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3-09-30江苏海安林惠波
□ 江苏海安 林惠波
工业园区模式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突破,目前已成为我国工业集聚的主要模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随着工业园区模式逐渐成熟,集中管理也形成一套治理体系,从先行试点的开发区下沉覆盖到乡镇,应用范围逐步拓展,成为普遍适用的好办法,工业园区模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工业园区的应运而生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必要举措,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分工的细化、基础设施的升级、科技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企业而言,可以畅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资源共建共用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对政府而言,可以聚焦治理重点,节约分散化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社会而言,可以带来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产生显著的产业集聚正外部性,促进产业转型和服务业的提档升级,也有利于区域环保生产的统筹管理。
一、当前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投入不到位。一是财力不到位。部分企业认为环保投入难以立刻变现,极限压缩环保预算,导致企业环保工作缺乏经济基础。疫情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带来园区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环保投资可能增加企业经济负担,企业对环保投入有心无力。二是物力不到位。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增大、生产工艺提升,污染物的排放量、成分复杂性、负面影响也不断扩大,但是环保的硬件设备却没有及时保养或更新换代,导致环保设备的处理能力跟不上生产需求。三是人力不到位。部分企业专职环保人才紧缺,投入环保培训、流程创新、内部监督工作的人力不足,兼职环保人员往往缺乏专业性,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和管控环保生产风险,看似使用兼职人员节约了人力成本,但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
2.宣传引导不到位。一是政府引导不充分。工业园区是带动一地经济的强力马达,一些“招商难”园区常以降低准入门槛等代价吸引污染企业入驻,对于园区招商唯经济论,对环保宣传引导停留在表面,缺乏提高门槛、严抓管理的能力和魄力,开了污染的口子,犯了短视的错误。二是企业观念难转变。在经济发展优先的时代背景下,环境保护投入作为附加成本,常被企业轻视。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体量小、管理流程不完善、资金不充裕等原因,环境保护投资意识和投资能力均受限。工业企业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足,对长远绿色经济缺乏前瞻眼光,对自身产业升级缺少合理规划,对盈利能力信心不足,未能齐心协力打造环境友好的工业园区。三是群众参与不广泛。工业园区居民与工业产业密切相关,很多居民在工业园区工作,由于工业园区兼具工业区、生活区等复合功能,一些居民的环保理论和认识不强,同时工业园区又是工作岗位所在,因此往往在园区环保问题上缺乏主人翁意识、监督意识,积极参与环保管理的意识和氛围不强。
3.集中管理不到位。一是集中规划不够科学。我国工业园区模式起步晚、发展快。部分工业园区设计不合理,在选址初期未能进行严谨的前期调研,从而综合考虑选址地人力资源、环境、当地文化、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也未将环境保护放入前期规划中,难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规避潜在风险。二是产业布局不够协调。工业产业发展时间长、产值高、分布广,拥有园区的政策和资源倾斜资源。但传统工业的聚集发展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造成资源浪费和污染,对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形成资源挤兑,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三是集中处理缺乏统筹。许多工业园区没有建立生产废弃物统一处理机制,导致园区内大中小企业环保水平参差不齐。大型企业往往有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一些中小企业废弃物少、环保预算低,难以负担废弃物单次处理价格,诱发乱排乱倒问题,这一经济压力和环保压力的矛盾需要统筹协调加以解决。
4.支撑服务不到位。一是管理人才不足。工业园区管理工作复杂性大,生产企业种类多,环保问题复杂多变,对环保管理人员素质能力要求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缺一不可。没有较强的专业和管理能力,很难对园区内企业展开有针对性地监管,很难及时发现存在的环境隐患。由于中高层次环保管理人才数量少、招聘难度大、期望薪酬高,部分工业园区难以提供与中高层次人才相匹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导致环保管理人才缺乏,难以支撑园区的环保管理专业需求。二是专门机构不足。部分工业园区没有专职环保机构和专职环保执法人员,环保监管工作由辖区相关政府机构兼管,产生责任落实不清、相互踢皮球等情况。一些园区设置了专职环保管理岗位,但往往抽调从事招商等工作,人力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园区仅依靠兼职人员完成日常环保管理工作,由于兼职人员稳定性差、责任意识偏弱,影响了环保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三是支撑设施不足。一些工业园区“筑巢引凤”建设不足,对于园区建设停留在前期生产配套设施层面,而忽视建设完备的环保基础设施,没有为入驻企业创造环保处理的设施条件,而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等考虑,出资补全园区环保基建可能性小,导致工业园区环保支撑设施难以满足环保处理需求。
