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应对措施
2023-09-30重庆韩志敬
□ 重庆 韩志敬
建筑施工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主体,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新基建建设过程中基础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所承包的业务项目数量增加,有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通常只是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作为重点,忽略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问题,财务管理工作风险防控力度不足,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重视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功能,可以主动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做好防控工作。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类型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有所拓展,风险防范是极其关键的内容之一,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控制策略。
1.市场风险。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特别是当前国内以及国际形势变化速度极快,建筑施工企业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有所增加。在新时期下多数中小型企业资金紧张,甚至无法及时发放职工薪酬,长期以往会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出现破产的现象。市场上各类材料设备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施工阶段一旦出现价格迅速变化的现象无法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会影响建筑施工活动的开展,从而出现进度延误的问题,影响工程建设效益。
2.资金风险。资金风险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现金流的正常运行,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建筑投资市场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个别建设项目规模较大,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在建设时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投资风险会转移给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会通过借贷的方式垫付资金,而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出现了问题,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下降。引发资金风险问题的出现。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具体是指在项目工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程序不完善所引起的风险事件。建筑施工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例如未对内控制度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无法优化内控制度,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指导作用。人员也是引发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由于业务环节复杂,存在着多个利益关系链条,经常会出现套取资金的现象,如果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足,缺少丰富的工作经验,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4.成本控制风险。成本风险是指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过多,所获取的经济利润低于成本,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成本主要涉及采购成本,是主要的成本支出,也是影响风险事件出现的关键。在成本采购过程中没有制定合适的预算管理计划,会使采购成本出现超支的问题,如果采购的资源过多会出现资源浪费,影响经济效益的提升。工程项目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且成本投入类型多样,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每一项成本中包括的管理内容较多,风险因素也相应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成本控制难度,增加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问题
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内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较弱,需要对现阶段存在的防范问题进行分析。
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管理者缺乏风险意识,将发展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上,在财务决策方面偏向主观化,没有结合财务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影响了风险管控效果,也使得财务管理部门以及职工缺少风险意识,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氛围较差。
2.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环节较多,然而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风险管理系统对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风险识别效果以及风险事件处理效率。
3.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较为特殊,通常管理者的工作经验丰富,这也使得多数财务管理人员年龄偏向中老年化。这一类财务工作者更加偏向于稳健化的管理模式,缺少主动参与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的认知,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4.财务数据共享难度增加。财务数据的产生来源广泛,以往通常是在完成项目建设后对财务数据进行整体核对,该种方式理念滞后,无法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管控效果。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内财务数据共享系统尚未建立,财务系统和业务部门的系统接口无法有效对接,影响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5.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在风险管理中所制定的制度存在着不规范以及不完整的现象,通常是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增加风险管控的要求,管理制度精细化水平不足,无法为风险管控活动开展提供指导。
6.成本管控效果不到位。成本管控是影响风险事件出现的关键,目前成本管控工作体系尚不完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环节过多,成本管控要素会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增加了管控难度。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1.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加强企业整体的风险管控意识,正确认识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全员参与的风险管控模式。首先,企业领导者需要形成风险防范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将风险防范融入到企业文化体系中,将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企业主要战略目标,以此来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企业领导人员应积极和其它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吸收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加强对现有风险要素的认知和了解,结合企业现状制定风险防范方案。其次,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防范意识。财务管理人员是负责对企业财务资金进行核对和分析的重要部门,也是守好企业发展的第一道门,作为管理人员应当能够在工作中形成高度敏感意识,加强对市场环境、政府政策、城市规划等各项要素的了解度,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和其他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信息以及财务收支情况,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向其他业务部门渗透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业务部门在风险防范工作中的配合度,从而强化企业风险防范队伍能力。
