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粮食储备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

2023-10-04郑焱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粮食创新

摘要:粮食储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是引领支撑粮食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粮食储备企业作为粮食储藏的基本单元,科技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粮食仓储行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粮食仓储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及前沿,指出了当前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深入剖析了制约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行业发展的策略建议,旨在为促进中国粮食储备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粮食;创新;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30404

基金项目:2021年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立项项目。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s grain reserve enterprises

Zheng Yancheng

( China Grain Reserves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39 )

Abstract: Grain reser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ccupie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aranteeing the security of our foo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engine leading and suppor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grain industry. As the basic unit of grain storag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in storage enterprise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grain storage industry.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grain storage industry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ronti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inted ou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faces great opportunities, deeply analyzed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suggestion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grain reserves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promo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basis.

Key words: grai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strategy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已被摆到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2]。随着科技创新发展走向纵深,企业产品创新、技术迭代、工艺革新、模式变革持续深入[3]。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受益方,科技创新已成为粮食储备企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1 粮食储备企业创新现状

1.1 重视战略创新

“三低、三高”(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和“三化”(装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集约化)粮食储藏战略,是指导引领我国粮食储藏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障[4]。中储粮集团出台了《中储粮集团公司“十四五”仓储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构建绿色、节能、高效、安全的储粮技术体系的目标,制定了《关于落实“五个做实”的工作方案》《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保障科技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中粮集团出台了《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管理规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研發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2 重视技术创新

国家各类科研力量在粮食储藏技术研究方面不断向更深层次探索,在储粮昆虫[5]、储粮微生物[6]、粮油品质特性与变化规律[7]、粮油储藏技术[8]、低温储粮技术[9]、储粮害虫防治技术[10]、粮食干燥技术[11]、气调储粮技术[12]、粮食信息化技术[13]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粮食储备企业从科研生产管理过程中人、机、料、法、环全维度创新管理方式,取得了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氮气气调、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等适用性储粮技术已成为行业主流技术,基本形成了北方地区以内环流控温为主,南方地区以气调、空调控温为主的技术应用体系。储备粮宜存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全国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了80%,每年节约粮食保管费用和减少陈化损失40亿元,有效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藏粮于技”效果显著[14]。

1.3 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5]。“十三五”期间,我国R&D(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7%,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16]。国有粮食企业多维度、多方式开展各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层次化、专业化、特色化人才体系建设,设立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进一步壮大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提升高级工程师占比;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建立技能拔尖人才工作室,依托科技项目和人才工作室技术技能优势,培养专业化科研人才,为打造粮食仓储专业化队伍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2 粮食储备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思想不够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不断演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部分企业未真正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停留在粮食仓储标准数量少、覆盖面小的认识阶段,创新意识不够强,前沿信息掌握不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17]。创新工作依靠行业内部科研力量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力度不够,未能很好地利用全领域科研力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力度不够

發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成果转化率高达70%以上[18]。尽管我国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者间已尝试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等多种协同创新模式,但鉴于高校院所更注重科研和技术开发,企业更注重经济效益,产学研合作中风险和成本问题致使各类创新主体间实质性合作还不够深入,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解决部分技术问题,无法形成长期、深入的合作,在仪器设备、文献服务共享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3 粮食储藏关键性技术装备尚未完全攻克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智能化、规模化和连续化水平高的成套技术装备。根据2020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在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我国每年粮食损失量约350亿kg。虽然气调储粮、储粮害虫综合防治、低温储粮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绿色储粮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从损耗数据来看,粮食储备企业仍有很多节粮减损关键性技术尚未攻克。同时,由于装备设计和制造周期较长、研发成本高,加之我国粮食储备企业装备研发力量薄弱,科技成果大部分以技术和工艺改进为主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缺少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距。

2.4 创新型人才匮乏

粮食仓储行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相关科研人才数量较少,除专业化科研院所外,大部分粮食储备企业未设立专职科研岗位,创新工作依靠仓储保管人员开展。但由于当前仓储保管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日常工作任务繁重,新鲜事物和技术创新能力有限,人员职业发展缺少系统完备的交流培养体系和明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加之粮食储备企业地理位置偏远,薪酬福利水平一般,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核心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以及领军型人才供给明显不足[19]。

