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喇叭广播在基层社会动员中的角色与作用

2023-10-05

视听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喇叭动员广播

葛 昱

喇叭广播包含有线和无线广播,曾是我国农村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随着广播技术的革新、社会发展的需要、内容生产的变化,喇叭广播作为基层社会媒介形态的重要性也呈现着波浪式发展。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各级宣传部门及广电系统都努力将防疫政策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中国每一个角落,喇叭广播在基层社会动员中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对防疫抗疫具有重要影响。

一、喇叭广播在基层社会动员中的角色

(一)喇叭广播在基层社会的历史发展

1923 年美国人奥斯邦发明了广播,作为全新媒介在小范围传播开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项新技术传入国内并由专业人士带广播下乡,因为覆盖范围小,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1949 年新中国成立,农业工业和手工业都亟待发展,而喇叭广播简单易懂、快速传播的优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5 年底,全国建立县级喇叭广播站近1500 座,广播喇叭发展到50 多万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各类运动发展为喇叭广播迎来了发展高峰。1976 年底,全国有线喇叭达到11300万支,全国农村有线广播基站已基本普及。

在发展喇叭广播的同时,有线电视逐渐占据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而广播也从这个阶段开始进入衰退期。2000 以来,新农村建设为喇叭广播的发展打开了新未来,宣传卫生防疫知识、普及农村新技术、禁止焚烧秸秆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真实地在第一时间传到乡间地头/ 各个社区。2017 年《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发布,打通城市“最后一公里”,喇叭广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社会动员与媒介动员的具体联系

“社会动员”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提出的。社会动员的实质是与国家现代化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反映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成员们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认同等方面的转变过程。麦卡锡和扎尔德则从社会学视角解释了社会动员,是全社会资源有效调动、集中与重新分配,这一观点在我国汶川地震、武汉抗疫的社会动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我国,阐述“社会动员”这一概念的是吴衷民教授,他指出,“社会动员是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

媒介动员作为社会动员典型的方式之一,对环境整治的整体景观都有影响。“媒介动员”具体是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所形成的媒介环境对社会成员加以影响,使动员对象产生认同感并参与行动的一种动员方式。

由于大众媒体传播速度快、共情感产生强,因此在社会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媒介动员让社会动员范围更广。通过媒介动员可以快速将信息传递给社会各阶层,并通过丰富的具象化形式让社会动员实现集体认同感。第二,媒介动员让社会动员更快。媒介的特质决定了社会动员内容的传播不仅可以由点到面地反复传播,更可以在特定的事件中构建持续的影响。第三,媒介动员让社会动员更共情。媒介动员在确保信息公开、辟谣虚假信息、消除社会恐慌方面都采取了多元的呈现形式,在社会动员中扛起重任。

(三)喇叭广播与基层社会动员的关系

喇叭广播是基层社会动员的重要传播形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抗疫的宣传实践来看,喇叭广播将联动性和协调性在基层社会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更助推了基层社会动员的多终端发展。使用频次最多的高音喇叭,因为覆盖面广,常出现在电线杆、屋顶边缘、健身草皮等空间,几乎第一时间传递抗疫信息。为了确保信息传播零死角,车载移动广播、手持喇叭广播在这一特殊时期,都成为基层工作人员的必备传播工具。

目前,扬州市邗江区5000 份调查样本中,中老年人的数量约占整个社区人数的51%,受文化水平、身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中老年人通过手机客户端接收信息的覆盖率较青年人少很多。因此,在疫情期间,具有“沉浸式”信息传播的喇叭广播就成了社会动员的主力军。重要信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大的范围传递给社区居民。调查发现,喇叭广播在社区日常管理中几乎处于停用状态,而疫情时期的重新使用,不仅提升了社会动员的效果,也让喇叭广播得到了发展。

