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视域下传统武术的功能、价值和发展路径
2023-10-07景奕飞康德强
景奕飞,康德强,王 哲
(1.天津体育学院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2.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天津 301617)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的开展。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武术融入体医融合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目前“体医融合”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未将某一具体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切入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深挖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功能、价值和发展路径,以期将传统武术作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体医融合”的内容,促进具有中国特色“体医融合”模式的形成,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设。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体医融合
倪国新、邓晓琴等人提出,体医融合的辩证关系是体育学科提供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医学学科提供理论上的思路和路径。运用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来归纳和总结常见的体育运动方式方法,并将其处方化,使之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1]。沈圳、胡孝乾、仇军认为,体医融合是通过整合体育和卫生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建立“体质测试-健康评估-运动干预-医学治疗”的健康评估与疾病预防模式,是将体育锻炼与疾病防治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的总称[2]。向宇宏提出,体医融合是通过体育运动手段促进身体健康,把运动康复方面的治疗手段、方法运用到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在医学中加入体育锻炼元素的健康服务模式[3]。张剑威将体医融合界定为运用体育运动配合医学治疗促进身体恢复、保持、促进健康的模式,是为慢性病、病兆、康复、亚健康人群提供科学的、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是实现自我健康的最佳途径[4]。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分别从体育与医学的角度对“体医融合”进行定义。根据研究需要,本文认为体医融合是体育运动与医学治疗交叉融合的健康治理新形态,其本质是将医学理论与方法运用于体育运动当中,内铸“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倡导正确的健康观,通过体育运动与医学治疗融合自主化,使运动锻炼更加科学化,使疾病防控程式化,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与蔓延,减少医疗负担,达到促进国民体质健康,提高国民生命质量的目的。
1.2 传统武术
邱丕相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提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同时认为武术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从它的功能上来说,也不局限于体育[5]。蔡仲林、汤立许从文化学和逻辑学的角度提出,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的人体动作为基本手段,以通过培养身心健康的人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以追求“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6]。封又民提出,传统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核心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形式,同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项体育项目[7]。
传统武术是区别于现代武术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传统武术定义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基础内容,以理论、功法、套路、对抗等为基本学习与训练形式,能够提高健康水平、改善体质、提升智慧、培养攻防实战能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注重内外兼修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2 传统武术融入体医融合的内在逻辑
传统武术与体医融合之间存在融合经验与理念统一的内在逻辑。从发生到发展再到完善,传统武术自始至终都是以技击为本,通过不断借鉴和吸收多方思想与文化,不断延伸出特有功能和价值。而体医融合是国家提出的健康发展理念,提倡通过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与医学诊治的有机融合,满足全民健康的需求。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传统武术与体医融合间的内在逻辑便形成了呼应。
首先,“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传统武术与中医同根同源、相互贯通、密切联系。传统武术与中医的理论基础都源于《易经》之中,都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等为指导思想。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为防病治病之基础,重在对应五脏六腑来协调身体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8]。而在传统武术中,以形意拳为代表的内家拳,以五行学说为其立拳之本,指导形意拳形成与发展。先贤通过五行学说而创编的形意五行拳为劈、崩、钻、炮、横,此五拳对应五行、五脏等,即劈拳-金-肺、崩拳-木-肝、钻拳-水-肾、炮拳-火-心、横拳-土-脾[9]。通过对形意拳的分析,表明传统武术将中医巧妙地融入自身机理,形成“拳医相融,一功两用”[10]。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传统武术与中医学哲理同根同源、理念一致,二者在技与法上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其中,传统武术将中医的经络循行及取穴拿穴的技术,融入其技法、功法实践训练之中,一方面是增进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而另一方面则是拓展传统武术防病、治病、健身的功效,逐渐形成武术家行医的骨伤科一脉。中医则是借助传统武术的功法训练进一步提高自身针灸、正骨、推拿等技法体系,并通过传统武术的功法训练使受试者直观地感受到身体的动态变化。而经过功力训练可使医者身强体壮,以便医者从事正骨、推拿、针灸工作。
