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

2023-10-01王欢欢杜跃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年7期
关键词:知识共享

王欢欢 杜跃平

摘 要:绿色创新源于一定的文化情景,根植于文化情景的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中庸价值理念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结论。基于个体视角探讨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剖析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调节效应,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346份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绿色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庸价值取向;绿色创新行为;知识共享;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

DOI:10.6049/kjjbydc.2021090374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3)07-0102-11

0 引言

科学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也伴生了资源短缺、空气污染、气候变暖等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技术创新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发的负面事件,主要源于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负外部性的忽视和不作为,反映了创新主体技术创新价值体系的失衡[1]。从传统技术创新向绿色技术创新转变,可以很好地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以绿色为主导理念的技术创新战略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从绿色创新理论研究来看,现有文献主要关注企业、政府、产业层面的绿色创新行为、绩效和扩散等问题[2],只有少数文献从员工个体层面研究绿色创新,但对一线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能动性的考察仍显匮乏。在科技领域,学界对科研人员职业伦理关注较多,但针对个体层面绿色创新行为的研究比较匮乏,忽视了一线科研人员作为绿色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个体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实施最终需要落实到个体创新行为上。因此,个体绿色创新是组织绿色创新的微观解释机制[3]。个体价值观是个体行为态度、意愿的重要心理基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取向,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倾向。目前关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关注态度、意愿和领导风格等方面,鲜有从文化价值观角度考察绿色创新的研究。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理念,对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4]。中庸是一种智慧思维,强调行为合乎伦理和道德,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5]。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中庸价值观纳入绿色创新研究框架,探讨中庸价值取向对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回答“中国本土文化情景下企业如何促进个体绿色创新行为”这一命题,有助于揭示组织绿色创新的微观机制。已有研究对中庸与绿色创新间关系进行分析,但还存在一些有待澄清的问题。一方面,有研究认为,具有高中庸价值取向的员工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具有更强的全局观和辩证思维,更能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有助于推动绿色创新。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认为,中庸之道会一定程度上抹杀个体创造性,使个体处于墨守成规、得过且过的状态,抑制绿色创新行为[6]。已有研究关于传统中庸文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也无法解释中庸文化如何对绿色创新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不一致和原因解释不明确可能存在两个原因:一是研究对象不同,以往研究未区分研究对象群体,从事不同工作种类、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人员存在中庸价值取向差异;二是研究者较多关注中庸对绿色创新的直接影响,但两者间关系可能受到中介机制和情景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索两者关系中的中介变量和调节机制。

中庸作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之一,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有着深刻影响[7]。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文化价值取向会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知识共享是促进个体持续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组织知识共享活动[8]。但学界对在中国情景下,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缺乏充分探讨,更缺乏基于知识共享视角对中庸价值取向与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间关系的研究。从微观角度来看,绿色创新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效益,比传统创新更具复杂性,对知识掌握和获取的要求更高。根据组织记忆理论,知识具有分布式特性,即知识是分散的且具有异质性。科研人员需要通过知识共享,将来自不同知识源的异质性知识聚集到一起,组合成具有逻辑性的系统知识。具有高中庸价值取向的科研人员能够不偏不倚看待问题并整合多方资源,有效开展知识共享行为。因此,知识共享可能是中庸思维影响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

为了更全面探索中庸价值取向影响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需要厘清复杂的情境条件。中庸要求多角度审视环境,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组织中,员工行事会考虑环境因素,评估组织内部环境是否支持其行为的实施。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是评价组织是否支持绿色创新活动的重要变量,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环境支持能够增强个体心智模式对其行为的影响[9]。在不同组织环境下,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可能不同。因此,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部分取决于个体所处组织环境是否支持员工开展绿色创新。组织绿色创新支持为中庸价值取向通过知识共享影响个体绿色创新行为提供标准规范、集体评价等方面的保障,可能是决定中庸价值取向影响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强度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情景条件,验证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考察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在中庸价值取向影响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直接和间接路径中的调节效应。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1.1 “中庸”的内涵

