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基本遵循
2023-10-02安新县老河头镇第二中学张克新
○安新县老河头镇第二中学 张克新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八个相统一”直击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堵点,明确了依据什么育人、育怎样的人、谁来育人、怎样育人等问题。近年来,关于“八个相统一”的研究不少,但它们大都侧重一般性描述或者理论层面解读,缺乏系统性的实践研究。本文立足四年的“接续式”教学实践,从可操作性层面对“八个相统一”进行闭环式全景论证与解读,并从教学设计、教学闭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学业质量评测等环节提出具体落实建议。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首要体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就要站稳政治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一是教师的观点要正、价值要正、导向要正、立场要正,教学语言、观点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将结论落到正确价值观层面。二是教师须拥有完备的专业素养、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核心素养体系,进而从容应对学生的追问。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论断、新要求,新时代党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创新的政策要求,特别是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系统论述,新课标中设定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三是师生主动养成持续关注生活、解读新闻时政话题的习惯与能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既要有预设预判又能因势利导,对于学生的新观点、新思路,能通过启发引导与议题分享,引领价值和结论自然生成。四是教师要会讲时政、讲生活、讲历史、讲理论,讲解应选取典型性或融合性背景、设计能激发兴趣与体验拓展的问题,讲解要预设问题,给足学生思考、探究、分析和拓展的时间。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避免从孤立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固化教学,必须将知识的迁移、拓展及运用价值进行升华,体现学科教育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一是完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依据课标确定,内容突出主题教育,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品质。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五育”并举落细落地。二是坚守教育价值。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基于学科素养,明确课题所涉及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注重价值追寻,强调知识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指导意义,而不是拘囿于学科概念与词汇本身。三是深化教育体验。例如,情感共鸣的体验、知行合一的体验、迁移拓展的体验、理性认知的体验、系统稳固的体验等。增强体验可以从阅读分析、拓展感悟、探究分享、实践运用等环节出发,最终指向用什么看、怎么看、怎么办。四是升华经验拓展。无论是学案设计还是设问切入,都要坚持单元式构建、目标式融合、场景式设计,侧重知识的高级运用,确保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融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五是运用多元教学方式。要深度实践课标所倡导的项目化、启发式、案例式、议题式教学。无论哪种方式,教学设计中都应做到素材有指向、背景有生活、认知有经验、设问有思考、结论有留白。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遵循了生活化原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未雨绸缪,要在开放探究中引领目标与价值生成。一是善引不同舆情。事实上,反面素材和话题一旦被解释清楚了,同样会增强理论道路及制度自信。教师应善于关注生活,发现并梳理有价值的素材,完成同类和关联性资源储备。例如,运用思辨式问题引发学生体验与经验迁移,让学生在思考、查阅、感悟、建构中实现价值生成。二是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式教学是课程标准倡导的主流方式。多案例融合、一例到底式、主题式设计均是案例式教学的高级境界,是落实大单元情境与任务设计的有效形式。案例设计应选用时代感强、素材真实、融合目标甚至是跨学科的背景;课堂教学应增强问题开放性与拓展性,而不是追求固化结论。三是灵动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应基于生活、基于学生认知、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如可以从主题融合、单元融合、生活融合、知识融合、能力融合、价值融合等不同维度呈现问题。问题分析与体验过程可适当留白,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问题与答案既要精准匹配又要收放有度。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强调知行合一,强化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就需要在教学准备中,增强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体验,拓展价值深化的路径。一是尊重认知规律。初中生在认知上的优势是独立意识增强、批评意识增强、创造意识增强、逻辑知觉基本形成、模仿能力增强,但鉴于社会与生活经验,他们在认知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缺乏证据的表达,缺乏缜密逻辑的表达,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证据的论证缺乏视角与权威性。对此,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教学应充分拿捏任务设定与认知之间的交集度。二是优化案例设计增强说服力。选用生活话题,开发生活场景,提出生活设问,建构生活逻辑,培育生活思维。问题设计、问题数量、过程体验、展示评议中,要留给学生思考、拓展、探究、查阅、论证、推敲的时间。三是知行相互统一。