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经专业“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3-09-30林青
[摘 要]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职财经专业对口的普通就业岗位总量缩减,但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所上升。在新的就业环境下,高职财经专业教育应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相应要求。本文将讨论高职财经专业“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定位、各学年工作重点、“课、证、赛、实”四维融合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和说明,以期为高职院校财经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专业;行业环境;能力本位;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当前我国各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加速,财经行业出现明显的转型趋势,企业对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步提升,这为财经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但也对财经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企业对复合型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更高,此类人才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掌握信息技术、跨领域融合实践等能力。而目前高职财经專业人才培养重点仍集中在专业范围内,输出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不佳,进而引发财经行业专业人才供需错位问题。针对这类情况,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应加大行业用人需求调查和研究,全面优化“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使院校教育与行业实践更有效地衔接起来,从产教融合上升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多元融合,从而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对此,本文从高职财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立足能力本位,对院校开展“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教育工作的基本逻辑和实践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1 高职财经专业“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逻辑
“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属于产教融合概念范畴,其本质在于连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对于高职财经专业而言,本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方向明确,但对口行业对人才复合能力要求日渐提升,传统产教融合教育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相对乏力,建立“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更有利于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1]。从实践层面来看,“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基础将专业课程教学、证书考试培训、组织技能竞赛、开展实训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推进各类教学活动的协同。
在构建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后,财经专业教学负责人还应按照以下逻辑对四类人才培养活动的线性顺序进行调整:
第一,开展职业目标认知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对口行业用人要求、对口岗位工作标准和能力要求等。由此使学生对个人能力和用人要求的差距形成准确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高职院校不应仅在第三学年开展技能竞赛和实训教育,在前两个学年也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和发展目标。
第二,开展常态化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重点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高职院校要在前两个学年分配更多实践教学资源,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应侧重于向学生提供感知职业工作环境、工作要求、理论和实践差异的条件,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使学生形成从实践角度反思自身问题、定位学习和发展重点任务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行业信息的敏感度。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技能竞赛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行业前沿信息,通过与行业一线工作者、顶尖院校同专业人才的接触和对比,了解院校课程内容与行业实践能力要求的差异,让学生意识到专业发展必须迎合时代潮流,形成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开展自我学习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第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前三阶段的工作主要在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和个人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适时介入,对于始终未能形成自我认知、确定学习和发展目标的学生进行必要干预,指导学生树立目标、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从而保障人才培养效果。
第五,自我认知与外部指导相融合。这一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校内外教育和各类活动向学生传授更丰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并尝试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改造和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提高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程度。
2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经专业“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径
2.1 明确模式定位
从当前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对口领域人才需求现状来看,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财经专业缺乏复合型人才,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互错位。因此,院校应调整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和行业需求紧密对接,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基于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在建设财经专业“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应满足多主体协同育人需求,使院校教育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中,各课程教师、证书考试培训教师、技能竞赛组织部门、实践教学管理主体之间需要加强联系。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等渠道获取行业前沿信息,由此对院校课程教学和实践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引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机制,吸收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经验,了解行业内顶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的方向与重点,由此汇聚多方资源,为精准定位财经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新领域提供必要支持。
第二,在“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中,各类教育形式应有效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该教学体系下,课程教学仍是核心,但其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各专业课教师需要与证书考试培训、技能竞赛培训、实践教学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一方面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安排,做好课程对接,针对其他三类教学活动加强课程教学,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及时引入其他教学活动的新内容,将相关应用作为教学材料或说明案例,加深学生对实践应用的认识。
