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调控政策效力 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2023-10-01胡迟

上海企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预期政策疫情

胡迟

2023年是我国经济在历经三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之后的调整、复苏之年。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看,宏观经济复苏走向常态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经济运行受到短周期内需求因素的制约,实际的复苏过程慢于事前的预期,但从整体看,经济复苏符合“稳中求进”的路径构想。

一、中国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

2023年,我国经济在经历三年疫情之后进入复苏增长的通道。与一般周期性复苏不同,本轮经济复苏既有经济走势上扬的过程,也包含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的各个产业调整的内容。因此,这种复苏的过程比传统周期下的恢复性增长要更长、更深、路径更复杂。从实际发生过程看,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也的确反映出这种特点。

从一季度的数据看,宏观经济恢复向好的势头明显。GDP同比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同比增长5.1%。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业恢复向好成为一季度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在防疫政策调整之后,接触型服务业增长较快。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5%,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市场销售较快恢复,内需明显回升。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消费场景增加,线下聚集型、接触型消费持续改善,观影人数、餐饮业、旅游出行人数等都已接近甚至超过2019年水平。各类消费多数保持较好增势。据统计,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比去年全年明显回升。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二季度以来,经济复苏的进程并未走出事先预期的轨迹。需求不足的迹象开始显现放大,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渐有所减弱,经济增速呈边际放缓态势。从最新公布的5月数据来看,补偿性需求带动的服务业反弹临近尾声,房地产市场降温、基建投资乏力、信心不足等因素叠加,使5月各项指标表现大都不及预期。在此之前,服务业是复苏率最高的部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线下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表现极为亮眼。以五一黄金周为例,国内居民出行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为疫情以来最佳表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内旅游收入仅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7%,人均支出较2019年下降了15.4%,显示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之间出现了一定背离。从生产指数看,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7%,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当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1.3个百分点至53.8%,已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中的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速为3.3%,较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均显示居民补偿性服务消费正逐渐趋于平稳。

再从需求端看,三驾马车均出现乏力情形。5月按美元计出口同比为-7.5%。持续加息背景下全球经济走弱,出口价格持续回落,以及去年同期基数抬升等因素,共同为出口施加了巨大压力。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低于1—4月的4.7%,且已降至2021年初以来最低水平。投资的三大支柱中,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出现增速放缓。此前最具活力的民间投资增速降至-0.1%,非疫情时段首次出现负增长,显示出民间资本的信心尚待恢复。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2.7%,较上月回落5.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2%,较3—4月有所加快,但仍低于历史同期均值0.8%,显示出消费动能仍有待企稳,这与失业率升高导致的消费能力受损,以及疤痕效应影响下的加杠杆意愿薄弱等因素密不可分。与此同时,5月M2和社融增速双双回落,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PPI降幅扩大、核心CPI增速放缓等,都使得稳增长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实际上,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看到了我国经济复苏进程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不可能像一般预想的那样既是快速,又是单边上扬的轨迹。

从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看,经济增长在放缓后要再次启动,本身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三年疫情影响了居民的就业与收入,企业的投资与经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配置。因此,需求复苏与供给复苏不可避免地在时间上和速度上存在错位。直接的影响就是供给恢复的速度相对加快,但消费、投资的恢复进程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速度。例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上涨了18.4%,但是销售收入同比只达到了2019年的95%左右。虽然货币供应链一再创新高,但是投资需求没有跟上来,物价水平也在持续回落。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在三年疫情之后进行收缩性的调整,比如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大量的居民没有按常规购买房地产,房价下降的压力还很大。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大量的资金的确流向了企业和居民,转换成了存款以及为避险而采取的资产转换,而没有转换成资产消费。

比较而言,今年以来经济走势的变化,也带动了宏观调控政策的相应调整。一季度数据发布后,决策层保持了观望态度,暂时并未出台新的穩增长政策。这在政策导向上表现为,一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重点工作部署方面优先强调的是“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次才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二是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淡化了“逆周期调节”的提法,只强调“跨周期调节”,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相较于去年四季度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力度和节奏均有回撤;三是今年1—5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5.8%,低于1—2月的7.0%,增速连续放缓,特别是农林水、交通运输等基建相关投资降幅更为显著。5月政府债券融资规模为557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5011亿元,成为社融增速放缓的主要下拉因素,显示财政支出进度同样比较克制。不过,随着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特别是5月各项增长指标大都指向回落,决策层果断重启逆周期调节,调控政策又重新按下快进键。6月初,央行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已经吹响了新一轮稳增长的号角。从最新的货币政策看,6月13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10个基点;15日,下调MLF利率10个基点;20日,下调LPR利率10个基点。