其次,体医融合不仅是指体育与西方医学进行单方面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应融入我国中医的元素。其中体医融合“治未病”的理念,源于中医学,其目的是为落实到人民健康的全周期当中。体医融合健康模式构建以“治未病”为基础,构建完善的病症预防与康复的体制[11]。而中医早在千年前就提出“治未病”的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此理念强调前期的预防以及后期的康复运动。传统武术借鉴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重视对身体的养护,例如,传统武术中少林拳法“甘风池拳”行功歌诀中提到“练拳不间停,力能长千斤,延年兼益寿,百病不能侵”[10]。其中便蕴含着拳、医相融的文化精髓。传统武术的产生是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医理念相结合,形成武医结合的模式,这也有力地证明传统武术在追求健康的理念上同体医融合是一致的,都是将预防疾病、保养健身与增强体质贯穿在生命健康全周期当中。
最后,传统武术与医学融合的内在逻辑,在于传统武术与中医学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及其健康理念的相通性符合融合的应然与实然,其中历史经验主要体现在传统武术与中医根脉相通、技法互用、疗效相近,二者以武医的形式在社会中流传,例如少林禅武医、道医等流派都蕴含着较为浓厚的武医结合内容。而健康理念的相通性更是进一步诠释了传统武术与中医结合所指向的目标是健康,如上文所述,传统武术借鉴中医“治未病”理念形成一系列的健养拳种,例如太极拳思想——“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一动一静,是为道之根本”便体现出该拳法不仅具有较强的技击功用,而且具有动静相兼、气息匀长、柔和缓慢等符合中医养生的康养功效;再如以掌法闻名的八卦掌,实则是以深厚、灵巧的腿上功夫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衬托出其掌法的无穷变幻。因此,八卦掌是在长期训练中结合中医的穴位分布及身体解剖知识,逐步形成以练养结合为根本的内家拳种。由此可见传统武术与医学一脉相承、相互融合的优势所在。
3 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功能
3.1 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文化交流功能
传统武术、健身气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医融合中国化的转变紧密相关。传统武术蕴含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技艺相互借鉴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与中医学进行巧妙结合。因此,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具备文化交流的功能。
体医融合作为外来文化概念,其自身的特征、特点等都具有域外特征,为淡化这一特征,通过传统武术的文化交流功能,使其从概念、内涵、内容、形式等方面具有中国特色,更符合我国国情与文化背景。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文化综合体,与文、史、哲、医等都有相互渗透的关系,属于更高层次的文化现象[12]。而传统武术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的文字、动作、招式等非物质信息是思考其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13]。通过交流的方式使传统武术应用于体医融合之中,不断丰富体医融合的内涵和外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模式。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具备文化交流功能,可以加强两者文化属性之间的联系,突出新时代传统武术的功能,使体医融合形成中国化的转变。
3.2 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医疗祛病功能
体医融合是在追求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中,为解决健康问题、实现健康中国而形成的政策理念,随着这一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如何表明体、医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研究重点。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体医融合首要的任务是要有效改变国民“有病治病、无病无视”的意识,倡导以预防养护为主,运动先行、治未病的理念。 从体育角度出发,传统武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武术运动之源,属于综合实用技术的范畴,讲究功法训练、“艺体用”并举。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中医学相互借鉴、吸收,形成显著的医疗祛病功能,是体医融合的最佳选择,并且已然成为实现体、医深度融合的突破口。
具体而言,传统武术当中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都具有良好的医疗祛病功能,其中不论单式套路的演练还是功法习练都对增强人体体质有着显著效果,并且在医疗康复当中也充当着不容小觑的角色。例如,习练传统武术可有效帮助身体达到较好的健康水平;在医学治疗的术前与术后康复训练当中应用传统武术可加快患者恢复健康;习练传统武术可帮助亚健康人群向健康状态转变。
由此可见,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具有重要的医疗祛病功能,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实践基础,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夯实底层根基,是体医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
3.3 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健身养生功能
目前,大众对于传统武术的认知还停留在“是否能打”的境域中,未能对其进行全面看待。事实上,传统武术在追求高超技艺的同时,兼顾健身养生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康养功能。例如,太极拳歌诀“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是对太极拳健身养生功效的阐释,在练习中要求动作、呼吸、意识高度一致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14]。
在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的政策指引下,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虽然仍是不可忽视的核心要义,但应当重点发掘的是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功能,将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树立正确的运动价值观,能够自觉意识到健身锻炼的重要性[15]。体医融合理念的大力推广,不仅呼吁人们要进行科学健身、健康锻炼,而且要积极与医学进行交叉融合发展,应突出传统武术借鉴中医学的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及中医全息论等理论,高质量地融入新时期体医融合的有序发展之中,使传统武术得到可行的发展机遇,发挥其健身养生功能。
