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亨德尔《绿树成荫》中的巴洛克风格

2023-10-02严浩

艺术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亨德尔巴洛克咏叹调

□严浩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之一,曾被冠以“清唱剧之父”的名号。亨德尔擅长钢琴、管风琴的演奏,同时在作曲方面,他的作品对后世和声写作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位高产且高质量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剧和清唱剧成就达到了巴洛克音乐的顶峰,歌剧中的咏叹调更是展现了那个时代前所未有的高超技巧。

《绿树成荫》选自亨德尔歌剧《塞尔斯》第一场第一幕,波斯王塞尔斯走到后花园看到雨后绿荫葱茏的美景,情不自禁唱出赞歌。《绿树成荫》作为亨德尔声乐作品中的代表作传唱至今,经久不衰。本文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美学层面综合分析《绿树成荫》中蕴藏的巴洛克风格。

《绿树成荫》是亨德尔歌剧《塞尔斯》中影响力最大、流传最广的片段,歌剧《塞尔斯》取材于欧洲历史,内容主要是波斯王塞尔斯背弃自己的未婚妻,企图占有弟弟的伴侣而未能得逞的故事,整个作品充斥着喜剧色彩和讽刺意味。在亨德尔的歌剧作品中,《塞尔斯》无疑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首,同时也是亨德尔歌剧中唯一的喜歌剧。

一、创作背景

(一)作品的曲作者简介

《绿树成荫》的曲作者亨德尔1685 年出生于德国哈勒,1759 年逝世,全名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亨德尔是真正热爱音乐的作曲家,有人评判他的音乐太过世俗,但对音乐的热爱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历史的见证下,人们最终承认了亨德尔的音乐。在近60 年的音乐生涯中,他的作品传播到德、意、英乃至全欧洲并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的作品融合了德国严谨的对立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最终,亨德尔成为巴洛克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1.亨德尔的音乐启蒙

在亨德尔幼年时期,他的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但亨德尔天生喜爱音乐,经常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练琴,直至当地的公爵偶然间发现亨德尔的天赋与毅力后出面说服老亨德尔,小亨德尔才开始正式学习音乐。此后,亨德尔凭借自己惊才绝艳的天赋在日常演出及练习中掌握了各种器乐演奏技巧,尤其在管风琴领域大放异彩。1702 年,他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同时在当地教堂兼职管风琴师,次年发表了人生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

2.亨德尔的创作成长时期

1706 年,亨德尔到达意大利,他开始广泛接触声乐创作,这一时期他经常四处游历,接触多元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巧,同时也在演出中形成了一定声望。这一时期的经历对日后亨德尔音乐作品风格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3.亨德尔的创作高峰期

亨德尔的创作高峰是25 岁到达英国伦敦后开始的,这一时期亨德尔的作曲技巧和创作能力已经至臻完善,在英国他的创作得到推崇,同时也为他带来极高的财富。这一时期的亨德尔名利双收,这让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也奠定了亨德尔音乐中的世俗性。《绿树成荫》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二)作品的时代背景——巴洛克时期

《绿树成荫》创作于1738 年,正是亨德尔创作的最高峰,同时也是巴洛克音乐的后期,此时亨德尔在创作中已经有明显的巴洛克音乐风格。“巴洛克”一词最早来自葡萄牙语的“barroco”,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早期一直用于批评各种不合常理的事物,直至19 世纪中叶才用于描述艺术风格。

1.巴洛克时期声乐艺术简介

在17 世纪初歌剧产生之前,声乐领域以宗教音乐为主,随后也出现了主调和声的倾向,但此时美声唱法还不完善,创作手法也比较保守。进入巴洛克时期,声乐与器乐并行发展,主调音乐突出,声乐作品歌词与旋律结合密切,情感表达明确,创作手法不断创新。同时,声乐表演形成了体系较为完善的美声唱法。

2.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风格简介

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注重人内心的情感表达,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在这一时期,声乐艺术发展逐渐不受传统宗教思想束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愿意在声乐作品创作中全身心浸润人文主义与个性解放。

当时的声乐作品题材不仅涉及宗教、历史,还涉及爱情、希腊神话等。基于这一时期多爆发战争的现实,巴洛克声乐作品打破宁静、温和,在音乐题材上彰显出极致的浪漫主义。

随着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展示声乐作品时常常凸显出灵活性特点,如调式的转换、低音通奏的运用等。随着主调音乐兴盛,相应的复调音乐与和声音乐也迎来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曲式设计中的巴洛克风格

歌曲包含宣叙调和咏叹调两个部分。宣叙调部分为一部曲式的结构,节奏4/4 拍,调性布局为降B-F-A-d-a。这首咏叹调的旋律十分流畅动听,速度是小广板,人们在演绎这首作品时,也常用《广板》来称呼这首咏叹调。歌词大意如下:

我那又有轻柔美丽叶子的梧桐树啊,

愿命运对你微笑,

愿雷击、闪电、风暴,

永不打扰你珍贵的平静,

也不愿你因狂风劲吹而被亵渎,

永远沐浴阳光,

更可贵、更可爱,

更甜蜜。

歌词将绿树成荫的景象与波斯王对它的赞颂巧妙结合,波斯王心中的美好就如同这片绿荫一样纯粹。但是剧中的波斯王却是不折不扣的反面形象,笔者认为:亨德尔的这一设计一方面是为之后剧情发展走向留下悬念,另一方面是用景象中的惬意美好来反衬波斯王的阴险狡诈。