2.构建信息化风险管理流程。企业需要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紧密衔接,以此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形成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对各类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根据常见的风险事件发生原因明确风险要素,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市场调查等多种手段收集市场环境变化、政策调整、城市发展规划等各类信息。同时收集项目工程建设中的财务资金信息,将各类数据上传到风险管理系统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评估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对风险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权重排列,明确不同类型风险事件的严重性。其次,根据风险事件权重排列结果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以及预防策略,明确在出现风险事件后所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确保能够及时对风险事件进行处理,减轻风险事件带来的影响。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合适的应急预案,在出现风险事件后无法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资金链的稳定运行。再其次,对已经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监督,要求相关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有序处理,落实风险管控要点,避免风险事件影响范围扩大。对风险事件的防控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优化风险管理流程以及方案。最后,形成风险报告,对本次风险事件的处理流程进行汇报,对风险事件处理情况进行整合汇总,上传到系统中,为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3.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控能力。在风险防范中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可以形成主动防控财务风险的意识,进一步提高风险管控效果。首先,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了解风险管理理念的概念、内涵以及具体应用方式,夯实财务人员的专业理论基础,使其可以形成全新的管理意识,熟练将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结合国内外的优秀风险事件处理案例进行培训教育,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提出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要点,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其次,对财务管理者进行业务考核。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考核中设定某种风险事件发生情境,由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联合理论知识考查方式,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误区,了解财务管控人员风险防范业务中存在的薄弱之处。利用该种方式可以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防范能力,强化其业务素养。再其次,积极补充新型人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合理利用市场化招聘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前往企业内,优秀的青年骨干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对于信息技术接受度较高,可以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完成风险防控。并且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意识,对于风险防控有自己独到的认知,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打破以往财务管理部门在晋升方面的资历和年龄限制,为青年骨干人员提供发展平台,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4.建立业财融合系统。业财融合系统的建设可以形成统一化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模式,对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有效融合,将系统的数据接口进行对接,让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收集和了解业务信息,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项风险因素的管控效果。首先,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经营业务状况进行深入考虑,将和财务系统联系紧密的单元进行对接,明确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能,保证二者可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以及评价反馈等多个角度出发加强对业务活动的管理,让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深入参与到企业项目建设活动中。业务管理者在成本控制、预算执行以及工程管理等环节积极和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对接,利用信息化平台将各类财务数据上传到系统上。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财务数据较多,利用该种方式可以避免出现财务数据遗漏或者丢失的现象,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数据保障。其次,对费用报销进行统一。业务以及财务两个部门在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业务部门重视提高经济效益,财务部门重视控制成本支出,在费用报销方面应做好统一管理工作。根据现有费用应用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引起费用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优化费用报销流程,保证两个系统的及时衔接。再其次,加强预算管控。预算是财务部门向业务部门所提出的资金使用要求,业务部门需要将资金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在业财融合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预算管理工作的沟通连接作用,对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通过业财融合系统了解预算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如果出现预算超支需要业务部门额外进行申报,在经过审查后超支处于合理范围可以额外支付,如果超出过多且超支,原因不合理则不予报销。利用该种方式可以有效强化业务部门的自我约束意识,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效果。
5.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是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的关键,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应做好制度建设,针对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探讨,在原有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调整风险管理方式。首先,对制度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环节和流程进行梳理,针对应收账款管理、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等制度实施整合,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强化各个部门的风险管控意识,促使业务以及财务部门共同参与到风险管控工作中。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强化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形成自我提升、自我促进的工作格局。其次,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在管理活动中应当细化管控内容,针对项目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提出风险管控方式,包括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等,形成全流程管控体系,提高具体的管控效果,避免风险事件的出现。再其次,制定责任制度。在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形成岗位责任制的工作模式,一旦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风险事件,根据责任制度进行责任追究,可以强化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主动投入到风险防控活动中。针对风险防控效果好、有效化解风险事件以及规避风险事件的行为进行奖励,有利于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内在积极性。
6.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力度。成本管控在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成本管控模式进行优化,强化管控力度。首先,针对施工阶段进行重点管控。施工阶段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管控难度有所增加,需要相关人员可以做到对各项管理要素进行控制,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特别需要重视对设计变更问题进行调查,如果出现设计变更需要联合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管理人员进行共同探讨,保证设计变更的合理性,避免因设计变更而出现工程造价水平过高的问题。其次,制定跟踪管控模式。在完成某一项目环节建设后需要对成本管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在该环节是否出现了成本超支的现象,可以通过调整下一阶段施工项目成本管控计划的方式进行弥补。
四、结语
财务管理是影响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如果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各项业务活动推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企业需要正确认识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财务管理效果,分析内控机制以及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风险防范力度,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构建信息化风险管理流程,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控能力,建立业财融合系统,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力度,从不同角度出发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将建筑施工企业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