“中庸”源于孔子所作《论语》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儒家推崇的最高行为准则,强调一种恰到好处、过犹不及的状态。中庸之道包括“中”与“和”,“中”是指恰如其分,不走极端;“和”是指从全局观出发,坚持原则,谋求和谐共处。目前学界公认的中庸内涵包括过犹不及、执两用中、和而不同、权变时中4个方面[10]。过犹不及是中庸的核心思想,强调行事不偏激、不走极端,要中正平和;执两用中要求把握事物对立两端的情况,顾全大局,权衡选择恰到好处的“度”;和而不同是对执两用中的具体说明,表明对待两端应坚持不盲从、不附和、不委曲求全,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表达不同意见,异中求和,兼容两端,融会贯通,达到整体和谐;权变时中强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灵活变通。

中庸思想作为中国古往今来传承的核心文化,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们从哲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对中庸内涵开展研究。在哲学范畴,Peng等[11]认为,中庸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对立统一和整体性辩证思维,将世界看成一个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从多个角度关注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包容不同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整合。在社会学范畴,张德胜等[12]提出,中庸是指导人们以整体视野看待问题的理性思维。在组织行为和心理学范畴,杨中芳等(2012)最早将中庸引入心理学领域,并从元认知角度构建了中庸实践思维体系,以中庸思想为基础,提炼出13个关键构念作为中庸思维测量工具。在此基础上,吴佳辉等[13]进一步将中庸思维解释为个体和群体的一种认知风格,面对问题时,能够多方思考、整合不同意见和方案,最终采取顾全大局的行为方式。根据学者们研究观点,中庸既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和伦理观,又表现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辩证思维方式,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并从矛盾对立中寻求和谐与统一。中庸是保持中正态度看待问题,执两端而取中,厘清事物的两面性并分析两面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庸要求个体在一定组织情境中,以实现“中和”为目标,从多个方面思考如何整合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把握矛盾对立的两极,执两端而取中,避免走极端,并且能够根据现实条件作出适当战略调整,注重个人与整体以及内外部和谐,包括多方思考、整合性、和谐性3个维度[7]。多方思考是指个体从不同角度结合不同想法进行思考;整合性是指个体将外在讯息与内在想法进行整合;和谐性是指个体表达意见和处理冲突时以不偏激、和谐作为行动准则。

1.2 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

技术创新承载着价值,技术创新过程是价值变化的动态过程[1]。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技术创新活动可能具有两面性,即创造新价值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价值减灭。绿色技术创新是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要实现传统创新向绿色创新的转变,首先需要以科研人员为主的创新主体转变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从单一技术经济价值取向向多元价值取向均衡转变。个体对创新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价值取向均衡水平越高,表现出的绿色创新倾向越强。当科研人员认为技术创新不仅可以获得收益和报酬,而且能够改造社会、促進人们思想转变、创造社会和环境效益时,他们会更愿意开展绿色创新。个体绿色创新行为是指科研人员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3种效益目标,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或突破口,并通过内部自我认同和外部组织绿色创新支持将其付诸实践[14]。中庸价值取向作为中国本土特色文化资本,体现多方思考、整合性、和谐性等特性,能够作用于个体并在行为上表现出差异性。

