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研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探索

2023-09-30黄长新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教研

黄长新

校本研修是教研活动的核心场域,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聚焦教师日常教学场景中的专业問题和实际目标,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提出将项目化研修与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有机结合,在明确研修主题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交互式、展示性的平台,使每个教师能够获得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也能够在个性化教研的基础上展现自我,提高校本研修的整体水平。

校本教研需要依据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确定研究的主题。项目化研修是在明确的主题下,调动所有参与人员获得任务驱动的积极性,在既定的项目中实现高效参与。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步入了全新的阶段,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教育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起点源自教师在常态化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成为教师发展自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带动每一个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可以将项目化研修引入其中,以此来实现研修主题的提炼、内容的丰富、活动的创新。

一、破解实际难题,确立研修目标

校本研修目标的确立涉及整个学校校本研修机制的顶层设计,发挥深度影响研修主题选择、研修活动设计及研修成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为此,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需要以专业的课题为导向。通常情况下,研修课题指的是教师正在学习、研究的问题。这种问题与教学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立足于实践,研修课题才能更接地气,更能反映教师在当前教学或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在现阶段,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教育管理的方向也出现了变化,提高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度,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状态、情感态度等学习品质及个人素养的发展。因此,校本研修不仅需要在课题的选择上出现转向,还应该找到课题生成的立足点与关键点。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教学实践是教师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在参与课堂教学等相关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虽着力精心打造一节“好课”,但要结合实践发现更多的问题,教师需要做好基本的反思工作,即能够拉近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理顺教与学的关系,主动思考自己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反思能力、分析能力,无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所在,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后续校本研修工作中的参与水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引导教师在互相观摩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延展自己的思维认知,为课题准备工作提供更多素材。

教学实践是校本研修的根本途径,也是确立研修课题的切入点,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浮于表面,而是需要教师亲身参与、主动思考,为项目研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科交融,统整研修课程

当前校本研修中,管理者对群落文化关注不够,学科之间的信息交互相对不足,群体增值效应未得到有效保障。这就需要学校打破原有单向垂直管理架构,多学科、多维度改变信息流向。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对教学模式进行延展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着不同层面的思考。如数学教师的逻辑思维相对较强,能够理清研修课程的脉络,从而有序推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而语文教师的人文思想更为浓厚,在教学中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能够通过精彩语言的注入、文化魅力的展现,营造更具人文性的课堂。除此之外,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因此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单从一门学科入手,要对现有的研修课程进行统整,否则就会造成教师研修视野不够开阔。这就需要推进校本研修中的“跨界合作”,即实现多个学科的融合,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渗透到研修课程统整优化的过程中。

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上,首先应该为教师提供深入交流合作的平台与机会。例如可以开展常规性的集中研讨活动,在每次活动中可以根据既定的主题,引导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并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其他学科的教师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案例中的内容进行补充,丰富优化研修课程。除了构建线下的合作渠道以外,还可以通过线上沟通交流渠道,加强教师之间的研修合作。

为了推进相关研修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研修课程对学科融合的推动作用,必须打破教师现有思维认知的限制,在校本研修中贯彻落实合作型学习、集体型学习的原则与理念,构建教研共同体,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实现校本研修的持续改进。

三、组织主张辩驳,优化研修模板

校本研修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这一活动的支持下,教师不能一味地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而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各类教研活动中自主提出主张,开展辩驳研讨等活动,增强校本研修模块的覆盖面和关联性,进一步提高研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尤其是在项目式活动的驱动下,教研组等相关单位应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在找准教研方向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修模板进行调整优化;应该鼓励教师大胆抒发自己的观点,做好课程的定位与设计。

对此,可以开展论坛式的研修活动,以教师思维碰撞、教育经验分享为出发点。教研组可在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等几个固定阶段开展活动,将校内教师划分为语文、数学、综合等研修组。组内的教师需要根据既定的主题内容,基于教育项目、教育过程、项目成果的展现与评价这三个维度,主动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担任好分享者、评价者、辩驳者的多重角色,即教师可以就项目实例大胆评价、抒发自己的观点,指出其中的不足,而受评的教师也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需要做到主动“应战”,在激烈的互动交流中深化自己的体验感知,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通过教学主张的提出、辩驳活动的开展,教师能认识到自己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上的短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教育环境,提高校本研修的整体水平。

四、下沉行政架构,推进研修协作

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安排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行政层面,“名师工作室”等组织模式更有利于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超越行政科层的网状组织架构,更有利于开展自主式、伙伴式学习。目前部分名师工作室等不同主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校本研修经验,这些工作室等团队不仅以名师带动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还充分发挥了区域内名师、优秀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为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在开展校本研修等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发挥项目化研修的针对性、驱动性,调动所有教师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还可以选择对标名师工作室,将典型的教学经验作为示范的样例,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达到全员提升的目的。

以笔者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为例,工作室自成立开始就关注课题研讨、讲座培训、课例分享、区域交流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以带动教师快速成长为目标,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在语文教学教研活动中,工作室不仅从学科内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形成书写日记的良好习惯,还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特点,引导学生将传统的日记形式与美术创作等多元化的元素相结合,以此发挥教研活动的优势,充分延展学科教育的空间。在校本研修与项目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就这些成功、典型的案例进行共享分析,以达到思维的创新发展。

在主动学习优秀样例的同时,教研组也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地域特征以及学生成长的特点,共同推进研修主题的生成,以此来让校本研修更具生命活力。

五、搭建展示平台,建设研修论坛

每个教师在参与校本研修活动中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收获,对此可以为教师构建多元的展示平台,一方面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对教师学习与发展的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检验,找到目前校本研修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鼓励教师自主更新优化。为了引导每个教师充分展现自我,可以开设线上研修论坛,引导家长、学生以及更多的教育同仁、社会力量参与校本研修的交流活动。

在展示平台的搭建上,针对教师培训所获得的经验,学校可以专门构建心得体会撰写制度、交流分享制度,凡是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都需要提交学习心得,开展专题学习汇报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比赛展示平台,引导教师通过各种比赛成长。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高端的教学交流研讨等活动,邀请本市、本省乃至全国的专家名师,共同构建专业性的研修论坛,让教师有机会与教育名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论坛上,教师可以展现自己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科研作品等,并以此为基准,开展更高规格与层次的课改研讨、学术交流活动等。

展示交流只是平台构建的目的之一,为了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还需要同步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及时关注校本研修开展的整体效果,以此来扩大研修论坛等展示平台的综合影响力。

總而言之,目前校本研修已经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构成,但是这一项目的开展还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教师的培训、教育资源的引入、平台的构建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也影响了校本研修的效果。对此,我们可以将项目化研修等先进的方式方法引入到校本研修活动之中,为教师搭建更具多元化的成长平台,促进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