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视阈下五邑侨乡文化传播载体和策略研究

2023-10-05齐思懿

河北画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侨乡江门文化

齐思懿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一、五邑侨乡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一)关于五邑侨乡文化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五邑侨乡文化研究具有地域性和一定的局限性,多见于高校特别是五邑大学的学术研究中。张国雄(1999)从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地理学角度勾划了五邑文化的特征,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和地域结构。张运华(2007)介绍了五邑侨乡的历史发展、革命精神、文化名人、风情民俗、世界遗产等。白少玉(2008)通过民族大义、桑梓情怀、启蒙精神、开放心态、创新意识、兼容胸襟、治学境界、艺术神韵将五邑历史、文化名人与文化精神相结合,他强调五邑侨乡文化就是五邑人的精神依托,心灵的归属。陈旭华(2010)强调江门五邑侨乡文化独树一帜,应当将地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相沟通,为高校德育育人开辟一条新路。陈淑贞(2014)从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两方面探析打造江门五邑侨乡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与前景。李嘉燕(2017)、孙萍(2018)、李天晴(2018)、肖康才(2019)等将五邑侨乡文化划分分为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华侨文化、名人文化五个方面,并将其运用于《文化生活》教学过程中。严琴、董金华(2019)认为五邑侨乡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借由五邑地域文化元素运用于服饰设计,为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播与传承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关于侨乡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

谭雅伦(2014)指出珠三角侨乡地区的侨乡文化形态,逐渐失去昔日的光芒需要转型。谢少聪(2016)通过对晋江侨乡文化海外传承中侨务工作发挥作用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多元协同路径,探讨侨务工作如何发挥最大效能服务侨乡文化海外传承。熊莎莎(2018)基于原型理论视角,探讨国际化背景下江门可基于价值符号、人物形象、主题故事来构建侨乡文化品牌,并通过符号化策略、拟人化策略以及叙事化策略进行国际化传播。陈敏(2020)以容县的“融媒体+侨乡文化”融合方式为例,分析侨乡新媒体现状和实践,提出加强县域新媒体新闻舆论引导的具体思路。

综上,尽管国内学者五邑侨乡文化和侨乡文化传播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将全媒体与五邑侨乡文化传播结合起来研究目前尚属空白,遂依托全媒体拓展与创新五邑侨乡文化的传播形式和路径不可或缺。

二、五邑侨乡文化全媒体传播载体与形式分析

江门五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艺术成就相当卓越。在这片有着浓烈侨乡风韵的沃土上,五邑侨乡文化逐渐形成并熠熠生辉。全媒体时代,五邑侨乡文化应当依旧坚守报刊、杂志等纸媒传播阵地的前提下,依托影视剧、电视栏目等深化舞台传播效果,微博、微信自媒体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App、小程序等自媒体拓展高端人群,构建五邑侨乡文化品牌。

(一)坚守纸媒传播载体与形式

传统纸媒是传播界的开山鼻祖和主要形式,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以“五邑侨乡文化”为关键词,共搜出17篇相关文献或报道,发表时间集中于2010年—2020年十年间,所涉内容或方向为文化概述、教学应用研究、景观用品设计参考、德育应用等层面,更多的是以“纯文字”或“文字+配图”的形式展示五邑侨乡文化的内容,并通过连载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讲述文化的来龙去脉、价值彰显等。另有,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由受众群体庞大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话剧等层出不穷,取景地或作品发生地成为网红打卡点。五邑侨乡文化全媒体传播亦可借鉴此法,既间接传扬了当地文化,又将侨乡文化精神传达给大众。

(二)深化影视剧、电视栏目等传播载体与形式

传统纸媒传播五邑侨乡文化难免让受众感到枯燥和乏味,单纯文字描述或图片直观感受无法全面表现一种文化的内涵,而电影、电视剧、戏剧等,恰恰弥补受众除视觉外其他感官的缺失,遂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类传播载体与形式。借由《航父冯如》《大江之门传奇》《他乡五邑人》等影视剧、电视栏目、纪录片等传播载体与形式,扩大五邑侨乡文化传播范围的同时,可与周边联动形成侨乡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江门文化旅游经济产业,驱动原住居民和外地游客不由自主地成为传播主体。现阶段,针对五邑侨乡文化的电视节目或影视剧依旧偏少,可推出专题栏目或记录片,讲述五邑侨乡文化之形成与发展,挖掘鲜为人知的人物与故事,并可展开集中式、主题化探讨,彰显多层次社会功能,以复合型传播模式增强五邑侨乡文化的认同度。

(三)自媒体与互联网传播载体与形式

借由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形成打破时空局限的传播方式,由此诞生的“微文化”正逐渐占据文化传播主力受众心扉。“微文化”为一种伴随“互联网+”和新兴技术兴起的文化,现阶段学术界尚未对微文化形成统一认知与界定,更多的是凭借五花八门的“微现象”综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于2021年首次使用“微文化”概念,以“微”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勾勒特殊的文化符号。五邑侨乡文化之自媒体与互联网传播载体与形式,便借由微文化模式开展传统侨乡文化教育,聚焦侨乡文化传播,引导大众增强文化自信。不可忽视的是,视听融合的艺术搭载新媒体技术的微电影,成为全新的五邑侨乡文化传播载体与形式,辅助提升有效传播效率。

