兴伴奏观念,明确认识钢琴即兴伴奏在钢琴学习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演奏者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首先,对于钢琴教学人员而言,教学人员应立足于社会发展视角,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充分结合社会发展要求,明确钢琴即兴伴奏对钢琴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及价值。其次,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学习者应消除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刻板印象,积极参与到各种钢琴即兴伴奏实践活动中,感受即兴伴奏在现代音乐艺术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价值,进一步革新传统思想观念,调动自身参与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钢琴基础知识学习
对于钢琴学习者而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奏者,加强钢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形成对钢琴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刻认识至关重要。在钢琴即兴伴奏起始阶段,钢琴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读谱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深入了解乐曲的实际内涵,并加强手指训练,提升对演奏方法、技巧的掌握水平。在钢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学人员应有意识地对学习者手指进行训练,让其依托循序渐进的练习,切实提升手指灵活度,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例如,在《哈农》的学习过程中,为提升钢琴学习者手指灵活度,在实际训练中,教学人员应逐步提升学习者对音符的掌握水平,并通过逐步提升训练难度,帮助学习者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与此同时,教学人员应有意识地提升钢琴学习者对乐曲的掌握水平,引导学习者掌握24 个大小调,让学习者在即兴伴奏演奏中,娴熟应用所学的钢琴基础知识,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曲目风格。
(三)加强和声理论知识学习
就钢琴即兴伴奏而言,和声不仅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还是伴奏的一大前提基础。钢琴学习者唯有实现对和声理论知识、应用技巧的有效掌握,方可更好地提升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为此,教学人员应引导钢琴学习者加强和声理论知识学习。首先,教学人员应向学习者讲授大小调式中正副三和弦、属七和弦等和声理论知识,并通过开展针对性训练,切实提升学习者对和声理论知识作用的认知水平。比如,教学人员可组织学习者开展钢琴各级和弦基础转位训练,经由各异的和弦级数,让学习者在钢琴上快速弹出和弦的原位、转位。其次,在加强和声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学人员应引导钢琴学习者加强日常训练,对各种和弦进行综合分析,对各种和弦音响效果进行全面比对,进而结合乐曲作品的风格、内容,推进对和声的合理配置,帮助学习者掌握尽可能丰富的和声理论知识。再次,钢琴即兴伴奏应尽可能简洁明了,防止出现太过杂乱的和声。同时,钢琴即兴伴奏在乐曲演绎中主要发挥的是烘托作用,不可喧宾夺主。鉴于此,在和声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学人员应帮助钢琴学习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巧妙应用和声理论,勇于创新,有效发挥和声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作用,提升钢琴学习者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四)加大对演奏者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力度
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学人员应首先提升钢琴学习者对即兴伴奏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继而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者的演奏能力,重视即兴表达,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为培养训练学习者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教学人员还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此,在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训练实践中,教学人员应深入挖掘学习者的潜能,丰富学习者的思想情感,重视学习者思想情感表达,引导学习者加深对即兴伴奏内涵特征的有效认识,让其领略乐曲的内在思想,切实提升学习者的即兴伴奏能力。另外,教学人员应引导钢琴学习者加强对即兴伴奏作品范例的学习训练,提升其对各种伴奏编配方法的应用水平。同时,教学人员还应引导钢琴学习者勇于创新,推进和声、曲式、乐理、节奏等知识与即兴伴奏创编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钢琴学习者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五)加强钢琴即兴伴奏技巧学习
在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训练过程中,教学人员应有意识地加强钢琴学习者对钢琴即兴伴奏技巧的学习。首先,教学人员可结合钢琴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并基于训练要求及训练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切实提升学习者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其次,在钢琴即兴伴奏演奏中,教学人员可引入演奏演示训练方法,通过教学人员演示,然后由学习者进行演奏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学人员可加强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增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训练效果的同时,通过实际训练及时发现学习者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有效及时弥补。与此同时,通过对训练的深入了解及对学习者的有效关注,教学人员在演奏演示训练中可通过引入相关独特的乐曲开展即兴演奏,并向学习者分享演奏技巧、心得,以此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满意度。
总之,在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培养训练中,教师的演奏演示影响着训练效果,教学人员演示效果越好,学习者学习效果越佳。对此,教学人员应向学生阐明演奏目标要求,并充分结合学习者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一名合格的钢琴演奏者应做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即为钢琴演奏者所需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鉴于此,教学人员应依托多元方式,加强对钢琴学习者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训练,切实提升演奏者的即兴伴奏能力,促进钢琴即兴伴奏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的协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