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五年制高职毕业生文化素养评价指标的构建
2023-10-06郭燕芬
郭燕芬
五年制高职学生文化素养评价指标是评估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项主要内容。文章以文化素养能力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对文化素养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对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
1 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的相关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从事社会相关工作中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在早期,职业教育更多地注重人的实践劳动能力,更多的是一种简单的职业技能教育。随着科技条件的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从一开始的只注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延伸到了职业意识、态度、专业技能迁移能力。在高职院校中,由于高职院校思想观念的改变,对高职院校的人才文化素养质量进行了评估。比如澳大利亚的TAFE,就是一个以产业为导向,由联邦政府、产业、学校三方共同努力,建立的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系统。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可以与生产环节中的工作相适应,可以按时、按质地完成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企业来说,每个工作过程都是预先设定好的,都是由工作人员根据这个过程来完成的。但是,几乎没有公司愿意让自己的雇员只是一名技术娴熟的经营者,而且经常会花费更多的努力和金钱去训练他们,让他们能够超越原来的模式,实现个性化的目标。在世界上,文化素养的培养已成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德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双元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科学的评估体系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通过对“双元制”制度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德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毕业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的规定,并非完全由国家来规定,而是由企业来规定。行业社团作为企业的代表,起到了评估的作用,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质量提供了保障。与澳大利亚的TAFE一样,各州政府也会通过州工业训练顾问公司(ITAB)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评估。培训部门负责对培训人员的培训质量进行监管。
在国内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该评估系统是对高职毕业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以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职业化培训是其工作的中心,所以,有必要将文化素养加入原来的测评体系中,构建出一套能够反映出职业教育特点和内涵发展的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可以让高职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对专业结构布局、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調整,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2 传统的高职生文化素养测评体系中的不足
2.1 智力教育的比例偏高
当前,很多大学都在对德、智、体、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而考试的成绩,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以及对他们的推荐。在高职生的文化素养测评中,智育部分(学习成绩部分)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大,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对文化素养测评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导致很多学生在追求学习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对自己综合素质的锻炼与提高,从而导致他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分数过高、能力过低的现象,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2.2 各项指标的片面性
在实际情况下,以传统的文化教育为基础的测评指标往往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全面素质,更多的是一种学校单一化的测评方法。对于高职学校而言,最后的评估指标缺少指导作用,对于企业而言,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也没有太多的体现。而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育成就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降低,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品德品性、自立自信、职业习惯、自律、社会实践、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水平等文化素养的重视。
2.3 评价比较消极
目前,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考评都是在毕业的时候,对其五年的文化素养成绩进行评价,采用的是静态的评价方式,具有被动的特点。素质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评价资料的消极作用不能为学校决策提供动态的参考,因而评价资料的真实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其突出特点是:重视成果而轻视过程;仅重视总结而忽略阶段的评估;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评价对象的输出性上,而忽略了评价对象的输入性。
3 培养模式探究
职业教育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以“人”为本,这是职业教育的一切起点和一切落脚点。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对职业教育中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而对职业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制订培训计划,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将其纳入课堂中。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教师始终是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主要阵地。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高等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设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主干领域,并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
在建立培养方案的时候,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制订出一套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把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融合到课堂中去,适当地加大对文学修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对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如高职语文这一类的文化课,应该与专业课同等地列入一门必修课,并给予足够的课时保障。此外,各个专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例如,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工程学科,可以设置应用文写作,绘画等选修课程。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将人文学科老师的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转变过来,可以使用情境式的教育方式,并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相互联系的教育内容融合到一块,让任课老师在整个课程中都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并在课余时间里对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在社团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社团是最为活跃的一个组织,学生们都是以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为基础,自发地加入了这个组织中,所以,他们在参与社团活动时,通常都表现出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社团的学习,同学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对文化素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将文化素养渗透到学校的社团活动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将学校社团这一平台发挥到最大作用,让他们能够将国内外的经典名著,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等著作,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更多的人文阅读,让他们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以书法、绘画、歌唱、演讲为特色的艺术教育。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提倡社团到学校之外的社会中去,以更好地测试和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3)加强传统佳节的普及教育,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人。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民族或一国在漫长岁月中不断积累和凝结的结果。中国的传统节庆,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多姿多彩的内容,构成了中国文明绵绵不绝的一大特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传统节庆活动时,应加强对传统节庆的宣传,创造良好的节庆氛围。每年的传统节庆都会举行一次“传统节庆文化”,并对每个节庆的起源、风俗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比如,在清明时节,同学们会去烈士墓上扫墓,外出踏青;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吟诗作对,缅怀屈原;在中秋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赏月、画图等活动;在除夕快到的时候,我们会在假期里组织同学们写春联、包饺子等等。在此过程中,使我国数千年来流传在社会上的高尚的美学情怀和民间习俗,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心灵深处。
