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理路探究
2023-09-30周小芬
周小芬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增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围绕教学设计过程三个核心环节,通过关注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的学习目标叙写,学习任务设计:以大概念统领价值思辨的学习任务设计,观照课堂学习评价、作业评价、期终考试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设计贯穿教学始终的一致性学习评价链,搭建学习评价框架,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价;学业水平考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3)09-0056-05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新增学业质量标准,从“为什么学”的目标设计、“用什么學”的内容建构到“学的怎样”的学业质量描述,进行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表达。[1]课标在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实施蓝本。“教-学-评”一致性,指在课堂活动中,以清晰的目标为前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具有目标一致性,关注课堂场域中目标、学习、教学、评价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将评价分为教学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两大类,其中,教学评价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终评价。本文研究的“教-学-评”一致性综合两者,指向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评价指导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全过程。
基于这一基本理解,研究团队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要求,以学习目标叙写、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评价框架设计与实施为核心环节展开了实践。在此,以常州市唐丽丽老师执教的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违法与犯罪”一课为例作一阐述,其教学设计主要环节见表1。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学习目标的撰写贯彻以终为始的理念。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导评价与考试的基本依据,也用于指导教材编写、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设。[2]而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3]这里的学业成就不同于传统评价体系中以所学知识多少及掌握深浅程度为表征,而是通过在真实情境中,借助学科任务引发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行为表现来刻画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具有内隐性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在撰写的学习目标时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操作性转化,把内隐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表现。[4]我们在撰写中主要遵循以下操作步骤: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对应的年级水平及表现特征—理顺表现特征与课程内容、学业要求之间对应关系来设计评价内容—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技能。
以本框“违法与犯罪”为例,本课对应7-9年段学业质量标准中“能够运用实际案例说明与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定(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对应的课程内容为: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据此,根据教学目标表述一般构成: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结果,我们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叙写如下:
①联系生活中三类典型的高空抛物案,结合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相关法条,通过“我们来做小法官”的模拟审判活动,从理解犯罪的基本概念,辨别罪与非罪,罪与罚的关系,了解刑罚的种类等方面认识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从而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②通过“法庭采访”,感悟犯罪所带来的具体严重社会危害性,进一步增强法治素养与责任观念。③通过“成长的反思”环节,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分析张某走向犯罪的原因,辨析学生错误认知,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犯罪,防患未然。④通过“共筑防火墙”,制作宣传标语、法治少年说诗朗诵,明确法治社会青少年的使命与担当,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需要注意的是,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目标叙写应避免两种误区:一是以分列陈述的方式,将素养割裂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因为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教师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二是将五大核心素养割裂开来分别叙写,将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机械地一一对应,因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通常同时考查多项核心素养,学生的素养表现往往是综合化呈现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视为一个整体,着重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