二、原因分析
1.环保优先理念缺乏。先发展后环保观念重。我国在工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工业园区发展脱离粗放型发展时期不久,因此,仍有不少工业园区存在先发展后环保的理念,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业园区的重要底线目标,对环保问题未给予高度重视,对园区环保管理相对松弛,为相关企业造成的环保问题提供了温床。
2.精细管理不到位。一方面,精细化水平不足。部分工业园区入园标准不统一,“看企下菜碟”,对不同规模效益的企业区别对待,没有在环保问题上严格要求。管理体系不健全,未能形成专业化的环保岗位职责体系、科学的环保目标管理体系、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平的考评结果应用体系,缺乏多元共治的合力。一些园区环保管理分工不精细,部门间责权划分不清,存在推诿扯皮问题,未能齐抓共管。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力不足。许多工业园区累积了园区内企业的资料和环保数据,但是受限于技术和人力,集成化的环保数据系统开发有限,没有充分挖掘数据价值,难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同时由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特殊性,部分园区机构之间、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存在不通畅问题,阻塞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3.制度保障不到位。一是相关规章制度缺失。现有工业绿色发展相关法规主要聚焦污染防治,对能源资源利用问题关注不够,主要侧重末端污染处理,尚未出台覆盖全生产周期乃至产品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规章。此外,污染物管理依据不足,废物综合利用监管缺乏依据,实际流向存在风险。部分废弃物排放没有标准依据,监测数据只能作为监管的参考,不能对企业形成足够震慑。二是激励鼓舞力度不足。尽管各工业园区为环保企业提供注入信贷优惠、税收减免、财政奖励等激励举措,但是激励的范围和数量都有局限性,难以覆盖园内全部企业,容易造成中小企业难获奖励、大企业又不看重的困境,未形成长效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广大企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处置督管能力不足。随着工业园区生产的扩大,监管能力跟不上精细化管理要求,工业园区总的危废物面大量广,基本都属于监管重点源,管理名目多、要求高,而管理部门人手短缺、专业性不足,很难做到全面有效监督。
三、 提升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环保重视程度。一是研习生态文明思想。工业园区需要定期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特别是要组织园区领导、环保管理责任人员、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专题学习、教育、培育,通过沉浸式、渗透式学习,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普惠价值链。要组织生态文明进企业系列活动,从上至下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下好生态“一盘棋”。二是树立守土有责意识。园区政府是辖区环保工作的责任主体,理当守土有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引资目标,以“壮士断腕”的觉悟严查污染企业,做好“放管服”工作,给予各部门更大的审核监督权限。招商部门要坚持底线意识,把好源头关卡,从严提前进行环评,将环保达标列入必要入园标准,对有污染“案底”的企业从严审核,不开污染入园的口子。环保监督部门要公正执法,多查一步、挖深一尺,主动履责,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完善生态索赔制度,让环保责任追究落到实处。三是形成生态大局观。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系统观念,健全以多方共治、市场导向、依法治理为筋骨的环保机制。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园区领导责任、企业责任、群众责任、监管责任、法律责任,建设失职追责机制。要开拓内外联动,放眼优质工业园区,通过实地考察、线上线下交流、邀请指导等方式对标找差,向一流看齐,持续提升环保水平。
2.加大财力投入力度。一是增加财政拨款。要争取上级支持,主动加强与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协调,争取财政倾斜,增加园区发展专项资金。要结合园区实际需求,合理编制环保管理的预算,设置园区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对环保企业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同时创造条件提供更多设备升级改造、员工环保培训等资金,让环保管理获得必要的财力支持。二是吸引市场资本。为了吸引资金,要加强园区投融资平台与信托、银行、券商等机构合作,探索为环保生产企业提供减息贷款或低息专项资金,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带有一定环保管理专项要求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园区企业产业+环保协同发展。三是重点领域发力。要重点帮扶中小企业,设置专款专用的中小企业环保集中处理基金,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污染防治、设备采购升级等环节。要重点补贴废物利用,对于垃圾发电、污泥制沼气等效益模式强化财政激励,促进环保处理创新应用。