在高中庸价值取向的指导下,科研人员会多方考察事物间联系,将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进行整合,并将和谐方式作为行为准则。中庸价值取向的多方思考、整合性、和谐性均有利于科研人员绿色创新思维和行为的产生,多方思考强调个体应从多个角度、以辩证思维的方式认识事物,企业绿色发展的新颖想法与有用想法之间存在矛盾,这意味着科研人员需要采取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15]。具有高多方思考价值取向的个体会考虑问题的多个方面,详细考察事物动态性和多样性,探索发现被忽略的绿色技术创新突破点,他们不仅关注经济利益需求,而且关注生态、环保需求,分析利弊得失,寻找最佳平衡点,这有利于科研人员形成创造性绿色技术构想。如果新颖想法的产生需要发散性思维,那么确保新颖想法的有用性就需要采取聚敛性思维整合多元信息。整合性要求个体将外部变化纳入内在思维,并形成一个整体,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需要将他人想法和行为纳入考虑范围,并避免故步自封、固执己见[16]。具有高整合性价值取向的个体能够在整合多种因素的情境下,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和冲突,减少绿色创新想法产生的阻力。科研人员面对经济与生态矛盾时,可以采用“阴阳转换思想”,理解事物间矛盾的普遍性,包容和整合不同意见,灵活找出最佳绿色创新方案。和谐性强调以和谐平衡的方式处理问题,中庸价值取向的和谐性并不是排斥一切冲突、矛盾和异质性,更不是折中、妥协主义,而是通过“和而不同”实现事物间和谐关系[17],发现不同事物的共性、相似事物的差异性,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企业科研人员在“中和”的目标下各抒己见,有利于个体在和谐氛围中交流绿色思想,通过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激发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和谐性代表人类与环境间关系和谐平衡,人们更能认识到自己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创新活动中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产生促进作用[18]。综上分析,高中庸价值取向有助于个体展开多方思考、整合各种意见、营造内外部和谐环境,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个体绿色创新行为。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3 中庸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

知识是个体、群体创新必不可少的资源,知识要转化为创新成果首先需要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指个体通过沟通、交流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分享给他人,并从他人身上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或通过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和发展创新性想法。根据知识创造过程,知识共享包括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两个方面[19]。关于知识共享前置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人格特征、动机、激励和自我效能感等个体因素[20];二是双元领导、伦理领导和变革领导等领导因素[21];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文化、组织氛围等组织因素[22];四是集体主义、面子文化、主流文化等文化情景,考察文化价值观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早期,Hofstede[23]基于国家文化模型,研究不同国家员工文化差异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随着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热情的高涨,关于中国本土文化价值观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24]。

文化资本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方式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为民族性、社会性的文化价值观必然体现在个体采取行动的方式和节奏上。知识共享表现为个体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知识沟通、交流和学习的行为,包括知识贡献和收集。与其他个体相比,高中庸价值取向的个体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对组织的满意度更高,具有更强的知识共享意愿[25]。知识共享是对其他成员和企业有利的行为,具有高中庸价值取向的个体拥有大局观,更乐于开展知识分享。基于中庸价值取向三维度进行分析,第一,多方思考要求个体采取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26],需要科研人员认识到他人知识积累对自己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从多个方面获取有用信息,促进知识共享。第二,具有高整合性价值取向的科研人员会经常思考内在想法与外部条件的整合问题[27],需要不断获取其他同事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并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同事,形成一个反馈循环,促进知识在组织成员之间不断流动。第三,员工以和谐的方式和态度处理问题,实现团队甚至整个组织人际关系和谐与融洽。组织和谐对企业员工间交流和沟通具有积极影响,为知识共享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会减少知识壁垒,符合中庸思想整体和谐的本质[4]。较高中庸价值取向有利于知识在团队内外流动,促使成员收集知识、贡献知识和学习知识。鉴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1.4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中庸价值取向和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一个复杂的反馈系统,中庸价值取向作为个体文化价值观,影响个体从微观角度审视环境,而且,员工中庸价值取向首先影响知识共享,进而影响个体绿色创新行为。

研究表明,个体知识共享对其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4,7]。与传统创新相比,绿色创新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3方面效益,因而更具复杂性,需要更多信息、技术和知识等资源的支持。科研人员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存量有限,与其他个体保持顺畅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克服信息缺乏障碍。因此,企业内知识共享对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尤为重要。知识共享本质上是一种互动性、学习性文化,有助于创造性想法的产生。知识共享帮助科研人员从他人那里获取绿色知识、工作技巧,增强其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促进绿色创新行为的产生。科研人员绿色创新涉及产品研究、生产运作、环境管理等多个环节,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个体与组织其他成员间知识交流,有助于思维发散和异质性知识交叉融合,对寻找绿色创新突破点、获取新思路具有积极影响[28]。同时,知识整合是个体对整体概念进行系统思考的表现,这种内在能力会提高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发生概率。