2.5 研发投入相对较低

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是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只有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尽管粮食储备企业在不同程度上投入了一定资金用于相关研究,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但粮食储备企业作为公益类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保管补贴和轮换价差,受主营业务影响,资产负债率高、盈利能力有限,大部分企业无法大规模、持续性投入。加之粮食储备企业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无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研发投入力度。

3 加快粮食储备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3.1 强化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

瞄准世界前沿,突出国家战略目标和任务导向,加强粮食仓储科技创新发展顶层设计;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点专项,聚焦智能化装备、自动化仪器设备和绿色低碳前沿技术,有针对性地制定研发计划;强化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标准建设,树立大科学导向,围绕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方案等重大任务,制定更符合粮食行业特点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统筹部署全产业链创新;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激发和促进企业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文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3.2 提升合作交流水平

紧密围绕国家规划和相关政策,深入分析目前粮食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基础和经验,解决制约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方的政策瓶颈,推进政策协同优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粮食储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探索合作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着力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打通信息渠道,建立信息互联平台,提高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匹配速度,避免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3.3 加快创新人才引育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培养符合粮食储藏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积极与综合性大学和食品专业类高等院校合作,增设粮食储藏相关学科,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完善科技人才发展“双通道”和容错纠错机制,多维度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机制,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依托国家各类人才计划,注重对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造就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3.4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拓宽研发经费投入来源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构建融资投资体系,引入银行、保险、风险投资等金融资本,弥补粮食储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筹资能力与政府支持和银行贷款之间的空白;争取政府对粮食储备企业的政策支持,提高财政资金转化为研发投入比率,设立粮食行业专项研发资金,确保其用于科研条件建设和科研项目;鼓励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开展科技创新,配套适用于公益性企业的创新激励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后补助”等方式补贴企业,提高企业科研投入力度。

3.5 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引导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利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现金出资等方式推动企业转化;抓住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摒弃先有成果、再找市场的“成果—市场”模式,将成果转化成效与科研人员职业工作评价相结合,引导科研人员关注成果转化工作;构建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科学评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可行性,依托行业优势吸引各类成果集聚,形成平台效应。

参 考 文 献

[1] 唐国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与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J].党的文献,2017(2):26-33.

[2]陳舒,李贺南,杨璐,等.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21(13):102-103.

[3] 黄洁,夏宜君.紧抓发展机遇,打造企业创新文化[J].中外企业文化,2020(9):11-12.

[4] 靳祖训.中国粮食储藏科研进展一百年(1921—2021年)[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7-8.

[5]李丹丹,郭道林,严晓平,等.中国储粮昆虫历次调查分析与探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7,33(6):38-39.

[6]黄淑霞,蔡静平,田海娟.主要粮食品种储藏期间霉菌活动特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0,25(1):99-102+127.

[7]李小明.夯实粮食质量现状调查及发展探讨[J].粮食储藏,2018,47(1):54-56.

[8] 耿宪洲,王若兰,渠琛玲,等.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内部质热传递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7,38(10):215-218.

[9] 刘胜强,唐洁,蒋士勇,等.粮仓常用隔热材料应用概况[J].粮食储藏,2021,50(4):10-14+19.

[10]郑焱诚,李丹丹,蒋雪梅,等.平房仓磷化氢气体空间扩散分布及杀虫效果评价[J].中国粮油学报, 2023, 38(2): 29-34.

[11] 毕文雅,张来林,郭桂霞.我国粮食干燥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6(7):12-15.

[12] 刘进吉,赵磊,叶海军,等.浅圆仓不同充氮工艺气调试验[J].粮食储藏,2019,48(6):16-20.

[13] 胡荣辉,甄彤,陶文浩,等.大数据在粮库粮情预测中的应用[J].粮油食品科技,2016,24(5):98-101.

[14] 许高峰.我国粮食储藏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粮食储藏,2015,44(4):1-5.

[15] 戴瑞祥.人才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石油企业,2017(Z1):106.

[16]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正式出版[J].中国科技人才,2021(5):85.

[17]洪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粮食回顾与展望[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46(6):1-6.

[18] 房辉,原峰,熊涛,等.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及实证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35(11):1337-1342.

[19] 邢长露,孟迎辉.粮食安全背景下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2,47(3):61-64.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粮食创新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