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乐趣之悟
2023-10-04黄鸿明
黄鸿明
[摘要] 教育是一项有情怀、有温度的光辉事业,班主任是高效完成这一事业的重要核心。班主任的乐趣包括备课之乐、上课之乐、交往之乐、遇见之乐、成长之乐、成功之乐。作为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教育人,只有不断强化政治、保持情怀、创新思维、开阔视野、严格自律、端正人格,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高大形象,赢得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同,从而感受为师从教的乐趣。
[关键词] 班主任;乐趣;幸福感
自古以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山水构建的世界里,他们都将自己的情绪饱满化,從而深感其乐,陶醉其中。实验证明,人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下,其工作成效和幸福指数可以大幅提升。教育是一项有情怀、有温度的光辉事业。班主任的工作实效决定着他们的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因此,班主任必须充分感受和挖掘教育教学中潜在的乐趣,慎终如始,行稳致远。笔者以为,班主任之乐,乐在其下:
一、备课之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班主任,课前的准备即是“预”的范畴和具体呈现。首先,班主任要深耕文本,通过跳动的字符、严密的结构、内在的逻辑,捕捉关键信息,梳理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这一步的工作越扎实,后续的工作越自如。其次,班主任要创新设计教案。一位有品质的班主任,绝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而是会在深耕文本、咀嚼文字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挖掘知识的内涵,拓展知识的外延,从而自主选择文本的切入点,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学情,又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教学文案。这种分层化、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既能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普惠、普适式教育效果,又能打造出所有人“吃得饱”又“吃得消”的精准、个性化的教学局面,从而让学生“个个兴奋,人人有得”。
二、上课之乐
课堂是班主任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知识殿堂,是师生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共促共生的操练场所。当前的教育,早已剥离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讲台、一块黑板的单一线性的灌输模式,大步走进了“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大融合时代。班主任借助教育大数据的强大功能,将教育普适性、标准化的教学样式过渡成教育精准性、个性化的样式,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课堂已经不是班主任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共商、共讨、共促的场所。当然,这也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多思、多想、多说,最终建构语言,归整知识,提升胆气,训练思维。而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明确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好串线联珠的主导作用,整体推进,适当点拨,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这样的课堂,既有知识的分层设计,又有思维的密集训练;既有预先设计的问题讨论,又有即时生成的问题释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收获颇丰,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同度也较高。同时,班主任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获得感、幸福感也较强。
三、交往之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与同志。”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润滑剂,可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而要达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交往,笔者以为,一要大力提升自身的素养。习总书记提出了“教育强国”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口号,而作为落实这一口号的实操者,不仅要当好传播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具体而言,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宽厚的仁爱之心。当这样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班主任充实到教育队伍里,教育局面也会大为改观。二要清醒认识当代学生的特点。当今的学生,处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其信息渠道更为广泛,自我意识更为强烈,个性追求更为突出,同辈文化更为浓郁,思维的独立性更为明显。同时,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略差,理想抱负的追求略低。作为教育人,对这些与时代同轨的表现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在交往中对其强化或转变。三要切实注重交往的纯粹。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双向心理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是构建师生关系的主流原则,班主任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以个人魅力去感染,以扎实的知识去征服,以仁爱之心去唤醒;学生在感染中模仿,在感化中调整,在感动中上进,在感恩中铭记。如此,教师沉心于施教,学生乐享于受教。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试想,师生以如此认知来交往,于双方来说,皆为快乐之端、幸福之源。
四、遇见之乐
师生之间的遇见,是一份极致的美好。班主任要以此作为教育行为的基点,在充分认识到学生成长的可预见性的前提下,主动、及时且准确地了解并熟知学生身上的特质,然后以厚重的知识、幽默的谈吐、得体的举止、宽厚的仁爱,将爱从心里生发出来,又落到学生心的深处,努力将学生的成长历程涂抹得色彩斑斓又极具个性,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当然,相对于传统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单一线性的教育模式来说,现今的教育模式已然将认识论的因果过程转化成了一种尊重个性差异、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理解、宽容、善待学生,追求平等、互敬、民主、和谐的“我—你”的关系样式,探求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李镇西老师说:“这种真教育,点燃班主任的理想与激情,唤醒孩子的梦想与创造,让教育生活充满着诗情画意,让教育符合人性又充满人性,如此,定会给学生与班主任的未来留下温馨美好的记忆。”确实,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这种遇见,就如泰戈尔笔下的“石块遇见水”一样,石块在细柔、持久的浸润下,逐渐去粗,变成美丽的鹅卵石,从而散发出湿润的触感和灼眼的光泽。
五、成长之乐
自古以来,人们对教育人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诸如“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教人者必先受教”“善治人者必先自治”。它们告诉我们,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班主任应吸收整个光的海洋。更何况,班主任的良好素质,绝不是一张文凭能够证明的。班主任只有学会读书,不断更新知识,并且坚持终身学习,学生才有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可能。这个过程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具体来说,要体会成长的乐趣,班主任首先要努力成为一个精通专业知识又善于传授知识的“经师”。教育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容错的职业。而不容错的起始点,则是教育人自身知识素质的过硬。为此,班主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保持终身学习的干劲,然后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让自己向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经师”靠近。唯有教育人拥有“日日新,又日新”的专业知识,才能让自己更自信,在受教者面前更洒脱。同时,作为一名“经师”,还必须善于将“肚中货”以最恰当的方式释放出来。而这一释放的过程,必须在符合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以具有创意的教学方式,让受教者在知识的获取途中满载着收获的轻松与快乐。其次,要感受成长的乐趣,班主任还要努力做一个涵养德行的“人师”。古语有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这其实道出了班主任的另一项重要职责在于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为此,班主任要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涵养自身的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三观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吐辞为经,举足为训”,从而完成由“经师”向“人师”的华丽转身。当然,成长的最高境界是将“经师”和“人师”融合,进而成就“名师”的声誉。这一学者型、专家型的班主任,正是社会的要求、学校的需求、学生的渴求、家长的企求。习总书记说,好的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间断淬炼自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有拦路虎、绊脚石的阻碍,但身为班主任,追求无止境,方能有希望、有乐趣。
六、成功之乐
周国平说:“成功的第一要义,就是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做得尽量完美,让自己满意。”衡量一位班主任的成功,除了“内修武功,外树形象”,更应该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而要让学生值得自己崇拜,班主任首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不是凭借师道尊严的指手画脚者,而应俯下身子,力争满足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重视学生的品质完善,为课堂教学效率提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保障,力求学生能内外兼修,品学兼优。其次,班主任要确立面向未来的学生观。认同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使教育具有人性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在这样的学生观比照下,班主任就能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从“教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变,让学生从“无差别接受”向“课堂生成”“着力创造”转变,以此来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开放的新型师生关系。再次,重视教与学的关系。韩愈曾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告诉我们,师生之间应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班主任具备这种认知,有利于化解师生间相对立的矛盾,共同出力架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享受教与学过程中教学相长的乐趣。
习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确实,基础夯得越实,步伐就迈得越大,后劲攒得越足,成效越能看得见。作为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教育人,要不断强化政治,保持情怀,创新思维,开阔视野,严格自律,端正人格,树立起班主任的高大形象,赢得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同,从而感受为师从教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周静.引领班主任感受职业的快乐[J].教育家,2021(20).
[2]徐倩.上海市实验小学:让班主任享受“教育的乐趣”[J].上海教育,2020(36).
[3]杨晓凤.浅谈如何做一个诗意而快乐的班主任[J].才智,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