员工绿色创新需要获取和整合多样化知识与信息,中庸价值取向的“权变”思想使员工更易接受环境变化,在不同情景下作出快速反应,为知识共享奠定基础。同时,员工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问题和听取建议,包容不同意见,改变固定价值观念,提出创新性想法,灵活适应环境变化。魏江茹[7]提出,高整合性价值取向有助于员工从多方获取知识并在异质性知识之间建立新链接,大量知识获取和整合是绿色创新想法产生的基础。高和谐性价值取向不仅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性,而且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关系,为多样化知识共享特别是环境知识共享提供良好交流和沟通氛围。专业化知识交流有利于科研人员增加知识积累,促进个体之间碰撞产生绿色创新火花。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1.5 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

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是指个体对组织鼓励个体绿色冒险、公平评估绿色创意、奖励与认可绿色创新性、提倡绿色创新的总体看法。有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组织情境对创新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个体创新行为具有较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环境支持和帮助对个体有效开展创新行动非常重要[29]。耿紫珍等[30]认为,个体对组织环境的感知是影响他们行为实施的关键因素。作为组织情境下的个体,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必然受到其对组织环境感知的影响。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表现为个体对获得绿色创新支持的主观心理感受,不同个体对自己在组织中价值和能力的判断不同,进而产生绿色创新行为差异。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较强时,科研人员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组织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和谐统一,具有更强绿色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工作过程中更倾向于以绿色发展为目标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实施绿色创新行为展示自身在组织中的价值。科研人员感知到的组织对其绿色创新行为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不断沉淀与积累,使得科研人员认为“我应该选择绿色创新”,进而转化为绿色创新行动[29]。在高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下,科研人员受中庸价值取向的影响,敏锐、有效地认识内外部环境,整合和链接多元信息,提出创造性想法,促进绿色创新行为的产生。因此,强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为中庸價值取向促进绿色创新行为提供了情景支持,可以增强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间关系。

中庸价值取向作为个体价值理念,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影响的同时必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中庸价值取向促进知识共享的过程中,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有利于营造知识收集和知识释放环境[31],为员工利用多元权变理念、整合性思维、和谐性原则进行知识共享,提供绿色创新规范、政策、评价等方面的支持。高水平的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有利于个体在中庸价值取向的引导下,通过改变和调整价值观念,促进知识整合。首先,如果科研人员感知到组织对绿色创新的有力支持,就会认为组织鼓励其接触绿色创新事物[32],在中庸价值取向的作用下会积极拓宽视野、吸收多样化信息和知识,知识共享行为将更加频繁。其次,当科研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时,他们会认为通过知识获取、整合与链接可以促进绿色创新想法的产生,在高中庸价值取向的作用下,科研人员会更加发散思维、整合观点,关注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整合更多技术知识、环境知识、工作技巧等。最后,Amabile等[33]认为,当科研人员感知到组织对绿色创新活动持宽容、支持态度时,企业内会形成和谐、自主的工作氛围,而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其在中庸思维的作用下增强知识共享意愿。可见,高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为中庸价值取向促进知识共享提供了环境支持,会增强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的积极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

综上,本文构建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因为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加大绿色创新力度,而传统产业引入绿色创新较少。为了增强样本代表性和减少系统偏差,从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收集样本,包括西安、郑州等城市,涉及计算机、加工制造、化工、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工程科技等多个行业。

为了保证数据获取真实性和准确性,相关调研主要采取两个有效措施:一是问卷均以匿名方式进行填写,最大程度降低问卷填写者对透露个人信息的担忧;二是剔除回收问卷中的问题数据,在问卷中设置检验题项,筛出因疏忽大意、敷衍了事而导致的无效数据。

