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之我见

2023-10-05刘麟

河北画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合唱团高校学生情感

刘麟

(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教学工作者若想在引导学生学习合唱方法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那么需要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注重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学习问题,这样才能强化教学引导效果,这样才能融入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此构建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合唱团。所以,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者可以在执行相关教学工作时,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加强调整合唱整体感,丰富合唱驱动力,这样既可以实现音乐教学优化工作,还可以在课堂中创造刚柔结合的合唱氛围,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学生。

一、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

许多高校教师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并没有注重合唱教学工作,会过多的关注学生的主科学习成绩,因此在合唱教学课堂中并不会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情精细化调整教学工作,也不会考虑学生合唱整体感,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难以构成整齐生动的合唱局面,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

以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情为例,学生需要在学习合唱方法的过程中,充分融合自身的情感,这样才能让艺术内容与自身情感达到共鸣的状态,这样才能使课堂产生强烈的音乐氛围,提高学生的演唱效果。但是,高校音乐教学工作者在引领学生参与合唱训练活动中,缺乏情感的引导,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形式,致使许多合唱作品内容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学生并不能在教学课堂中提高合唱效果,而且也不能学习到相关的演唱本领。另外,在固定形式的教学环境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能营造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若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教师想要构建整齐的合唱局面,那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情,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学习时投入感情,发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启迪作用,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高校学生合唱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众多学生提高音乐学习水平。

以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合唱整体感为例,学生若能在合唱过程中自主的调整自身的音色,优化声调差异,可以提升合唱团队的演唱整体感,提升艺术氛围中的美感。但是,许多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者在引领学生学习合唱方法时,并不会过多的关注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音色和声调,致使学生在实际演唱时会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不仅会破坏艺术氛围中的美感,而且还会降低合唱团队在演唱过程中的整体感。每一位同学在演唱过程中的声色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若想正确调节学生演唱的声色和声调,需要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群体声音的共性,这样才能创造刚柔结合的合唱氛围,输出和谐的歌曲。

以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合唱驱动力为例,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但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合唱学习中会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枯燥性,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厌学现象,让合唱教学课堂缺乏驱动力。另外,教师不注重在课堂中引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进步步伐,导致学生在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形式下存有较多学习问题。并不能在学习过程中自发探究,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高校音乐教学者应在学生训练活动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学元素,确保教学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不那么单一,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借助鲜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激励学生学习合唱,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

二、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方法

声音作为音乐合唱中的主要部分,其声音质量影响合唱的效果,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教师需要在开展训练工作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唱姿,锻炼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呼吸与发声,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声音质量,确保学生在参与合唱活动时更能提高合唱的效果。以下内容是对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方法的详细论述,仅供参考。

(一)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呼吸训练

学生在音乐合唱中,需要将呼吸作为自身的必备条件,掌握演唱过程中的呼吸节奏和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使合唱氛围更加融洽和和谐,可以使合唱效果更好。另外,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还可以为演唱现场提供最佳的艺术表现,进而提升自身的呼吸控制意识与演唱能力。对此,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在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中,注重强化学生的呼吸训练,让学生在演唱时有深呼吸和浅呼吸的换气节奏,以此调整声调的延长和缩短,让演唱过更有技巧性。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普及学生的演唱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自然的呼吸是经由人的肺部吸入再排除而产生循环的,而唱歌时的呼吸杂多变,既包含深呼吸,又包含浅呼吸,学生要根据歌曲的需求对呼吸灵活转变,把控好呼吸和曲调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训练,这样才能快速高效的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训练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引领学生闻、表、动等提高课堂训练效果,帮助学生在演唱呼吸时通过控制肌群调整呼吸力量,帮助学生运用情绪动作锻炼自身的肌肉调节能力,帮助学生强化横膈膜力量掌握呼吸的基础模式,以此顺利完成呼吸训练活动,达到提高学生合唱能力和音乐学习水平的目标。

(二)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唱姿训练

唱姿练习也是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重要练习内容,其不仅代表学生的外在形象,还影响合唱团队的整齐性和一致性。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合唱唱姿,教导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表达出音乐艺术的美感,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出现仰视或者俯视的问题,还可以缓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紧张状态,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要求演唱团的团员在演唱过程中保证器官一致,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注重双脚站立稳固,注重脚跟分开,让学生学会将身体重点放在双腿的自然摆放上。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臀部和肩部以及膝盖等相关部位,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舞台上肢体更加协调,丰富学生的演唱技巧,强化学生的演唱能力。