显而易见,在体医融合视域下有效发挥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功能,不仅呈现出传统武术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融合的魅力,而且表明承载着无数先贤智慧结晶的健养手段应用于全民健康的重要意义,将为体医融合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机制,为新时代传统武术发展提供明确方向。
3.4 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教育传播功能
体医融合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所制定的健康战略体系,意为实现“治其有,防其无”的战略目标[16]。体医融合是以运动的方式治疗疾病,达到保护人体生命的目的。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体医融合需要合理传播才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而解决传播问题的方式便是教育。
在体医融合理念的传播中,传统武术所具备的教育传播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学校教育与民间教育,二者涉及较为全面的受教育人群,有利于体医融合理念的接纳与学习。传统武术的学校教育涉及面广,从中小学教育到高校教育层层递进,每个阶段都是教育传播的重要环节,其中实践环节包括技艺练习、内涵文化精神以及健体强身理念培养,从机体、生理、心理等方面培育身心健全的人;而传统武术的民间教育包括师徒、武术场域等。
体医融合理念的提出是为解决健康问题、普及健康理念,这些与传统武术的教育功能相吻合,印证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具体而言,要做到以武为载体进行体医融合的教育传播,以医为支撑在武术教育当中加入医的元素,试行武医的教育培养方案,进而真正达到体医融合。基于此,将传统武术融入体医融合当中,能够顺利发挥其教育传播功能,有利于体医融合的发展以及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的价值定位。
总之,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交流、医疗祛病、健身养生及教育传播功能,是因视域的转换、依附现有条件进行嬗变的结果,是基于实践的总结,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功能确立决定其价值定位,以此为传统武术融入体医融合的发展奠定基石。
4 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的价值
4.1 练养结合:促进体医融合本质的体现
体医融合以增强国民体质、预防疾病等为本质,而传统武术具有增强体质、修养身心的价值。因此,讨论传统武术对体医融合的本质有何价值应将传统武术与体医融合的本质联系起来。
传统武术的发展从古至今都是“以人为本”,在看重拳脚技法的同时,也重视生命的延续与保护自身健康。明朝名将戚继光在著作《纪效新书》中讲道“拳法似无预於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由此可见,古时军事训练是以武术拳种为基础,活动身体四肢以增强身体机能便于对阵杀敌。传统武术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太极、形意、八卦以“内圣”为主,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变化的辩证观、五行相生相克的生克观等适应人体的发展规律、促进协调身心的运动。其中太极拳运动表现出身体轻灵、柔和缓慢、动静相兼的特点,具有显著的健身效果及养护作用。
传统武术的内容,具有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与慢性病的功效,而这种功效是传统武术独有的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被称为武术的健身。而健身的武术是指传统武术中健身功能显著、久而久之从技击中分离出来的某些拳种。习练传统武术的整个过程能够使身体机能得到充分锻炼,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健康水平都会有显著的提高,最终实现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自身具有提高身体机能的作用、追求生命健康的功效,而体医融合的本质是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慢性病。因此,传统武术可以促进体医融合本质的优化,通过传统武术的功法、套路训练可以不断完善国民体质健康的运动方案设计,形成适应不同阶段人群身体锻炼的运动项目,而将传统武术健身内容用于体医融合的临床实践中,有利于预防慢性病,更好地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4.2 内外兼修:增强体医融合特点的凸显
体医融合的特点在于全方位干预影响健康的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的发生等。通过传统武术的功法训练,可以达到体医融合,凸显体医融合的特点。传统武术的训练注重内外兼修,例如,桩功训练不仅可以外强筋骨,同时通过调身、调息、调心此三调可以内壮脏腑,从而使习练者达到体态充盈、精神饱满的状态,这无疑不是对身心的养护。
由于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心理落差加重,久而久之可能形成慢性病、突发疾病。中医将精神心理层面的问题称为“七情内伤”,所谓七情是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种情志活动,七情内伤是指这七种情志过于强烈、突然、积压,超过人体生理与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导致脏腑精气损伤,身体机能失调,对于情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减弱,从而产生疾病,因此七情就成为诱发病因[8]。
传统武术由“战”转“健”的发展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传统武术从打练结合、服务于“战”的理念逐步转变为练养结合、服务于“健”的理念,从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其独具特色的利于健康、调节情志的作用。新形势下,长时间习练传统武术可以较好地缓解现代人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达到减少突发疾病的发病率与预防慢性病的目的。
体医融合是通过“体育+医疗”的方法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传统武术以不间断的训练过程及科学化的训练方式维护生命全周期的健康,这一功能使体医融合的特点更加鲜明。因此,传统武术在体医融合中具有优化融合、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价值。
4.3 武医融合:推进体医融合内容的丰富
