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的探究

2023-10-01苏海勇

国际公关 2023年15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经济

苏海勇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对策探究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职业教育也应该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以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对人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

一、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地区经济则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与地区经济保持同步,只有这样才能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从二者关系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是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

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又对当地人才需求产生重要影响。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而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地区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由于其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受企业和单位欢迎;由于职业教育和地区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地区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1]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必须不断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模式。要重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树立起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教学体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开拓办学渠道和办学模式,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工作。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院校资源开展职业教育工作;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工作,进而为地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

能人才。

(三)地区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

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投入。从地区职业教育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看,其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式。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我国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所占比重也在逐年提升。通过对地区职业教育经费的分析发现,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也呈现出较为相似的特征。以广东、江苏为例,广东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占比也较高,但是江苏则与之存在一定差异。

(四)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其更倾向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培养。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职业教育更倾向于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倾向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以此来满足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会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主要以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则更倾向于 “政府主导、校企合作”为主要特征,以此来满足地区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2]

二、區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表现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上,还表现在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要求上。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设置,通过专业设置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要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行专业设置,使其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还要服务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养适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人才,使其满足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围绕企业生产实际进行专业设置,使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

(三)职业教育要为地方政府提供支持

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看,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越高,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就越大。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是主要建设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地区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大力支持。

三、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制定相关职业教育政策

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保障机制;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职业教育政策,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确保政策实施能够顺利进行;政府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明确各部门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也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政府可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制度;可以通过政府拨款、发行彩票等形式筹集资金,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制度;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比如将企业承担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费用纳入所得税前扣除范围、在一定范围内减免学费等。

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要想实现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職业教育政策,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保证各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政府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职业教育,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政府要保证职业教育各项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政府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3]

(二)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要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要加快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劳动者素质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和管理,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要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条件;要注重提高劳动者培训质量和培训水平,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等相关机构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要积极适应地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则应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4]

(三)建立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

1.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评价机制。为了保证职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职业教育工作发展速度、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学生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力度,要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要加强对学生实习、就业等工作的监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监管。[5]

2.监督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院校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职业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管力度。

(四)推动教育与当地经济融合

推动教育与当地经济深度融合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融合,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加强与当地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合作。政府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学院、研发中心、实践基地等,将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紧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活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6]除了与企业合作,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如与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等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教育与当地经济的深度融合。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投入资金等方式,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教育与当地经济的深度融合。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指政府应该致力于提高当地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来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以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和学员的薪资待遇,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可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吸引人才;可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晋升机会,以鼓励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加强文化建设,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交机会。例如,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学术讲座和团队建设活动等,以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可以与国内外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机构和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可以邀请知名教授来校授课,或者邀请企业专家来校传授实践经验;可以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以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可以引入知名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案例,或者开发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材和课程。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以培养和引进高端技能人才。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企业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对职业教育产生影响。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地区经济发展新要求,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将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起来,以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梦婷,李德才.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2, 7(02):40-45.

[2] 王英春.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07):6-9+22.

[3] 王艳,雍朝康,王泊.新时代职业教育协同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22(01):35-36.

[4] 张少先.德州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 曹梦婷,李德才.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2, 7(02):40-45.

[6] 李曲.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互动机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7):108.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