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类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历史叙事与地方认同

2023-10-05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创博物馆历史

任 川(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一、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诞生到今天的二百多年里,博物馆的定义、内涵和功能都不断发生着转变。今天的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文化驿站,还是一个市民共享空间①。因而,在“参观”与“消费”并重的后博物馆时代,将博物馆的教育、宣传、文化凝聚功能与相关的文创产品进行结合已成为当下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博物馆应通过深度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增进文化的认同感和地区凝聚力②。2022年8月16日,新华社发布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强调,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推动博物馆等单位成为旅游目的地”③。以博物为主的一系列文化场所,在当下都背负着展示、传播、教育、娱乐等重任,被推上了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舞台。

历史类博物馆是地方优秀文化的缩影,其展陈和传播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独特性的代表,亦是地区文化精神性的集中地。因此,历史类博物馆作为承载这些文化遗产的再生空间,无疑是传播地方文化、构建地方认同的重要场域。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历史类博物馆身负传播和沟通的重要角色,其如何在加强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的同时,构建地方文化的认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是对当前境遇下普遍存在的地方文化缺失、地方认同消解等现实问题的回应。一方面,地方博物馆参与设计的、带着地域文化烙印的文创产品通过对地方特色进行叙事设计,既能够成为人与地方之间联系的纽带,将一定区域内人们的记忆和情感唤醒;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此类文化符号的建立,加深旅游人群及外来人口对该地区的系统认知;同时,本土的“我者”文化被外来的“他者”所认同,亦能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地方认同感。博物馆文创作为凸显地方特色的消费产品,在“他”和“我”之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其设计叙事目的也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得以形成。

《千里江山》氛围灯 故宫博物院文创

三、相关理论关系阐释

(一)历史叙事与地方认同的理论关系阐释

历史叙事是指通过一系列叙述手法和表达方式,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历史叙事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陈述,还是一种通过故事情节抒发情感、批评反思的手段。历史叙事中地方符号的建立,能够有效唤起处于该地区人群与该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进而形成地方认同。此事的背景十分有意义,迈克·克朗说:“称赞过去的成就,有助于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产生安全感,这一点在当下已经得到了间接的证明。”④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文化相互渗透的时代,挖掘地方文化、强调地域符号自然成为重新确认当下特性的一种普遍方式。对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视,类似打造一面能够反映过去的镜子,展示人们所希望看到的与安全、稳定等特质相关的自我形象。

总的来说,历史叙事和地方认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历史叙事通过呈现历史事件、传承地方文化和强化地方身份,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地方的认同感,而地方认同则为历史叙事提供了情感纽带和认同基础,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二)历史类博物馆文创与地方认同的理论关系探讨

1.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功能的演进是人们根据博物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角色变化,对其社会功用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与定位。自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创立以来,人们对博物馆定义的修订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2022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时隔15年后对博物馆的定义做了全新的修订,“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⑤。从新的博物馆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定义更侧重强调博物馆对当下公众导向的关注,且其行动和准则也逐渐着力于公众与社区,把社区作为实现博物馆功能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使博物馆能够为地方提供更大梯度的服务工作,重塑博物馆形象。由此带来的显著影响是:“人”的因素在博物馆的含义和价值当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于“物”的注意力相较于从前却有所下降。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对博物馆定义的修正像是一面镜子,在不断的变化中反映其当下的社会面貌。因此,当下的博物馆既保存着我们对业已逝去或正在过去的社会文化的记忆场域,也是一定区域内具有抽象精神和特性的文化场所,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且特殊的意义。

2.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地区感”

文化可能不是全部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是由人们将身边的片段加以连接、重新组合而成的当下而形成的所谓的“地区感”。“地区感”的构建,才是目前全球化极为关键的解决途径。在此背景之下,带有地域归属性质的文创产品,可以被看作人情感释放的通道,从而形成所谓的情感空间(领域)。

带有一种文化或个性的产品在当下被普遍认为涉及了所谓的自我反射,它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使用第一人称说出你和其他人、事、物之间的“故事”,而不是用被动语态将其隐藏起来。“商品是无数地理区域的重合,在其表面上形成了结合和分裂的网络。”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中说道:“消费将不同空间里的人联系起来,同时它又使这些联系变得模糊起来。”某一地域中的“我们”和“他们”意味着历史和地理的区别与差异,这种区别和差异形成的是一个虚构的地理环境,人对于这个虚构环境的各种想象,会引起他们对那个遥远地方的向往。这种不能被满足的需要或者“空缺”可以通过带有这一地域标志符号的文化商品来进行弥补。

四、博物馆文创中的历史叙事与地方认同案例分析——以故宫文创为例

在叙事设计中,可能有一个故事,也可能有若干个故事。所以在一个展开的叙事序列中,可以根据宏观的叙事线性需求来设置相应的故事线。在产品设计中,叙事文本虽然也是一种“视像文本”,但视觉的叙事同样需要在更强的序列演绎中得以体现自身。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在此借助故宫博物院的IP塑造、叙事逻辑及其传播之道来分析。

