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笔洗的造型设计与文化内涵

2023-10-05王科苗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收藏与投资 2023年9期
关键词:器型寓意文人

王科苗(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笔洗之说

洗由商周时期的盘匜演变而来,《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沃盥之礼在商周时期很普遍,是一种特有的礼仪制度,但随着制度的瓦解,盘匜也被洗所取代[1]。北宋曾巩《墨池记》有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可见魏晋时期还没有出现专用的笔洗,文人要在池中洗笔。宋代开始对洗有了考证和定义,但还没有专门的分类。“笔洗”这一名词真正出现是在明代,变成了浣笔的专用器具。明代屠隆《考槃余事》中记载:“凡妙笔书后,即入笔洗中涤去滞墨,则毫坚不脱,可耐久用。”这说明了笔洗的功能,因墨中含胶,为了不伤笔,需要在毛笔用完后进行清洗,以延长使用寿命。明文震亨的《长物志》记载:“陶者有:官、哥葵花洗、磬口洗、四卷荷叶洗、卷口蔗段洗。”可见,明代为了适应功能的改变,笔洗的器型也变得小巧,造型变得丰富多样,迎合文人的审美趣味,真正走上了文人的书桌。

二、师法自然:笔洗的造型手法

(一)制器尚象之写实造型

自然是人类最早的模仿对象。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和生存经验,从而躲避天灾人祸,找到与自然相处之道。明清时期仿生器型十分流行,这类器物模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动物、植物甚至人物形象都可以融入笔洗的造型设计,造型往往写实逼真,惟妙惟肖。笔洗作为浣笔之用的盛水器,造型多取材于水中植物,如荷花、莲藕等,水中的动物:鱼、蟾蜍、螃蟹、乌龟等。植物中的荷叶、艾叶、蕉叶等叶形是常见造型,这可能和原始人类用树叶盛水有关。在陶器出现之前,人类翻卷叶片成勺形就成了天然的取水容器,叶片造型的笔洗带有一种天真烂漫、返璞归真的自然野趣;笔洗之中还常见一种以池塘为原型的设计,大抵因为在笔洗出现之前,文人最早在池边洗笔。王冕的《墨梅》中写道:“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种笔洗的设计思想很大程度来源于池塘,模拟的是池塘的自然生态,荷花鱼鸟组成一个小小水世界,将池塘中常见的动植物:鱼、蟹、荷花、荷叶组合在一起,有方寸之间见天地之感。图1中,青玉把莲水虫荷叶洗,主体部分是翻卷成勺形的荷叶,叶片四周围绕着荷花、水草,小蟹、螺、青蛙蛰伏于叶边之上,正伺机而动,整个造型好似池塘一角,富有自然生趣。除了池塘之外,大海也是水的意象代表。器物造型也常被设计成海螺、海兽、蚌壳等常见的海中动植物形象,生动逼真。

图1 清代青玉把莲水虫荷叶洗 故宫博物院藏

(二)忘形得意之抽象造型

中国画大多有尚意的观点,北宋欧阳修在《盘车图》的诗中云:“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他提出了忘形得意的绘画思想。唐代张彦远的“形似之外求其画”也是类似观点,追求画的意境之美与思想表达。文人画的尚意观点在文房用具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类器具往往不追求过度模仿自然,而是从自然造物中提取相关意象,化用抽象的艺术手法,达到离形得意的目的。宋代花口形笔洗就蕴含着这样的设计思想。花口形笔洗的样式极为丰富,多采用葵花、梅花、海棠花等。从外观上看,笔洗并不追求与花朵的形状一模一样,而是从不同花瓣的形状中提取基本特征,用于口沿之上,达到不似而似的艺术境界。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宋钧窑天蓝釉葵口浅洗,就是抓住了葵花花瓣较宽,边缘内凹的特点,其造型虽不完全与花瓣相似,但是又表现了葵花的特征,清新雅致。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笔洗的器型中有一类特殊的几何形器,大多是方形、圆形,造型朴素简单,不加修饰。这种器型可能来源于古代“天圆地方”的造物思想。天圆地方,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总结,日、月、果实、花朵,自然界中圆无处不在;圆被认为是圆满团圆的象征,苏轼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当中表达了古人对团圆的追求;圆还有循环往复的寓意,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太极图首尾相接,阴阳相生,万事万物都在圆的规律中运行。方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代表着庄严与秩序,《管子·形势解》中谈道:“人主身行方正……行发于身而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复行也。”方正是衡量古人品性的重要标准,是古代士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方与圆承载着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和对美好品德的人格化追求。

三、器以载道:笔洗的造型观念

(一)吉祥寓意

吉祥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原始先民将吉凶祸福寄托于神,创造了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以求神灵庇佑[2]。在儒、释、道三教以及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吉祥图案的题材越来越丰富,自然而然影响了文人的设计观念。笔洗中常见一类带有吉祥寓意的器型,题材广泛,有桃子、石榴等植物造型,羊、鹰、鱼等动物造型,也有取材自神话故事的龙、凤凰造型,人物题材多以童子为主,还有部分取材自吉祥符号,如如意、祥云等。石榴造型寓意着多子多福的生育观;灵芝被视为有起死回生之效的仙草,代表吉祥富贵、长寿福禄;桃子造型笔洗,受道家思想影响,有长寿之意;还有龙凤呈祥、双龙戏珠等诸如此类含有吉祥寓意的造型。除此之外,由于中国古代科举取士的特殊性,文人想要寻求仕途、报效国家就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因此,带有金榜题名、状元及第、五子登科寓意的笔洗造型也屡见不鲜。如青玉镂雕五子登科洗(图2),洗身为圆形,周围镂雕有五个姿态各异的童子,童子神情天真自然,憨态可掬。将其摆在案头不仅是对未来前程的祝福,也蕴含着对自己奋发读书的激励。

