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3-03-30候清萍冯荣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指标体系高质量

候清萍、冯荣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检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60 多年航天型号研制规律的把握、对科学管理规律的把握和对经营规律的把握的必然选择,也是履行强军职责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政策研究及启示

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2018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完整体系,标志着高质量发展迈入了加速推进的新阶段;2019 年4 月,国务院资产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十九条意见》,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标志着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推进;连续3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当前,《意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合理,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文件提出的1 个目标、6 个体系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见图1)—“151”框架体系:1 个发展目标、5 个支撑体系、1 个评价反映体系。文件从根本上为航天科技集团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力,坚持保军强军、创新驱动、强化经营管控、优化主业布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图1 高质量发展体系逻辑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总书记“8.26”重要批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保军强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目标落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改革和创新驱动持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2.建设原则

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具体着力点,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兼顾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基础指标反映规模速度,高质量指标反映质量效益;兼顾当期利益与长远目标,指标评价要瞄准行业优秀和世界一流持续对标,逐步缩小差距并赶超领先;坚持突出重点和分层设计,指标设计突出经营能力,下设通用标准化指标和特殊个性化指标;协调局部最优与整体最优,指标评价关注发展的协调性,坚持“经营一盘棋”。

3.体系目标

以质量效益为导向,支撑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建设;推动创新发展,引导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对经济运行全过程、多方位综合监控,提高评判分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支撑经营决策;加强整体运营情况的统筹监控和过程督导,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系架构

立足经营者视角,矩阵式设计指标体系总体构架(见图2),纵向维度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主线,围绕经营能力、创新能力、绿色发展、社会责任4 个基础维度建设;横向维度贯彻落实“做成、做好、做优”的要求,利用逐项递进表征关设置40 个基础指标和21 个高质量指标,基础指标反映“做成、做好”,高质量指标反映“做优”,具体指标评价设置基准值、目标值和发展值。

图2 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框架图

5.指标设置

(1)经营能力

落实协调、开放发展理念。按照经济活动中价值链轨迹重要环节设置指标,围绕合同、任务、收入、成本、新创价值、投资效能、风险防范7 个方面设置25 个基础指标、21 个高质量指标,实现对经济运行全过程和经营质量的评价。具体指标设置时,有效融合业务、财务和统计指标,关注经济活动过程,回归并反映经营实质,围绕合同、任务、收入、成本、新创价值、投资效能和风险防范等经济活动中价值链轨迹的重要环节,综合评价组织的保军强军和资产效率等情况。

(2)创新能力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围绕自筹研发经费筹集、自主研发能力等设置8 个指标,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见表1),监测评价军品型号自主可控情况和各单位创新经费和人才投入产出情况,引导各单位壮大研发队伍,强化自主研发、高效研发和有效研发。

表1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表

(3)绿色发展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从绿色环保和降低能耗角度,围绕无毒无污染推进剂、综合能耗设置3 个指标监测评价绿色航天建设情况(见表2),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表2 绿色发展评价指标表

(4)社会责任

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从企业发展对国家和对职工个人的贡献角度,围绕上缴国家税费和劳动者报酬设置4 个指标评价单位发展的社会贡献和员工的获得感,展现央企担当,社会责任评价(见表3)。

表3 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表

三、评价运行

1.评价模型

对单项指标设置基准值、目标值以及发展值3个评价基准。基准值为基础与底线(考核值),根据各单位经济现状确定,是各单位需达到“做成”的标准;目标值根据各单位过去3 年指标平均值和上一年指标值中较大值乘以航天科技集团平均增长率确定;发展值为远期发展预设值(规划值)或行业优秀值、世界一流水平值。具体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从单项指标和组合指标2 个方面分层构建评价模型。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构建单项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数,对个别指标或组合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预警,实现对被监测单位经济运行能力的评价,查找异常数据并分析原因,识别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短板、与战略发展方向之间的偏差,以及与同类优秀公司存在的差距,作为各单位经营决策的依据、战略方向以及管控手段调整的参考,引导各单位加快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1)信号灯模型

信号灯模型主要对单个指标完成基准值、目标值以及发展值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从单个指标完成角度评价各单位的高质量经济运行情况。

模型设置红灯、黄灯、蓝灯和绿灯4 种信号灯:红灯是高危预警灯,警示有关单位经营可能出现问题,应尽快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提出整改策略,降低经营风险;黄灯是警示灯,警示有关单位经营偏离预期,应分析经营现状及可能存在问题,防范经营风险;蓝灯是提示灯,提示有关单位可持续发展可能存在问题,应深入研究、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绿灯是健康灯,表示有关单位的经济运行处于良性、高质量发展阶段。

(2)综合评价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主要通过构建矩阵式量化评价模型对组合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借鉴沃尔评分法思路,分别对纵向维度和横向递进指标的权重进行差异化设计,以百分制为原则对被监测单位评分,评价各单位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情况。

2.试点评价

(1)评价分类

一是保军强军类,主要面向各厂所,监测任务完成的质量效率和经营发展的质量效益;二是经济发展类,主要面向各产业公司,监测经营发展的质量效益;三是保障服务类,面向各实体单位,监测支撑主业发展的同时,兼顾自身经营发展的稳健性(见表4)。

表4 各厂所监测指标权重表

各指标得分指数=基准值得分指数+目标值得分指数+发展值得分指数,各指标得分指数分为,正向指标得分指数和负向指标得分指数,其中:正向指标得分指数=×标准分值,当完成值/目标值>1时,取1。负向指标得分指数=×标准分值,当目标值/完成值>1时,取1。

计算各指标得分时,对于比例指标,若上期为负值,本期为正值时,完成值选取绝对值。被监测单位总得分=Σ 各指标得分指数。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可以直观评价各被监测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情况。

(2)评价结果

为检验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采集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22 家单位近3 年的主要经营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试算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经营实际一致。21 家单位距离高质量发展均存在一定差距:已有1 家单位实现了“做优”发展目标;7 家单位实现了“做好”发展目标;8 家单位实现了“做成”发展目标;6 家单位经营面临较多问题,未能实现“做成”发展目标。

建立适应性的体制机制是确保指标体系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分层建立跨业务领域、跨单位的高质量经济运行分析团队,在实际运转中对指标体系进行迭代完善,逐步契合工程研发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动态监测评价,打造航天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强化分析结果的应用,定期或不定期通报评价结果,作为正向激励与经营业绩考核挂钩。

四、几点建议

1.规范基础管理,推动评价指标数据采集信息化

一是开展基础管理提升工程,全面规范合同管理、业务管理、经济运行管理和经营数据管理,提高财务核算的精细化水平和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现评价指标的全面可采。二是建立高质量经济评价信息系统,打通业务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统计直报系统等信息系统的接口,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化。三是建立研究院经营管理信息大数据,夯实科学决策的数据基础,以信息化手段,以结构化、可视化的方式实时动态的将经营结果推送至领导班子桌面,形成“指挥作战地图”。

2.打造跨部门的专业分析团队,建立高质量经济运行分析的长效机制

建立适应性的体制机制是确保指标体系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分层建立跨业务领域、跨单位的高质量经济运行分析团队,在实际运转中对指标体系进行迭代完善,逐步契合工程研发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动态监测评价,打造航天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强化分析结果的应用,定期或不定期通报评价结果,作为正向激励与经营业绩考核挂钩。

3.体系化制定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高质量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来反映高质量发展情况,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全面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围绕主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妥善处理各子体系之间的协同性,明确推动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把握好各项举措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指标体系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