在宣叙调部分,歌曲娓娓道来的旋律走向常让听者深陷其中,第一句以切分音开始,强调节奏的工整性,也为之后咏叹调的节奏自由作铺垫,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与跳进结合,既奠定了全曲赞歌式的基调,又饱含波斯王心中的情绪起伏。这种节奏和旋律的处理方式在巴洛克时期是很常见的,亨德尔从一个角色的角度出发,引起听者的共鸣,正符合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人文色彩。

第二句调性变化了三次,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情绪的转折。与文艺复兴时期谨慎的调性创作不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创作非常灵活,包括咏叹调部分使用的二度音程。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使用是限制极多的,但在《绿树成荫》这一作品中却为了拓展音乐的表现力而大量出现,这显示出巴洛克音乐的灵活性。第三句与第四句渐强后渐弱,标志该乐段结束,并为咏叹调的部分作准备。

在咏叹调部分,咏叹调也是以一部曲式的结构写成的,四句歌词以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语气反复出现,于演唱者而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多方面的情绪渲染会直接给予演唱者更立体的人物形象。笔者更偏爱第一句,第一句在演唱中比后三句更悠扬,更舒畅,更有情绪递进的感受,就仿佛自身真切看到了绿树成荫的画面而发出这样的赞叹,后三句则偏向诉说,讲述这片美景。但这四句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感触,并不是哪一句一定是最好,这正符合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个性解放风格,让每一个听众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那片独一无二的绿荫。

在进入演唱之前,亨德尔设计了14 个小节作为间奏,为人声的进入留下足够的情绪积累。第一个乐句对演唱者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演唱者表现出乐曲的流动感,将歌曲从宣叙调随旋律自然流动的情绪引入声乐为主导的情绪变化。对于接下来的乐句,虽然歌词没有改变,但语调上明显有情绪的起伏。例如,第三句进入全曲情绪的高潮,绿树成荫之景带来的温暖氤氲在前两句的旋律中,并由这一句爆发出来,虽然是情绪的爆发但并不突兀,这是因为全曲结构循序渐进,节奏和调性都有铺垫。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通常节奏强烈、跳跃,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这首作品虽然不是严格规整的结构,但实际上又严格遵守巴洛克时期主调音乐的和声原则,伴奏部分沿用德国严谨的对立法,将作品的节拍严格控制起来,并非只根据演唱者的喜好随心所欲地演唱,所以这一作品的节奏依然属于典型的巴洛克音乐节奏。巴洛克时期以前的音乐对抒发情感和强调理性二者的处理,通常体现在理性控制情感的“克制”意义上。然而,在巴洛克时期,人们开始关注审美形式的完整性,使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都得到发展。《绿树成荫》伴奏结构相对简单清晰,强调音乐旋律的自然流畅,乐句采用主调音乐伴奏模式,这与所有早期巴洛克风格的原始咏叹调都不同。亨德尔的《绿树成荫》同维也纳时期的古典主义创作的音乐作品相比,并没有表现出心灵上的震撼和特别强烈的情感,更多的是将听众心绪融入音乐的诉说。

三、美学层面中的巴洛克风格

(一)人文主义特征

在巴洛克时期,各领域的艺术创作都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这个时期的艺术通常夸张怪诞,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音乐更是充满了修饰性,作曲家会将作品的情感尽可能夸大,使用的创作手法也尽量创新。这种现象源自巴洛克运动,它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一部分。音乐在与宗教分离后,表现出了世俗化和人性化,同时,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望也更加强烈。亨德尔歌剧《塞尔斯》的故事就是基于一定的历史实际,在曲作者的价值标准里构思出来的。作品将波斯王塞尔斯的奸诈丑恶和他的弟弟艾尔萨梅内的忠于爱情形成对比,告诫人们要弃恶从善。这部歌剧的第一幕第一场《绿树成荫》所描绘的对大自然的纯粹赞美与当时社会上经历文艺复兴的人们所追求的纯真美好一拍即合,这正是《绿树成荫》中所蕴含的巴洛克风格中的人文主义特征。

另外,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想用音乐来抓住或唤起歌词中的情感状态。在《绿树成荫》中,歌词与旋律结合较为密切。例如,当歌词表示慨叹时,旋律也往往下行表示情绪的转变,这都属于巴洛克风格中的人文主义特征。

(二)个性解放思想

笔者认为,《绿树成荫》创作手法是夸张的,大量的调式转换、不规整的乐句结构以及不协和音程的使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人的情感变化。在巴洛克时期,人们的思想不再局限于封建传统,社会正处于人文主义思想热潮,当时的社会审美观念随着时代发展逐渐从以歌颂教会为中心转变为追求真实自然的内心情感,于是,社会中产生了大量的世俗化艺术,这一时期审美观念的世俗化现象象征着当时个性解放思想在社会层面的广泛渗透。

《绿树成荫》的旋律与节奏充满流动性,少有休止的运用,音程以级进为主,也会加入一些大跳来表达情感起伏。作品从塞尔斯这一角色个人的体验出发,将音乐延伸至听者内心,引起听者内心追求真实美感的愿望,使听者产生美的享受,这也是《绿树成荫》至今仍被广泛传唱的主要原因之一。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最明显的特征在于重视“人”本身的感受,追求自然,手法往往夸张怪诞,但不失为音乐史上一次伟大的创新。《绿树成荫》的作曲手法另辟蹊径,情绪表达丰满,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纯真善良,这都是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体现。对于演唱者而言,了解这部作品所蕴含的巴洛克音乐风格有助于更深层、更全面地展示作品,对研究亨德尔的创作风格,研究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而言,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亨德尔巴洛克咏叹调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亨德尔,三更半夜偷学琴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没规矩”的巴洛克
人生咏叹调
德裔英国键盘艺术家亨德尔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
老李的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