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融合分析
2023-10-02戚艳
□戚艳
传统戏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特色艺术形式,同时随着发展过程持续创新,成为现代社会中独特的文化艺术。民族声乐融合传统戏曲对发展特色民族声乐、传承戏剧艺术有重要价值。本文先分析了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的联系,随后介绍了传统戏曲对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融合,包括丹田运气技巧、意境韵味以及形神兼备等元素的继承与融合,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一、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的联系
传统戏剧艺术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突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发展初期便成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内容,有积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借鉴参考西方艺术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在艺术风格方面融合传统戏曲精髓。结合民族声乐发展历程分析,它和传统戏曲发展路程大致相同,联系密切。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进一步转化为“民族声乐”对演唱者综合能力的检验,使戏曲艺术表演人才成为突显“民族声乐”发展的典型象征。
当前民族声乐领域的众多知名演唱家,大部分和戏曲演唱存在密切联系。例如,李谷一曾经担任花鼓戏剧院演员,民族歌手李娜也曾在戏曲学校毕业,同时在戏曲团体中就职。马可是民族声乐创作领域的典型代表,《白毛女》便是以地方戏曲音调、民间小调为基础,灵活应用戏曲板腔体唱腔衍生技术创作而成的。马可在民族声乐创作中积极运用各种拖腔、散板相关表现元素,针对民族声乐实现戏剧化转型进行探索性挖掘,同时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创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大部分民族声乐歌曲创作开始渗透戏曲音乐元素,如从《梅兰芳》《木兰从军》《故乡是北京》等能够看出民族声乐和戏曲艺术之间的通体关系。甚至部分声乐作品在实际创作中会直接应用戏曲唱腔以及相关伴奏风格,打造独特戏曲类作品,受到大众欢迎。
二、传统戏曲对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一)戏曲艺术内涵和创作特征
传统戏曲不但会对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和唱法有所影响,而且可以丰富艺术的内涵。民族声乐在不断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促进传统戏曲持续创新发展。近几年,受到人们广泛欢迎的中国风民族声乐作品,在呈现形式方面有突出的传统性和民族性特点,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征。受传统戏曲艺术的影响,民族声乐从诞生之初便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了良好的借鉴融合与艺术传承。大部分声乐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断从传统戏曲艺术中找寻创作灵感,吸收演唱技巧,在艺术探索中始终坚守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当前大部分民族声乐作品会参考传统戏曲五声调式对音乐旋律进行谱写,融合传统戏曲的编钟、笛、琵琶等传统乐器进行编曲创作。各种传统乐器的有效应用以及对传统戏曲旋律技巧的融合,提高了民族声乐作品的整体韵味,同时突出了情感表现层面的传统性和历史性,在促进民族声乐作品对文化基因传承的同时,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新时期,在民族声乐创作领域,更多的艺术家开始从传统戏曲中搜寻灵感,对传统艺术文化中的艺术精华和思想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不仅将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融入民族声乐作品,还在传承和借鉴传统戏曲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我国民族声乐领域的知名艺术家们在进行表演创作时,都曾借鉴优秀的传统戏曲元素,他们对传统戏曲有较高认可度,因此在进行艺术探索时融合了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唱法,推动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结合我国民族声乐表现形式和创作特点分析,我国80 年代的声乐作品具有传统戏曲韵味,这除了显示出艺术共融性,同时也将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价值和借鉴价值全面展现出来。因此,联系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深入探究戏曲艺术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二者的进一步继承与融合,对传承传统戏曲艺术和发展民族声乐特色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二)审美理念重点表达和多样表现
传统戏曲表演更加注重艺术表现和情感传达,这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众多优秀戏曲艺术家毕生都在探索中提升艺术境界,坚持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时在执着追求以及艺术坚持中提升艺术与道德修养。德艺双馨是对艺术表演者的最高评价,单纯具备好嗓子是无法提升艺术造诣的,需要将良好的道德追求和情感融入表现技巧中,在传统艺术审美理念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受传统戏曲的影响,民族声乐的日常表演和创作要突出中华民族独特、优秀的民族声乐技巧和艺术内涵,并在艺术创作中渗透相关艺术追求和价值理念,不仅要突出传统戏曲对相关创作者的道德、精神要求,还要在创新发展中进一步融入自身独有的审美理解和价值理念。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会使民族声乐产生更强的艺术表现力,突出艺术作品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情感变化,同时,在情感融入的基础上,艺术主题也能不断深化发展。此外,声乐艺术能够对作品内涵、情感以及中心内容进行全面、生动的诠释。在传统戏曲的影响下,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不但从演唱主题层面凸显出强大的传统音乐特性和思想价值,而且从艺术表现形式层面进一步传承与融合传统戏曲中的板式、声腔场强变化,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形式,升华了民族声乐的内涵,提升了民族声乐作品的整体感染力。