当下,现有的起点已无法追寻业已逝去的纯粹历史,我们站在久经提炼的历史故事之上,这种既定的印象在层层筛选中早已转化成了当代的历史符号,当我们对历史进行想象时,就已经处在现实思维的禁锢之中。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博物院则是在原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世界级博物馆,这两个符号共同构成了故宫的当下语义:前者代表着行使封建社会最高权力的场所和皇家生活区域,后者则是一座备受认可的博物馆。作为追溯历史的主体和被追溯的对象,二者在今天的重合,反而使得彼此的历史事实更加丰富,而通过各社交媒体得到传播的历史故事,也使得一些特定的、被大众广泛认知的历史元素被反复放大、强调,令人印象深刻。正如故宫博物院在推广文化衍生品时所表现的那样,以皇家故事为主要叙事线已成为故宫叙事的主流。不论是以文学性还是非文学性的方式进行叙事,这些文本所传达的形象都与皇权有着密切的关联,且在叙事情节的构建中,人物的命运和各种历史关系始终贯穿其中,共建皇权的符号表达。同时,由于故宫所藏的诸多文物曾与皇族有关联,无法摆脱明清皇家的印记。

例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千里江山图》,该图是在宋徽宗时期创作的,后来被乾隆皇帝赏鉴并收藏于清宫之中,如今又以各种文化衍生品的形式融入当代生活。因而我们可以说,故宫博物院的叙事文本实际上是一条被“中国皇权”串联而成的故事线,在其之上所生发的各类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形态,也都依存于这条故事线。这一点我们还能从“故宫淘宝”线上商店的文化衍生品分类中对“宫廷文化”的强调得以窥见。

在历史叙事中,故宫的故事线始终围绕皇权这一核心,不断强化着人们对于故宫的符号想象。这种定型的叙事方式虽然会导致人们对历史符号化后差异性的消解,使认知变得刻板化,但它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皇权符号的重要意义,并形成了故宫文化传播中一个绝无仅有的特点:阶层的象征优势。即便在今天,我们早已摒弃阶层上的高低贵贱之分,但这一古老的叙事线依然在文化上占据优势。虽然“皇权”的认知存在了两千多年,在观者想象中,“皇权”的崇高性是习惯性地被认可和存在的。

五、博物馆文创设计加强历史叙事与地方认同的建议

(一)以阐释文化共同性为发展方向,挖掘文化遗产价值

博物馆文创设计应该充分挖掘和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通过展示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方式,突出地区独特性。同时,还可以邀请当地艺术家、设计师等参与博物馆文创设计,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二)以增强社会教育功能为主要职责,提升地区服务效能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在增强社会教育功能和提升社区服务效能方面具有重要职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提供知识传播和教育机会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通过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为观众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机会,同时,产品可以用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活动以及个人自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知识体验。

《千里江山》酒具套装 故宫博物院文创

《千里江山》雪纺长巾 故宫博物院文创

2.提升观众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通过创新的媒介和互动方式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设计师可以开发互动式的文创产品,如拼图、益智游戏、互动展板等,让观众在使用中感受历史、了解文化。

3.推动社区参与和合作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激发社区居民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并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教育活动。设计师可以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开发出适合的文创产品,并将这些产品引入地方,为民众提供方便的接触和购买途径。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如讲座、工作坊、市集、展览等,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共同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三)以开发地区文化主题文创产品为增长点,拓展博物馆功能边界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开发与地区文化主题紧密相关的文创产品,将地区文化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拓展博物馆的功能边界。地域主题性强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提升地方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增强社区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与参与,为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四)以新技术新发展为媒介,丰富历史叙事形式

在历史类博物馆文创设计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历史叙事形式来吸引观众的兴趣。可以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沉浸式体验等先进技术手段,将观众带入历史场景,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故事性的叙事方式以及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将历史生动地呈现出来,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地方文化,激发兴趣和认同感。

六、结语

历史类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承载的重要场域,以文化叙事的视角去研究其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中的一系列叙事行为合理且有效。博物馆文创可通过物象、行为、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介,将业已逝去的和正在发生的地方文化,通过设计叙事呈现在我们眼前,将静态的物品与活态呈现的文化相结合,实现历史场景在现代的再生。同时,文创产品中强调地方性符号,在弘扬地方文化、唤起情感共鸣、增强地方文化自信、引发社区认同感和拓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王秀伟:《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博物馆文化授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第1 版。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2022 年8 月22 日。

④(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54 页。

⑤该定义来源于国际博物馆协会:https://icom.museum/。

猜你喜欢

文创博物馆历史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新历史
露天博物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