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

2023-10-02郝明光

今天 2023年17期
关键词:理念课文情感

郝明光

(临夏县井沟乡大路中心小学 甘肃 临夏 73180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情感教育,这是新课改下的一大教学要求。情感教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也体现了该学科的育人职能和德育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了积极影响。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学科的始终,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基础知识传授,又要挖掘情感教育元素,促使情感教育理念能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养,教育工作者必须摸索出有效的情感教育实践路径。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内涵及作用

1.1 内涵

所谓情感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指在教学时教师在考虑学习者认知等因素前提下,发挥情感因素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整体教学效果。可见,情感教育是基于“人”的一种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出大量“情智双全”人才。将情感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则是指教师需充分考虑小学生现有认知、思维等客观因素,挖掘语文知识中的情感教育元素,以此来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知识中隐藏的深厚含义。

1.2 主要作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情感教育理念的实践最显著的作用,便是可以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世界。和初中、高中阶段语文相比,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虽相对简单,但在教学中不得不考虑小学生各种客观因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在学习中会受思维、认知等客观因素限制,再加之缺乏丰富阅历和情感体验,使其无法真正理解课文或古诗词真正寓意。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势必会给学生当下学习、将来发展埋下隐患,情感教育的有效开展则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情感教育重心在于“情感”,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效方法手段激发出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使其和所学知识产生情感共鸣,这有助于丰富情感世界,培养情感控制能力[1]。同时,情感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有效实践,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情感教育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在实际教学时,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丰富情感元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文情怀,为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塑造奠定扎实基础。

2.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理念实践存在的不足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普遍存在情感教育流于形式的情况,相比之下,教师更关注基础知识讲解,使得情感教育处于被忽视状态。小学语文课堂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左右,教师会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剩余时间则用于巩固练习,在课堂中没有给情感教育预留足够时间。教师将教学目的视为学生积累大量语文知识,能够记住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没有认识到情感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等。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生词生字,会让学生进行反复书写,为了让学生记住课文重难点知识,会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段落,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严重缺失。在这种机械化教学形式下,不仅不能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变得麻木被动,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有效渗透情感教育,便可以平衡好课堂教学内容比例,利用语文知识中的情感元素调动学习热情,但这在当前教学中还有待完善。此外,情感教育手段较单一,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大多采用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教育,没有关注多样化手段应用,这使得教学枯燥乏味。当情感教育手段过于简单时,不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情感教育高效开展。

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理念的有效实践策略

3.1 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知识丰富多样、包罗万象,许多知识本身就蕴含着浓厚情感元素,如爱国情感、爱党爱民情感、人文情感等。要想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就需要先深入研读、剖析教材,挖掘各知识中隐藏的情感元素,拥有丰富且实用的情感元素,是有效贯彻情感教育理念的基本前提。基于此,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需要,挖掘与筛选情感教育资源[2]。一些语文课文为了让读者能够理解核心思想、人物特征等内容,会对人物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这对于情感教育理念的实践来说是一大契机。教师可以从文章细节描述上入手,挖掘相应的情感元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教学《黄继光》一课时,文章通过“愤怒地注视”、“突然站起来”、“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又站起来了”、“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等细节描述增强了文章感染力。为了让学生对黄继光这一英雄人物性格更加了解,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这些细节描述语句,并向学生讲解该篇课文所讲的战争背景,使学生深刻理解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与伟大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例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老麻雀对子女无私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绝望的尖叫”、“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等语句。通过理解老麻雀为救小麻雀时奋不顾身的母爱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小学生孝顺、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3.2 创设情感教育情境

自我国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后,传统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得到创新转变,“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法得到扬弃。为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理解知识内容提供条件,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并迅速获得大量教师的认可与应用。该教学法优势在于利用真实情境深化知识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文字表面,而是可以站在多角度分析问题,透过表象看本质,挖掘知识内在含义。在实施情感教育方面,同样可以发挥该教学法优势,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感体验情境[3]。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通过课文阅读、讲解学生能够了解文章故事情节,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小学生并没有亲自经历过大地震,难以理解文中父亲和孩子在地震中的情绪、情感。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情境,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唐山、汶川大地震时的真实图片,并向学生讲述地震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如母亲为保护孩子,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支撑起了一小块安全区域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到震撼,增强情感教育效果。又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由于课文所述事件距离当代较久远,为更好的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或是在网络中搜索真实的记录资料。利用图片或动态视频来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能够带领当代小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领袖和新中国的热爱之前,激发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族自信。

3.3 组织实践活动

无论小学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传授还是开展情感教育,仅仅进行理论教学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情感教育来说,和基础知识讲解相比,情感教育难度更大,如果在教学时教师只围绕理论进行讲解,不利于深化情感教育效果。这便需要教师组织开展实用的情感教育实践活动,平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传统语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实践教学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情感体验,只能拘泥于教材与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也可以有效解决情感教育手段单一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该课文主要围绕环境保护话题进行叙述,这类课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资源。但在课堂讲解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在于生词、生字方面,并没有真切意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4]。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便可以组织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环境,扮演小小清洁员,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起清扫环境的任务。和坐在课堂内接受口头讲解相比,实践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由于在活动中学生付出了实际行动,更有助于明确课文核心思想。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劳动不易,学会尊重劳动者,培养正确劳动观念,又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所有公民的职责义务,自己在生活中也应当履行义务。又例如,在教学《青山不老》等课文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环境保护的奉献精神产生敬佩之心。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发现,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该背景下,教师应当关注情感教育理念渗透,这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内心情感世界,还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正确三观。然而,在现阶段教学中,由于情感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手段较单一,导致情感教育理念无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合,这种不利情况若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降低义务教育质量。为了弥补现有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元素,创设情感教育情境,同时亦可以组织开展情感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的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理念课文情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背课文
情感移植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