要根据园区产业、企业实际,大力建设治理公共设施,减少企业环保投入成本,提高治理效果。要重点突破价格壁垒,推进政企合作,创新环保设备集中采购模式,以更优价格获取环保硬软件设备,为园区企业降低投入和运维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3.提高园区环保技术保障水平。一是加强环保设施建设。要筑巢引凤,为园区入驻企业提前打造优质环保处理场地、厂房、管道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园区集中环保处理体系和设备。要补盲加密,规划建设“物联网+环保”监测系统,包括环境质量监测网、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生态监测网,建成园区数字环保基础设施,接入区域化联网监控。二是推动产学研合作。要做好经费保障,提供研究经费和财政资金支持,吸引环保研究、处置机构入驻园区,激发“近水楼台”效应,提升园区环保水平和污染物集中处置能力。要做好信息保障,为企业和研究机构匹配供给和需求,做有针对性的试验,为企业和环保科研机构“牵线搭桥”。三是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建设功能完备的园区管理信息平台,打造并不断完善集信息收发、交流、公开、自动监管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信息系统,拓展可视化模块,打造园区环保处理“热力图”。要打通工作流,统筹园区各部门和企业,建设招商审查、环评、企业环保处理上报、环保监督、整治反馈等于一体的全工作流OA系统,让环保工作透明化、可追溯,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4.打造专业管理队伍。一是加大引才力度。园区要多措并举招揽人才,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制定定向联合培养计划,从校园到职场系统化培养专业人才,为园区培养新鲜血液。要专项选聘,组织环保紧缺人才专项招聘,建立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选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要争取编制,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根据工业园区的工作需求补足环保管理人员数量,打造具有较强战斗力的一线环保队伍。同时积极特聘专家,招募一批懂技术的兼职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智囊团,壮大环保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加大育才力度。要加强学习,定期举办环保管理学习会,邀请专家讲师指导理论与实践,推行以老带新“1+1”工程,让园区环保管理新人快速上手。要广接地气,加强一线培训,派园区环保管理人才参观企业环保处理车间、园区集中环保机构等现场,与一线员工交流难点痛点,做到立足实践长技能。要对标找差,参访调研环保管理优秀园区,对标园区现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主动搭建与环保管理优秀园区的交流渠道,促进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三是加大励才力度。要为环保管理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套住房补贴、随迁政策优惠等“待遇礼包”,实现待遇留人。要为环保管理人才打造相对明晰的晋升渠道,鼓励环保专业人才向企业综合管理方向拓展,提高岗位“天花板”,实现事业留人。要构造扁平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拓展团建方式,推行内部柔性管理,提高环保人才的幸福感满意度,实现情感留人。
5.加强专业指导帮扶。一方面,提供培训指导。要做好政策解释,定期组织政策宣贯会,邀请环保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为企业代表答疑解惑、提高企业政策敏感度。要做好技术指导,定期组织技术学习会,邀请园区企业的环保技术骨干参会,聘请环保处理专家讲解环保工艺、标准流程、前沿技术,建立持续学习机制。要组织实地考察,定期组织园区企业代表调研队,通过互学互访或走出去学习环保经验。要建立园区企业环保水平红黑榜,邀请红榜企业分享环保管理经验,录入平台供园区其他企业学习。另一方面,提供保姆式帮扶。要加强帮办力度,收集企业环保管理难题,提供“点对点”个性化扶持,推行“最多跑一次”环评业务,辅导企业规范填报环保台账,减轻企业环保工作压力。要加强代办力度,对于园区内环保水平弱的中小企业,聘请专业第三方环保处理机构,推行代收、代办、代检测、代处理等环保专业服务,利用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环保成本,提升污染处理和环保管理的规范程度。
6.加强环保监督检查。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在园区展开试点,探索企业环保工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引入量化指标进行环保监督考核,建立园区环保保证金制度,联动园区财政补贴和金融信贷,奖优罚劣,对达标企业加大补贴和融资支持力度,对不达标企业加强培训指导,对违规企业给予扣除保证金、勒令整改等激励举措。二是推动信息披露。建立工业园区环保信息披露机制,建设线上信息公开平台。向社会主动公开监管流程、企业环保考核情况、企业周边环境检测结果。积极受理群众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申请,增加群众参与度,增强规范管理的公信力,提高群众主人翁意识,促进企业提升环保管理责任感。三是实现多元共治。要鼓励群众监督,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及时核实并逐一解决。要鼓励民间环保组织监督,加强沟通对接,为其提供经费支持、调研权限、专业培训,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建言献策,缓解政府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要鼓励建设园区企业环保监督联合会,推动企业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加强企业自律,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