主要利用电子邮件向企业研发和设计人员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96份,回收问卷361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46份,有效回收率为69.76%。调查样本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问卷填写者年龄构成广泛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接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的人员占86.42%,符合科研人员教育背景特征。

2.2 变量测量

本文选取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文献中使用过的成熟量表测量各变量,并根据本研究目标和背景进行适应性调整。为了避免翻译误差,首先,邀请2名英文水平较高的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将问卷翻译成中文,并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存在异议的问题进行确认;然后,邀请2名管理学专业的专家将问卷回译成英文形式;最后,将回译的问卷与原始问卷逐项进行核对,对存在异议和问题的题项进行修改与更正,以确保问卷表述准确性。在开展正式调研前,邀请2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和5位企业科研人员进行预调研,根据预调研过程中存在的表述不清、不易理解等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调查问卷,各测量题项如表2所示。

(1)中庸价值取向。利用吴佳辉等[13]采用的“意见表达”情景叙述量表,从多方思考、整合性、和谐性3个维度进行测量,包括13个题项。此量表适合组织情景中员工中庸价值取向测量,在员工中庸价值取向研究中被广泛使用[26],具有良好信效度。其中,多方思考维度包含4个测量题项,如“意见讨论时,我会兼顾相互争执的意见”等;整合性维度包含5个测量题项,如“我会试着在意见争执的场合中,找出让大家能够接受的意见”等;和谐性维度包含4个测量题项,如“我通常会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具有冲突的意见”等。

(2)知识共享。借鉴Bart等[19]的量表,从知识收集和知识贡献两个方面衡量知识共享水平,包括8个题项。此量表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研究中,其中,知识收集维度包括4个测量题项,如“当我学习新知识后,我会使部门的同事也能学习到它”等;知识贡献维度包括4个测量题项,如“当我询问部门同事时,他们会告诉我他们所知道的”等。

(3)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参考Scott等[34]测量个体创新行为的量表,并借鉴李广培等(2017)、郑俊巍等[28]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研究,在测量内容上突出绿色创新特征,将量表修订为4个题项,如“我总是寻求以绿色发展理念开展技术创新”等。

(4)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参考Amabile等[33]采用的量表,该量表已经被多次应用于中国本土化研究[22,29]。结合绿色创新特点,并通过专家讨论设计了4个测量题项,如“组织倡导进行绿色创新的尝试,并从错误中学习”。

为了有效减少共同方法偏差对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是采用程序性方式降低共同方法偏差,在问卷设计中对变量测量采用多条目问题,并对变量之间采用错位排序方式,减少问卷填写者的回顾性偏差。二是利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基于未旋转因子分析结果,确定样本数据是否存在严重同源性偏差。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旋转前共析出4个因子,解释变量变异的69.613%,第一个因子的贡献率为19.001%,低于30%的临界值,说明本研究数据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3.1 信效度分析

量表信效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信度方面,各变量的Cronbach′s α和CR均大于0.700,满足变量信度检验的判定条件,证明各变量测量量表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效度方面,问卷KMO值为0.870且Bartlett′s球形检验为0,说明各题项间相关性较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各题项因子载荷均大于0.700,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結构效度。各变量AVE均大于0.5,且AVE平方根均大于各变量直接相关系数,说明各变量测量量表具有良好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

3.2 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描述性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中庸价值取向、知识共享、绿色创新行为、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与控制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性分析反映变量之间的影响趋势,而这种趋势受到控制变量的干扰,因此,相关性分析结果还不足以为研究假设提供充分证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变量间影响作用,验证本文研究假设。变量间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值均小于2,远低于临界阈值10,因此,可以忽略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

3.3 假设检验

(1)直接效应检验。本研究建立两个回归模型,检验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首先,M2是在M1的基础上加入中庸价值取向,检验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系数为0.393(P<0.01),说明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1得到验证。其次,M5在M4的基础上加入中庸价值取向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562(P<0.01),说明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H2得到验证。