第三,“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衔接应作为重点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高职院校财经专业教学内容偏理论化,相对其他专业而言实践教育条件并不充分,在课程教学和实训之外,引入的证书考试、技能竞赛都应优先服务于实践教学,并以此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
2.2 实施四位一体人才培养
结合“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运作逻辑,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可按如下流程推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工作:
第一学年,初步引入“课、证、赛、实”四位一体融合教育,夯实学生复合能力发展基础,使学生对未来学习和发展制定基本规划。这一阶段的融合教育应当以课程教育为核心,教师定期组织实践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财经行业一线工作的机会,院校应当为本专业开展四位一体融合教育提供必要的校企互通渠道。每次实践教育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院校理论课程教育和实践工作的差异进行详细说明,指出未来学生在财经行业内寻找工作时需要获得哪些证书,以及可以通过参与哪些技能竞赛来提升自身能力。这一时期的四位一体融合教育重点是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
第二学年,深入推进“课、证、赛、实”四位一体融合教育,一切教育活动都服务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求职就业。这一阶段的四位一体融合教育中四类教育活动应逐步趋于均衡,本专业教学工作领导者应要求各课程教师加强校本化课程开发和个性化课程设计,投入更多的证书考试专项培训资源、技能竞赛培训资源和实践性教育资源。各课程教师需要定期与 “课、证、赛、实”教育活动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现阶段学生在关键的证书考试技能发展和实践方面的表现,了解理论领域和行业实践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通过二者对比分析自身在开展课程理论教学时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对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调整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后指导形式,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第三学年,逐步转换“课、证、赛、实”四位一体融合教育重心,重点弥补学生复合能力缺口。这一阶段四位一体融合教育的重心应转移到实践教育上来,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以提高实践教学效能、解决学生实践学习问题、查找和补足学生实践能力缺口为核心目标。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应当面向学生开展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由相应的工作负责人评估学生的个人能力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的个性化水平[2]。此外,课程教师与实训负责人应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个人能力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选择符合其未来工作需要的证书考试,使学生能够提前获得相应资质,同时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技能竞赛来磨炼专业技能,由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快速提高。
2.3 推进四位一体融合创新
在“课、证、赛、实”四位一体融合实践中,四类教育活动的融合不应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要结合各个阶段人才培养的重心来适当调整。建议中低学年各类教学活动的融合以课程教学为核心;而中高学年各类教学活动的融合应当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始终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状况和行业用人要求,对于能力水平不达标的学生要鼓励其尽早参加符合其发展需求的证书考试培训、技能竞赛培训等,各专业课教师应当在这一阶段为相关培训工作提供专业支持,通过提供在线专业辅导等方式来解决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和技能竞赛中遇到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从而有效地弥补个人能力缺口。
具体到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系主任、学科教师、辅导员等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课、证、赛、实”四位一体融合的学生指导策略:对于尚未产生专业兴趣的学生,应优先通过课赛融合、课实融合培养学生兴趣,培养效果不佳时不应进入下一培养环节,而应通过其他职业规划、学生帮扶等工作让学生先培养专业学习和发展兴趣;对于初步产生兴趣但个人基础能力水平不佳的學生,院校辅导教师应做好学生能力评测工作,关注学生的弱项,面向此类学生单独设计课证融合、课赛融合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审视、自我评估、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成长的能力。
3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经专业“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保障建议
“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院校教育、产教融合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院校需要对相关的教育资源、教育制度、教育服务等进行优化,才能实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推广和运行。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服务于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创新工作。由于四位一体融合实践中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需要与行业用人要求相契合,而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因此高职院校应要求财经专业教师定期开展专业领域内理论研究进展和行业前沿应用进展的调研工作,以此为基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用于解决部分课程中理论教学不完善的问题。
第二,建立标准化的学分制度和评分机制。由于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中院校不再限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因此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部分课程来进一步发挥自身在该领域的优势[3],这会对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更有效的帮助。高职院校应当推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选择部分选修课程来弥补自身在部分必修课程中学分不足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灵活制订学习和发展计划,并最终顺利毕业。
第三,学校要投入更多资源加强实训平台建设和双师资源建设。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中实践教育的比重更高,各课程教师也需要通过实践教育来进一步收集学生发展状况和学生反馈信息,加强相关平台建设和双师资源建设,从而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与协同水平。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高估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问题,或者出现由于缺乏自主意识而消沉的情况。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部门应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解决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问题。
4 结语
“课、证、赛、实”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高职财经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高度契合,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该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制度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要正确认识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在推进四类教学活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构建逻辑清晰的隐性人才培养路线,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王开田,施杨.“四位一体、四维融合”的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2(11):50-52.
[2]牛江华.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2,38(3):65-68.
[3]郭素娟,于琳琳,张洪波.高职财经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2(21):60-64.
[作者简介]林青,女,江西宜春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