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
2023-09-29杨碧花彭怡芳
杨碧花 彭怡芳
【摘要】 目的 研究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瑞金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干预方法分为2组,行常规骨科护理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30例使用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下肢血流指标、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显著更早,住院时间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血流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下肢周径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肢体畸形、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能够促进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对康复期下肢血流改善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风险评估; 快速周转; 髋关节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1-0088-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1.029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骨强度及骨密度不断降低,因此髋部骨折高发于老年群体。目前,手术治疗髋部骨折已得到临床认可,但老年患者术后难以快速康复,长期卧床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具有重要影响[1-2]。传统康复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但需要较长周期,且存在护理内容繁琐、患者接受度较差等问题,影响护理效果[3]。风险评估可通过相关指标测评区分患者护理需求程度,并基于预见性理念进行干预,能够充分考虑各方面危险因素,结合高龄患者自身生理特点开展临床护理[4]。本文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瑞金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不同,将30例使用常规骨科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0例使用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0.49±3.18)岁;致伤原因:摔伤17例,坠落伤1例,撞伤10例,其他2例;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19例,Ⅳ型7例;受教育水平:小学10例,初中13例;高中及以上7例;体质量48~78 kg,平均(66.69±5.80)kg。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69±3.02)岁;致伤原因:摔伤15例,坠落伤2例,撞伤11例,其他2例;Garden分型:Ⅱ型5例,Ⅲ型17例,Ⅳ型8例;受教育水平:小学9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6例;体质量48~79 kg,平均(66.42±5.33)kg。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行手术治疗;
②具有良好的手术耐受性;③具备正常沟通能力并能够自主完成相关调查量表。(2)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髋部手术史;②合并其他创伤、骨折及骨肿瘤。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行常规骨科护理。患者入院后记录基本资料,术前为患者讲解病情及手术相关内容,详述手术必要性,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帮助树立康复信念,消除或缓解负性情绪。术中关注患者基础生命指标变化,并严格注意保温护理,防止压疮发生。术后根据患者需求调整饮食结构,遵循易消化原则,以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患者康复进程给予相应锻炼指导,常规按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帮助患者循序渐进地掌握下床、行走、室内活动等康复训练内容。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风险评估:使用Autar风险评估量表,该量表例举活动受限、年龄、合并症、体质量等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險因素,并通过积分方式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与低危组。低危组患者术后可使用绷带等物品,通过抬高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并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运动,实现血管保护。中危组患者可在低危组基础上实行足部按摩+足部温浴,必要时可使用经皮电刺激保障下肢静脉血流稳定。对高危组患者给予重点关注,需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泵按摩,必要时可皮下注射肝素钠。快速周转干预,早期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指导,提醒患者在允许范围内多饮水,并配合风险评估干预,每天坚持做2次康复运动,术后肌力恢复正常即进行站立、负重练习。康复指导期间积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在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情况下保障患者基本掌握康复方法,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后可与患者家属做好照护对接,以不过度疲劳为原则指导患者居家康复。术后住院期间以肌力恢复为目标进行训练,居家后以恢复平衡为主要训练目标,可通过横向行走、足尖行走等运动增强患者运动方向判断及掌控能力。
1.4 观察指标 (1)康复指标:统计患者住院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2)下肢血流指标:通过医用软尺测定下肢周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血流速度。(3)髋关节功能:通过Harris专业量表测试髋关节功能,该表所含项目分别为关节疼痛(总计44分)、肢体畸形(总计4分)、关节功能(总计47分)、关节活动度(总计5分),关节功能和得分成正比。(4)护理满意度:通过该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33,总分100分,90~100分为十分满意,65~89分为满意,0~64分为不满意。(5)下肢深静脉血栓: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康复指标对比 比较2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观察组显著更早,住院时间观察组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下肢血流指标对比 干预前,2组患者下肢周径、下肢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血流速度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下肢周径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 干预前,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肢体畸形、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2组患者术后DVT对比 2组患者术后腿部肿胀、腿部疼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老年人受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骨质流失严重、基础生理代谢下降,在骨折后较难愈合,术后康复周期长,手术伤口也会影响患者康复进程,最终导致恢复效果不佳。长期卧床增加了DVT发生风险,因此术后有必要加强康复护理[5]。传统骨科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肌力,但难以针对性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且传统护理对不同风险患者均使用同一种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患者长期坚持,最终影响康复进程[6-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比较首次下床时间,观察组显著更早,住院时间观察组显著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下肢周径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2组下肢血流速度、肢体畸形、关节活动度、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更高。提示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能够帮助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P<0.05),对患者康复期下肢血流改善具有积极影响。原因在于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根据并发症风险高低将患者分为不同类别,并进行细致干预[8],可操作性强,且适用于个体差异较大、生理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此外,该方法还降低了低危组护理的难度与强度,能够减轻部分护理工作量,以更多的精力集中应用于高危组患者,使不同危险程度患者都能够接受康复训练计划,避免错过最佳康复时机[2,9]。快速周转干预理念是基于外科快速康复护理而生的,其重点在于术后快速恢复基本自理能力并周转为居家康复模式,对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均具有积极影响[10-11]。居家平衡训练能够增强患者运动控制,通过中枢整合增强患者下肢控制能力,利于预后良好发展。组间对比术后下肢肿胀、下肢疼痛及下肢DVT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观察组并未发生下肢DVT,但组间对比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偏小,希望今后研究能扩大样本量,深入分析下肢DVT形成原因。
综上所述,风险评估联合快速周转干预能够促进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对患者康复期下肢血流改善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VAN H A,MORDANT G,DUPONT J,et al.Effects of orthogeriatric care models on outcomes of hip fracture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alcif Tissue Int,2021,110(2):162-184.
[2] 馬怡,罗洪梅.快优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3):1470-1473.
[3] 严卓云,黎勤华,肖艳,等.康复训练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6):66-69.
[4] 孙晓敏,丁雅英,汪虹,等.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3):378-382.
[5] 王纪云,王应琼,梁小青,等.平衡功能训练在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重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4):40-43.
[6] 徐艳芳.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家庭式平衡训练的康复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3):1797-1800.
[7] 范美琴.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7):86-88.
[8] HAN T S,YEONG K,LISK R,et al. Preval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malnutrition and malnourishment in older individual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a hip fracture[J].Eur J Clin Nutr,2021,75(4):645-652.
[9] 夏海,杨瑜瑜,孙英华,等.踝关节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18):2830-3832,2836.
[10] 戚少华,林瑜玮,吴一鸣,等.早期持续髋周肌抗阻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3):152-154.
[11] 陈树清,王少云,罗时运,等.标准化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2):28-30.
(收稿日期:2023-04-26)