(2)中介作用检验。为了检验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中介效应检验的因果逐步回归检验法与乘积系数法。因果逐步回归分析法具有方便易懂、容易理解和解释的特点,但统计功效较低,而具有较高统计功效的乘积系数法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两种方法的结合更能确保分析结果稳定性。

因果逐步回归检验法是Baron等[35]提出的经典中介效应检验法,相关变量需满足中介效应检验的3个条件。由直接效应检验可知,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满足中介作用检验的第一个条件;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满足中介作用检验的第二個条件;M3在M1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中庸价值取向和知识共享变量进行回归,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系数由0.393(P<0.01)降低至0.110(P<0.1),且知识共享对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506,P<0.01),说明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这满足中介作用检验的第三个条件,同时,假设H3得到支持。

为了进一步说明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借鉴温忠麟等[36]的乘积系数法,采用Bootstrap方法扩大样本量为1 000个,置信区间为95%,开展重复抽样。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共享发挥作用的系数为0.316,置信区间为(0.139,0.491)。因此,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证明假设H3成立。

(3)调节效应检验。调节效应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M6在M1的基础上引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M7在M6的基础上引入中庸价值取向与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交互项,回归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与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01(P<0.1)和0.263(P<0.01)。因此,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对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假设H4得到验证。为了检验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对中庸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M4的基础上引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建立回归模型M8,然后在M8的基础上引入中庸价值取向与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交互项,构建M9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与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81(P<0.01)和0.285(P<0.01)。因此,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对中庸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假设H5得到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在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知识共享之间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Aiken等[37]提出的单斜率分析法,将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按均值减一个标准差和均值加一个标准差分为低分组(0,2.838)与高分组(4.364,5)。结果如图2所示,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在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知识共享之间具有较强正向调节作用。图2(a)显示,在高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下,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明显强于低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下的二者关系。图2(b)显示,在高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下,中庸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之间的正向关系明显强于低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下的二者关系。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在中国文化情境下,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引性。本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样本,从个体视角构建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探讨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科研人员技术创新过程中,高中庸价值取向强调多方位思考问题,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利于促进绿色创新行为。

(2)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绿色创新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科研人员对绿色知识、创新想法的诉求更加突出。高中庸价值取向会促进科研人员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分享有价值的绿色知识和经验技能等,拓展绿色创新思维广度,进而开展绿色创新。

(3)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与绿色创新行为、中庸价值取向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即在高水平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下,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和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更强。科研人员知识共享和绿色创新行为受到组织对绿色创新态度的影响,这种态度对科研人员行为具有导向性,当科研人员感知到组织支持绿色创新时,会增强知识共享和绿色创新活动有效性。

4.2 理论贡献

本研究理论贡献如下: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系统讨论了中庸价值取向与科研人员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路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两者间关系研究的不足,丰富了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组织绿色创新微观机制。其次,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知识共享是绿色创新行为的新的解释机制,对绿色创新相关研究作了有益补充。最后,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对现有文献给予了回应,例如,金辉等(2019)研究发现,在高水平组织支持感知下,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显著促进圈内知识共享;耿紫珍等[30]认为,对于具有高水平组织创新支持感的员工,中庸价值取向对员工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较强。本文揭示了中庸思维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绿色创新行为的边界条件,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中庸价值取向的有效性。

4.3 管理启示

(1)培养员工的多方思考、整合性、和谐性思维。根据本文研究结果,高中庸价值取向有助于员工开展绿色创新。因此,应培养员工全局性思维,激发员工以“权变”态度全面看待问题,提升员工调整自我适应外部环境、接纳和整合各方观点的能力。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多方思考的员工更注意生态环境问题,有利于增强绿色创新意愿和促进绿色创新行为。

(2)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促进员工间交流与合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可以传递中庸价值取向对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建设知识交流和沟通平台,为员工提供知识互动机会,促进员工知识共享,进而促进绿色创新。另外,管理者可以采取一定的知识共享管理措施,如加强知识互动和整合行为规范,构建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促进员工间知识交流。