(4)重视创建学校文化。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想象一下,在一个到处都是垃圾的学校,要让同学不扔东西,那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住在浓烟滚滚的寝室里,同学们极易养成抽烟习惯,更难以主动戒掉烟瘾。营造一个优良的学校氛围,是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外部因素。要努力营造文明、整洁、美丽、有序的校园,要注意对公众场所的装饰,并在学校开设栏目,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在对高职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及时的治理,并通过了餐盘回收、就餐排队、校园内禁烟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使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
(5)大力推进美术内容的入校,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展“道德楷模”和“身边好人”走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这都能弘扬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努力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行切实强化,大力弘扬崇高精神,鼓励高职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应该时常邀请有成就的文化学者来给学生们做讲座,还可以组织一些高职生文化艺术节等的活动,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这种氛围中被影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4 建立五年制高职毕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测评体系
4.1 面向专业化的体系结构
职业院校高职生的文化素养测评,就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的,对高职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制订一套定量的指标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对高职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等主要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品质的表现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并对这些表现出来的品质进行评价,从而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综合评价。要从“显”与“隐”两方面进行文化综合素质的培养。还要建立高职生职业发展中心,并开设相关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实践的就业指导,并与相关的社会资源相配合;尤其要着重于“专业专注力”“环境适应力”“状态调整力”“效率管理力”“执行力”“责任力”的评估。
4.2 以质量为中心的职业教育
当今,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经验型、外向型、创新型、技能型和学习型的人才更具有吸引力。而用人单位在挑选高职生的时候,除了要看他们的学习成绩之外,还会有选择性地对他们的政治素质、进取心、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外语及计算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与锻炼的过程,并非单纯的职业训练所能达到的。与一般的培训类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不仅教授了职业技能,还注重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教会了学生怎样去构建自己的文化素养。所以,在进行毕业生能力的评价时,应当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文化素养的评价中,从而构成一个由学生自己、学校和第三方共同构成的全面的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估,对推动学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4.3 设立一个第三方评估机构
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将企业评价、商业机构评价及社会评价等第三方评价,都融入了学校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中,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因素,都当作是测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构成了一个与之相联系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是构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一项关键的工作,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唯一出路。要想从教育部的内部评估教育的简单方式转变过来,构建出一种能够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内涵发展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方评价系统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品质的提高提供原始数据、系统分析和专家决策,这更有助于高职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对专业结构布局、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5 建立信息化評价模式
5.1 构建一个评价指数的动态模式
对学生各个时期的文化素养、学习情况、奖罚情况、企业需求、社会评价进行了实时的呈现。此外,还可以将这些数据以一种视觉的形式呈现在各个角色的面前。让学院、学生、企业可以动态地掌握各个阶段的状况,从而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做好准备。要确保综合考评的合理和有效,就必须构建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和第三方评估三个指数模型的操作模型,而且,这三个模型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实际操作,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文化素养。在获得了学生综合考评的分值之后,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分值评价指标的定量指标为依据,对学生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从而激发他们向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发展。利用这个高职生综合评测平台,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决策资料,从而可以更好地扩大以提高高职生的文化素养为目的的校企关系,对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程度进行测试,从而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就业率。
5.2 主要技术
(1)基于SSH的体系结构。将SSH架构整合起来的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领域模块层,目的是使开发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一个结构清晰、可复用性好、易于维护的Web应用。其中,Struts被用作系统的整体基础设施,它要对MVC进行分离。在Struts框架的模型部分,它对业务跳转进行了控制,并利用Hibernate框架对持久层进行了支持。Spring对struts和hibernate进行了管理。通过以上的开发模式,可以使视图、控制器和模型完全分开,也可以使业务逻辑和持久性完全分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分布式存储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分布式存储的分布式存储问题。同时,因为各层次间的耦合性较低,所以可以实现并行化,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2)Web2.0。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以WEB2.0为主体,为使用者带来更佳的体验与互动。评估系统是面向学生、管理者和企业三方的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它要求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进行多层次的角色处理。被评的对象是学生。输入各时段的资料,并作统计;可以看到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全面评估指数和意见。经理是考核的主要对象。对每一阶段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评价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优化。第三方是企业。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依据,全面评估毕业生的文化素养,并将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反馈给用人单位。与此同时,每个角色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决定,被赋予了不同的编辑和浏览的权利。
5.3 体系结构和索引的设计
(1)研究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能力以及第三方测试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松耦合模式,以成熟的SOA架构:SSH(struts+spring+ hibernate)开发框架为基础,用J2EE、WebService和 ORECALODI等技术手段对第三方数据、学院数据、在线调查数据等进行充分采集,通过综合运算,将报表推发给不同的用户层。
索引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工作注意力、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工作状态的调节、工作效率的管理、工作执行力的管理和工作责任的管理。学习表现模块的操作模式是:M=Σ(H*E)/ΣE,其中M表示的是在某一个阶段中,学生的学习表现总分,H表示的是各科的成绩,E表示的是各科的学分。文化素养运算模型:S=(Z-∑X)>(Z*A+(Z-∑X)*(1-A)):(∑X*A),S为一段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素质教育总分,Z為素质教育分数,X为标活动的分数,A为权重。
违反纪律的模块计算模式:N=Z-ΣX,N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学生仍然保留的违反纪律的分数,Z表示分配到学生的可用于扣减的总分,X表示学生的每次违纪所扣减的分数。一个动态的配置模式:C=a*M+b*S+(1-a-b)*N,C代表的是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内,学生在进行全面的考核的时候所获得的分数,M代表的是学习成绩的分数,S代表的是文化素养的分数,N代表的是违规纪律的分数,a代表的是学习成绩的分数,b代表的是文化素养的分数。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学校的具体状况,对每个模块的分数进行调整。
6 结论
文化素养评价作为一个人专业素质的一种全面体现,它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也包含了它的外部素质。高等职业学校应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列入人才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用本文构建好的评估体系来推动教育与教学的变革,推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而让高职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合于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本文系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立项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的‘三维体系构建研究”(ZYB16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