二、确保实现2023年增长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一届政府在“两会”上提出今年预期目标是GDP增长 5.0%左右。因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必须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今年的经济目标既要考虑到经济恢复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复杂的外部环境,不能过度冒进。

当前,全社会最为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年疫情肆虐的冲击、干扰后,重新踏上恢复征程的非常情况下,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应该说,5%的目标值充分考虑了各种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因素。从潜在增长率看,人民银行2021年3月发表了一篇工作论文《“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的测算研究》,对未来5年的潜在经济增速做了测算,分别是2021年5.7%、2022年5.5%、2023年5.5%、2024年5.3%、2025年5.1%。

从实际增速看,受疫情影响,2020年增速为2.3%,2021年增速为8.1%,2022年增速为3.0%。因此,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就在5%左右,2020—2022年的平均增速略低于5.0%。因此,5.0%的预期目标具有可实现的基础。当然,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及现阶段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横向对比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速,5.0%依然是一个高增长的预期目标值,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经济今年前5 个月的走势更加凸显5.0%预期目标的挑战性。

从经济走势看,虽然经济增长的恢复还不及预期,但一直处于恢复增长的通道之中。2023年第二季度因经济恢复及低基数因素,成为全年经济运行高点,同比增速或超7%,在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之后,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望缓解,第三、四季度会承接第二季度的增长态势。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会触底回升。国际上,世界银行一直看好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已经数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度预测值,2023年的1月、4月、6月,世界银行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分别为4.3%、5.1%、5.6%,后两个预测值均高于5.0%的预期目标,从外部环境因素支撑了5.0%预期目标的合理性与可实现性。世界银行在6月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但中国是全球经济放缓趋势下的一个明显例外。世界银行预计中国经济的重新开放正在支撑全球增长。原因之一是中国外贸的韧性,2023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4.7%。此外,政府专项债的使用逐步落地,自二季度起投资效果逐步显现,也为全年实现甚至超越5%的经济增长目标形成助力。

6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此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会议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基调,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必须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从宏观政策看,在新形势下的连续运用要取得应有的效果,实施时必须注意两点。

(一)适当调整思路与目标

宏观调控政策要搭配使用,共同发力,还必须针对新的形势,提升调控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因为调控政策的连续运用会出现政策难以持续实施与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从而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效力。以投资为例,投资一直被用作“三驾马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行操作的调控工具。2022年以来,经济刺激计划再次上马,大规模资金再次流入基建领域,投入的增量资金规模超过4万亿元,称得上是扩大版的4万亿刺激计划。2023年至今,信贷和投资宽松政策也并未停歇,前4个月投放给企业部门的新增贷款已经接近9.7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投放量的一半,大量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及基建领域,但基建投资增速仍未能超过10%。相比之下,2009年开始实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基建投资增速达到40%以上。现行基建投资政策的连续运用已经陷入了低效率陷阱。一方面,是投资的效率在降低,单位产出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随着基建项目的逐渐饱和,已经找不到那么多基建项目去消耗大量资金了。一个例证是部分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融来建设资金,却转而将这些资金挪用于非生产性领域。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考虑调整思路了,一是目前用于基建的庞大资金适当转投到私营企业部门,或者直接投入到居民部门;二是宏观经济调整的目标要有所聚焦和取舍。如果一方面需要企业和居民加大负债和投资,另一方面又需要限制债务增长,那么宏观政策就有可能左右互搏,互相消耗。

(二)不断改善政策执行的环境

从政府方面来说,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环境下,制定实施宏观调控施策时越要首先考虑改善经济运行的市场条件与外部环境,便于企业与居民等各类市场主体改善预期,提振信心,增加投资与消费行为的活跃度,最终提升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效力。应该说,这个政策导向也是近年来政策实施的着力点。

1.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国内市场潜力,稳住市场主体,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从需求端看,还有利于降低消费成本,扩大国内市场的消费容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消弭内部市场阻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自身最大的确定性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

2. 做好降成本重點工作

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于13日对外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8个方面22项任务。这是继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以来,再次发布的有关降成本的专项文件。这些年,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大批有含金量的降成本举措,有效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当前的背景下,部署推动降成本工作更有着雪中送炭、添力加火的特殊现实意义,可以大力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最终将助推我国经济加快实现整体性恢复。

总的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疫情之后的复苏通道。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状况也明显地表明了这一点。但经济的重启是一个具有复杂机理的过程。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相比,市场主体消费与投资行为的调整速度也大都表现滞后。在实现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两大不利因素是需求收缩与预期转弱的“两重压力”。接下来,应当加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提升政策执行的效力,改善市场主体的行为预期,尽快提升宏观总需求,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回升、缓解失业、避免通缩、化解风险,全面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预期政策疫情
政策
政策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助企政策
政策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