体医融合的内容是指有益于延长寿命、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防治慢性疾病形成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体医融合模式的构建应该基于“文化自信”,体现中国特色。传统武术具有严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兼具技击的内容与修养身心的内容。因此,传统武术可以从体育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体医融合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同时,传统武术以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彰显着民族风范及文化自信,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体医融合模式的形成。
当前的研究表明,体医融合在内容上还需不断完善,并通过传统武术弥补其理论与技能的不足。例如,可以开发形意拳中有关健康养护的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内容,逐步形成针对某些或某种健康状况的知识体系,完善体医融合的内容。由于体医融合缺少对我国国民健康情况与适合锻炼运动的实际分析,因此无法做到对症下药,治疗的效果也不明显。传统武术与中医学、现代医学的融合,是基于国民健康状况的具体实践的结果,是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的关键一环。
4.4 武医育才:推动体医融合价值的普及
传统武术具有教育功能,并且与中医同根同源,对于防病健身的作用与体医融合所提出的理念相一致。首先,武术教育是将前沿的知识、基本的理念普及于各个阶段的最佳方式。其次,从实践层面来看,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武医大家,例如,郑怀贤、王子平、万籁声等都对人民的健康作出过突出贡献。其中,郑怀贤教授不仅具有较高的武艺,并且对中医骨伤科及药理学造诣颇深,被后人称为“骨伤圣手、武医宗师”。郑教授曾担任第一所体育医院(后改为成都骨科医院)院长,著有《正骨学》《伤科诊疗》《运动创伤学》等著作[17],为推动当前体医融合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次,传统武术中有较为丰富的动作,可以针对不同症状设计相应的运动处方。因此,可以挖掘武术相关的功法运动,例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易筋经、大成拳等,以运动处方的形式用于临床之中。许多学者都对此有研究,例如李振旗等人[18]对五禽戏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分析,剖析其中蕴涵武术、中医、养生、健身等多种元素,将五禽戏融入临床医学帮助人们更好地术后恢复与预防疾病。最后,传统武医融合在人才培养上与体医融合的思路一致,都需要培养双向复合型人才。因此,武医培养的人才能够适用于体医融合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之,传统武术与体医融合的结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体医融合理念普及全民,使人们通过传统武术来感知体医融合的重要性;传统武术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促进体医融合,更好地推动体医融合理念的传播;通过武医融合的历史启示可以使民众更加信服;发掘传统武术中具有健身功效的动作,使其作为运动处方应用于临床试验之中;以武医融合模式为原点培养亦武亦医的人才,可以满足体医融合对保障健康后备人才的需求。
5 体医融合视域下传统武术的发展路径
5.1 深化“体、医”部门的协同发展,创造武管中心与医疗部门的融合契机
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的协同治理是“体医融合”落实的重要保障,而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与医疗部门自上而下地进一步融合发展是加强“体、医”部门间深度融合的关键之举。
当前,我国体育部门与医疗体系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各自为政”[19],未形成有效的协同联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等机制;体医融合相关部门分离严重,业务联系不密切,大大降低了体医融合的效果[20]。
为此,应该破除部门之间的“孤岛”模式,首先,从政府层面出发,应加强体育与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双方联动,推动双方资源整合、明晰双方权责边界、平衡双方利益分配及构建双方问责机制,形成体育与医疗卫生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形成统一战线。
其次,从部门出发,应加强部门间合作意识,拓宽融合方向,根据政策指示建立健全资源和信息共享及监督、评价、激励和问责体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的协作模式[2]。通过部门间的深度融合推动“体医融合”的发展与完善,使体医融合更成熟、更精细、更有利于保障国民健康的权益。
最后,为更好地促进体育与医疗部门的深度融合,应加强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与各医院单位进行合作,逐渐将体育项目与医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凸显传统武术的当代价值及其健身功能,打造国民健康新格局,为武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2 树立“武医融合”的健康观念,建设武医校社联盟
在借鉴传统武医结合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医学(中医学)进行创新式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医融合”理念。“武医融合”理念是基于体医融合理念而形成的具象化产物,属于创新性再发展。为此,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建设武医校社联盟(是以社会、学校、民间组织为主阵地三位一体的武医联盟组织,具备新理念、新技术、新资源),促使国民树立“武医融合”的健康观念,增强新时代全民健康意识与科学运动能力。
首先,从国家层面出发,应突出“身国同构”的思想传统[21],同时加大对武医融合的宣传力度,普及传统武术与中医学融合的理论、技法内容,建设武医校社联盟,形成社会、学校、民间组织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国民对于新理念、新思想的疑虑,而且可以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新式健康理念的树立,既减轻了我国医疗资源的压力,又对体育与医疗融合型的健康服务提出了新的诉求与挑战,这将进一步促进武医融合的有效发展。
其次,从社会层面出发,武医校社联盟的设立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国家意识向下传播。进一步推进和落实“武医融合”离不开政府组织的引领与主导,更需要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治理。因此,建立武医校社联盟,一方面应明确“武医融合”指向目标、直击要害;另一方面应树立适合不同区域人群特征的“武医融合”健康观。
最后,从个体层面出发,应积极参与武医校社联盟,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武医融合理念。具体而言,应通过对传统武术与中医学的再认识,加深对健康观念的理解;应积极参加社区与各协会针对固定群体及分散人群组织的开放式学习,深入不同场域接受武医融合普及教育。