大概念是一个兼具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意义并具有广泛迁移力的意义结构,揭示了知识的本质。[5]它是学科育人体系中的上位概念,具有较强的统摄作用。大概念统领下的任务设计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基础,借助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捕捉学生新旧认知中的联系与冲突点,基于整体设计,深度激发学生的体验感悟。教师则注重及时引导学生展开思辨与探究,顺利实现认知上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实现结构化的深度理解。这样的学习过程避免孤立、碎片、简单、毫无关联的知识性问题的堆砌,强调以知识的价值观照、持久性理解和迁移运用为旨归,能跨越时间、文化和相似情境,指向学生忘记了具体知识内容后能留下的东西,从而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我们将本课的大概念表述为:犯罪是三类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最严重的法律责任,所以,我们要知道如何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带来严重危害性。在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叙写基础上,大概念统领的学习任务设计强调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任务设计的整体性、统摄性。本框是第10课做守法公民的第二框内容,主要聚焦犯罪这一违法行为。唐老师并没有就犯罪讲犯罪,而是借助三个不同的高空抛物情境: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民法典调整的高空泼水民事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属于刑法调整高空抛物犯罪行为、具有争议的未造成直接损伤的高空抛刀的行为进行对比呈现,从而将“犯罪行为”的教学与第一框“违法行为”的内容进行整合融通,将罪与非罪的概念、特征把握,始终置于违法行为及其三种类型的大概念中加以学习与区分。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第一框学习基础上再度理解与深度重构违法行为的分类,从而从大概念中准确区分三类违法行为,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彰显了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理念。
二是任务设计的开放多元、思辨探究性。仍以这一环节为例,首先,三则案例的模拟宣判难度与结果不同,具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其次,每两个小组围绕同一案例开展活动,判决结果可能不同,而且学生的模拟宣判与法庭给出的判决也会有差异,这些差异需要学生加以论证与分析;第三,案例二抛刀未造成严重后果,认定罪与非罪时需要考虑主观恶意与后果的可能性,属于复杂情境,在实际教学中也是学生争议最大的案例。这些问题化情境的创设,需要学生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与探究学习中进行深度辨析。同时,在任务1学习过程中,唐老师针对三种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中,最易混淆的“拘留、拘役、赔偿”“罚款、罚金”两组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分。在完成任务3分析张某走向犯罪的原因时,答案也是多元的,從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有效分析归因问题的综合发散思维能力。而对于张某的言论“我们是未成年人,年龄小,即使违法犯罪也不会判刑”展开的观点辨析,更具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思辨价值,引发了学生的热烈争论。
三是任务设计的适切性。本框教学任务设计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基础,从发现生活中“同样是高空抛物,但处罚结果不同”这一问题开始,引导学生探究罪与非罪的标准,然后探究造成犯罪的成因,再到如何做到自我保护,预防犯罪。整个任务链设计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引导其深入探究,提升思维能力。
四是任务设计的体验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有没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无根本变化。新课标倡导采用项目式、案例式、辨析式等及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体验与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紧密结合年度时政热点“民法典修改”“刑法修正案”等,设计了模拟审判活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观点辨析、制作宣传单、诗朗诵等活动,以丰富多样的体验学习环节,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丰富其情感体验。以此引导学生循着法理分析-思想情感认同-成因分析-行为纠正与导行的学习路径,培育学科思维,提升关键能力,落实法治素养培育。
五是任务设计的育人性。以任务2为例,采访受害者家人与法官的活动设计,让学生真实感悟到生活中我们认为貌似不经意的行为之所以构成法律上犯罪行为,是因为该行为会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严重的后果。相较于常见的文字材料呈现与分析,配以视频材料的任务设计更能引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与价值认同。宣传标语的撰写、“法治少年说”诗朗诵等活动环节设计,本身就是很好的自我教育过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与责任意识。
六是任务设计的多样性。新课标要求创设灵活多样的任务方式,如描述特征、论证、辨析、评价、制定方案等,培养并列思维、因果思维、辩证思维、混合思维,引导开放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在思辨中打开思路,发展社会性交往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本课中的任务1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任务2考查学生的归纳与分析能力,任务3指向学生论证与辨析能力,任务4指向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整节课指向学科的思维能力是多元而深刻的。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评价,指的是素养目标统领下涵盖课堂教学评价、作业评价、期终评价、学业水平考试评价在内的前后一致性的综合评价设计。我们在评价设计中注重新课标提出的过程性、增值性、发展性等,以表现型评价为重点,设计了贯穿教学始终的学习评价链,以此落实“一致性”。
1.课堂评价设计。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应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导向,服务课堂教与学,促成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其评价应内嵌于课堂教学各环节,评价方式可以是课堂作业反馈形式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评价、生生评价、师生互评等。评价内容须兼顾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程度、社会性交往能力,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应用水平。通过评价设计,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学习中表现出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行、法治观念,以及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表现出来。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建议综合运用观察、访谈、作业纸笔测试等,以全面获取和掌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相关信息,并着重关注过程性评价、增值性、发展性评价,凸显评价的育人导向。