(三)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发声训练

发声训练是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该过程中,学生会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将口腔和鼻腔以及头腔共鸣,以此提倡合唱水平。例如,高校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在发声训练过程中于标准唱姿的基础上借助打哈欠或者递增音量的方式调节音色,也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大笑或者跳音等方式发出嗡鸣声,指导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横膈膜或者小腹的演唱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发声整体性,还可以让学生发出的声音更加和谐,提高演唱团队在表演过程中的和谐性。

(四)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歌唱训练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基础训练内容引导过后,也需要依据教学所需对学生开展歌唱训练工作,引领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正确调整呼吸方法,正确使用歌唱发声技术,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演唱气息满足歌唱发音对气息的要求,这样才能让演唱者精准控制自己的歌声,提高团体的整体演唱声效。例如,教师引领学生学习歌唱的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唱歌的呼吸方法,依据我国传统唱歌理念“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丰富吸入更多气息的技巧,让胸腹联合式呼吸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避免自己的特殊声音影响整体团队演唱声效,避免自身的嗓子在演唱的过程中由于演唱方法不对而出现喉头松弛的现象。另外,为了让学生学会半声或者轻声以及抑制声的方法,教师也需要引领学生学习随时调整声音力度,让学生在实际演唱时真正达到强而不躁,弱而不虚的演唱效果,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演唱结果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帮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或者演唱实践中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强化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需要在学生声音训练中告知学生学习合唱方法的注意事项,比如学生在演唱发声时,要用呵气感觉演唱,要让声音为头声,避免在演唱过程中用脖子演唱而产生过多的喉音和胸声。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在演唱时处于兴奋的状态,并帮助学生在演唱时处于兴奋的状态,让嘴唇和牙齿间发出的声音更加畅通,让微笑的歌声形成优质的音质,让学生的气息更加稳定,以便于提升学生合唱时的统一性,强化学生合唱时通畅性。

(五)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指挥训练

指挥人员是合唱团队中的重要支柱,凭借指挥人员的正确引领,合唱团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取得圆满的表演结果。另外,合唱团队中的指挥人员是作曲家和合唱队与听众之间交流情感的重要纽带,若教学工作者可以在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中开展正确的指挥训练工作,让学生在指挥过程中动作准确,且节奏和速度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演唱的音乐更好表现,这样才能赋予音乐内容灵魂。例如,教师对学生指挥动作纠正时,要告知学生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和准确的指挥语言对音乐内容进行表现,要保障指挥的动作线条有一定的技巧性,要保障指挥的动作具有协调性和舞蹈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指挥过程中将内心的情感融汇在动作中,可以使整体动作美观大方,也可以使演唱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以《保卫黄河》这首曲目为例,教师可以要求指挥人员引领学生先齐唱,再轮唱,让指挥人员在实际指挥过程中掌握指挥动作的大小和方向感,通过精准展现形体的起伏变化使合唱队伍唱出的韵律抑扬顿挫,使合唱队伍唱出的音乐具有层次起伏的明显效果,凸显该首曲目的雄壮感,赋予该首曲目充足的情感。指挥人员在引领学生演唱《保卫黄河》这首曲目时,也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领反复的练习活动中把握好歌曲的高潮段落,在跌宕的部分,要利用肢体指挥凸显歌曲的英雄气势,在轻快的部分,要利用肢体指挥凸显歌曲的快乐感,这样就可以增强科学内容的层次感,而且还能使演唱顺利完成,可以以此培养更多优秀的合唱团指挥人员,让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执行的更有意义和价值。

(六)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情感训练

若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意境,了解作品的表达情感,那么便可以提高合唱曲目的质量,可以加强学生对合唱作品情感的把握能力,以此增强每一位学生在实际演唱过程中的综合能力。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在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中,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在实际合唱过程中充分发挥,让学生了解情感的有效表达式,发挥作品魅力的主要方式,以此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和音乐综合水平。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在训练学生合唱演唱时让学生聆听经典的合唱作品,或者聆听我国戏曲艺术的合唱作品。学生可以在该过程中真正领会合唱的艺术和相关内涵,可以把歌曲创作背景和作品表达的情感作为强化自身训练效果的前提条件,以便于促进后续演唱时的情感表达,使学生的合唱训练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结语

高校音乐教师注重提高合成团队的演唱水平,可以帮助更多学生强化专业学习,可以帮助更多学生提升音乐学习能力。对此,教师不仅要在学生合唱团声音训练工作中调整训练内容,优化教学措施,而且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演出实践机会和比赛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训练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艺术水平,演唱出高质量的合唱作品。另外,教师还需要在训练活动和相关引导性活动中注重激发调动合唱团成员的参与性,让每一位学生在训练活动中自主探究,丰富学生的合唱经验,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可以在实际演出中超越小我,融入大我。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高校注重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音乐合唱团队,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可以借助校园的育人力量,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合唱团高校学生情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