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军工企业采购管理提升研究与实践

2023-10-05敬毅超杨庆功王辉王闯张增阳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型号物资供应商

敬毅超、杨庆功、王辉、王闯、张增阳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17 年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中央企业采购管理提升能力活动,引导企业深入开展集中采购和降本增效,建立采购管理提升长效机制。采购管理提升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引导各中央企业围绕采购管理组织与体制、流程与运营、供应商管理、信息化与大数据建设4 个方面,逐步建立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过程作为社会经济体维持正常运营的一种普遍行为,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集中体现的矛盾焦点,同时采购是一项涉及人、财、物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是廉政风险暴发的高危领域。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大型军工企业,其供应链建设受限于设计要求、生产地域、名录限制及产品特点等因素影响,供应链管理起步较晚,而落实中央企业采购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是铸就世界一流宇航公司的必经之路。针对研究院采购管理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整、流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立“支撑主业发展、强化统一管理、提质降本增效、分级分类负责、公开透明阳光”的采购管理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施路径

1.强化“四个统一”,构建规范健全的采购管理体系

(1)严密组织,统筹推进,统一采购管理组织与体制

成立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并推动研究院采购管理重大事项落实;采购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采购管理工作的全面策划、组织协调、工作部署、监督检查等,形成工作方法并指导实践;各采购业务领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推进本业务领域采购管理工作;各单位采购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集中采购、阳光采购等工作。

(2)建章立制,夯实基础,统一采购管理制度与流程

面向“全领域、全级次、全过程、全要素”,强化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以《采购管理规定》为总纲,制定各业务领域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管理要求》《型号产品全级次供应商管理要求》等采购管理规章制度及标准。对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实行分段运行、分权制衡、多层管控,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强化对采购流程的统一管理,按照管理模块化、流程结构化的要求,采用“一图两表+一清单”模式,完成采购管理业务流程的建模和要素匹配,清晰流程接口关系,逐步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1+N+N”采购管理体系。

(3)公开阳光,全程在案,统一采购管理信息与平台

全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全领域产品和服务的公开采购、阳光采购、集中采购以及电子招标,实现采购全流程信息记录在案。将阳光采购等要求纳入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流程,持续推进阳光采购,以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增加采购透明度,简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规避违规采购风险,强化采购风险管控。

(4)风险识别,专项整治,统一采购管理监督与风控

建立贯穿采购业务全流程的风控体系,定期开展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认真落实各级审计巡视反馈问题、纪检监察反馈问题,持续提升采购风险防控能力。横向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分工协作、信息共享、齐抓共管,合力推进采购合规管理;纵向以常态化监督检查为手段,聚焦物资、外协外包领域廉洁风险突出的情况进行专项治理,形成督办检查、内部问责、反馈整改机制,推动“不能腐”的制度建设,全面抓好各项问题整治整改,加强采购人员廉洁从业和警示教育,提升采购风险防控能力。

2.聚焦“四个集中”,打造创新高效采购管理模式

(1)资源整合,大力协同,大力推进型号物资集中采购

根据军品采购业务链和价值链的布局分工,对军品采购供应链条上的资源和业务进行整合,实现型号物资采购工作由传统分散式管理向以集中采购供应为特征的转变,构建基于用户、集中采购中心和供应商一体化的企业物流及供应链体系,规避分散式采购管理带来的风险。集中采购中心深入对接用户,通过集中谈判、大宗物资采购、框架协议采购等方式发挥集中采购优势,协同供应商在供应进度、质量、付款账期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

(2)分类实施,差异管控,全面实施供应商集中管理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共同认定、资源共享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型号供应商实施集中管理,建立研究院合格供应商名录,压缩精简供应商数量,避免因供应商过多造成单个供应商供应产品少的供应状态,有利于供应商的质量管控、进度保障和成本控制,逐步建立核心供应商体系,支撑完整高效的航天供应链。

(3)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持续推进供应商风险集中管控

按照配套关系清楚、责任关系清楚、执行规范清楚的原则,以院所联合跨单位协同的工作模式,创新构建了“两维度、多层级、三类别、全过程”的全级次供应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风险模型,围绕影响成败产品供应商、质量问题多发产品供应商等7 个方面开展航天型号供应链风险识别和分析,辨识供货、质量、经营、技术等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并实施风险管控。将供应商作为企业的一部分,与重点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利益共同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供应链的增值作用,建立稳定的供应链联盟,持续提升重点供应商业务集中度,通过提前明确质量要求、采购需求和采购策略,培育优秀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采购份额分配、产品价格、订货优先权、付款优先权、领域深度合作等方面向重点供应商倾斜,实现与供应商的协作共赢,确保型号配套产品和物资优质、可靠供应。

(4)综合分析,实时监控,深入开展采购数据集中应用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各业务领域采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各单位提供经营决策支持。融合先进技术开展风险预警及监测,实时分析供应商股权投资信息及法人信用司法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完善供应商行为画像及关联关系预警,并将风险提示的干预操作纳入采购流程,降低交易风险。建立高度集成化的型号物资管理系统及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型号物资采购业务全过程闭环管理,以及型号物资采购供应全流程的线上协同、信息共享,强化采购数据集中应用。

二、实施效果

1.建立健全采购管理组织与体制,初步建成集中、高效、透明的采购管理体系

成立供应链管理委员会,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专业机构为支撑、电子平台为工具,分级分类推进集中采购。发布《采购管理规定》《招标管理要求》等采购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初步建成了支撑主业发展、强化统一管理、提质降本增效、分级分类负责、公开透明阳光的采购管理体系。

2.深入推进集中采购和阳光采购,提升采购工作效率,降低采购交易成本

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与主力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采购价格、供应进度、付款账期、铸锭储备、信息沟通等方面获取大客户优惠条件,保障了型号物资的及时供应,集中采购已达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估先进水平。2019 年以来,集中采购业务量逐步增加,集中采购率大幅提高,集中采购业务评价得分不断提升,供应资源获取能力、市场议价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针对独家供应、采购频率高、年度需求量较大的物资,通过签订大宗物资采购合同、框架协议采购、集中谈判、型号大批量采购等专项备料,节约采购成本。实施生产保障物资和办公类产品的电子超市化集中采购,有效解决需求杂、批量小、时间紧等问题,简化采购流程。实施非涉密产品和服务的阳光采购,扩大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引导良性竞争。

3.以风险为导向,持续夯实供应商基础管理,增强航天产品供应链抗击风险能力

搭建供应商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供应链条,对供应商实施分级分类、引入后备供应商、设置负面清单、将产品关键环节控制延伸至二次及以上供应商管理,形成顶层要求、分类管理要求和专业认证要求3 个层级的型号供应商管理体系框架。确立了以7 类供应商为重点分析对象,从技术、质量、供货、经营4 个方面13 个风险线索出发的供应商管控风险分析方法,完善了风险分析的风险线索和管控措施,持续提升了供应商风险分析的有效性,有力支撑了重大型号任务连续圆满成功。

4.不断强化大数据应用建设,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采购风险防控,推动采购管理转型升级

全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全流程电子招标,在实时在线监督和智慧监管持续强化的基础上,围标串标、注册资本与报价金额差距过大等违法违规现象明显下降,不断解决利益输送、隐性腐败等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报价供应商法人、注册信息、报价IP 地址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供应商成立时间过短、注册资本与报价金额差异较大等异常情况进行前置预警,同时对供应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失信等进行核查,有效降低了采购交易风险。▲

猜你喜欢

型号物资供应商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
救援物资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