在本节课,唐老师灵活运用了课堂调查、访谈等评价方式:课堂起始阶段,通过“你了解到生活中有哪些高空抛物现象,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日常表现;关注课堂的及时反馈与评价:在了解到有一位同学有这样的行为习惯后,在分析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后,及时回应前面的调查问题,再度采访该学生是否意识到危害性并及时纠正行为,这就是很好的课堂及时、个性化、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另外,我们还可根据素养发展要求,设计模拟审判(见表2)、预防犯罪宣传书设计等表现性评价量表,开展课堂评价。如此,将评价量规嵌入课堂学习的活动环节,更好地将评价要求内化在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调整与激励功能。
2.作业评价设计。作业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环节。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减的是量,提升的是作业的“质”。这需要教师从育人理念的本质关注课程、教学、作业与评价的联结,促进“教-学-评”一致性。课标倡导作业要结合学生生活创新作业方式,采用开放性、情境性、体验式等形式,注重设计带有团队合作性质、项目任务性质的作业,以掌握学生的学业达成情况,及时评价、反馈、指导学生学习。围绕本框内容的学习,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观摩法庭庭审”项目式实践作业,基于课堂模拟审判实践走向真实的法庭沉浸式观摩,通过身边真实的案件、法官庄严审判、犯罪分子的法庭陈述、现场家属的悲切心情等,给予学生心灵冲击,促进其更好地内化法治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类学习单,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反思并撰写学习体会(见表3),由此延伸与深化课堂学习,引领“预防犯罪”的学习由课堂走向真实的社会生活,使作业设计“一致性”地服务于课堂学习目标,进一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3.期终评价设计。期终评价以学年为单位,对学生在一年中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行、法治观念、学习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其介于短时课时作业与长程学业水平评价之间,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阶段性中期综合评估,能指导学生阶段性了解自身的素养发展水平,更好通过评价促进其发展。实践中,道德与法治期终考核可根据学段特点,运用家校劳动任务、作品成果展示、纸笔测试、档案袋等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定。
围绕“违法犯罪”一课,常州市法治教育项目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利用校本课与班会课,通过真实场景、角色模拟,结合司法机关提供的真实案例,展开模拟法庭项目化学习活动并进行学期展评,以此综合考查学生的法治素养发展状况。相应地,在2023年常州八年级期末测试卷中,我们编制了综合探究题考查学生的法治素养。
17.某校以校园欺凌刑事案为例,开展“守护青春,远离犯罪”的模拟法庭社团活动。以下是活动部分环节。
【环节一:场馆布置】右图是同学们进行的模拟法庭会场布置图,其中标三角形处是空缺,你认为这个位置应该留给谁?其所属的国家机关是什么?(4分)
【环节二:活动释疑】模拟法庭的质证阶段有一环节,要求犯罪嫌疑人为自己行为申辩。同学小州认为:给犯罪嫌疑人申辩机会就是对受害人的不公平。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州观点。(14分)
学校将结合学生的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期末测试,开展对学生法治观念的期终评估。通过这种评价真正融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作业设计变革和期终考评于一体,更好地促进知行合一,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4.中考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为目标,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充分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与立意。它为评价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也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在“教-学-评”一致性实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起着指引性作用。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结构、难度、情境创设、任务设计等改革方向,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素养导向的试题要素与课堂教学要素都由素养立意、真实情境创设、任务设计、问题的答案四个部分组成,本课“违法犯罪”的设计原型就来自2021年常州中考备用题。
(2021常州中考备用题)16.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头顶上的痛”。小苏同学经过研究,发现以下两则资料。
(1)小苏的疑问:徐某的高空抛刀行为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什么是犯罪呢?请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答疑解惑。(5分)
该试题以年度的刑法修正案时政热点为情境材料,结合本土审理的全国首例高空抛物案为题干情境,因考虑到所考查的知识适用性、案例情境的复杂性,最终没有正式入卷。最后命题组以该题情境作为原型,改编成唐老师的这节省评优课,以此探索“由题到课,由课到题”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双向转换,更好地实现以评促教,以教促评。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需要整合课程实施的各要素,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以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创新实践中深化课程理解,从而更好地落实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这是新时代提升教育质量的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方丽敏.从"依标据本"走向"依标用本"——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逻辑解读与教学实现[J].中小学德育,2023(01):48-51.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3.
[4]陈友芳.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学业质量标准操作性转化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6):29-34.
[5]張翰.从知识点到观点:提炼大概念[J].中小学德育,2023(4):49-5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