三、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融合
(一)对丹田运气技巧的继承与融合
在民族声乐表演中,演唱者自身的气息变化会直接影响演员唱功,不管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对气息提出较高的控制要求。演唱中的气息需要保持平稳,以提升整个声乐作品的表演水平。同时,科学运用气息能够保证演出有序推进,如意大利美声唱法因在气息方面的严格要求而闻名世界。我国民族声乐对气息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传统戏曲中的气息运用经过不断创新,得到进一步发展。以丹田运气技巧为基础的气息运用方法不但可以辅助演唱者灵活掌控声音情感变化,而且可以使演唱者利用气息直观呈现出疯、喜、醉、忧等不同状态。此外,丹田运气技巧还可以利用多样、丰富的情感特征提高民族声乐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在民族声乐中融入传统戏曲艺术中的各种丹田运气技巧,可以提高演唱者自身声音情感的细腻度,通过把握气息变化,充分展现作品特色,提高整体艺术表现力。同时,合理把握气息变化能够展现出不同情感状态,体现出更丰富的层次感,不但可以突显民族声乐相关艺术作品的中心音乐主题,而且可以帮助演唱者顺利传达情感变化,通过更生动的形式提高艺术表现力。
传统戏曲重视气运丹田,通过小腹来完成气息的控制,同时帮助语言和气息全面融合,确保语言信息能够字正腔圆地表达出来。基于传统戏曲,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合理运气,可以赋予语言丰富的情感。气的应用可以为民族声乐表演者提供一种无形的力量,塑造艺术情感,展现作品信息,激发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在民族声乐中融合戏曲内气这一元素,可以将作品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赋予民族声乐作品深厚的情感,使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
(二)意境韵味方面的继承与融合
意境与韵味属于艺术审美诉求,也是我国声乐艺术创作的基础,不管是声乐艺术还是书画艺术,都对韵味和意境有较高要求。从国内传统戏曲艺术实践创作层面分析,古人对韵味和意境有较高认可度,韵味也是判断戏曲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在民族声乐艺术创作中,声乐表演不只是对相关音域和音色的生动演绎,同时还是利用情感交融升华艺术意境和韵味的过程。艺术作品假如丧失韵味和意境,不但会使演唱者的表达空无其音,还会使听众感觉空洞无物,不能深刻领悟艺术价值内涵。为此,传统戏曲艺术的演唱和创作普遍基于韵味和意境进行,以引发受众内心的共鸣,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听众通过情感认识和理解提升艺术鉴赏水平,而且可以提升戏曲的艺术品位。在民族声乐中融入传统戏曲元素,可以把韵味和意境当作基础创作诉求,不但需要增强声乐艺术作品的创作韵味和创作意境,升华艺术价值,而且可以联系道具应用、演员着装以及舞台布景等,为观众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引领观众在艺术欣赏中投入自身情感,实现情景交融,提升民族声乐整体意境和韵味,充分理解、顺利传递民族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此外,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演唱者能够全身心投入艺术作品,突出民族声乐作品的核心情感,营造作品和观众互相交融的良好环境,吸引观众在声乐表演中充分投入情感,理解声乐作品的价值内涵,促进情感交融。
韵味是传统戏曲的重要内容,也是将整个戏曲唱好的关键。在民族声乐中融合传统戏曲内韵这一元素,可以突出民族声乐审美特性。民族声乐中的“韵”涵盖语言、字音以及声音的美化,需要对语调和语气进行全面润色,从而打造更鲜明的作品形象,多种艺术的全面融合能够增强民族声乐作品的韵味。例如,在《洪湖赤卫队》这一歌剧作品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这一段应该基于对“韵”的运用,在民族声乐表演中融合顿挫运腔以及依字行腔等技巧,赋予民族声乐独特的风格特色。
(三)形神兼备方面的继承与融合
民族声乐艺术不但需要演唱者拥有良好的音色,而且需要演唱者在作品展示中融合自身的神态、形态等,展现艺术过程。民族声乐作品从表演神态和形态等方面需要积极吸收参考传统戏曲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戏曲艺术对表演有严格要求,不但需要表演者通过身体不同部位的有效配合升华艺术形态,还需要表演者在戏曲展示中提升艺术表现力,将相关要求融入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过程,基于自身对艺术作品的思想认识和理解,深化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演唱时,大部分表演者普遍将关注重点放在演唱方法以及发声技巧的运用、训练上,忽略了在演出过程中对艺术修养的综合应用,使得整个表演变得生硬。该表现形式与传统戏曲中的形神兼备诉求充分融合,能够实现创新发展,辅助表演者找到并激发自身独有的艺术魅力,增强表演者对民族声乐相关艺术作品的呈现水平和情感理解,促进声乐表演者自身艺术理解力和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
民族声乐中融合传统戏曲元素,可以促进形象和情感的顺利衔接,利用声音实现情感传递。例如,《梅兰芳》涵盖梅兰芳艺术修养和生平事迹,融合梅派唱腔,实现了情感和形象的全面融合。充分展现梅兰芳事迹能够将梅兰芳这一生的经历和高超艺术水平演绎出来,使整个作品更契合歌曲的音乐形象。民族声乐表演者可以将传统戏曲中的动作神态融合应用于民族声乐,基于情感基础,通过自身的舞台肢体语言动作触动下面的观众。民族声乐表演者还可以通过全面衔接动作和神态,利用自身的神韵、表情营造故事情境,生动演绎民族声乐作品。例如,在《贵妃醉酒》这部民族声乐作品中,表演者流露出来的哀泣眼神便融合了作品中心内容,表演者利用自身肢体语言传达作品的情感信息,特别是利用手、眼、法、身、步等展示声乐作品的独特内涵,打造独特的民族声乐人物形象。立足于艺术角度,民族声乐发展需要表演者和创作者积极借鉴传统戏曲的优秀元素,形成本土化艺术思维,基于本土化思想,深入挖掘各种传统艺术元素。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发展和传统戏曲存在密切联系,从某种程度上会被传统戏曲的审美艺术影响。为了对传统戏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合理应用,助力现代民族声乐持续创新发展,声乐表演者和创作者需要高度重视探究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中的传承应用,丰富现代民族声乐中的艺术元素,促进现代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