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3-10-02王东昀

今天 2023年17期
关键词:凤仙花学科科学

王东昀

(张掖市山丹县三立小学 甘肃 张掖 734100)

前言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在小学阶段教学期间,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更为注重学生语数外三门主课学习,而将科学这门学科置于可有可无的副课行列。这种教育理念导致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教环境,相对如今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而言并不理想。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对于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期间应当重视起科学这门学科,深刻意识到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到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基于生活化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改善传统教育现象,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探究与渴望,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基础,对学生开展有效知识培训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

1.当前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纪较小,所认识的知识层面也较为浅显,学生对于科学这门学科中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并不理解且从未接触的,学生普遍缺乏对于外界科学事物的知识了解。但是在小学科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却恰巧需要学生具备这些活跃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如果缺失,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地融入到科学知识课堂学习中[1]。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基于这一教学现状,转变自身教学形式,以生活实例作为教学切入口,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并加上教师教学引导,逐渐活跃自身科学思维意识,自主探究得出科学结论。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班级学习氛围,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而在以生活实例为教学理念开展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减少对于学生学科成绩的重视程度,将教学重心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上,适当地为学生强调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源于我们的生活,促使学生尝试着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生活实践应用,以此来达到科学学科教育教学目的,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更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综合能力。

2.做好课前备课工作,规范教学形式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做足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确保正式授课期间高效利用有限教学时间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也是教学内容得以高效完成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同时,更是提高小学阶段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教学条件[2]。而教师在备课阶段,首先需要了解本次授课主题,并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在每个阶段设置活动的意义和时间范围控制,以保证教学期间教学环节紧密衔接且能够有效地保障学生得以从容应对,以由浅至深教育形式,避免学生在进行科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知识断层的学习感觉。所以想要加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渗透,需要教师科学教师做足充分课前准备工作,在授课期间规范自身教学形式,以此让教师得以从容应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以人教版小学化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土壤和岩石中,第二课比较不同的土壤为例展开课前备课时,教师首先需要利用5 至8 分钟的时间来做课前导入:我们生活中土壤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那么这些土壤又有着哪些不同之处呢?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探知欲望,使学生的专注度得以集中于教师教学内容中,这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更为集中,给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随后为学生摆放提前准备好的,与教材内容别无二致的不同种类土壤,按同桌、前后桌四人一组形式,给每个小组分发三捧不同的土壤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分析这些不同种类的土壤,从颜色、颗粒感、气味等多个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接下来,由教师进行操作,将土壤倒置在水中观察土壤和水的分层现象,来为学生讲解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之间的区别,并通过其特性,教给学生如何进行这三种土壤的区分。此时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观察和探究手中的三种土壤到底对应的是哪一种土壤。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基于生活实际的土壤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到土壤与植物之间存在的分类关系:不同种类的土壤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沙土、水分等成分和性质具有不同之处,因此对应不同种类和生长需求的植物而言也有着不同适宜的土壤。如:沙质土中含沙量较多,因此其土质较为疏松,透气渗水性质较好,十分适合西瓜、花生等植物生长。

3.建设真实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堂教学期间,为学生构建更为贴切于生活实际的真实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更是在无时无刻地明示学生科学是一门基于生活实际开展的学科,这也是凸显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运用真实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课堂教学创新,这种独特的教学场景创设,能够为学生营造出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好奇心有着良好促进作用[3]。

以人教版小学化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种凤仙花中,第六课 根茎叶为例展开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将成品的凤仙花带入课堂中,让学生细致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的形貌,并用基础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如大葱、小白菜、狗尾草、月季花等多种能够带来班上供以学生观察的蔬菜或是花朵等植物,让学生们分析凤仙花的根、茎、叶与其他植物的跟、茎、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以最为直观的形式观察发现凤仙花的根是须根,多而细,茎是直立茎能够支撑叶片、花朵和果实,叶子形状是披针形。

在带领学生进行基础外貌特征学习后,教师接着为学生讲解在植物中根、茎、叶的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学生们可以快速回答:“阳光、土壤和水。”随后教师为学生们一一进行分析和解答:“需要阳光的原因是因为它要进行光合作用,保证自身发育成长;需要土壤的原因是土壤中蕴含着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矿物质;需要水的原因是为了促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水存在于土壤中,那么先接触到的植物部分便是根,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叶片,因此植物若想要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植物自身所需物质,就需要水通过根进入植物体内,然后沿着茎由下至上运输水,最后到达叶片,其中部分水因为蒸发作用散失到空气中,还有一部分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种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引导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的具体步骤,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4.加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操作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科学这门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十分新颖,这也让不少学生对科学课堂教学饱含期待。学生这种学习状态更利于教师在教学期间,利用学科特殊性对学生进行教材相关知识内容教学与知道。只要教师在授课期间,先抓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心态,便能够快速地调动起班级学习氛围,加快教学进度,提升教学效率。而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加强课堂教学活动建设,加强课堂实践操作,让学生愿意在课堂学习中跟随教师,才能得以全身心投入课堂知识学习中[4]。

