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统编教材落实革命文化教育路径例谈
2023-09-30胡波李志先
胡波 李志先
初中历史课程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更是落实初中新课标的应有之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初中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经过历史课程学习后要“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重视革命传统教育,深刻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全面系统诠释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领导作用”[2]。利用好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丰富的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天经地义”。目前学界对革命文化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其一,革命文化随着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诞生而开始形成,一直延续至今,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其二,革命文化创造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行动指南是馬克思主义;其三,革命文化包括实践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3]本文正是在此共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利用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课文正文”“人物出生年份”“相关史事”等内容落实革命文化教育。
一、科学使用教材正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革命文化是接地气的文化
须知道,正文是每课的主体文本,当然也是教师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最应该聚焦的部分。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两册书出现“革命文化”一词有一处,在上册的《五四运动》论述其历史意义的正文出现:“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由此可知,革命文化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从侧面表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是动态的,可变的,也是接地气的。教师不妨以八年级上册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三目。第一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列举了其传播的重要原因:“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从理论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的许多论断和原理植根于18、19世纪的西欧,它们不能简单挪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诸如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状态下才有发生的可能等问题。诚然,按照此标准,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条件,然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却选择了它。为了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原因的认识,教师在授课时可引导学生回看八上教材,从更长时段回顾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他们的方案和努力要么失败了,要么没有完全成功。
简而言之,学生通过温故知新,了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沉沦,中华民族需要走出旧思想、旧文化的精神桎梏。而马克思主义能教会中国人如何挣脱旧思想、旧文化的束缚,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迅速转化成马克思主义者,新的革命文化登上历史舞台。
显而易见,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实际状况来说,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革命文化如果只有照搬与模仿,却不“接地气”,就不能渐入人心,扩展影响,它的传播就失去了长效机制,更谈不上扎根中国,最终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问题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此,学界一般认为,中共二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会议,其地位甚为关键。正是由于中共二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有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纲领和路线,才促成了日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中强调中共二大的意义时讲道:“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教材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放在同一个子目,用意不言而喻。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它的一面旗帜。事实证明,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有助于中国革命的推进,这就是革命文化接地气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简史》高度评价了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党成立不到一年,就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使这个纲领很快传播开来,“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这说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5]基于此,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中共一大、二大的内容。
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正文,分析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党的革命纲领发生的变化:中共二大在中共一大的基础上,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要实现的目标同将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实现的最终目标结合起来,不仅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接着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变化的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中国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的军阀混战。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在于大小军阀及帝国主义势力,必须先推倒他们,才有可能去实现其他美好理想。
然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这种改变的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深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解放、为中国革命的正确进行指明了方向。从中共一大确定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二大确定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方针的一次重大转变。
二、關注历史人物出生年份,指导学生了解革命文化是年轻的文化
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两册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的史实,这四个时期涌现了大量英雄人物。教材在介绍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时,基本上使用一张人物照片,照片下方为其姓名及生卒年。教师在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时,可以借助历史人物的出生年份。譬如八年级上册第71页、72页、76页分别呈现了周恩来、叶挺、毛泽东的照片,照片下方标有周恩来(1898—1976)、叶挺(1896—1946)、毛泽东(1893—1976)。教师可据此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好奇”进而“引入”革命文化教育:此三人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他们的年龄多大,处于人生哪一个阶段?一般来说,学生经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回答出来:周恩来23岁,叶挺25岁,毛泽东28岁,处于风华正茂的青年阶段。教师接着讲述: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13人,平均年龄28岁,其中在1890年及以后出生的有11位。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12人,平均年龄23岁。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叶挺就是这些人的代表和佼佼者。
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些当时的“90后”年轻人为什么选择走上革命道路?主要是因为革命文化对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在革命文化的感召下,这些年轻人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与后备队。同时,革命的主力军和后备队由当时的“90后”组成,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相较当时的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有活力有朝气,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三、合理运用教材“相关史事”,指引学生感受革命文化是实践与精神统一的文化
前文所述,革命文化的结构,有实践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两分法。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指导伟大实践。初中新课标列举了15种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有长征精神等。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相关史事”等栏目较多地提供了反映伟大精神内涵的故事性、直观性材料。教师运用“相关史事”的素材,指引学生感受伟大精神的内涵,不失为落实革命文化教育的一种途径。例如长征精神的内涵,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八年级上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有一则相关史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长征精神的其中一个内涵。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一座铁索桥,长30余丈,铁索上铺着木板。红军到达泸定桥时,敌人已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除了,只剩下13条光溜溜的铁索。红军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抓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进攻,后面的战士边爬边铺桥板。对岸守桥的敌军被红军的猛烈攻击吓呆了,他们燃起大火,企图阻止红军前进。突击队员冲过火海,击溃敌人,占领了对岸桥头。
教师设问:从这则相关史事看出红军夺取泸定桥时面临哪些困境,红军又是如何应对?请学生填写下列表格。
学生阅读完材料,基本上能完成表1的填写。教师指出这些困境均是决定个人生死的大考验大挑战,往往一瞬间稍有差池,就会牺牲,但红军根本来不及多想就去突破困境,战胜困难。紧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的泸定桥配图思考,这些行为的背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精神?对学生来说,经过之前的分析,再观察令人望之缥缈的泸定桥图片,深刻感受到红军不怕铁索寒,正是因为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大于天,才会将生死抛诸脑后,做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至此,飞夺泸定桥体现了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应当是不言自明的。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两翼”,革命实践是革命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革命精神又是革命实践取得胜利的重要推动力。
综上,初中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要与学生产生“共鸣”,还要千方百计地打动学生,实现“共情”,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初中历史新课标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使用统编教材落实革命文化教育,是历史课程“培根铸魂”的现实要求,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这不仅要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对革命历史知识和观点的简单记忆层面的不足,而且要转变其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深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2—3页。
[2]徐蓝:《谈谈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问题》,《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12期,第5页。
[3]王晓丽、王俊:《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革命文化概念、价值、发展的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第20页。
[4]赵爽:《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二大研究述评》,《北京党史》2022年第3期,第61页。
[5]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