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探讨
2023-10-06张珂史皓
张珂 史皓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切入,加强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自尊自信的心态,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本文试从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入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特点,分析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其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从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和保障管理四个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加强源头管理方面,《通知》指出要大力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2022年黨的二十大报告中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且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注重人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5月,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文简称《计划》),计划中要求构建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性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综合众多政策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家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对国民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且众多政策规定都要求更多部门加入到和国民心理健康有关的工作之中,以构建完整工作机制,更好保障国民心理健康,其中也包括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久以来,其心理健康工作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在积极心理学传入中国之后,很多学者不断尝试将之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进行结合,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就包括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然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受限于实际工作中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的数量、综合素质水平等条件,目前很多院校的心理工作重点仍集中在解决学生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上,而被动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引导,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缺陷,不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相较于本科学生,又具有个性独立张扬、但约束力不足,学习目的明确、但学习动力不足等特点,这些个人特点均导致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1 积极心理品质具有的内涵与特点
积极心理与人类众多的心理素质相比较而言,是占位最基础的素质之一,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情况。在现实当中,一部分人在某些事情上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预期或者超出预期时会产生积极心理,而一部分人会在获得钱财与名誉时产生积极心理,对不同的人而言,积极心理产生原因并不相同。但是通过付出来获得回报的方式或者钱财与名誉实际上属于是个体外在积极性的一种体现,而真正的积极心理品质属于个体内在的积极性的体现,主要指个体具体的生活状态以及个体心理状态等一些方面。普遍情况下,大众对积极心理的认知与积极心理的本质存在差异,偏向于将积极心理划分在健康心理范围之内。有相关学者将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概括,指出人类心理健康品质涵盖正义、学识、勇敢、智慧、尊重人性、克制自我、热爱生活等方面,这些方面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基本内容。所以,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可以被总结为以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物、事物,面对生活、自己以及他人保持热爱的思想,拥有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考和健康的观念。
在对广大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之后,探索出积极心理品质具有三点特性,具体如下:第一点为潜在性。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积极心理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并发挥出一定作用,在家校的共同培养和引导下才能培养好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第二点为稳定性。在经历长时间的磨炼与沉淀之后,积极心理品质才能真正形成,简单来讲是个长期生存在同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下,逐渐发展出来的积极心理。第三点为建设性。人类在拥有积极心理品质后,可以将自身的潜在能力表现出来,能够将创造性思维与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同时在该过程当中不断进行自我突破与超越。在现实生活当中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学习、工作、生活当中的众多难题皆能够合理化解,找到较好的处理方法,对于个体自我完善与提升而言,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2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最早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获得美德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积极心理学进入中国之后,我国学者也对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孟万金、官群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遗传、环境和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吴焰,张卫平则指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及在个体适应环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积累形成的乐观做事风格和乐观态度,以及较为稳定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从以上积极心理品质的定义和概念中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品质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个体的正向心理特质、人格品质、情绪体验等进行的高度总结。而通过这一内涵,不难发现,个体拥有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帮助其形成积极视角以看待世界,获得更多积极体验,进而提升个体获得感和幸福感。
由此不难发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往往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活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减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心理问题的产生,进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独立和健全的人格,以推动个体的长远发展。其次,在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积极情感,继而形成正向乐观的认知视角,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耐受力,为其日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群体和朋辈对于正在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数量会不断增多,有助于形成更为积极和谐的团体氛围,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群体中的其他学生,促进高职院校优良校风、优良学风的形成。
3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内容
3.1 建设积极健康的关系
建设积极健康的关系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发展。一方面,是在高职学生与他人之间建设积极健康的关系。著名的思想家马克思曾说过一句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体验感与自身人际关系的情况有直接关系,只有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才能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与幸福指数,反之,则会导致相关情况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上。由于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长期生活在校园里,建设与教师之间积极健康的关系更能够使高职学生体会到自身在学校的受欢迎程度,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具有价值的。在这期间,高职生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地提升自我认知。一方面,是高职学生要与自身建设积极健康的关系,简单来讲是要悦纳自我。高职学生普遍能够客观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对自身的缺点也能够欣然接受,拥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在面对自身缺点时,能够努力展现出自身的潜力,并且通过恰当的方式提升自我,使自己更加自尊、自信。如果高职学生能够保持自尊自信,并且能够很好地悦纳自己,周围的人也会对其表示欢迎,其人际关系自然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2 对积极情绪深刻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主要是促使高职学生对积极情感与积极情绪进行体验,积极的情绪一般包含希望、乐观、信仰、信心以及信任。要想对积极的情感、情绪进行深刻体验,可以让学生开展有规律的节奏运动,对身体各项机能进行锻炼,维持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设定目标并努力学习完成此目标。每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可以采取适当发泄的办法,或者通过转移自身的注意力来调节消极情绪,但最好的摆脱消极情绪的方式是加强自身的积极认知,以积极的认知来看待问题,在积极认知中明确消极情绪出现的原因,并乐观地去面对问题。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系统才能够真正体验到积极情绪,同时也能够对其更好地掌握人际沟通原则与技巧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到优质的幸福感。
3.3 培育乐观解释风格
