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用药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

2023-10-01陈文方琦李真真

药品评价 2023年6期
关键词:慢性病居家服药

陈文,方琦,李真真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上海 200940

我国现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达1.38 亿,占总人口的10%[1]。到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2.48 亿,占总人口的17%。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主要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常见系统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等[2]。在我国高达65%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00 名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进行调查,主要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用药的情况和现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社区为单位调查300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1)纳入标准:①居家老年人,年龄范围60~89 周岁。②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本次研究纳入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栓和帕金森病)的居家老年患者。③用药种类≥5 种药物。④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况,具备沟通能力。(2)排除标准:①非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或不明确诊断者。②具体用药情况不确切者。③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听力失聪者。④重症或终末疾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4-6],科研小组成员讨论,结合实际情况初步制定问卷调查表,经专家咨询和修改后,通过小样本调查,评价问卷的信效度。最终形成的问卷分为三部分。

1.2.1 基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患病情况以及目前服用药物的信息(服用时间不少于3 个月)。

1.2.2 调查对象共病及目前用药调查表包括共病情况,用药情况(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药物检测和药物不良反应。其中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通用名、是否医生处方、主诉和适应证、日服药次数和次服用剂量等5 个项目,药物是否检测为勾选项。

1.2.3 用药依从性问卷采用Morisky 用药依从性问卷[7]评估受访者的用药依从性,问卷内容包括:您是否曾经有忘记服药的经历;您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您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止服药;当您服药后自觉症状更差时,是否曾停止服药。4 个问题的回答均为“否”,说明用药依从性佳;4 个问题中有1 个及以上的回答为“是”,说明用药依从性差[8]。

1.3 收集资料方法

严格按准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招募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实习生和规培生为本次调查人员,招募后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就问卷的内容、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并进行讨论。调查人员接受培训并取得资格后才能上岗。调查人员在调查前向被调查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征得其同意,因为被调查对象为大于60 岁的老年人,故采用面对面调查,由调查人员直接询问相关条目并进行填写,每位老年人的调查时间大约为30~45 min。调查结束后对于存在疑问的信息和现场调查人员做必要的核实,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2007 和SPSS 20.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 份,有效收回问卷288 份,有效回收率96%。调查对象男性129 人,女性159 人;年龄范围为60~89 岁,其中70~79 岁的调查对象数量最多;在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方面,老年慢性病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未受过教育和小学文凭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两者之和为65.97%;小学文凭的占比最高,其次是未受过教育和中学文凭的患者。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多病共存及服药情况

调查对象共病及用药情况,见表2。从表中看出老年慢性病患者群体不止患有一种疾病,同时患有4 种病以上的有187 人,占调查对象的64.93%;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的为225 人,占调查对象的78.13%,同时服用5 种以上的药物为217 人,占调查对象75.34%;长期服药期间未按时接受药物监测的有126 人,占调查对象的43.75%;发生不良反应的有93 人,占调查对象32.29%,调查中发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统计情况,见表3。老年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多病共存、多药联用、缺乏安全用药意识与专业用药指导等问题。口服药物是治疗慢性病的主要手段,患者通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平均需要服用7.1 种药物,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服用十几种药物[9],慢性病患者中有12%到32%的人存在不安全用药的情况[10]。

表2 调查对象共病及用药情况统计

表3 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主要表现

2.3 用药依从性分析

调查对象用药依从性分析,见表4。

表4 用药依从性分析[例(%)]

3 结果

通过本次现状调查发现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多病共存,长期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很普遍。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偏低,受限于自身认知水平,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缺乏安全用药方面的知识,对于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并不十分重视,很少关注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有些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同时服用十几种药物,选择药物时存在一定的风险[11]。现在很多老年人还会服用一些保健品、营养品。这些营养品、保健品和药品的相互作用未纳入本次研究,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实际服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比本研究得出的结论风险更大。

本次调查结果还发现,由于家属和照顾者的支持、关心不够导致老年人居家服药有误服或漏服药物、自行改变药物剂量、自行停药、服用过期药物,以及各种药物依从性不佳等现象。部分空巢老人、长期独居老年人信息来源匮乏,会导致老年人在生病、服药时,出现错误判断病因、病情,甚至服错药加重病情等问题。

4 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对策

4.1 优化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方案

根据老年人生理、病理和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应该遵循“最少量、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逐步增加药物剂量,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12]。Topinkova 等[13]提出简化用药种类和用药频率是确保老年慢性病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必要措施。也有研究表明,老年慢性病患者联合用药时,药物数量控制在2~3 种时效果最佳[14-15],联合用药数量≥5 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提示老年慢性病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应选择对症明确、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使用长效制剂也可以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减少漏药和停药的发生。

4.2 加强对老年慢性病人居家用药安全宣传和教育

通过用药安全宣传手册、科普讲座、微信公众号、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正确的用药方法、科学的用药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减少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错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用药,加强安全用药宣教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遵从医嘱服药的意愿[16]。有研究[17]显示,通过药物宣教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3 建立健康档案

居家用药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向社区服务中心报备基本用药信息,社区与医院进行合作,收集整理居家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信息和资料,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用药进行定期干预和随访,以确保居家用药的安全性。

4.4 家庭保障系统

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需要家人的支持和照顾。除了医护人员和社区卫生组织的指导和监护外,家庭成员的关怀和陪伴也非常重要。亲属应该监督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他们的身体状况。同时,亲属也要在生活和精神上为居家老年患者提供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研究[18]发现,家庭成员和社会的鼓励、支持和监督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家用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4.5 互联网+医疗“齐上阵”

运用互联网+医疗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用药进行智能用药管理,使用药物监测系统可以监测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醒老年慢性病患者按时用药,并及时反馈用药信息等。这有利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5 结论

通过本次现状调查研究发现老年慢性病患者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是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缺乏专业用药指导和干预,以及安全用药意识不足,这些问题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提出相关对策包括建议采取优化用药方案、加强药物宣教、建立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建立互联网+医疗、定期回访等对策,提高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用药安全。未来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促进医养结合,从更全面、科学的角度推进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利用互联网和在线医疗构建老年慢病患者居家安全用药体系。

猜你喜欢

慢性病居家服药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服药禁忌
《居家》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服药先分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