以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土壤和岩石中,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为例展开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介绍“土壤”是指什么,让学生了解到并不是普通砂石都被称之为土壤。让学生正确理解本次授课主题方向,是成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一环。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见土壤?又有哪些地方需要土壤?学生快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积极回答道:“在路边的绿化地中种植的花草需要土壤。”“在田地里种植的蔬果需要土壤。”不少学生的答案都逐渐向植物领域靠近,此时教师便可以继续提问:“既然大家都说植物离不开土壤,那么土壤一定是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物质,就像我们长高需要摄入食物一样。”

随后,教师便可以将备课期间为学生准备的土壤、烧杯等实验器材为学生进行分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合教材中学生的实验操作,尝试着进行实验,也可以自己利用现有实验资源进行实验创新。许多学生最先采用铺平观察的形式来分析,发现土壤中有潮湿感,推测出土壤含有水分;也有学生将土壤倒入加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发现土壤出现分层。最后由教师将土壤进行燃烧实验操作,学生通过闻气味感觉有一种糊了的气味,这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地面上的动植物死亡后腐烂被烤糊后的味道,腐殖质能够让土壤保持水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观察时感觉土壤有黏腻感的原因。最后,教师带领观察完实验的学生去洗手结束实验活动。

5.将科学知识生活化,鼓励学生自主拓展课外实验

在小学阶段教材中所为学生提到的科学实验有部分并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期间展开,这是由于科学现象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中,在课后同样也需要时刻保持着探究科学的精神,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展与科学现象。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外开展自主探讨实验,能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也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5]。

以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种凤仙花中,第八课 凤仙花的一生为例展开实验教学时,教师结合本单元之前所为学生介绍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凤仙花从种子发芽到枯萎死亡,需要经历哪几个不同的阶段做出说明。学生能够很快速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凤仙花的一生需要经历种子、发芽、长出茎叶、花蕾、开花、结果这六个阶段。”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对凤仙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材中和花店里摆放鲜艳的凤仙花,而凤仙花一生需要经历的阶段除了“开花”这一段,其他均无从得知。但是由于凤仙花对于环境要求不高,且其自身适应能力较强,算是较为好打理的花卉种类。结合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与学生家长沟通后,让学生尝试着在家中养殖一至五株凤仙花,并让学生从培养种子开始,对凤仙花的每一个时段成长进行记录。同时,教师放低记录要求,基于植物生长过程中,并不是每天都有明显现象,让学生只需要在凤仙花成长过程中,有出现六个主要阶段的日期和观察记录即可,这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的课后学习难度,学生抱着好奇心态也会长期性地将培养凤仙花放在心上,这对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精神和心态有着重要意义。

在经历长达半年的种植期后,教师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种植凤仙花经历和经验,不论是不小心将花朵养死的错误经验分享,还是实现从种子到结果的成功种植经验,都是学生不可多得的生活经验。而学生在此期间也能了解到科学学习的意义便是在于对生活进行观察,学生也会更愿意去观察、去感受生活细节,这能促使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的健康心态,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6.需要校方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硬件设备提供支持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现代化教学技术也逐渐引入教育领域各个阶段,虽然这些教学辅助性器材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但是在科学这个需要以实验为基础开展的课堂教学中,仅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政策下,除了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校方同样也要顺应新课程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新型教学设备以供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开展高效课堂。因此,校方应当重视小学阶段科学课堂教学设备引进,挣脱传统教育理念以理论开展教学的单一授课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器材,使得教师在教学期间运用更为合理且具有科学性的直观有效行为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所学新知识的探究参与积极性。

以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土壤和岩石中,第三课 岩石与矿物为例展开教学,教师在正式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开展前,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关系,由于小学生对这两者之间关系并不清晰了解,因此许多学生会将其视作两种物质,而开展本次课堂教学实验的首要目的便是让学生了解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同时为学生拓展在岩石中如果能够提取出一些具有极强研究等方面价值的矿物被称之为矿石。而这些矿石中蕴藏了非常多有用物质,通过提炼可以得到不少在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等物质。随后,教师将采集而来的石头交给学生进行辨认,这些石头是否都属于岩石?学生根据教师之前所提及的岩石、矿石、矿物之间的关系通过石头表面纹理分析,难以得出结论。

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小锤子和一个放大镜,学生可以通过放大镜细致观察自己手中石头表面,也可以用小锤子将石头敲开观察内里。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学生们手中岩石所属于的类型,并教学生如何进行区分和辨认,如:花岗岩的颜色较浅,且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者灰白色,摸起来颗粒感较粗,十分坚硬。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到岩石可以运用于建造反诬、制作雕像等,并让学生也尝试着寻找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岩石。

总结

根据上述内容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核心素养育人观念。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科学教师在授课期间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指责,更是需要顺应新时代背景之下对于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科学作为小学阶段教育中关键学科,其承担着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教育责任。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小学阶段科学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对于课堂教学重视程度,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科学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价值。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阶段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并基于新课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育人目标和教学要求,提出以上五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从业者提供一定教学帮助。

猜你喜欢

凤仙花学科科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入骨三分凤仙花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超学科”来啦
蒙药凤仙花的显微鉴别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科学拔牙
饮料瓶中的凤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