(3)营造有利于绿色创新的组织环境。要实现传统创新模式向绿色创新模式的转变,不仅要关注科研人员创新意识形态,还要重视组织环境和组织态度对员工的影响。因此,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员工绿色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如公平評估绿色创新想法、给予充分的创新资源支持、奖励与认可绿色创新行为;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措施表明企业对绿色创新的支持态度,增强员工对绿色创新支持的感知,进而增强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和员工绿色创新行为的积极效应。总之,应营造良好的绿色创新工作环境,建立良好驱动机制,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4.4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第一,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所得数据属于截面数据,由此得到的因果关系是暂时的,未来可以收集时序性数据,采用动态数据进一步验证变量间因果关系;第二,不同行业类型、不同组织类型以及不同事件背景下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可能不同,未来可以基于不同行业、不同组织、不同事件背景进行对比研究;第三,研究中庸价值取向、绿色创新时未对变量进行细分,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庸价值取向各维度与绿色创新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入其它中介变量和情景变量,比如绿色自我效能感、心理氛围等,进一步探索中庸价值取向与员工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和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广培.技术创新社会成本初探[J]. 科学学研究, 2013,31(4): 605-610.

[2] 李旭.绿色创新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展望[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27(2): 1-11.

[3] HELEN M, HAUGH, TALWAR A. How do corporations embed sustainability across the organiz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11, 9(3): 384-396.

[4] 廖冰, 董文强. 知识型员工中庸思维、组织和谐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7): 150-154.

[5] 李平.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 管理学报, 2013,10(9): 1249-1261.

[6] XIANG YAO. Moderating effect of Zhong Yo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behaviour[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 13(1): 53-57.

[7] 魏江茹.中庸思维程度、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J].经济管理,2019,41(5):88-104.

[8] 李倩, 孙锐. 企业员工社会交换关系、知识分享与创新行为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10): 147-157.

[9] DUAN, TANG, LI, et al.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mediation role of calling[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20, 32(4):1-9.

[10] 杨涯人,邹效维. 中庸范畴及其在儒学中的地位[J]. 学术交流, 1998,14(4): 91-94.

[11] PENG K, NISBETT R E. Culture, dialectics, 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54(9): 741-754.

[12]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等. 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 社会学研究, 2001,16(2): 33-48.

[13] 吴佳辉,林以政. 中庸思维量表的编制[J]. 本土心理学研究, 2005,17(24): 247-300.

[14] ZHOU J, GEORGE J M. When job dissatisfaction leads to creativity: encouraging the expression of voi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4):682-696.

[15] HON A H Y, LUI S S. Employe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view, 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hospitality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6, 28(5):862-885.

[16] GOLDSCHMIDT G. Linkographic evidence for concurrent divergent and convergent thinking in creative design[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16, 28(2):115-122.

[17] CHOU L.Work stress and employee well-be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Zhong-Yong[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4, 17(2): 115-127.

[18] CUMMINGS, JONATHON N. Work groups, structural divers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a global organiz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 50(3):352-364.

[19] BART V D H, DE RIDDER J A. 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4, 8(6):117-130.

[20] STEINHEIDER B, AL-HAWAMDEH S. Team coordination,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SMEs and large organisations[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3(3):223-232.

[21] LU L, LEUNG K, KOCH P T. Managerial knowledge sharing: the role of individual, inter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0, 2(1):15-41.

[22] 鄭馨怡,李燕萍,刘宗华.知识分享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组织的自尊和组织支持感的作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37(1):24-33.

[23] HOFSTEDE G. Cultural constraints in management theori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1993, 7(1):81-94.

[24] FENG Y, YE H J. Why do you return the favor in 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ies:a study of the motivations of reciprocit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63(10):342-349.

[25] VRIES R E D, HOOFF B V D, RIDDER J A D. Explaining knowledge sharing: the role of team communication styles, job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beliefs[J].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6, 33(2):115-135.