二、喇叭广播在基层社会动员中的作用

喇叭广播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基层地区的广播形式,具有传播范围固定、传播对象聚焦、传播内容统一、传播时间灵活等特点。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农村大喇叭”,喇叭广播还普遍存在于学校、企业、社区和公园体系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每个时期,喇叭广播在基层发挥的社会动员作用不断演变,发挥着一定的宣传功能。

统一指挥,集中行为。从平时生活里的“管住嘴,迈开腿”到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管住腿,自监测”,喇叭广播的社会动员影响着居民疫情时期的言行举止。喇叭广播凭借自身的时间和空间优势,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让独立的信息得以勾连、调控和约束了居民的行动。在调查样本中,有68%的居民表示,会根据喇叭广播的提示内容,采取相应措施:戴口罩、不遛弯、做核酸、自监测。

唤醒意识,促社区化。疫情期间,喇叭广播使用主动播放、被动接受的形式,为社区居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传播利害关系集中了居民们的注意力并关注到具象信息。在调查的10 个社区中,喇叭广播除了播报疫情的最新相关信息和行动要求之外,也会适当地播放一些警示内容,比如新冠肺炎病毒对人体和生活的影响。扬州市的疫情社区管理采用封闭小区的模式,由于社区面积大小不一、人员流动不同,喇叭广播的循环宣传播放就起到了管控作用。

三、喇叭广播在基层产生良好动员效果的原因

(一)反复感官刺激,打造“沉浸式”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讲究速度快、覆盖广、践行及时。而喇叭广播与生俱来的被动收听模式,使其在基层社会动员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统一内容的反复传播,不断刺激居民的感官,让信息到达率达到极致。喇叭广播构建出的“沉浸式”信息传播场域,可以使基层社区动员第一时间覆盖整个场域,实现时间上的延续、空间上的延伸。

(二)立足社区实际,让“硬”政策“软”着陆

喇叭广播的基层社会动员需要面对普通民众,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个社区的不同情况,呈现多种形式的信息植入。以扬州市邗江区10 个社区为例,其中3 个小区中老年人占比高达72%,信息传播时多采用方言口播,能够唤起居民们强烈的共鸣感,而另外2 个小区青年占比59%,信息传递时多采用普通话,实现动员目标。同时在传播样式的选择上,基层干部在不同区域选择了适合的宣传形式,例如顺口溜、小快板、传统戏曲、歌曲等。通过将“硬”政策“软”着陆的方式,让刚性政策体现出柔软的情怀,让宣传效果和基层社会动员程度显著提高。

(三)注意视角下沉,让社会功能正常运转

除了疫情防控信息的传播,每个社区的管理人员和网格长纷纷下沉到各管辖小区,通过喇叭广播掌握了居民们的防控情况,同时也了解了居民们的生活需求。以扬州市部分社区为例,不同于一线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面对疫情突然来袭,如何保证封闭小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喇叭广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真正实现了“筛查到人、指令到户、资源共享”的目标。

四、结语

喇叭广播是特殊时期最贴近群众的媒介之一,是信息传达和社会动员的有效助力,是承担“最后一公里”的传播利器。在城市的应急广播建设中,现有的应急广播体系主要依靠各类调频、中波和数字广播等,但在疫情突袭的特殊情况下,作用发挥受到限制。而看似与时代脱轨的喇叭广播再次打通了基层社会动员的通道并进行了有效应急管控,通过定时的信息传播、居民动员,缓解紧张情绪、辅助应急管理,达到了防疫抗疫的效果。

喇叭广播在日常生活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治理方面应保持“在线”,担当起自己的角色,发挥更加有力的作用。第一,喇叭广播要在农村或各大社区成为新闻宣传的阵地之一,融入互联网技术,形成规范智能的广播体系,让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第二,喇叭广播要因地制宜地播出针对性内容,例如农村致富、社区活动等信息,注重优化升级,争取在基层社会动员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喇叭动员广播
喇叭盗窃案
国防动员歌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我们班的“大喇叭”
喇叭盗窃案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国防动员
爸爸也爱听广播
同步阅读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