(四)手持终端类传播载体与形式

科技的进步催生手持智能工具的焕新,使得手持终端成为最便捷的信息接收工具,且不受时空限制,“拇指文化”传播对于五邑侨乡文化传播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形式。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等手持终端信息获取工具,可定期或不定期、分类或不分类推送五邑侨乡文化相关的活动新闻、文化内容、征稿启事等。除此之外,国风/国潮系网游和手游备受社会大众的推崇,游戏中所负载信息亦为五邑侨乡文化的关键载体,地域文化以网络游戏的形式获得新生。

三、全媒体视阈下五邑侨乡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

(一)构建多元主体,细化传播内容

全媒体加持下,五邑侨乡文化的传播应当雅俗共赏、老少兼顾,即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相协调、不同类型受众群差异化传播,譬如青少年儿童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群体深层次传播、成年人群体体验与传承、中老年群体和海外侨胞忆乡愁情怀等。在“官方+民间”传播相协调层面,前者主要囊括对内传播(党政传播)和对外传播两大方向,后者则针对原住居民与外地游客展开。借由官方媒介传播五邑侨乡文化应引导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凸显侨乡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指向侨乡文化国际化传播。民间传播应坚守五邑侨乡文化,借由遗迹、手工艺品、文物、歌曲、影视剧、短视频等多元形式演绎五邑精神,将五邑侨乡文化与江门精神链接,推广侨胞先辈的实践经历,感受其穿透力与精神意义。在受众群差异化传播层面,针对青少年儿童偏重文化价值观培养,面对大学生群体则偏重深层次传播,对于成年人群体更关注其自身的领悟与传承,涉及中老年群体时则以忆往昔岁月与情怀为核心,并依托大数据技术和全媒体平台搭建五邑侨乡文化传播反馈机制。另有,需要关注的是,全媒体环境下莘莘学子更应当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汲取五邑侨乡文化中优良成分,而非沉溺于微媒介与微空间无法自拔,并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提升微内容的鉴别力,真正意义上达成微媒介感受五邑侨乡文化之效用。

(二)拓宽传播渠道,注重务实创新

全媒体视阈下五邑侨乡文化传播应整合五邑侨乡旅游文化品牌传播链、跨平台宣传五邑侨乡饮食文化、实现多平台侨乡文化教学、输出五邑侨乡文化创意衍生品。其一,五邑侨乡文化传播需占据高地,使旅游产业与文化传播相统一,并可搭建以体验为主、以教育为主、以旅游为主的核心文化区,调动非江门居民的主动性,构建侨乡文化旅游宣传链,增进五邑侨乡文化的渗透性。其二,借由“侨乡美食烹饪大赛”等活动为江门饮食产业链奠定基础,提升五邑侨乡文化软性宣传,譬如“餐饮O2O”带动文化发展、借“吃播”平台互动推广,且依托跨文化传播构建文化共同体。其三,依托课堂教学系统认知五邑侨乡文化,以本土侨乡文化内容导入新课,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进而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推动课堂的立体化、情景化。匹配文化案例与教学方法,五邑华侨建筑作为历史文化景观,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广泛运用,以感受五邑侨乡文化多样性与价值性。善用五邑侨乡文化作总结,再度增进学生专注力。其四,在“互联网+新兴载体”层面,推进侨乡文化背景或元素游戏、利用“沉浸式体验”旅游模式、举办动漫产品展会、设计“表情包”社交等均为有效传播手段。在“互联网+影视歌剧”层面,拍摄侨乡背景影视剧,或推出一系列侨乡声乐舞精品,塑造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物的全方位形象,并选取受众认可的传播形式,达成大众对五邑侨乡文化的全面解读。

(三)营造良好传播环境,构建地域文化品牌

全媒体背景下,五邑侨乡文化传播应当加强新媒体平台管理、拓宽全媒体反馈通道、引进文化传播专业人才,并借由符号化、拟人化、叙事化策略构筑五邑侨乡文化品牌。其一,营造五邑侨乡文化良好的全媒体传播环境。在加强平台管理层面,各运营平台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过滤直播、短视频软件内容,建立有效的信息筛选、过程监控和舆情预警系统,并精准把关“两微一端”,使文化内容尽可能贴近受众生活,丰富江门侨乡文化属性,展开媒介素养教育。在拓宽反馈通道层面,“全媒体+五邑侨乡文化”模式具备互动性强、反馈度高的显著特质,更应完善受众参与机制,强化五邑侨乡文化传播的能动性,拓宽侨乡文化精神传播范围,尽可能延展五邑侨乡文化深度。菜单栏及时更新、推文排版重视体验感、设置相关链接、突出文章重点等,均为五邑侨乡文化全媒体传播的要点。在引进专业人才层面,由土生土长的江门人传播与宣扬五邑侨乡文化最受欢迎,并同步引进网络开发、后台维护、采编、媒体运营等专业技术型人才,增强文化传播的专业性。

其二,构筑五邑侨乡文化品牌。在侨乡文化品牌塑造层面,开掘五邑侨乡文化之精髓内涵,凝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图案、标识、仪式、文字或口号,形成江门城市形象标识,并统一设置侨乡文化标识。在原型塑造层面,利用江门名人陈献章、梁启超等人物原型提炼出智者形象,依托修建铁路的江门华侨群体为原型整合出探险者形象,以倡议筹建新宁铁路的陈宜禧、打造国人第一架飞机的冯如等为原型的英雄形象,并分别对其进行卡通命名、外形设计、动作指向、声音录制等,拉近五邑侨乡文化品牌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叙事故事层面,纵观江门华侨史,全媒体视阈下五邑侨乡文化传播应打造系列化、品牌化故事集,譬如历史文化名人全集、华侨海外奋斗轶事集、侨乡商品故事会等。

猜你喜欢

侨乡江门文化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谁远谁近?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