[26] 张光曦, 古昕宇. 中庸思维与员工创造力[J]. 科研管理, 2015, 36(S1): 251-257.

[27] GUO Y, LIAO J, LIAO S, et al.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al feedback and employee job performance[J].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 42(5):731-741.

[28] 郑俊巍,谢洪涛.建设工程绿色创新行为驱动路径:一项跨层次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9): 13-19.

[29] 周霞,李铁城. 职业召唤能否带来员工的创新?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23): 123-130.

[30] 耿紫珍,赵佳佳,丁琳.中庸的智慧:上级发展性反馈影响员工创造力的机理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1):75-86.

[31] 廖成林,袁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企业内知识分享行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3):137-139

[32] STOKOLS D, CLITHEROE C, ZMUIDZINAS M. Qualities of work environments that promote perceived support for creativity[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02, 14(2):137-147.

[33] AMABILE T M, CONTI R, COON H, et al. Assesing the work enviroment for creativ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5):1154-1184.

[34] SCOTT S G, BRUCE R A.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37(3):580-607.

[35]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51(6): 1173.

[36] 溫忠麟.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 2004, 36(5): 614-620.

[37] AIKEN L S, WEST S G. Multiple regression: 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45(1): 119-120.

(责任编辑:万贤贤)

英文标题Impact of Zhong-yong on Individuals′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or Green Innovation

英文作者Wang Huanhuan, Du Yueping

英文作者单位(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126, China)

英文摘要Abstract:With the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become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enterprises to ob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innovation stems from a certain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rooted in cultural contex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green innovation. As a unique value concept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Zhong-yong has a potential influence on Chines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However, there has not been a unified and clear conclusio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Zhong-yong on green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Zhong-yong orientation on knowledge sharing has not been fully discussed, let alone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ng-yong orient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addition,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the impact of Zhong-yong orientation on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may be different.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ng-yong and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partly depends on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supports employees to carry out green innovation. Organizational green innovation support provides a standard and collective evaluation guarantee for the impact of Zhong-yong on individual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through knowledge sharing, and it might be the key factor of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 intensity of the impact of Zhong-yong orientation on individual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Therefore, from on individual perspective,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Zhong-yong on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and analyz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green innovation support perception. It conducts th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builds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by 346 effective sample data from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enterpri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Zhong-yong orient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ndividual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High Zhong-yong orientation can provide researchers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2) Knowledge sharing plays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ng-yong orient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Green innov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which makes researchers' demands for green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ideas more prominent. When researchers have high Zhong-yong orientation, they can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share valuable green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skills with each other, expand the breadth of green innovation thinking, inspire others to choose green innovation, and then improve the possibility of their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3)Organizational green innovation support perception positive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ng-yong orient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Zhong-yong orient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e knowledge sharing and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attitude of the organization to green innovation, which will guide the behavior of researchers. When researchers perceive the support of the organization to green innov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green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researchers will be enhanced.

The results not only enrich the research results about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but also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nterprise managers to use local cultural values to stimulate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of green innovation of researchers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First, this research makes up for the gaps in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ng-yong orient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and helps reveal the micro-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s green innovation.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high Zhong-yong orientation helps employees to carry out green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employees' global thinking, motivate them to view problems comprehensively with crisis consciousness, and adjust themselves for changes and various viewpoints. Employees who think abo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green innovation willingness and green innovation activities.  Finall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innovation mode to green innovation mode,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ideology of researchers,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and organizational attitude on employees, and establish a solid driving mechanism from the micro-level to improve enterprises' capacity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英文關键词Key Words:Value Orientation of Zhongyong;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 Knowledge Sharing;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or Green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21-09-18  修回日期:2021-12-08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2KRM086);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22ND0442)

作者简介:王欢欢(1989-),女,河南周口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内部创业、创新管理;杜跃平(1958-),男,四川邛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知识共享
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进展
价值网络关系结构跃迁中知识共享模式演变
西部独立学院教师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共享”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角色新定位
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经管之家”用户知识共享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