在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观点当中,乐观可以被看作一种解释风格,消极的个体会将失败的原因总结为自身能力的问题,对自尊水平和成就动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在乐观个体的潜意识当中,会将消极的事件以及消极的体验的原因总结为外部因素、特殊因素以及暂时因素,对于自身的自尊水平与成就动机有一种保护,能够保持其不受影响。高职学生与重点学校学生相比较,其失利的经验与体验一般情况下要较重点学校学生更多,其成长过程中波折较多。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可以以积极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时培养其善于用乐观的角度解释自身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在应对各种问题时,习惯看到积极资源的部分,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培育高职学生乐观解释风格主要有两点优势:第一点,高职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可塑性较强、可培养性较高,在学校的帮助下,可以对相关课程以及针对性的体验营训练进行合理应用,将学生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构建出来;第二点,在高职学生发展乐观心理时,家长的心理健康程度和解释风格能够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3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态现状和笔者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现有环境下,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层面。在过去长时间的积累下,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刻板印象,而这些刻板印象偏向负面的居多,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想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极大的困难。此外,很多进入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的日常成绩不算突出,而社会上的“唯分数论”等观念会导致家长、学校习惯从分数角度入手去评价学生,所以在进入高职院校读书前,相对而言,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所收到的来自家庭和以往学校的积极反馈较少,尤其是在学业上,很容易产生负面体验,久而久之,甚至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而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影响到后续高职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二,在学校层面。伴随近些年来高考的扩招,有不少高职院校也同步扩大了学生的招生规模,然而,学校本身的师资力量,一时无法和扩招的人数相匹配。这使得在一段时间里,尤其是相关文件强制要求前,很多高职院校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相关工作只能压在辅导员身上,而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各异,本身所带学生数量同样不少,精力有限,也无法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上有更深的推动和作为。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近几年教育部不断下发相关文件,要求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很多高职院校在师资上的问题,然而要进一步推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仅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显然也是不够的,需要学校更加注重师资水平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师资队伍胜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三,在家庭层面。近几年来,随着家校交流的不断深入,很多学生家庭的缺陷和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比如,在班级里,很多学生自小作为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等长辈一起长大,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较少,有些学生甚至觉得和父母之间无话可说;此外,部分学生家庭内部存在较多矛盾,不仅无法提供恰当的家庭教育,反而是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会影响到学生,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父母,虽然想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受限于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采用错误的方式方法,反而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等等,这些家庭问题导致大多数学生都缺乏积极心理,对积极心理培育工作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低,积极心理培育面临极大难题。
第四,在学生层面。当下的社会环境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为广泛,因而接收到不良信息的風险也在不断提高。而高职学生这一群体本身受到年龄特点、自身生活经历等影响,容易出现主观性强、做事冲动、情绪波动大等情况,导致其容易受到所接触的不良信息、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刻板、片面的认知。种种原因叠加,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面临更多挑战。
4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探讨
4.1 建立正能量的社会氛围,扭转对高职学生的刻板印象
个体从出生起,就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社会作为影响个体的大环境,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处于其中的个体产生正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能够帮助其形成正面的认知,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偏见现象正在不断被破除,但想要营造出更为积极的社会气氛,仍然需要政府、媒体等加强积极引导,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对正能量事件、人物进行广泛的宣传,在这些参与主体中,高职院校就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自身而言,“成绩差,水平低”等刻板印象一直围绕在学生周围,这些负面形象的长期影响,容易让学生产生低自尊、不自信等心理状态,不利于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而如此恶性循环,会进一步加大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难度。为了扭转这一现象,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作为,主动梳理自身资源,多挖掘大国工匠、能人巧匠等具有正能量的典型事例,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频次,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同时,高职院校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逐步用取得的实际成绩,破除外界长久以来对高职的固有看法,从侧面形成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氛围。
4.2 加强思政教育和日常教育,帮助形成积极自我认知
根据情绪ABC理论,人们产生的情绪困扰,往往源自自身的一些不合理信念,而結合前人的研究和实际的工作来看,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是来源于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合理认知。想要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首先需要对这些认知加以识别和纠正,帮助学生在看待世界、认识自我时形成积极的认知。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思政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我认知,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思政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系统性教育,尤其是将积极心理学的观念贯彻于整个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运用案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以往认知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通过知识的学习、实践的经验,主动改变其旧有的负面认知状态。此外,在课堂教育和日常教育中,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都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识别和梳理其观念中的不合理信念,在交流中少批评、多鼓励,多去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
4.3 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难以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现有的环境下,大多数家长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教育子女大部分都是凭借个人的主观经验或借鉴自身的成长经历。而当下的00后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父辈差异很大,在信息高度传播的时代,传统的训斥式、唠叨式的教育不仅无法起到作用,反而容易让他们心生反感,以至于大多数学生对父母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在实际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工作中,高职院校不应仅仅将视野局限于学生本身,还要不断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和家长、家庭之间的关系。除了交流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表现外,在家校沟通时,如果发现存在家庭教育的问题,可以适时帮助家长厘清认识,强调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以促进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科学、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家庭离异、父母去世等特殊情况的孩子,高职院校在和亲属沟通前,尽量提前摸排出家庭的具体情况,并在交流中留意学生家长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沟通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4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推动建构积极心理品质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的需要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被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激发学生的高级需要能够促进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建构积极心理品质。其中,实践作为促进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常见的实践方式主要包括寒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高职院校可以依托此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收获成长,提升自我效能感。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班主任、辅导员可以在日常教育、班级管理及主题班会中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素质教育拓展等形式,选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更加具体化、更有参与度的团体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成功与失败,并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引导总结,帮助其用积极的视角去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朋辈交流,继而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以团体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级学生,最终让身处其中的学生从学会到习惯用积极视角看待问题,采用积极的方式处理问题,用正确心态面对挫折,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作者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