图2 清代青玉镂雕五子登科洗 故宫博物院藏

(二)君子比德

比德源自儒家美学,是以自然界中的某些景象与特征比作人的品格,孔子提出了“仁者之乐”的观念,将自然界中景物与人的心性一一相对,使抽象的品德观有具体的表现对象,自然美上升为人格美。文人通过与自然景物人格化对比进行反思,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演变成了对特定景物的赞美[3]。笔洗作为文房用具,自然而然地承载了文人的思想以及追求,梅兰竹菊四君子是常见的题材和比德对象,它们都有坚韧不拔、卓尔不群、超脱世俗的品质。笔洗以梅兰竹菊为器型,不仅高洁雅致,而且美观实用。笔洗中还常见一种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造型,梅花凌霜傲雪,竹子经冬不凋,松树四季常青,通常作为整体出现,象征高尚的情操。

(三)禅宗思想

禅宗思想在笔洗造型设计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后就十分流行,唐宋时期,儒、释、道三教融合,诞生了本土化的宗教门派——禅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文人一生都在出世入世中痛苦和煎熬,需要寻求一种精神寄托来消解心中苦闷[4]。禅宗吸收了道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在与天地自然的接触中顿悟,这种超脱世俗的思想与文人寻求内心安定的精神需求一拍即合,成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花园。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中蕴含了对人生境界的看法。这种独特的禅宗思想也体现在文人所用日常器具中,笔洗中多见莲花、佛手造型,莲花在佛教中有着特殊寓意,是佛门圣物,《四十二章经》第二十八章中有记载:“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这是在告诫世人不要与环境同流合污,要保持心性高洁。小小莲花浓缩了人们对佛理的感悟,本质上也是一种对心灵的释放。

(四)师古之风

师古之风从宋代兴起,青铜礼器是夏商周文明的代表,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宋代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开始大规模制作礼器[5],除此之外,从宋代开始,金石学大为发展,文人雅士开始收藏古物,著书立说。宋徽宗时期仿古之风盛行,一时间出现了仿鬲、鼎、尊、壶等器型的瓷器。到了明清时期,这股风气更甚,明清皇帝嗜好古器,带动了整个朝代对仿古器物的追求。明清笔洗造型除了单纯仿古之外,也擅长改造旧器型。如将五大名窑的装饰手法运用在新器型上,将哥窑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釉片开裂的特征运用在树叶形笔洗上,或将青铜器特征加以提炼,形成一种笔洗新造型。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清代青玉兽面双鱼纹兽耳衔活环洗就仿造了青铜器中簋圆腹兽耳的造型,去掉了圈足和底座,保留了青铜器中的常见纹饰——兽面纹,整体造型既带有三代的古拙之气,又简化了青铜器粗犷厚重之感。

四、材美工巧:笔洗的设计理念

早在先秦时期的《考工记》中就有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要顺应天时,适应地气,精心选材,巧用工艺,才可以制作出好的物品。明清时期笔洗的选材多种多样,有陶瓷、玉、金属、玻璃、竹、象牙等,其中以瓷和玉最多,瓷器由高岭土制成,耐高温、硬度大、耐用性好、吸水性差,适用于盛水浣笔,表面也不容易磨花损伤,材料随处可得,经济实用,有良好的普世性。玉料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原材料,具有质地坚硬、细腻光洁、韧性好、不吸水的特点。玉器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有所应用了,君子以玉比德,表明玉笔洗不仅具有美观实用的特点,还承载了文人士大夫对美好人格的追求。

五、经世致用:笔洗的设计功能

手工艺最初的目的是方便器物使用。宋代米芾在《砚史》的“用品”条中云:“器以用为功,玉不为鼎,陶不为柱。”他认为,器物要能够使用,这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6]。笔洗的主要功能是盛水与浣笔,在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盛水的稳定性和浣洗的便利性,因此,笔洗的形状大多是敞口状,口径较大,方便浣洗搅动,有一定的容积,方便盛水。为了防止浣笔时倾倒,笔洗多采用低重心设计,也有采用三足式设计以提高底盘稳定性。除此之外,部分器型还带有把手,方便清洗和拿取。笔洗之中还有一种特殊造型的三连洗,三个圆形小洗组成三角形,提高了笔洗的利用率,简单实用。叶形洗也很常见,器型口沿大多是翻卷的叶边造型,不仅能很好地防止水流溢出,且增强了器物的美观与实用性,如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明代石湾窑灰黑釉叶式洗,整个器型呈卷边叶片状,叶心内凹便于盛水,叶边上卷,防止侧漏,叶柄微微翘起,呈手柄状,便于取握,叶底带有小足,以稳定器身,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功能与造型相适用的设计理念。

六、结语

笔洗的造型设计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朴素的造物观,被历朝历代加以利用和改进,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蕴含文人的精神追求。笔洗背后内涵丰富的文化寓意、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因材施质的设计理念、经世致用的功能价值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现代设计也需要从传统造物思想中汲取养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找寻设计背后隐藏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价值。

猜你喜欢

器型寓意文人
美好寓意品芝麻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盛放的寓意
文人与酒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模仿老鹰的乌鸦
文人与石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