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应服务于思政教育,学校和教师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方案策划、参观访问、参加社团、志愿服务、创新实践等活动都应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实现即知即行、学思做结合。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也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视域。对此,学科教学要坚持坚守本位、系统研究、灵活运用的原则。一是遵循课标和教材理念。教师对课标中的核心素养、总目标、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教材编排理念,教学目标、方法、重难点、易错点、授课时间均应有空间感与结构性认知,可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融合为大主题、大单元。对于目标内容,学科教师既要分门别类又要融合运用,既要考虑学段要求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遵循教材体例。领会统编教材中运用经验、探究分享、拓展运用等栏目的编排理念。教学中,除一些案例、顺序与时间、方法根据学情调整外,总体教学理念与流程还应遵循教材,反对盲目创新与教学盲从。三是通晓教材题例。课前梳理题例类型,明确任务要求,解读材料价值,透视设问方式,对符合关键能力要求、体现跨学科理念的题例进行重点研究。四是丰富课程实践。课程标准与教材具有统一性,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进度、评价方式也应因材施教、因人施策。五是加强实践反思。根据课程标准及时对教学内容分布、重点攻破、方案制订、目标与价值落实、时间分配、教材亮点与不足进行评价。六是增强多样性教学。具体包括方式的多样化选择、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式、资源的开放性收集与利用等,都应立足学情、立足时代发展,用精准化方案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强调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参与的沉浸式体验,但在教学实际中“独角戏”“满堂灌”等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教师理念滞后,职责不明,环节缺失。对此,须从教学闭环的创建与任务落实角度进行系统改变。一是研究学生认知规律。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研究和梳理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和条件,如研究中学生个体成长特点与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学习的流程与闭环、学生成长中的话题。二是发挥教师主导价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责任是把握立场、调研学情、设定目标、融合素材、提供资源、设计问题、选择方法、查摆证据、完善流程、学习观察、方案与问题调整、学习进度调整、总结性问题点评、问题样态预设与评估,以及规范学生表达书写,自主探究学习闭环与行为方式。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有意识让学生读、说、评、议、查、思、探、做,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把时间、设计、问题、评价、补充还给学生,把体验、价值、方法、过程、收获还给学生。
坚持讲授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有政治诉求就应有科学讲授,这里的讲授强调的是观点、政治立场与方向,而不是“填鸭”、硬灌的方法。一是让知识服务于价值。知识是课程教学目标,是教与学一个阶段性小目标。教学设计应选择适切话题与背景,吸引学生参与任务探究。通过合理适量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思考、敢于评价,上升至我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该怎样做层面,实现低层次思维向批判性思维、高级思维的转变。二是优化教学闭环。教学中,应发动学生设计方案、调查论证,引领学生会听会评,引导学生发现线索、发现指向、发现角度,推进学生有效判断、阐释和评价。小组合作要有培训、有规范、有组织、有分工、有实效。教师应善用技术与艺术手段撬动学习要素,例如两分钟预习,预习主题案例,运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究,预习中应发现学案的长处与不足,对问题问法与数量进行调整;面对面批改,作业看态度,检查要及时,修正要彻底。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只有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发挥最大育人作用,对此应坚持多维度推进学科价值的实现。一是推进课程育人。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参和学科本身,还包括丰富的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资源、实践性资源、数字化资源等。资源开发遵循融合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发展性原则。二是内化文化育人。在内容上,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路径上,创新表现形式,融合多种手段,增强真实体验。三是开展活动育人。活动坚持一体化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活动实施应吸引学生发现线索、归纳主题、寻找条件、探究过程、解决问题。四是管理育人。学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尊重差异、发展学生。学校构建“五育”并举的管理体系,重预案、重防患、重干预、重过程,尊重差异,避免一刀切、粗放式管理。管理坚持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全时段育人。五是协同育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升课堂观察与评价能力,班主任善用系统管理、民主管理、主体责任管理,通过引领、发现、矫正,推进过程性教育、综合性评价、项目化育人。家长与学校及时沟通,并在生活细节、品德修养、学习过程等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庭成员意见务必正向统一。六是评价育人。学科教育教学健全过程性评价,增强正向激励评价,拓展评价方式、改革学业评价,实施多元化与差异化评价。评价形式与内容、表现与思维、过程与结果应保持统一。教学中要实施具体评价、有效评价,评价重点放在过程表现中,特别是态度、方法、拓展与反思。转变学业及质量评价观念,落实好十个融合:开放与限定融合、可读与拓展融合、结论与过程融合、描述与阐释融合、知与行融合、个体知识与多维体验融合、时代性与前瞻性融合、理论性与实践性融合、传承性与创新性融合、单学科与跨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