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中的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
2023-10-05方天月
国家意识,作为国家与国民的精神纽带,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意识教育也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在外语教育中融通国家意识,是塑造学生人格,培养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开放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举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国家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本文以外语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教材为依托,以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为切入点,探讨国家意识培育融入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意义
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印发以来,各大高校致力于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路和实施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或侧重于与学生职业发展相结合,如,厚植工匠精神,树立正确择业观;或以学生价值观培养为落脚点,如,确立理财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却缺少从培育学生国家意识的角度实施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基于此,本文以中西文化差异对比为切入点,探究培育学生国家意识的方式方法,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2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背景,因此中西方文化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鸡同鸭讲”在英文里要翻译成Apples and oranges,而非“Chickens talk to ducks”。因为西方深受宗教文化影响。在《圣经》中人们把所有的果实都叫作“蘋果”,这种笼统的叫法在西方大行其道,因此桔子当时也叫“苹果”。后来为了区分,苹果是苹果,桔子是桔子,“apples and oranges”也就有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风马牛不相及”的“鸡同鸭讲”之意。也正是因为《圣经》的影响,“苹果”在英语文化语境中常常“一词多义”,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意为“掌上明珠”,“dead sea apple”意为“令人失望的事情”,“rotten apple”意为“害群之马”。
回到课堂教学,教师可基于教材内容,引领学生在中英互译实践中感悟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和共性。
以《新概念英语》教学为例,在讲解语法时,教师请学生翻译第二册第68课例句四“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直译为“对着打翻的牛奶哭也没有用”,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成语进行信达雅式的翻译,译为“覆水难收”。接着提问“覆水难收”一词背后有何文化典故,由此引导学生探究中文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让他们更好地感悟中文的生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何在表达某些相同意义时,中英文所用意象或喻体有所差异,如:Eagles do not breed doves.(虎父无犬子);Never fry a fish sill it's caught.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The leopard cannot change his spots.(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教师以此说明地理环境、文化渊源等的不同,是造成中西方用语差异性的重要因素[1]。这能让学生更深刻意识到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英语言表达存在差异,这一点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存在共通性。在翻译英语阅读“feel at home”这一表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将该词组翻译为“宾至如归”,这样学生能直观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共通性”——好的待客之道是让客人“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轻松自在”这一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同时,趁热打铁举出更多例子如:Clothes make the man.(人靠衣装马靠鞍);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一个巴掌拍不响)进一步说明中英文在追求简洁凝练、寓意深刻、对仗工整等方面体现出的共通性,为学生打开思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它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不同的思维模式、审美取向和价值选择。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主体,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对比中认识和了解他国文化,镜鉴中华文化,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让文化在对比中进步,在融合中创新。
2.2 中西方隐私观差异
单元听力以对话形式,讨论中西方涉及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隐私话题时的不同态度。西方人重视隐私,他们认为年龄、工资等是个人隐私,不可随意谈论,而中国人却不以为意。学生对这一文化差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形成不同隐私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对中西方隐私观进行批判性思考。
引导过程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逻辑顺序。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等途径,大致了解“隐私”的概念来源,从而认识到隐私(privacy)的概念原始于西方[2]。普遍认为,中国秉承群体隐私观,而西方则强调个体隐私观。随后,请学生结合个人经历,举例更多对中国人而言并不论及个人隐私,但在西方人看来却是侵犯其隐私的话题或行为。在此过程中,学生一般会谈及以下几个主客体:(1)父母对子女;(2)夫妻双方;(3)亲人之间;(4)邻里之间。随后教师可通过讲授法,引导学生自查资料,简要总结中西方隐私观形成的不同文化渊源。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先集体,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联系非常紧密,认为集体成员间应当坦诚相待,没有秘密,自然就没有所谓的“隐私”。反观西方,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文明,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强调“先个人,后集体”,隐私被视为人的一项自然权利,西方人对隐私的保护可以说达到了极致,哪怕是在中国人认为最为亲密的家庭关系中,同样以尊重对方隐私为前提进行交流。此外,属于西方人隐私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等,如果对此不了解,就会很容易侵犯到他们的隐私。
最后,也是课堂讨论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式隐私观。通过举例,学生对中式隐私观的特点已深有体会,但“Every coin has two sides.”(凡事皆有利弊两面。)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中式隐私观(1)有利于缩短心理距离,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2)保留中国人“人情味”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3)凝聚人心,集中力量办大事;(4)所体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特殊时期绽放出新的光芒,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5)优化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6)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平发展。
将思辨性融入外语教育实践,根据历史和时代要求,批判地分析和认识西方文明。可秉承中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传统,有效应对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体制等意识形态的影响。
2.3 中西方待客之道差异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54课以一名留学生的视角,讲述其受邀去英国家庭就餐的经历,阅读过程中学生极易带入角色,跟随作者在其经受的一系列文化冲击中总结体会中西方不同的待客之道:(1)中国人待客往往极尽宴饮之礼,主人会提前准备好丰盛的菜肴,熱情款待;而西方人的热情好客却并不必然通过菜肴的丰盛与否体现;(2)席间,中国人会不断给客人夹菜以体现出对对方的重视,而西方人则给予客人充分自由,让其help themselves(自助)。但两者的目的都是让客人feel at home(宾至如归)。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日常走亲访友中,学生已习惯中式待客之道,但却无法就其背后的文化渊源诉说一二,对西方的待客形式也表示不解。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以便减少甚至避免双方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误解和冲突。
中国人热情好客,自古如是,这一点可以通过古代中国丰富的文学作品展现。首先可向学生展示传达出古人热情好客的诗词英译,请学生给出中文,如Is it not a pleasure to meet friends coming afar?(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I invite you to drink Chinese liquor again; West of the Sunny Pass no more friends will be seen.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抛砖引玉,请同学们在课后收集更多例子,体会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文化。继而提出“Why are Chinese people so hospitable?”(中国人为何如此好客?),引发学生思考。
相较于中国的“客随主便”,客人听从主人安排,而主人也给予热烈回应,西方则更倾向于“主随客便”,充分尊重客人的个性和习惯。背后的原因在讨论中西隐私观差异时已简单提及: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宣扬个人独立,追求个人享受,强调个人权利,所以西方人在待客时倾向给予客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也是另一种待客之道。学生了解西式待客之道形成的文化背景,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个体间的理解和尊重,能够入乡随俗,避免文化误读。
3 结语
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体现为利用外语的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在外语学科教学中,要融入更多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诠释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话语内容和语言表述[3]。
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情怀和天下担当的文化。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将优秀的中华文化向世界推介,能够让世界共享中国“和而不同,和谐共存,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理念,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外语教学中涉及的国家、历史、语言、文化、文学等要素本质上都是国家意识的元素。教师作为国家意识教育的主体之一,要用批判性的视野实施课程思政[4],努力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文化创新力,尤其注重培养其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厚植家国情怀。
引用
[1] 苏诗韵.从中英文谚语不同喻体、意象看文化异同[J].海外英语,2018(21):220-222.
[2] 崔素花.中西隐私观差异及根源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27-29.
[3] 卫思谕.在外语教育中贯通国家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8-8(2465).
[4] 杨枫.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时代困境、内涵结构与实践路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2):91-96.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题“课程思政融入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施”(Nwjyy2022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方天月(1994—),女,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就职于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