总之,树立“武医融合”的健康观念,有助于国民对健康问题的再认识、对武术的再认识、对医疗的再认识,有助于国民通过运动锻炼的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与蔓延,以及运用科学、适宜的传统武术练习方式解决术前与术后的康复训练问题。因此,建设武医校社联盟,是对体医融合理念的普及,同时也为新时代传统武术发展明确了目标导向。
5.3 探索“武医融合”的服务方式,构建武术运动处方库
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而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需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研究发现,其价值符合“体医融合”的要求,并且武医融合的健康方式更具有中国特色。因此,需要深入探索“武医融合”的服务方式,构建武术运动处方库。
传统武术与中医学所形成的整体的健康观,注重人体健康长寿,预防与治疗并重,在动静之间提高人体生理活动能力、促进并增强体质,讲究“精”“气”“神”之调理,“内功”与“静功”之修炼,以“神形兼顾”“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健康追求,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和谐的生活方式。因此,要积极探索“武医融合”健康方式,形成新时代的技、理体系,从“武医结合”向“武医融合”飞跃,实现武术运动处方库的构建。
具体而言,从政策层面,应加强“武医融合”的运行机制保障、服务体系保障、实施制度的保障,挖掘武医骨伤科、针灸、按摩、功法等优质资源并进行整合分配,合理优化当前“体医融合”实践。从技术层面,应加强武医融合的力度,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合理应用;根据现代医学的指标检测手段,使传统武术与中医学在动作组合及运动轨迹上更符合运动处方的要求;运用传统武术的功法训练与针灸、按摩等医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发挥传统武术与中医融合的当代价值。从理论层面,应不断完善武医的知识理论框架,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模式,并最终落实到相关人才的培养。
总之,深入探索“武医融合”的技、理内容,是构建武术运动处方库的关键,也是解决全民健身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应合理运用武术运动处方库以落实“体医融合”理念,并为武医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手段,为国民医疗与健身提供重要保障。
5.4 “武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武医融合涉及武术、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多方理论知识,武医融合发展离不开既懂武又懂医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建立武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武医”复合型人才,是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期望、促进当前武医在实践操作层面进行融合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基于目前发达国家“体医融合”的发展经验,“武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从体育与医学教育领域进行联合办学,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统筹体育与医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
其次,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加大运动康复、医疗保健、营养学等相关课程的比重。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应改革相应的体育课程模式,加强学生“体医融合”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在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中应融入运动处方等知识的培训,使全科医生了解基本的运动康复知识,具备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
再次,基于历史文化的经验,中医根据《黄帝内经》所培养的是具备医学、其他学科并重的临床技术人才,明确了体育与医学类高校应为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第一梯队。目前,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与中医学及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紧扣“体医融合”的时代主题,已具有“武医融合”的办学特色[22]。首都体育学院创建“体医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开展体医间的深入研究,为武医人才培养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天津体育学院毗邻天津中医药大学,应加强两校间的联动,形成学科交流、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武医人才。
最后,应回归“体医融合”的本质,从身体、技术、知识三个维度,明确武医人才培养的限度与边界、高度与深度、模式与未来,建立科学的武医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新时代武医人才体系的建立是推动“体医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各方武医人才发展的成效进一步表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显示传统武术的健身功能在逐步向外化价值拓展,要从学校、社会、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带动整个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发展。
6 结语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武术是我国独特的技艺文化体系,其练养结合模式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体医融合视域下传统武术的功能、价值和发展路径的研究,可以助力传统武术促进体医融合的发展,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模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归纳整理传统武术中“健”“养”“练”“育”的部分,形成以传统武术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库;深化传统武术交叉型学科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实用性。总之,“体医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武术在其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如何使“武医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国民健康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